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九七五年的九月我们以新生的身份踏入学校。一年后,在一九七六的这个夏季,我们怀着伤感、怀着梦想、怀着留恋而离开校园。那年就成了往昔,此年我们淡淡忆起,一脸笑意却也差一点哭泣!很多事存于心底只能珍惜,岁月慢慢逝去,你和我还有我们都曾在哪里!</h3> <h3>我们的班长</h3> <h3>第一学习小组的全体女生</h3> <h3> 肖玉华人好,忠厚老实,做什么都是默默的那种。我们五个三女两男家住宝泉公社,就我家住在镇里。每次放假回家如果是一起走,都会到我家让她们吃了饭再走。她一直记着我爸爸给她们做的菜,就是前一段想起来还给我打电话说,人都是念着别人的好。</h3> <h3> 韩秀梅,韩姐上学时我们都很羡慕她。性格开朗大方,一天总是乐呵呵的。</h3> <h3> 史玉学上学时是大家最羡慕的,家庭条件好,人又洋气,在学校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h3> <h3> 这位美女叫徐桂芝,上学时学校有一天食堂做了好多菜。当时为什么现在都忘了,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顺口说了句,她听见了说我也是今天过生日。当时凭着想当然我说我个高那我是姐姐你是妹妹吧!几十年过去了,前几年回去大家聚在一起才知道她比我大一岁。原谅我啊!这么多年也没叫声姐姐。</h3> <h3> 刘大姐是班里最大的,同学们都亲切的叫她大姐。刘大姐的这张照片,是热心的徐桂芝同学用小组合照到影楼给弄的。</h3> <h3> 朱丽芬,上学时她家姊妹最多。她是家里的大姐,上学时她妹妹们经常去学校,各个都是大美女。</h3> <h3>韩秀梅有感:</h3><h3> 一回首闭月羞花,再回首沉鱼落雁,三回首欢声笑语,四回首风韵依然。</h3> <h3>第一组全体同学合照</h3> <h3>第二学习小组的全体女生</h3> <h3> 胡秀清胡姐人漂亮又洋气,属于文文静静的那种。</h3> <h3> 田文霞是那种老实厚道的人,人特别好。</h3> <h3> 于淑梅献给她的挚友:王晓丽我的挚友,人见人爱的大美女。心地善良,为人直爽,心灵手巧勤奋好学。我俩来自天南地北,家庭背景悬殊,可能是在家都是老大的缘故吧,就是谁也离不开谁。她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吃饭的时候只要菜里有几块肉她都会夹到我碗里,她说她咬不动。我心里很明白!四十多年了我们的友情胜似亲情!!永恒!!!</h3> <h3> 于淑梅家住农村吗!回家带学校一些大黄米什么的,我俩用饭盒在炉子上煮粥喝,现在我们姐俩聊天时还忘不了当年的点点滴滴。</h3> <h3> 徐桂云,我的同桌。人热心能干,没少和她去家里,现在想起来还记得那李子的味道呢。</h3> <h3> 徐英,人漂亮又特别爱干净,在宿舍里你的床铺总是比别人的干净。我和你学到了很多好的习惯,就是老了我也是孩子大人的衣服都是熨烫平平整整的挂在衣橱里。</h3> <h3>第二组全体同学合照</h3> <h3>第三学习小组的全体女生</h3> <h3> 郑春玉我们从小就在一个学校。在这个班里班长、还有王平和郑春玉都是表现很积极的那个,什么事她们都是跑在前面。</h3> <h3> 王平也是班里一个有模有样的大姐,她在上学之前做过护士,在校期间用她自己的专长帮助了很多人。包括老师同学,有事随叫随到,是个大好人。</h3> <h3> 张淑琴我俩是从一个公社出来的。我在下乡那几年里,她是回乡青年,我是下乡知青。我俩在一个大队,都在大队宣传队里,一起排练节目,一起到县里参加演出。上学又在一个班里,都老了有些事想想还是很温馨的。</h3> <h3> 王淑范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里条件要比我们好些。记得我们出去搞社会调查,我们在一起。小组里还有一个男同学王亚军,在团结公社班里的张百辉家在那,张百辉当时也是有媳妇了,我们都特好奇,到了团结跑到他家去看媳妇,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有意思。从团结我们一路走着去了这位美女家,一路上王亚军特幽默。王淑范家虽然在农村,家里特别干净,她老妈给我们做了很多好吃的,都住在家里。这件事这么多年虽然没提起过,很多事是藏在心底的。对了还有一件事她的收获最大,她收获了爱情。</h3> <h3> 刘淑荣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小妹,她在家里也是最小的。记得她大姐都和我们的父母年龄差不多。