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机校六三三班校友会纪实

乐逍遥

<h3 style="text-align: left;">策划:铁华 &nbsp;</h3><h3 style="text-align: left;">配文:幼春 铁华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摄影:傑捷 传敏 文竹 梅枝 凯声 大车</h3> <h3>  五十五年前的金秋,我们当初大都是十六、七岁风华少年,怀揣着理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中原腹地一一郑州。来到郑州铁路机械学校,一起走上求学之路,从此我们成为一生难忘的同学。经过五年的朝夕相处,我们结下了深深的友情。</h3><h3> 毕业了,我们不得不分开,我们奔向祖国各地。从此,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各自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努力着、奋斗着。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六三三班集体就象一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漂落的无影无踪。然而大家却都沒有忘记这个集体的名字。</h3><h3> 现代科技的东风来到了,我们借助互联网技术又把我们断了风筝的线又一根一根连了起来,又紧紧的系在机校六三三班微信群这个风筝上,同学们都紧紧地拉着它不肯松手,因为大家都明白,一松手就有可能失去一生的难得的見面的机会。正像毛主席所说的: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于是在群主的提议下我们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筹备,终于在二O一七年九月十五至十六日,在郑州毌校举行了原郑州铁路机械学校机车专业六三级三班暨同期校友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h3><h3> 年过古稀的同学们又一次怀揣着同一个愿望、友情、友爱、团结、和谐的心情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分离再次相聚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分别在校园,风雨五十年!<br></b><b>再见难相识,相拥泪涟涟!</b></h3> <h3>  老师和同学们分别从兰州、北京、南宁、西安、九江、邯郸……等地汇集郑州。</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筹备都辛苦,合影留纪念。</b><br></h3> <h3>群主姚树林向何老师汇报同学会发起的起因。看!潘兆琳听得多专心!</h3> <h3>王天福 张礼成 张汴臣 姚树林 何老师 马杰 亲切交谈</h3> <h3>牛育才与老同学有说不完的话</h3> <h3>何老师紧紧拉住李中林的手,师生情谊长。</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幼春见到马杰:嘿!昔日班上大帅哥,如今健康小兄弟 !</h3> <h3>张礼成和田敏杰虽在一个机务段工作,由于工作性质与岗位不同,几乎没有见面机会。今日得相见,有说不完的话。</h3> <h3>634班张海泉来访,中林与他谈笑风生。</h3> <h3>631班郭立来访,张秀玉与郭立握手欢迎,何老师在旁问长问短。<br></h3> <h3>634班许菊梅来访与老朋友皮素芳相见热泪盈眶</h3> <h3>张海泉、李中林、刘保三兄弟难得一见。</h3> <h3>李中林夫人夏传敏在为聚会拍摄 </h3> <h3>王天福在抢拍镜头</h3> <h3><font color="#010101">七十九岁的何老师,精神矍铄。笑声朗朗,博学豪爽不减当年!</font></h3> <h3>二O一七年九月十五曰上午六三三聚会仪式在郑州华都大酒店七楼会议厅举行。会前同学和老师们一起在会幅上签名留念。</h3> <h3>赵润华、王兰茹老师签名</h3> <h3><font color="#ed2308">同学们为感谢老师教育培养之恩,特别为何青云、赵润华、王兰茹、杨兆琪四位老师献上鲜花,师生一起合影留念。</font></h3> <h3>后排左起:王天福 马杰 张汴臣 姚树林 李中林 牛育才 董敬锋 刘铁华 付明贤</h3><h3>中左起:田敏杰 张礼成 赫小保 梁长水 赵冠林 刘金保 王育军 赵欣华 孙梅枝 潘兆琳 赵秀朴</h3><h3>前排左起:皮素芳 东素云 杨兆琪 何青云 赵润华 王兰茹 赵幼春 张秀玉 陈凤玲</h3> <h3>后:夏传敏 秀朴 梅枝 秀玉 幼春 欣华</h3><div>前:兆琳 素芳 何青云 赵润华 王兰茹 东素云 凤玲 </div> <h3>后:潘兆琳 皮素芳 杨兆琪老师,何青云老师 赵润华老师 王兰茹老师 秀玉 幼春 东素云 陈凤玲 前:欣华 秀朴 梅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班上九姐妹,分 别各西东。</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何日姊妹花,重逢在中州?</b></span></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乐在心年轻,夕阳也浪漫!<br></h3> <h3>后排左起:田敏杰 董敬锋 付明贤 刘金保 王育军 牛育才 王天福</h3><div>前排左起:张礼成 姚树林 马杰 张汴臣 李中林 赵冠林 刘铁华</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十二名同窗兄弟,<br></b></font><font color="#167efb"><b>五十年后相聚。