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塞上江南银川之行

山外山

<h3><p>2017.5.5乘飞机开启银川之行<br></p></h3> <h3>第一天来到了古老的水洞沟景区</h3> <h3>这是中国最早发现、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址公园,国家5A旅游景区</h3> <h3>旧石器时代村落</h3> <h3>村落的茅草屋</h3> <h3>水洞沟酋长树屋</h3> <h3>明代长城遗址</h3> <h3>长城观景台,一脚跨两省。放眼眺望,北边是浓厚的西北大漠风貌,南边的水洞沟,湖泊湿地尽显江南秀色。</h3> <h3>沧桑<br></h3> <h3>荒凉</h3> <h3>乘船荡漾在红山湖中,观看水岸长城。</h3> <h3>第一次开炮,十发七中</h3> <h3>驴拉车,很新鲜</h3> <h3>乘驼车,下来还想赶车,赶车师傅怎么都不敢松手</h3> <h3>来到神秘的景点:高出沟底10米多,蜿蜒曲折于悬崖之上,上下相通,左右互连,洞中分叉,路口颇多,左右盘旋,犹如迷宫久久不见尽头。</h3> <h3>这神秘景点就是藏兵洞,500多年前明代的边塞军事防御体系,是全国唯一保持完整的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目前挖掘出来的藏兵洞也是我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如果说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地道战能让敌人胆战心惊,闻风丧胆,那么我们可以想象500多年前明代的边塞守军以同样的智慧和勇敢将侵略者挡在了长城之外。</h3> <h3>藏兵洞又一入口</h3> <h3>与守卫藏兵洞的士兵合影</h3> <h3>置身藏兵洞其中,立时领略到古地道战在设计上的出人意料,功能上的灵巧隐蔽,结构上的玄妙复杂。古人的聪明才智体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h3> <h3>身后的藏兵洞是一个道路曲折,像迷宫一样,再加上洞顶塌陷,多出被土掩盖,洞内设有陷阱,可能还有蛇蝎盘踞,所以人们轻易不敢进洞走远。神秘的藏兵洞,洞内到底是何情景,无人能说得清,成为人们望而生畏的去处。</h3> <h3>乘坐拖拉机离开藏兵洞。这一路乘坐驴车、驼车、拖拉机,都是古董级的座驾,十分惬意。</h3> <h3>接下来到了黄沙古渡,银川一古老的黄河渡口。2006年4月28日黄沙古渡正式接待游客,在2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大漠黄河、塞北江南"的壮观雄奇。在这里玩了不一样的感觉,经历了无数第一次</h3> <h3>第一次体验冲沙车的刺激,水陆两栖车的惊险,卡丁车的疯狂。我们也耍了一把。</h3> <h3>第一次沙漠里骑骆驼,也是第一次沙漠里骑马。骆驼的憨厚和马的灵性形成鲜明对比</h3> <h3>第一次滑沙,和儿时的滑梯完全不一样</h3> <h3>第一次坐滑索,空中飞翔的感觉。</h3> <h3>第二天又开启了更疯狂的沙漠之旅----冲沙。坐上改装版的哈弗,驶入了腾格里沙漠</h3> <h3>在沙漠开车,技艺更高超。汽车要骑行在沙脊上,30度、60度、90度,一个比一个坡度更大的俯冲,尖叫声一浪高过一浪<br><br></h3> <h3>又冲上一个沙坡头,下车休息</h3> <h3>费了好大的力,才从沙坡低爬上顶,进两步退步,太累了。</h3> <h3>导游给我们来张合影<br></h3> <h3>火辣辣的热炕,暖暖老腰</h3> <h3>沙漠里的绿洲---二道湖</h3> <h3>沙漠中的盛开的花---马兰花。马兰花是银川市花,象征着银川人顽强的精神,点赞!<br></h3> <h3>在沙漠中遇到盛开的马兰花,好美</h3> <h3>我也来一张<br></h3> <h3>造个型<br></h3> <h3>晚上夜宿沙漠火车旅馆</h3> <h3>沙漠火车旅馆是退役的蒸汽机火车改建,是1958年首列开往银川的火车,</h3> <h3>沙漠火车旅馆有各种套房,水电WiFi全有</h3> <h3>登上专列,特别的夜宿之地</h3> <h3>这间就是我们住的房间--浩瀚星空-。睡在车上感受窗外一望无际的星空,很惬意。