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湘中双峰多晚清的老宅子,这些老宅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曾国藩兄弟及部下所建,像是富厚堂、白玉堂、大夫第、以及邻近杨市的湘军故居群等;另一类就是由朱膺锡、朱雁峰、刘麟郊等当年靠贩卖茶叶赚外国人的钱“发洋财”的茶商所建,像我们这次去看的朱家大院、体仁堂就属于后一类。</h3><h3> 短短一天的行程,我试着用黑白影像记录经历了百年磨难的老建筑,一路走来,有惊叹,有感伤,惊叹于老建筑上石刻、木雕、泥塑的精致!感伤于老宅子因为年久失修,大都已经破败不堪!岁月无痕沧桑有迹,繁华落尽处,时光暗自忧伤……</h3><h3><br></h3><h3><br></h3> <h3> 朱家大院在双峰甘棠境内有两处,每处均有四堂,一处在龙安村,有树德堂、尚志堂、拱辰堂和绍箕堂;另一处在香花、嘉祥两村,有家训堂、松翠堂、绍子堂和伟训堂。</h3> <h3> 体仁堂位于三塘铺镇枫树山村棉花冲,其主人刘麟郊据说当年曾掌控国内七成的红茶生意。</h3> <h3> 绍子堂的马头墙高大巍峨,保存完好,墙头上的石刻小兽精美,虽说历经百年风霜,模样有点模糊,但威武的气质仍在,依然可窥见当年大宅的气派。</h3> <h3>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绍子堂花厅里漂亮的挂落。</h3> <h3> 树德堂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树德堂”三字系曾国藩咸丰八年来朱家做客时所题。</h3> <h3> 树德堂厅堂前立柱上一对精致的浮雕麒麟。</h3> <h3> 家训堂挂着当年先锋生产队的牌子。</h3> <h3> 木质雕刻花窗,古朴典雅。</h3> <h3> 体仁堂厅堂里的方井四周有栩栩如生的石刻。</h3> <h3> 体仁堂的外墙上开了不少一尺长的枪眼,大门上密布的钉眼告诉我们门上曾蒙过厚厚的铁皮,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清末民初,当地社会动荡,兵匪横行的历史事实。</h3> <h3> 一根倒塌房屋拆下的木柱子静静的躺在厅屋角落。</h3> <h3>绍子堂角楼上的石刻,木质飞檐已开始腐朽。</h3> <h3> 墙体被拆处曾是大院用于防御的炮台,当地农民建新房,把炮台拆除了。</h3> <h3> 老宅子列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后,现在里面住的大都是老年人。这张石库门的后面是成排的鸡圈、牛栏。</h3> <h3> 湘中大地的老宅子大都已经挂牌地方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除了富厚堂、白玉堂等外,其他的老宅子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没有后续资金的投入修缮,大都处于风雨飘摇中。以这次去的体仁堂为例,始建于光绪十六年,前后耗时二十年,占地两万平方米的豪华大宅,只剩下一部分了,而且,后院房顶坍塌、墙壁倾斜的房间占大半,危房标志处处可见,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这些老宅子像一个耄耋老人,急需人们的帮扶。</h3> <h3> 百年来,这些石刻小兽就这样静静的矗立在墙头,看着乡野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尽周遭风云诡谲、世事人非。而今昔日的繁盛正在不断坍塌,小兽只能沉默,精美的石刻不会说话啊!……真心希望这些老宅子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和修缮,别让先人们的心血和智慧就这样泯灭在岁月的风尘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