<br></b></font><font color="#167efb"><b>虽已须发斑白,<br></b></font><font color="#167efb"><b>嘻笑一如过去!</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华都大酒店今日热闹非凡,联谊会在这里举行。</h3><h3>主持人董敬锋致欢迎词并宣布会议开始。(文稿附后)</h3> <h3>原633班团支部书记、筹备组成员张秀玉致词。(文稿附后)</h3> <h3>左起:杨兆琪老师 大光 幼春</h3><h3> 幼春代表未能参加聚会的老同学 诵读祝词。(文稿附后)</h3> <h3>田敏杰 诵读634班群主、原团支部书记李秀芳发来的贺词(文稿附后)</h3> <h3>赵秀朴 代表632班致贺词 (文稿附后)</h3> <h3>赵欣华 代表所在班群贺诗一首(文稿附后)</h3> <h3>会议结束后,师生们前往宴会厅举行盛大聚会午宴。宴会开始,首先由群主姚树林致祝酒词。(文稿附后) 而后大家频频举杯互贺,庆祝五十年后的团聚。</h3> <h3>634班赵冠林同学从开封赶来热情参加聚会,并及时向同学会群报导这次校友会的盛况,群内六三级各班老同学纷纷向633班道贺。</h3> <h3>欢迎梁长水老朋友来访!铁华还是生活委员,聚会的“总管”!</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h3> <h3>下午三时,同学们与班主任何老师一起前往KTⅤ歌厅进行音乐、舞蹈、朗诵等文艺活动。</h3> <h3><font color="#010101">歌厅内:歌声响起来,尽情舞起来,忘掉年龄,把青春追回来,跳进欢乐的海!</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王育军的一首《怀念战友》,唱得让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 ! 五十年的风雨,患难的同学情谊,怎不让人泪眼欲滴!</font></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敏杰朗诵《回延安》,<br></b></font><font color="#39b54a"><b>留存心中五十年。<br></b></font><font color="#39b54a"><b>今日重听天籟声,<br></b></font><font color="#39b54a"><b>股股暖流涌心间。</b></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歌手赵秀朴 摄影师夏传敏</h3> <h3>傍晚,师生一起兴高采烈地到另一饭店共进晚餐。而后圆满结束第一天聚会活动。</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h3> <h3>二O一七年九月十六日,会议的第二天,上午八时三十分,大家乘学校提供的大校车前往郑东新区参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东新区会展中心留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览如意湖</h3> <h3>曰新月异郑州市 如意湖畔留倩影</h3> <h3>何老师对郑州长大、毕业分别五十年的孙梅枝同学说:郑州变化真大呀!<br></h3> <h3>郑铁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学校位于中国铁路重要交通枢纽、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市中心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的郑州东区。学校占地1175亩,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设置12个教学院(系)、2个中心及国际教育学院、欧亚交通学院、软件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4个二级学院,开设了工、医、文、管、经济、艺术6大类68个专业。</h3> <h3><b><i><font color="#167efb">一进新校区的大门,远远的轨道上陈列着一台擦洗的油黑发亮的蒸气机车!它对于我们这些蒸气机车专业毕业的老学生来说,真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谁没在它身上摸爬滚打.挥汗如雨过啊?甚至还有同学为它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在阳光的照射下,火车头栩栩发光!仿佛向这些老伙伴们致敬!也向为它逝去的生命致敬!</font></i></b></h3> <h3><font color="#ed2308">在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掌声中,633校友会向学校机车车辆学院赠纪念匾。</font></h3><h3><font color="#ed2308">交方是原郑州铁路机械学校633班团支书记张秀玉及班群代表刘铁华。接匾人为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郭锋,机车车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毓平。</font></h3> <h3>院校领导在会幅上签名留念。</h3><h3>非常感谢院校领导的协助配合!有领导的伴随保障了这次校友会的圆满成功。</h3> <h3>新校区蒸气机车旁留下了难忘的一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新校园</h3> <h3>院校领导向同学们介绍现在学校运输管理系是我们原机车车辆专业的延伸办学情况。