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宝地武杰辈出之沧海之州

coco

<h1><b><br>  盘古开天地,沧海变桑田。俯瞰辽阔的神州大地,在渤海之滨有一片形如跃海雄鹰一样的区域,那就是位于河北经济隆起带之南端的文脉久长、尚武重义的沧州。<br>  说起沧州,大都想到的是武术之乡、杂技之乡、铸造之乡和白洋淀风光,还有蜚声海内外金丝小枣、黄骅冬枣、泊头鸭梨等。也有许多人想到水浒传里林冲发配,其实正史和野史都没有一条关于沧州在任何朝代曾成为流放地的记载,专家考证那纯是施老头儿随心落笔。</b><b>其实沧州的名气,万万不应是那位子虚乌有的林教头发配地,它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b><b>沧州应该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它的魅力在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b></h1><h1><b> 翻开历史画卷,沧州作为连接中原和北方的中枢带,太多有据可查的人文典故与侠肝义胆故事发生在这片热土上。不管是在刀光剑影、炮火连天的战时,还是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年代,沧州人以其大度、豪放、不屈、担当扬名天下。尤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沧州人的担当精神书写了经典范例,后人以此为榜样敬而效之。</b></h1><h1><b> 汉朝的文景之治开启了中华振兴之旅,景帝生了三个有名的儿子,善喝酒、能生儿子的中山国王刘胜,大汉灭匈奴的汉武帝刘彻和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河间王刘德。经过前几任皇上的励精图治,中华人力物力财力兴盛起来,汉武帝刘彻时感到光靠严厉的法制,没有德行教育的国家难以长治久安。然而,前朝焚书坑儒使得"三代之书"燔炀殆尽。大凡历史的转机的关键时刻,总会天降伟人。武帝之兄河间王刘德担当起文化复兴的使命,他广收散落民间善书,好写以还,留其真本,加金银玉帛赏赐,使得儒家经典得以传承。其时,毛亨毛苌传诗于刘德所在的河间国,古老的日华宫和诗经村作为历史的标记符号延存下来,中华文脉的经典得以薪火相传。刘德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贡献无出其右,这种担当精神值得永世纪念。<br> 马致远被誉为马神仙,《汉宫秋》是其代表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他的作品豪放中显飘逸、沉郁中见通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或许成为该曲牌的珠穆朗玛,貌似无人超越。他在风声鹤唳的草原铁骑下,创作的元曲丰富了唐宋后的中华文化,唐诗、宋词、元曲像一块块绚丽的瑰宝,他的铁肩担当使得中华文化一脉相承。<br>  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使得纪晓岚妇孺皆知,他是清乾隆时期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担当重任,他一生中领导和参与多部重要典籍编修。作为《四库全书》总编纂官,纪晓岚是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者,是中华文化继承和传播者,为华夏文化代代相传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br>  张之洞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创办了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和南皮县一中,还&nbsp;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艾尔斯评价说: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孙中山称张之洞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毛泽东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在外国的船坚炮利的进攻下,张之洞勇敢地扛起民族复兴大旗,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支撑了中华的不屈脊梁。<br></b></h1><h1><b> 解放以后沧州延续了</b><b>文脉,</b><b>也出现了蒋子龙、王蒙这样的大作家。</b></h1><h1><b> 沧州人才辈出,不但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文坛巨匠,更有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众多豪杰。</b></h1><h1><b>  刘焘,明抗击倭寇将领,戚继光曾任刘焘麾下参将。他东荡西杀,南征北战。自己食不甘味、席不暇暖,为皇帝“补天”,为百姓解困,功业显赫。读他57岁时给皇上写的退休报告让人泪水涟涟,一个舍己为国的忠臣跃然纸上,其时,满朝上下,这个沧州人担当精神孰能相比?<br>  在旧社会镖行有个行规叫镖不喊沧,为什么独在沧州不可喊镖呢?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州,出京南下中国东部无论是陆路水路必经沧州。过去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只要是车、船过沧州,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喊镖号。否则,只要在沧州喊镖,那就是叫板,栽跟头、丢脸面在所难免。让强者畏惧,让弱者不欺,沧州担当起那个时代侠义勇士之为。<br>  大刀王五王正谊,一代豪侠,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齐名。他与谭嗣同兄弟相称,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表白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他买通狱吏,密谋劫狱,然而谭嗣同为了醒悟国人,决心赴死。“戊戌六君子”被斩后,王五悲痛欲绝,为报仇雪恨遭杀。大刀王五武艺超群、重情重义,为朋友两肋插刀,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这种道义担当是沧州人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br>  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冀中抗击日寇,威名远扬。鬼子抓走马母白文冠,企图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鬼子用种种手段,逼迫她给马本斋写劝降信。但是,深明大义的马母宁死不屈、义正辞严地拒绝敌人:“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马母绝食7天,以身殉国,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是那个时代沧州人舍己为国担当精神的楷模。<br>  白方礼,沧县白贾村人。“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三百学子,35万捐款。”2001年,年近90岁的他已无力再蹬三轮车挣钱捐款,就在车站上给人看车,把一角、两角的零钱装在一个饭盒里,攒够500元后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我干不动了,这是我最后捐的一笔钱。”白老爷子的担当精神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中国人。<br>  前人的担当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传奇,信誉楼创始人张洪瑞获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受到习总书记接见。话剧《李大钧大夫》里的主角原型是沧州市中心医院李大钧大夫,看过他给病人看病后就会知道德高慧术、医者仁心的含义。青县康复敬老院周汝珍无私照顾180多位孤寡老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沧州“五城同创”活动中,每年涌现出的有担当精神的沧州好人不胜枚举……<br>  除了载入史册的沧州人,还有许多默默无闻奉献者。胜似父母的儿童福利院老师、风雨无阻的园林工人、早出晚归的城市清洁工、忠于职守的保安员……无数个深明大义、勇于担当的沧州人引古绳今,为渤海之滨的伟业大厦添砖加瓦,日新月异沧州更加繁荣昌盛。</b></h1>

沧州

担当

刘德

文脉

张之洞

中华文化

精神

纪晓岚

王五

马本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