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到沙尘暴

学海拾零

<h3>  当战士时我与山东藉战友郭洪臣在团大礼堂前的留影</h3> <p class="ql-block">  时间载着回忆的长河蜿蜒曲折,川流不息,就好像我们的人生,时而平淡无奇,时而惊涛骇浪。那些过去的人和事早已被岁月所冲淡,原以为它会烟消云散,化为乌有。但往事并不如烟。当看到甘肃省酒泉地区,最近出现了较大沙尘天气的报道时,我脑海中深藏的记忆犹如过电影一样,一幕幕清晰起来,那是我第一次遇上沙尘暴......</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春节刚过不久,我随连队来到了金塔县一个军垦农场。连队属于坦克第四十七团二营六连,是上级当年确定的生产分队,担负的主要任务就是种地。</p><p class="ql-block"> 记得四月的一天下午,排长彭阳富带领大家正在紧张的播种胡麻。大约五点多,战友们正准备收工,突然间,有人看见西北方向老远的地方,有一道连天的沙墙,正在缓缓的向前滚动。由远而近,越来越黑。持续几分钟后,大风卷着黄沙就扑天盖地的倾泻过来,天色很快就变得越来越黄,不一会,就从白天进入夜间。</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才得知,这就是河西走廊地区春秋时节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沙尘暴。当天的风力在十级以上,有的地方还发生了人员失踪和伤亡。</p> <h3>沙尘暴到来时遮天蔽日,浓烟滚滚</h3> <p class="ql-block">  突然遇上这么大的沙尘暴,不要说我们这些从陕西关中刚入伍的新兵没有见过,就是有些老兵、甚至干部也是头一次遇到。我们二营的副教导员是个高炮兵,去过越南,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当时正在连队指导工作,这场沙尘暴也让他赶上了。他对我们说:"八级以上的大风曾在海上遇到过,但这样大的风沙还是第一次见。"</p><p class="ql-block"> 沙尘暴到来之前,彭排长组织大家迅速将未播完的胡麻种籽收了起来,并带领大部分同志向临时营地返回。留下老兵王会忠和我两个人,负责善后工作。他们走后,俩人马上分头行动,刚把散落的工具收拾在一起,肆虐的风沙就接踵而至。狂风裹着沙石,不时打在人的脸上、身上;空气中弥漫了浑浊的浮尘,呛鼻迷眼,使人呼吸困难;昏暗的天色,黑夜的来临,不仅让人的心情变得沉闷,也给返回的路途平添了几分曲折。</p><p class="ql-block"> 我俩手拉着手,顺着原路向回返。这段平时只用二十多分钟的路程,这次却走了两三个小时也未能找到营区。也许是初来乍到,路线方位不熟悉,也许是在黑漆漆的风沙之夜方向难辨,总尔言之,两个人迷路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八九点,风沙依旧还是那么狂野,一点也没有减弱的迹象,大半天未吃东西的肚子却在咕咕叫。实在是不能再盲目的继续走下去了,俩个人就在一堵土围子下边坐下来,打算待风沙小一些再走。这时的我,虽然说话还表现得很勇敢,依然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口气,但脸上的笑容却明显的减少了许多。王会忠同志不愧是老兵,看出16岁的我心情有点郁闷,就坐在一旁跟我讲笑话,讲他四川老家的奇闻趣事。听着听着,我的心情就渐渐地好起来了。这样过了一会,俩个人商量,还是要想办法尽快赶回营区,不然的话,连首长和战友恐怕要担心着急的。</p><p class="ql-block"> 事情正如我们所猜想的那样。当我俩想方设法克服沙尘暴带来的困难,努力向连队驻地方向返回的时候,连队干部也在副教导员的组织下,做着各种营救方案。连长李国顺、政指李绍斌和两个副职王恩波、邵怀亮,经过紧张的商议,当机立断,迅速派出两个搜救小组,从不同方向来接应我们。大约晚上11点多,指导员李绍斌带领的救援小组首先找到了我们俩。</p><p class="ql-block"> 指导员他们到达之前,我和王会忠同志,想找一个当地的群众给我们作向导,在平时,这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却成为一种奢望。我们围绕几戶人家转了好几圈,不是摸到厚厚的围墙,就是摸到扎手的树枝,根本找不着院子的大门。事后方知,当地群众有在屋顶上堆放柴物的习惯,大风一吹,早就把大门堵了个严严实实,那里还能联系到向导。</p><p class="ql-block"> 无法找到向导,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呢?正当我们苦思冥想,寻找新的"回家"途径之际,远远的发现,有人打着手电筒向我们这个方向走过来。我们迅速跑过去,终于与指导员他们一行人接上了头。虽然是大半天没有见面,但心情却非常激动,好像遇到了久未谋面的亲人一样。指导员对我们说,你们俩个人没有按时回营区,可把大家急坏了,真担心出什么事。连队组织了两个搜救小组,从不同方向来找,他们也是靠向导的带领才找到了这里。巧合的是,这位向导正是我俩要找却未能入户的一个院子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返回营区时,为了避免走散,一行人和救援组来时一样,用背包绳牵着走路。前后两个人挽起绳头,其他人扶着绳子,不时的说着话,生怕又把那一个给丢了。由于指导员他们来时熟悉了环境和路线,加之风沙逐步减弱,我们很快就回到了营区。端上饮事人员给我们提前准备的晚餐,尽管饭菜中难免有几颗沙粒,但我们依然吃得很香甜。心里边暖暖的,回到家的感觉真好啊!</p><p class="ql-block"> 在我四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这件事也许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新兵时就有的这次经历,毕竟使我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p><p class="ql-block">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感到:我们今天虽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但在教育下一代时,老一辈艰苦奋斗、创新拼搏的精神还是应该永远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p> <h3>  今年五月下旬,我和石英超等同志,与三十多年未见面的老指导员李绍斌同志在宝鸡相聚。他已75岁,依然精神矍铄,丰釆不減当年。</h3> <h3>  前排:左起高徳海、郑义辉、李绍斌夫妇、刘林学、陈宝怀、石英超;</h3><h3> 后排:左四刘大文、左五陈军科、左七秦蔡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