</h3> <h3>上图是新校区机电学院的轨道楼,学名匠心楼,规模宏大,设备精细。培养出的学生供不应求。</h3> <h3><font color="#b04fbb">中午参观完毕新校区以后,学校为欢迎老校友回家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免费的午歺,四菜一汤非常可口,同学们边吃边说这又找回了当年在校学习时聚歺的感觉。同时学校还为身体不好,上楼就歺困难的同学专门把饭菜送到楼下同学手中。对学校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学们心里暖洋洋的,非常激动,感觉到和回家一样。</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下午乘坐校车返回老校区</font></h3> <h3>在坐校车返囬老校区途中,播放了远在江西上饶原班长宋天福的电话贺词。(文稿附后)<br></h3> <h3>如今老校园的大门今非昔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校园大门内是一号楼</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号楼前 在校工作人员热烈欢迎同学们回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学楼外旧山墙,<br>当年屡发少年狂。<br>花甲之年再回首,<br>蹉跎岁月永难忘!</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顿三两粮,艰苦度饥荒。<br>虽苦志弥坚,学习意志强!</b></h3> <h3>这座陈旧的教学楼,曾传授了我们多少知识 , 承载了我们多少希望 ,也留下了我们不少遗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站在老教室的黑板前,<br>五十年弹指一挥间。<br>纯真时代难忘怀,<br>酸甜苦辣涌心田 !</b></h3> <p>  仿佛老天知道今年633班同学要回母校举办50年同学聚会,留了一间633班的老教室!要知道!新校区修的气势磅礴,老校区也新建筑林立!唯独留下我们生活五年的旧教学楼,老教室!当我们走进老教室,心中无不五味杂陈,满含热泪!素芳同学站在前面她当年的座位位置,激动地说了一句:我的座位就在这!就忍不住捂脸痛哭!同学们也都泪流满面……</p><p><br></p><p> 五年的学校生活,五十年的绵绵记忆!是那么刻骨铭心!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学校生活可以重新开始,我们一定会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一定会享受五彩缤纷清纯阳光的校园生活!可惜一切都不可重来!我们已经受过时代风暴的摔打,被炼就了一身铁骨钢筋!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同学们珍惜今天吧!我们今生付出的太多,很少索取!现在我们要抓紧时间,索取健康,享受幸福!以后多相聚,让同学的相聚相逢成为一首永恒的歌! &nbsp;</p><p> </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两日聚会意未尽,</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再诉衷肠待何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离别欢笑眼含泪,</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互道珍重待来日!</b></p><p><br></p> <p>九月十六曰下午五时聚会结束,校车把同学们送往火车站。</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白了头发老了颜,青春已逝情依然,</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今日相见了心愿,</b><b style="font-size: 15px;">相识相知相聚难;</b></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师生情谊同窗缘,</b><b style="font-size: 15px;">泪别弹指一挥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五十年后染梦圆,</b><b style="font-size: 15px;">同学真情重如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前尘往事噓寒暖,时</b><b style="font-size: 15px;">光恨我相见晚,</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匆匆别我兄妹情,</b><b style="font-size: 15px;">道声平安順风返;</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岁月沉淀心不变,</b><b style="font-size: 15px;">地久天长手足牵,</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b><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默默守候深怀念,</b><b style="font-size: 15px;">下次相见莫久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一一文竹</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同学们经过短短两天聚会,大家都难舍难分,俗话说的好:送君千里总有一別。