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 rgb(22, 126, 251);"><b><br /></b></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 rgb(22, 126, 251);"><b>一、更新观念</b></span></h1><h3> </h3><h3> 不少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存在思想观念上的盲区,未能将孩子生命教育提高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上来认识,并且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br /></h3><h3><br /></h3><h3> 盲区主要有这几种:</h3><h3><br /></h3><h3> 一是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h3><h3><br /></h3><h3> 忽略孩子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h3><h3><br /></h3><h3> 二是完全让幼小的孩子自己去面对</h3><h3><br /></h3><h3> 尤其在农村家庭,留守儿童常常独自在家无人看管,接受到的安全教育几乎为零。</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 <h3> </h3><h3> 三是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有加<br /></h3><h3><br /></h3><h3> 例如父母知道路上不安全,就采取全程接送看护的方式。这种过度保护造成孩子生存依赖性强,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差,只会被动依赖成人解决问题。</h3><h3><br /></h3><h3> 四是怕孩子出安全问题,拒绝孩子接触新事物</h3><h3><br /></h3><h3> 有的父母在安全问题上采用不让孩子动手参与的方式,自认为只有这样是最安全的。其实,这种方式才是最不安全的。如果不让孩子碰热水,他怎么会知道热水会烫到自己。</h3><h3><br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二、学习与演练相结合</b></span></h1><h3><br /></h3><h3> 有些时候,父母没有告诉孩子怎么去做才不会有危险,是因为父母本身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当然就不可能教孩子如何应对。</h3><h3><br /></h3><h3><br /></h3> <h3> </h3><h3> 所以,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除了为孩子买图文并茂的书本让孩子自学外,父母自己也要主动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同时还应在实操能力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h3><h3><br /></h3><h3> 此外,待孩子身心发育达到适当程度,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自卫和逃生演练项目进行自护技能培训,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h3><h3><br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三、言传更要身教</b></span></h1><h3><br /></h3><h3> 除了对孩子的口头教育外,父母的身教则可以事半功倍润物细无声。在生活中,有不少安全方面的习惯培养是可以靠父母的良好习惯示范的。</h3><h3><br /></h3><h3><br /></h3> <h3> </h3><h3> 如:不卧床吸烟、不乱丢烟头、不乱推杂物;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街上乱窜;走路、骑车、上下楼梯靠右行的良好习惯等。</h3><h3><br /></h3><h3> 只有父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模范榜样,孩子才可能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自觉注意安全问题。</h3><h3><br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四、寓教于乐</b></span></h1><h3><br /></h3><h3> 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危害和后果。除了说教和采用文字、图片、多媒体的方式外,还可以多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h3><h3><br /></h3><h3> 1.在游戏、故事中学习 </h3><h3><br /></h3><h3> 除了给孩子正确导向外,还要注意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意见,形成良好互动。对于3~6岁的孩子,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情景剧的特点,用拟人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到危险,判断自己所处的形势并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另外,还可以从经典童话故事里学习安全知识,或带孩子到现场感受。</h3><h3><br /></h3><h3> 2.借力动画片、警示教育短片</h3><h3><br /></h3><h3> 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还可以借力动画片、警示教育短片,有一些自我保护的动画片小栏目专门为孩子制作,正适合他们看,例如: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玩火、玩水、爬阳台可以吗?这些动画片、警示教育短片,可以让孩子在脑海里认识到什么是不可触摸的"禁区",一旦做了那些错事,结果是可怕的。</h3><h3><br /></h3> <h3> </h3><h3> 3.画、讲、辩、查安全</h3><h3><br /></h3><h3> 对于年龄偏大的孩子,提倡孩子身体力行,自己参与安全管理活动。</h3><h3> </h3><h3> 可以通过设置安全标识、警示语,创作安全图文绘画、绘制安全小画册,挖掘、提炼隐含在家庭生活中的生存安全教育因素,开展家庭安全隐患大排查,或采用改编、创作儿歌、故事、歌曲、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孩子进行多方面、深层次、全方位的思考,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h3><h3><br /></h3><h3> 4.挖掘身边的素材</h3><h3><br /></h3><h3> 如果说书本、视频、游戏对于孩子安全教育的影响还不够深刻,那么一些现场教育应会对孩子有更多的触动。父母应该牢牢抓住身边每一次安全警示教育的时机,让孩子知道哪些雷区不能碰。</h3><h3><br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五、把握好"度"</b></span></h1><h3><br /></h3><h3> 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还要把握好"度", 既要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同时不能过度吓唬、恐吓孩子,例如:再不听话就把他扔下楼;你自己出门就会被坏人骗走,这些做法都不提倡。</h3><h3><br /></h3> <h3><br /></h3><h3> </h3><h3> 夸大危害性会让孩子觉得社会上坏人多,对陌生人、对社会失去信任,甚至产生恐惧,养成懦弱、胆小的个性,不利于孩子成长。</h3><h3><br /></h3><h3><br /></h3><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所以,安全教育要有,但也一定要科学。</b></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