一个优雅的大师走了——送别秦绣大师張漪湲先生

蔡昌林

<p class="ql-block">张漪湲大师</p><p class="ql-block">此美篇原标题是:张漪湲秦绣艺术展,昨夜修改标题,增添内容后,系统显示发表时间仍显示为5年前发表时间。无法修改。特此说明。</p> <p class="ql-block">一个优雅的大师突然就走了。</p><p class="ql-block">昨晚(2022年4月19日)在朋友圈看到张漪湲大师去世的消息,令人感到意外和悲痛!夜不能寐。想着因疫情原因,一年多未见面,但翻开微信,春节时还互致问候,怎么才几个月过去,她就走了呢?</p><p class="ql-block">疫情将我困在上海,无法去她灵前送行,但必须写点文字,否则内心无法平静!翻岀五年前的拙作美篇,将几个片断再改编到一起,做一朵心花,为这位优雅的大师送行!</p> <p class="ql-block">张大师在西安交大博物馆的展览上</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12日张漪湲大师刺绣作品展在西安交大博物馆展岀时,本人应邀发言,讲了三点:一是西方对中国的关注和贸易兴趣是从对来自中国的絲绸和刺绣开始的。二是秦绣分为民间和宫廷两种,纳纱绣主要为宫廷服务的。唐代尤甚,宋元以后被南方四大名绣淹沒。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安工美界一批包括张漪湲在内的大师们经过努力,将此技艺恢复,除了为日本加工和服衣带换取外汇,还创作了被美术杂志刊登的艺术作品《兄妹开荒》,张是该作品的设计者。还有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由方卾秦、石丹设计,由锦江刺绣厂制作的巜大唐乐舞》都是纳纱绣。三是当新时期工厂解体后,从亊纳纱绣技艺人员逐步减少时,只有张漪湲大师一直坚持将这种技艺传承,不但设计,也动手刺绣,还开办工作室,以其对诗书画艺术的综合修练,坚持初心,坚持创作,这里展出的作品就是她别于常人旳壮举。</p> <p class="ql-block">周晓鹿教授讲话</p> <p class="ql-block">周教授在朋友圈发的拼图</p> <p class="ql-block">钟明善教授讲话</p> <p class="ql-block">张漪湲出身望族,其祖父张廷赞曾留学美国,致力于工业救国,被誉为“黄河使轮第一人”,是民国时期陕西书法名家,其外祖父刘筱浦是有名的山水画家,两位祖父都是三十年代“西京金石书画研究院”的会员,其父毕业于黄埔六期,参加过抗日战争,母亲毕业于师范学院,能书善画擅刺绣,执教一生。在家庭的熏陶下,张漪湲自幼喜爱艺术,为她以后的书画和刺绣的设计研究,打下深厚的基础。张漪湲不仅是陕西秦绣最早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创新者之一。她的工笔画和瘦金书也有一定的造诣,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大师获金奖奖牌。</p> <p class="ql-block">王子武先生逝世后,张漪湲老师在我发的悼念美篇后用微信发来的留言:</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在莲湖公园写生,王老师在我身后站立好久观看并鼓励我:行,好!继续画。文革期间,我帮老师找来空政话剧团团长当模特画头像。(团长是我闺蜜的爱人,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饰演带冬子参加革命的解放军)。王老师到深圳后,有次我出差到深圳去看他,当时他正在打通两间单元房,无法作画,看到我想要画,就说:“你先回去,我画了给你寄去。”我以为无望了,谁知,我还沒回到西安,王老师已将画寄到我们厂了,我感动不已!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当面见到王老师,甚为遗憾!王老师是大智慧之人,学识渊博,正气凛然,让人敬仰!</p><p class="ql-block">这段话我转发给王小燕(子武老师女儿)给她发了截图。</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20日,在王斌先生画展开幕式的合影。照片是我拍的,中间郭线庐主席旁边,是王斌(左)张大师,陆楣教授,董明江,张静等。</p> <p class="ql-block">还是在这个开幕式上,中为张大师,左是王斌,右为陈钧先生。</p> <p class="ql-block">丝路秦绣——張漪湲秦绣艺术展</p><p class="ql-block">以下是五年前(2017年)她在大明宫美术馆的展览的相关信息。</p> <p class="ql-block">主办: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p><p class="ql-block">协办:西安市大明宫美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展览时间:2017年9月15日--9月30日 每日9:00--17:30</p><p class="ql-block">展览地点:西安市大明宫公园南丹凤门西侧大明宫美术馆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张漪湲上世纪七十年代设计的秦绣获奖作品《兄妹开荒》,发表在《美术》杂志。</p> <p class="ql-block">张漪湲 , 1942年生于西安, 原籍浙江温州。