在这离别之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虽然我们老了,这是个不变的事实。但是人生的老年是那样的真实、安祥美好。就象有人所比喻的人生就像一只红辣椒,越老越有色调,人生就像一坛美酒,越老越有味道。</p><p> 同学们!我们实在是都不算老,我们更是不服老,我们都心不能老,我们的精气神更不能老。让我们大家永远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生活,让我们的夕阳更俏、更红。让我们排除一切干扰,永远保特永不退色的自豪和骄傲!为来年再相会努力奋斗!</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p><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下面是参加聚会人员留影</b></h1> <h5>  </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下面附祝词文稿</b></h1><h5></h5><h5><br></h5><h5><br></h5>司仪主持人讲稿(刘铁华书写)<div>各位老师、各位学友、各位贤助大家好!<br> 首先欢迎大家,欢迎大家来郑参加聚会。五十五年前的九月,我们分别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来了,走进位于中原腹地郑州一一郑州铁路机械学校。从那一刻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叫同学。经过五年的求学路上的朝夕相处,建立了浓浓的同学的友情。尽管我们之间有过愉快和不愉快,有过高兴事,也有烦心事。但经过半个世纪分別之后的今天,我们现在只有相思相念之情。<br> 今天有幸又一次把大家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再次在郑州欢聚一堂。我们在一起共叙怀念、友谊和和谐。五十年以来由于工作的繁忙和家庭的劳累,使我们彼此极少联系,甚至一直未曾眸面。然而我们同学之间的想念之情从未间断。<br> 現如今我们借助科技力量又再次把我们大家联系在一起,在我们刚刚联络上那一刻,彼此都流岀激动的泪花,以致彻夜难眠。由此可见同学的情谊有多深。今天我们不易的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共叙想念之情。<br> 但我要再次提醒大家,由于我们年事己髙,身体大都有这样那样的不适。所以恩师们、同学们都不要过分激动!不要太过劳累,有话轻声细雨慢慢讲,有情慢慢叙,说不完的话不要紧,会后用网络和手机继续再叙、再说。<br>  現在,我提议:在大家热情的掌声中隆重宣布:郑州铁路机械学校机车专业六三级三班同学暨友班校友,分别五十年后又相聚母校联谊会开始!<h5><br></h5></div> <p>秀玉代表班委会致词</p><p>尊敬的各位老师</p><p>亲爱的老同学、兄弟姐妹及全体参会人员:大家上午好!</p><p>  首先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因某种原因无法参会的同学致以诚挚的问候,对积极支持同学聚会的家属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p><p>  半个世纪的分别,有幸今天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我心里非常高兴与激动。让我发言,不好意思,我已多年不提笔写字,更没有讲活和发言,真是有千言万语,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那我就借用明贤同学的一首诗来表达一下此刻的心情吧。花甲白发一瞬间,岁月无情心相连,五十年后今聚首,音容笑貌友情甜。</p><p>  的确是这样,毕业时挥挥手,泪中带笑;再聚首抱抱肩,笑中带泪。五十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五十年各奔东西,聚少离多很少联系,但我们总是难忘,割不断常思念,忘不掉的最纯真的同学情。咱们这次聚会,我要特别提到铁华同学,他是通过在坐的杨老师和我联系上的。在第一次通话中,我感到他还是性格那么开朗,积极热情。我说,铁华,咱们同学如果有机会相聚,我提议你做我们的后勤部长。他说,没问题。谁知他把我这句玩笑话当真了。没过几天他打来电话,谈了想搞一个同学聚会的想法,我当时认可了。先找到郑州的几个同学,成立了筹备小组,紧接着就开始了筹备工作。在这期间铁华付出的辛劳,大家都有目共睹,我就不再说了。所以我提议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铁华同学!</p><p> 我还要提到咱们的何老师,当她得知这一消息时,虽然远在兰州,年事已高,但对这次聚会极为关注。给筹备组提了些建议和指导,并从兰州提前赶到。我代表筹备小组向咱们何老师深深鞠上一躬!谢谢您了,何老师!另外还要感谢大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如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咱们也不会梦想成真。</p><p>  今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此时大家在心中深藏了五十年的活,在这个大好的日子里,已经按奈不住要急于倾诉与交流。为了不眈误大家的宝贵时间,我就说到这里吧!最后祝愿我们慈祥可亲的恩师们健康长寿!祝大家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心如顽童,笑口常开,排除一切干扰,让我们幸福的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祝愿同学聚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p><p> 一一2017.9.15</p> <p>未参加聚会的同学:培聪.