</h3> <h3> 静桂兰家在农村,但是条件很好。我记得有两个哥哥,老爸和哥哥经常去学校看她,在家里非常受宠。因为我是家里老大,当时特别羡慕。</h3> <h3>第四学习小组的全体女生</h3> <h3> 候雅琴在班里漂亮是数得上的。</h3> <h3> 王淑兰,人漂亮文静两条大辫子。</h3> <h3> 李志琨我记得上学时学习特别认真,下课了别人都在玩她总是在那不停的写。</h3> <h3> 程永珍个子是女同学中最高的,人质朴,说话慢声细雨。</h3> <h3> 高斌杰也是老实忠厚型的,平时不大爱言语。她和韩秀梅是表姐妹,姐俩在一个班里挺让人羡慕。</h3> <h3> 李志华深沉,不善言谈心中有数,见面爱笑。</h3> <h3> 同桌的你,可惜不是个异性。班长漂亮能干如果你是异性,当时我会不会嫁给同桌的你呀!</h3> <h3> 于淑梅献给她的同桌:我的同桌,人长得靓丽清秀,为人热情和蔼可亲,勤奋好学,每天保证写十页小楷。我默默的羡慕。</h3> <h3>韩秀梅献给王平的:</h3><h3> 王萍,是众姐妹中最平和,坦诚,热心,朴实,正直的一个人。记得在校时,我有一次感冒,发烧了,(因王萍曾是一名护士)她认真的说,我给你打一针就好了。我从沒打过针,很害怕,她说沒事的。记得是用的安痛定,当她把针拔掉,我就爬下了,可把大伙吓坏了。这不一过就是四十余年,每当想起就笑一阵子。是的,同学姐妹们在一起,是那样的情意浓浓。在回味中充满了甜甜的情,香香的爱,深深的恋,饱饱的追诉。同学加姐妹是无血缘的亲人!</h3> <h3>徐桂芝,徐英,徐桂云徐家三姐妹。</h3> <h3> 这张照片上面写着(永远在一起)其实我们虽然没有永远在一起,但是我们的心是永远在一起的。在校时我们宿舍是大板铺,冬天我特别怕冷,就是这位姐姐每天在睡觉之前给我把被窝用她的体温给我捂暖。就是这一件事我是刻在心里的,结婚了讲给我的爱人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又讲给我们孩子听,现在我的孙儿们都知道。</h3> <h3> 这两位姐姐我们是一个小组的,我们下去实习,是一个小组去一个学校,都去了农村小学。两个姐姐特别关心我,实习要结束了,有一天吃完晚饭三个人一起在农田边上聊天。因为当时她们在上学之前都有男朋友了,我没有,想让我在班里物色一个带回家。可能是自己太笨了吧…………………!</h3> <h3>那条温暖牌毛裤的由来:</h3><h3> 才反复认真的看了两遍像册,既感动又激动,40年前学校场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晓丽在校时人不但美丽大气,聪明有内涵,虽不大张扬但心中有数。时隔快半个世纪,你仍发挥你的一计之长,把同学们再次带回到那风华正茂的时代。就是时间太短了,有的同学还没来的及说声我爱你就匆匆毕业了,急赶慢赶我还对付一个。一条温暖牌毛裤当初是蒙在鼓里认真耽黑起早累的眼晴直冒金星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后交给韩姐,还以为是给她亲属织呢。后来被小丽发现后,我也越看越像我织的那条,哈哈。现在想起来真要感谢秀梅了。</h3><div> 像册里的每张照片每句话都是晓丽对同学那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字里行间更充满了对同学的爱。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每个同学赞美的恰到好处,微妙微肖。精品佳作永久珍藏,再次谢谢晓丽,你辛苦了。</div> <h3>张百辉,在我心里他是个大才子。记得在校时,我们班代表学校参加县里文艺汇演,剧本都是他写的。心里暗暗佩服!</h3> <h3>百辉看到相册后有感:</h3><h3> 四十多年后,看着这些老照片,不知不觉就走进了当年的生活场景里。</h3><h3> 那时的我们,年轻,美貌,纯真而淡定,傻傻的迎接未来的人生。</h3><h3> 年轻,真好!短暂的师范校园生活,真好!</h3><h3> 回忆是美好的,给我们已经老去的心带来慰籍,暖暖的,让看淡风尘的心热了一次又一次。</h3><h3> 这些老照片,珍藏着太多回忆,又像殷殷的叮咛,让同学情幻化成我们晚年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陪伴我们静静地老去。</h3><h3> 看完老照片,我就幻想:上天能让我们重活一回该多好!让我们穿越回当年,再好好享受那段快乐的幸福时光……</h3><h3> 逝去的青春,你真的回来啊!</h3> <h3>这是百辉的手稿,我觉得这样更有意义。