<br></h3> <h3>沙漠火车旅馆早餐</h3> <h3>兴奋的自拍一张</h3> <h3>点赞</h3> <h3>沙漠看落日</h3> <h3>和月亮对话</h3> <h3>第三天继续沙漠之旅,来到了《爸爸去哪儿》拍摄地-----沙坡头。</h3> <h3>坐快艇去黄河对面的沙坡头</h3> <h3>第一长160米沙漠扶手电梯,分三节,共提升72米。</h3> <h3>沙漠、绿洲、黄河、贺兰山,四景合一此处独有</h3> <h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作家王维在此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被后人传颂</h3> <h3>沙漠之舟,驼队来往穿梭,来着游客,实现骑骆驼之梦</h3> <h3>羊皮筏子,古老的渡船工具。赶在起风之前,坐羊皮筏子返回,船工唱起了民谣,淳朴的歌声常常在耳边回旋。</h3> <h3>第四天,到了著名景点贺兰山。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h3> <h3>岁月失语,唯石能言。贺兰山岩画风景区现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正式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建设部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同年,获得“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金奖</h3> <h3>走进贺兰山峡谷,岩画就分布在沿溪道两侧绵延800多米的山岩崖壁上,总数多达6000余幅,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远古人类写实的生活画面,如今,这些石头的史书就是人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可惜由于诸多原因,留存下来很少了。</h3> <h3><p>和岩画合个影。下面几幅难得保留下来的,供大家欣赏</p><p><br></p></h3> <h3>脸谱人面像</h3> <h3>双羊出圈图</h3> <h3>猴头像,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br></h3> <h3>向远处望去,看到了岩羊,我们亲眼看到岩羊跳入眼帘的,告知路人观赏,路人却纷纷说是假的,现在世人都什么心态?各位试试眼力吧。<br></h3> <h3>“银川世界岩画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专题博物馆,馆藏世界5大洲30个国家200个岩画点的岩画精品。遗憾闭馆,未能参观。</h3> <h3>弥补遗憾的是有幸参观了韩美林美术馆,这是全国韩美林大师四座艺术馆之一</h3> <h3><p>一进大门就被韩美林大师之作满江红震慑了</p><p><br></p></h3> <h3><p>韩美林的座右铭</p><p><br></p></h3> <h3>韩美林大师作品--牛</h3> <h3><br></h3> <h3>馆藏镇馆之宝</h3> <h3>韩美林大师语,富有哲理</h3> <h3>雕塑,彰显母爱</h3> <h3>坐落在贺兰山脉的韩美林艺术馆,人杰地灵,韩大师一定会杰作辈出</h3> <h3>来到岩画古村品尝野味</h3> <h3>农家乐,锅盖直径至少一米</h3> <h3><p>想喷喷的一桌野味,有油炸蚂蚱,野味鸡,野兔,野菜等</p></h3> <h3>告别了贺兰山,来到了张贤亮的西部影城。</h3> <h3>行走即读书,旅游长见识。十个大字赫然入目。</h3> <h3>下面一组照片角色扮演。</h3> <h3><br></h3> <h3>离开银川的当天,又来到中阿之轴,下面是几个有特色的中阿之轴建筑<br></h3> <h3>国际会展中心<br></h3> <h3>最后来到银川南关始建于明朝末年的清真寺,了解了清真文化。留下深刻记忆的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告别银川,祝愿银川明天更美好!</h3> <h3>银川火车站,很有民族特色,广场宽阔,审查严格,五步一岗。再见,美丽的银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