光华.广仁.美兰.虎之啸.林庚成 致词 &nbsp;</p><p> (祝词由禹培聪书写)</p><p>尊敬的老师</p><p>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p><p>  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友相聚虎生威。</p><p>五十年前,我们含着纯真,怀着憧憬,带着一颗懵懂之心,相约来到了郑州铁路机械学校。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相约来到郑州母校相聚。</p><p>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仿佛又回到从前的校园生活。忆往昔,怎能不感慨万千!</p><p>  毕业五十年来,大家各奔东西。每人所走的路不尽相同,或春风得意,或平平淡淡。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大家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都把青春热血、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今天我们也人到老年了。也许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过去的一切原来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值得怀念!</p><p>  五十年的离别,五十年的思念,五十年的期盼!今天我们尊敬的老师,亲爱的老同学,终于相聚在这里。这是一个大喜的曰子,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p><p>  岁月可以带走我们年轻时的容颜,但永远带不走我们彼此的情谊。</p><p>  郑州筹备组的同学们,感谢你们辛勤无私的付出。我们六人向筹备组的同学致敬!你们辛苦了!</p><p>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这难忘的时刻,大家都唱起来,跳起来吧!让欢乐和美酒唤回我们青春的影子!</p><p> 祝愿大家快快乐乐,健健康康,长寿百岁!</p><p> 一一培聪 光华 广仁 美兰 虎之啸 林庚成 2017年9月15曰 </p><p><br></p> <h3>634班群主、原团支部书记李秀芳致词<br>亲爱的633班同学们;<br>悠悠五十载,绵绵同学情。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是毕业的季节,是怀旧的季节。六三三班同学盼望聚会的硕果鲜艳而美丽。我们六三四和六三三班是根同源,叶同树,果同枝,在学校时,教室相对相邻,老师相同相教,实习同路同地,同学相识相知,感情致深无以言表。羡慕你班人才济济,郑州同学对这次聚会的热情与执着。很遗憾不能前往参加你们的聚会,请让我对你们的聚会表示最诚执的祝福!祝633班同学聚会园满成功!祝聚会办的红红火火!祝贺于会的所有同学和家人幸福安康!我们将等待分享你们的欢乐,分享你们的祝福,愿我们友谊长存!幸福快乐度夕阳!<br>  <br> 634班李秀芳 于北京 </h3> <h3>  632 祝 贺 信<br>633班的同学们,朋友们,大家好!看到你们兴奋,激动的表情,我们好羡慕,在此,我代表632班全体同学,向你们致以最热烈最真挚的祝贺!<br>  祝贺你们聚会圆满成功!<br>从你们幸福乐观的笑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浓浓的同学情。同学情是人生最纯洁,最珍贵,最真挚的友情,最值得我们一生珍藏。老同学的聚会总让人心中向往,老同学的情谊总让人牵挂心肠。你们633班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是我们的榜样。<br>在我们祝贺羡慕之余,特别对刘铁华,赵幼春,董敬峰,田敏杰,付明贤,以及所有为632班建群,帮助寻找失联同学付出心血的学友们,表示最衷心,最真挚的感谢! 最后,再次祝贺633班全体学友聚会成功!开心快乐!全家幸福安康!<br> 632班 赵景瑞<br> 2017年9有14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632贺 六三三班 学友会<br>你我手足缘,<br>  拆墙便同班。<br>  祝贺同学会,<br> 风景数这边。<br>  别离少年时,<br>  再聚七旬叟。<br> 当年数桃李,<br> 如今难全收。<br>  分别五十载,<br>  珍惜今相见。<br> 东西南北中,<br> 相聚尽欢颜!<br> 六三二班 同学群</h3> <h3>633班群主(树林梅枝)祝酒词<br>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及伴侣:大家好。<br>星转斗移,日月如梭。5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终于欢聚在曾经朝夕相处的母校。与我们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欢聚一堂。是高科技互联网让我们这群白发老者五十年后重相聚,首先让我这挂名群主大声向大家说一句:大家好!祝你们老来健,老来俏,老来好,祝你们长命百岁。<br>五十年经历了四季更迭,人间风险,都始终改变不了同窗结下的情谊,最难以割舍那份浓浓的同学情。在校时的点点滴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忆,去收藏。为了重温青春岁月,今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共叙分别意,畅谈阔别情。只可惜.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到达。