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先生从头说——写在教师节

和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陆发行的教师节邮票</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台湾发行的教师节邮票</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孙中山先生</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鲁迅先生</b></h3> <h3>  在西方文明中,先生和丈夫显然带有各自不同的语义。如英文中的gentleman和husband,前者“先生”只给出对男人的一种广义的尊称,而后者“丈夫”给出的是女人对自己法律意义上的男人的窄义称呼。</h3><div><br></div><div> 在华夏文明中,最早也是没有把“丈夫”叫作“先生”的。倒是多把丈夫称为“官人”、“相公”或是“郎君”。如: </div><div> 在各种戏曲中,总少不了那千篇一律的一声婉转悠长且娇滴滴的呼唤“相…公…我来了……” </div><div> 在李白的笔下,一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否给出了一幅在爱河里欢娱而沉醉不知归路的图景?</div><div> 还有《金瓶梅》中,作威作福的西门庆令众位妻妾围着一个臭名昭著的“西门官人”强作笑颜,官人之态原来也可以来自酒色之中!今日看来,也是令西门庆所始料不及的是,其“官人”的衣钵竟不乏后继之人。</div> <h3>  ”官人”之称系宋代“官家”之说的衍生语,始流行于宋。如《水浒》里的“官人寻得我苦,却在这里!”诸如这般说辞,在《水浒》里比比皆是。至今,不乏见的“新郎官”一说中,其实既留下了“官人”的影子,也留下了“郎君”的影子。</h3><h3><br></h3><div> 顺便说一句,如今盛行“老公”称呼,出口者不分老女人、小女人,一应都是“我的老公”。其实,“老公”属于市井中的俚语,其中留下了一点“相公”的影子,但是,称呼的主体就是一个“公母”的“公”。稍加留意,除了在市井群体中习惯“老公”称呼之外,在演艺娱乐圈,“老公”的称呼也很流行。而在官场,更多的流行的还是“先生”之称。</div> <h3>  按现在的理解,所谓先生,是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而用先生指代丈夫,是比较晚的事情了,其多少带有一点西方文明的影响因子,属于一种把西人的“先生”和本土的“官人”嫁接后所得的一个“洋称呼”。这种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可以感觉到既文雅且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睹见男性的尊严。如今在西方华人群落和港台地区比较流行这种近代的称呼。</h3> <h3>  “天地君亲师”,系儒学中的五尊,“师”位列五尊之中,可见在华夏文明中,“师”是一种非常尊贵的称呼。特别是明末以来,“天地君亲师”被民间广为崇奉,甚至把“天地君亲师”作为祭祀对象。清雍正初年,首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定义了“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并对其意义进行诠释,特别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民国时期,“天地君亲师”又衍变出“天地国亲师”和“天地圣亲师”两种形式。但“师”之地位不可撼动。</h3><h3><br></h3><div>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其地位可比国君左右的卿相。比如后来称具二品顶戴的孙家鼐、翁同龢为光绪帝的师傅就是从那而来。</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b></h3> <h3>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h3><div><br></div><div> “老”和“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br></div> <h3>  荀子,战国末人(约公元前313-前238),时人尊称孙卿。代表作品《荀子》,是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荀子在传播儒家思想中所提之“性恶论”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此外,荀子还提出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等儒学观点。</h3><h3><br></h3><div> 荀子对儒家典籍的重新整理和归纳,也有特别的贡献。荀子被后世认为是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所以“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是谓荀子是当时最受人敬重的“师傅”,也是最有学问的长者。</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儒家鼻祖之一的荀子</b></h3> <h3>  慢慢地,“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于老少皆可适用。</h3><h3><br></h3><div>  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最后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疏《谷梁传》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尔后的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当然也是带十分敬重之尊称了。</div><div><br></div><div>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div><div><br></div><div> “教授”和“助教”原均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和“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br></div><div><br></div><div>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义,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div><div><br></div><div>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div> <h3>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已被称为“老师”。