</p><p class="ql-block">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p><p class="ql-block">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p><p class="ql-block">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p><p class="ql-block">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刺绣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委员会常务理事</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 协会副会长及专家委员会成员</p><p class="ql-block">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三秦文化研究会会员</p><p class="ql-block">长安书画院成员</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p><p class="ql-block">“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p><p class="ql-block">“第十一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p><p class="ql-block">“中国刺绣艺术精品展”金奖和银奖</p><p class="ql-block">“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会”银奖</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设计二等奖</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铜奖</p><p class="ql-block">“陕西省工艺美术展”一等奖等。</p><p class="ql-block">多幅作品入选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p><p class="ql-block">其关于秦绣的多篇论著在全国专业杂志刊登</p><p class="ql-block">多幅秦绣作品被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温州市博物馆、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市大唐芙蓉园及国际友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公元前一世纪末叶的一天,当罗马的贵族们在凯撒大帝举行的祝捷大会上看到一面用中国丝绸绣成的旗帜时,立即引起轰动,贵族们对这种轻柔华美的织物赞叹不已!随后中国的丝绸成了地中海沿岸欧洲贵族们显示荣华的紧俏珍品,贩丝商人接踵而来,丝绸之路由此互通。</p><p class="ql-block">到了唐代,由宫廷绣工用丝罗丝线制作的纳纱绣,不仅是皇族服饰的华贵装饰,也成为商胡客贩青睐但又不易企及的特殊技艺。这种以真丝罗纱为底的绣品,就是秦绣的前身。宋元以后,技法逐渐失传,至十九世纪,被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所淹没。</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始,陕西一批工艺美术专业工作者发掘传统针法技艺,反复钻研创新,使得这一古老绣种重生,经十数年创作实践,技法日趋成熟,产品畅销海外,小品大作均斩获全国工艺美术大奖,跻身国家迎宾殿堂。</p><p class="ql-block">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张漪湲作为当年锦江刺绣厂的一名设计人员,亲身参与并经历了这个独特绣种从整理发掘、恢复创新走向辉煌到日渐冷落的全过程。在企业解体、市场变化中坚守信念,探究不缀,领衔创办秦绣工作室,用工匠精神传承并创新秦绣技艺,于是有了这批作品,也有了上半年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并引起轰动的这个展览。</p><p class="ql-block">值"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丝路起点城市西安举办之际,这些刺绣精品移师盛唐时期丹凤门遗址的大明宫美术博物馆展出,又为“一带一路”提供了一个被重新激活了的物像实证,意义深远。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秦绣针法艺术从微观到整体的恢弘魅力,看到作品所蕴含的汉唐视觉符号的皇家气象,更看到了一个工艺美术工作者持续多年梦想成真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p><p class="ql-block"> 2017年9月 蔡昌林于寻源斋</p> <h3>张漪湲秦绣作品《伎乐图》</h3> <h3>张漪湲秦绣作品《彩云福禄吉祥图》</h3> <h3>张漪湲秦绣作品《凤凰和鸣》</h3> <h3>张漪湲国画白描作品《菊》</h3> <h3>张漪湲瘦金体书法作品《百合礼赞》</h3> <h3>还是再来看看这些展出的作品吧</h3> <h3>飞天</h3> <h3>从局部看细节</h3> <h3>局部之二</h3> <h3>汉韵</h3> <p class="ql-block">刺绣作品局部</p> <p class="ql-block">张大师作品</p> <p class="ql-block">张大师工笔扇面作品</p> <p class="ql-block">  张漪湲从事刺绣艺术凡五十年。作为设计人员,她设计了最早的秦绣壁挂画稿,并采用传统纳纱绣的技法、用手工刺绣来绣制壁挂,从而开启了对秦绣的系统研究和开发。张漪湲是一个对陕西秦绣做岀重大贡献的工艺美术大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年(2022年)2月1日她从微信发来的书法作品图片。</p> <p class="ql-block">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p><p class="ql-block">我用屈原这首《礼魂》送神曲,配上这张多年前根据此诗创作的画,为优雅的张大师送行,愿她和其刺绣作品一起,骑鹤沿絲路西去,永远优雅地活在天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