在这里,我代表大家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也转达他们对这次聚会的美好祝愿。<br>由于通讯地址的变化,我们曾经无法联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们曾疏于联络,今天能相聚,是因为有太多热心肠的同学,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与辛苦。我们在此要深深感谢那些参与筹备和组织的同学。他们的辛勤努力和工作,为大家互相倾诉思念和交流人生感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让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谢谢大家!一一2017.9.15</h3> <h3>633班長:宋天福电话讲话稿 <br>  同学聚会,感慨万千。我们郑州铁路机械学校六三三班和六三二班的部分同学,在分别五十年后的今天,在这里团聚了,这是很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尤其令人高兴的是班主任何老师80岁高龄,从千里之外的兰州,來到我们中间参加聚会。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和欢迎。另外以刘铁华、董敬峰等为代表几位热心同学为召集人,不辞辛苦几个月开动脑筋,沿着古丝绸之路把大家一个个联络起来,又精心筹备了这样一个,一松手就失去的难得見面机会。在这里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br>  毛主席三十八年重上井冈山说是弹指一挥间,以前我仅仅理解为是诗人的伟大胸怀,而今天我们分別五十年的同学再相逢,感觉好像几年的相处经历就发生在昨天。五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称作半个世纪,而我们的人生中人与人的交往,开始岀现世纪这个词,这是永远值得怀念和珍惜的缘分,尤其是想当年我们相处在15~20岁左右,那是一生中风华正茂的宝贵的黄金阶段,大家分别了这么久,这么远。我心中突然感觉到就象海峡两岸隔海相望难以見面的那种思念之情。<br>  日光流、月光流,历经风雨五十秋,不觉银丝布滿头。人生如梦游。今曰相見大家都进入了古稀之年。当年漂亮的小姑娘和潇洒的小伙子,转眼之间变成了爷爷、奶奶的容颜。平时讲让我们慢慢的一起变老,自然发展規律是从姑娘、大嫂、大婶、大娘到奶奶。而五十年的分別,使我们脑海中同学的印象,象是跨越式的,象髙速列车一样飞驰而过,根本沒有留下各个阶段的真实形象,实在是难以弥朴的遗憾。使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古人讲的:人生如梦、人生苦短、人生易老、人生如戏等等深刻内涵。<br>  现在我们的身体不如从前,大家大多工资不高、地位不高,但是不少人血压髙、血糖高、血脂高,以前是大会小会不发言,而现在前列线却发炎。但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一个好的心态,它可以使乐观、豁达,可以让我们战胜面前的苦难,可以使我们淡泊名利,享受快乐的生活。所以说心态是个宝。心摆正了才能好,官大官小没完沒了,钱多钱少都有烦恼。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我们要少想八九,多想一二。哭不是人生,笑不是人生,哭笑不得才是人生。平时我们要努力做到忘记年龄,忘记恩怨,忘记烦恼。不过想想容易,做起來难。一句话放平心态、随意而安、顺其自然,人算不如天算。<br>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心事,都是人生好时节。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迎着波浪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前面等待我们的都将是七老八十的年迈。有的拄着拐杖,还难免颤颤微微,揺摇晃晃,但我们面对夕阳无限好,还是要乐观的,坚持每天笑一笑。<br>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老先生92岁写了首打油诗供我们分享:曰岀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回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曰三歺,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捡,好也御寒,赖也御寒。长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喜欢,女也喜欢,全家老少齐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身宽体健养千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br>  由于个人的具体情况这次聚会不能前往,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谦意!刘铁华让我发言,他讲人未到,声音到,也算到。有不妥之处请指正。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何老师和同学们健康、快乐、长寿!祝这次同学聚会快乐、园满、成功!谢谢大家!<br> 宋天福 2017、9 于江西上饶</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b><br></b><b>二O一七年九月</b><b><br></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