</h3><h3><br></h3><div>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教师”比之“老师”一说,就其原始含义来看,前者比后者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可见,教师是一种职业称谓,而老师则是一种尊谓,且两者都一直沿袭下来,而如今几无区别了。</div><div><br></div><div> 那么,最早的“先生”从何而来?</div><div><br></div><div>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之长辈。</div><div><br></div><div>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这儿所见之“先生”之原意并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而并非特指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义基本一致。</div><div><br></div><div>  汉人韩婴云“古谓知道者曰先生,犹言先醒也。”秦汉时期,泛称学官、术士、工匠、丈夫都为“先生”者。至汉末,“先生”前再加上一个“老”字,更视尊重。如今的“丈夫”谓“先生”,以及对特别敬重者以“老先生”称之,都可谓之历史遗风。再后来唐至元,连“道士”者也被称为“先生”,这种称呼的“惯性”在如今也还能看到些许的影子,如“测字先生”、“算命先生”及“风水先生”之类。应该说,自汉以后形成的所谓“三教九流十家”,可作为“先生”概念之典范。</div><div><br></div><div>  总之,“先生”之意主要谓“道门”最高者,故而,行医、占卦、商贾、管账等杂七杂八行当者,一应划入“先生”行列中,在当时历史背景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当然,看得出被划入者绝无“乞丐、盲流、戏子”类,也无“土财主、店小二、吹鼓手”之类,“学问”的成分对“先生”含义的影响已经凸现。也即,观念中的“先生”者,在当时社会上从事的职业或行当,总是要有点被时代看重的“板眼”或“学识”才是,按如今的说法,那都是“文化人”。</div><div><br></div><div>  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后在官场中“老先生”之称也慢慢盛行,特别是辛亥革命后,“老先生”的称呼非常流行,但也比较滥。交际场合,凡资历、地位居长居高之老陈者,一律被尊老“先生”,而“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原意彻底淡化,实则成了客气话和敬语。显然“知识”的成分在“老先生”或“先生”之称中并无特别强调。</div><div><br></div><div>  不过在知识界,人们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者,欲表达对其的敬重和爱戴,已难再有出“先生”其右的称呼了。故而在学人堆中以“先生”互称,司空见惯。少数情况下,“先生”者已成为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评价!如“鲁迅先生”。如是,你再体会那官场、商场和政界里泛滥的“老先生”一称,便多少有点“俗”的成分在其中,甚而带上一点“老古董”的感觉。</div><div><br></div><div> 而诸如“孙中山先生”、“鲁迅先生”之称呼,则带上一种由衷的敬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可见,“先生”之含金量于政界或文化圈中不同场合,还是有伯仲叔季之区分的。</div><div><br></div><div>  再后来,“先生”成了社交场合的标准礼貌用语,比如英语中gentleman所含的“绅士的、文雅的、彬彬有礼”的意思,“先生”一词都是具备的。只是从gentleman的构成中之man,能看出英语之“先生”只适用于男士,而汉字的“先生”确可延伸到“女士”使用。如鲁迅称许广平为“先生”。</div><div><br></div><div> 君不知,旧上海滩上的高级妓女们也有被称为“先生”的日子,这汉语可就真是深奥莫测了!</div> <h3>  时至今日,“先生”之称已在满世界乱窜,但其主要意思是不可动摇的,即: 人际关系中的尊称。哪怕是用来称呼丈夫,也同样饱含尊重之意。其实,泛称“先生”也无何不可,礼貌首先反映了一种人格上的尊重,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在礼貌相称的基础上,先生之称中也不无一种亲近和大气的感觉。</h3><h3><br></h3><h3> 过往之春秋,一位一位的先生大家犹华夏的背影,于春秋里渐行渐远。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等……喊一声先生,除了可以从先生们的身上学到溯源问脉、固本图新的精神,却也可以在他们身上读出一种修为。</h3><h3><br></h3><h3> 文末,录下千年前范仲淹先生之那一声气贯山河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h3><h3> <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中国教师节的演变</font></b></h3><div><br></div><div>“6月6日”教师节</div><div><br></div><div>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div><div><br></div><div>“9月28日”教师节</div><div><br></div><div> 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教师节。</div><div><br></div><div>“5月1日”教师节</div><div><br></div><div>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div><div><br></div><div>“9月10日”教师节</div><div><br></div><div>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