</h3> <h3> 张臣和梁景昌我们是一个小组的,记得当时张臣写字特别漂亮。</h3> <h3> 于春才,也是一位大哥哥。人个头不高,相貌平平,但本事不小,毕业后该谈婚论嫁的时候把我们漂亮能干的大班长揽在怀中。</h3> <h3>我们姐妹六个都毕业于抗大中学</h3> <h3>四十年白驹过隙,</h3><h3>四十年弹指挥间,</h3><h3>老照片激情重现,</h3><h3>新感觉再添风采。</h3><h3>想着你们甜甜的张张笑脸,</h3><h3>那是清澈甘冽的清泉,沁透心脾,</h3><h3>感受清凉,如饥似渴。</h3><h3>是四十年的美酒,</h3><h3>是四十年叙事长诗,</h3><h3>让我们都能听到彼此的心,如今我们相聚在晴空万里的金秋。</h3><h3> 作者徐桂芝</h3> <h3>韩秀梅随想:</h3><h3> 受聚会后兴奋情绪支配,打开了阔别已久的老相册。貌美如玉,帅气潇洒的一张张笑脸,勾起对萌芽师范学校生活的一幕幕,相逢是缘,相聚是情,自然而然的想起当年的我们。</h3><h3> 一九七五年九月,这个令人难忘的时段。来自于全县各公社的,满怀激情的我们踏入了克东萌芽师范学校。从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我们是:一生的同学,是永远割舍不掉的兄弟姐妹。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的起折点。</h3><h3> 学期一年,在人生旅途中,可视为瞬间,可就这一眨眼的时光,却给日后的人生铺筑了一条坚实的基路。四十余年前,我们就是从这里出发,带着我们用短暂的时光,经受严师深教,信心满满的走向各自的授以重任的工作岗位。现已两鬓花甲,当我们回首思顾,我们所有的业绩与成功,都起源于我们的萌芽师范学校。功不可没的导师们,是他们在我们人生路上做一块块的铺路石,把我们托举为事业上的精英,社会上的栋梁,引为骄傲的各行业骄子。萌芽师范学校,我们心中的里程碑,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校址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已不存在,可他却永远的树立在我们心中。相信我们的导师们,用那慈祥安慰的目眸着我们。我们也自信满满的向他们报告,我们是胜利者,尽我们所力,完成了我们曾在校保证过的誓言。我们自慰!</h3> <h3>徐桂芝有感:</h3><h3> 同学情的乐章,</h3><div>唯有弹奏在爱的琴弦上,</div><div>才可以听到心灵的呼唤……</div><div>浅秋,</div><div>张张流动的照片,</div><div>凝固是温馨的过往。</div><div>提笔,</div><div>写诗,</div><div>书一页感恩的情怀。</div><div><br></div> <h3>郑春玉再聚首感怀:</h3><h3> 多年梦中常忆,今朝故地重寻。 </h3><h3> 滴滴点点幻犹真,时时痴伫立,</h3><h3> 每每怅胸襟。</h3><h3> 好在同窗齐聚,欣慰师长皆临。</h3><h3> 欢声笑语洗尘心,未来常静好,</h3><h3> 前路永逢春。</h3><h3> 朝别离,暮别离,吾东伊去西,</h3><h3> 一别杳声息。</h3><h3> 问聚期,盼聚期,相会之期恁底迟?</h3><h3> 焦心天地知。</h3><h3> 尔语多,侬语多,恐后争先细诉说,</h3><h3> 滔滔汇江河。</h3><h3> 期我佛,盼我佛。</h3><h3> 长祐同窗愈康健,前程总放歌。</h3> <h3>来自名山公社的学员</h3> <h3>来自东升公社的学员</h3> <h3>来自玉岗公社的学员</h3> <h3> 史玉学和毕广义也是在学校收获的爱情。毕广义还记得那条温暖牌的浅驼色毛裤吗?你一定记着,织毛裤的全过程我可是还历历在目啊!现在想起来更温暖吧!祝福你们这个幸福的家! </h3> <h3> 班长徐桂云和于春才两位是毕业以后走到一起的,现在已是儿孙满堂了。</h3> <h3> 王淑范邹学纯是在学校收获的爱情,她们育有一儿一女,一儿一女就是个好字,是很幸福的一家子。</h3> <h3> 一九八七年七月,春玉从外地回来同学们聚在一起。</h3> <h3> 四十多年了名子还记着,我把名子依次写下来,免得老了想不起啊!</h3><h3> 从上一排从左至右:聂传玉、王亚军、王清、马有全、李树林、范国林、王可伟、张百辉、邹学纯、毕广以、陈云学。</h3><h3> 上二排从左至右:静桂兰、李志琨、王淑兰、徐桂云、王晓丽、田文霞、程永珍、朱丽芬、李志华、徐桂芝、刘风云、王淑范。</h3><h3> 上三排从左至右:肖玉华、王淑萍、刘淑荣、高斌杰、徐英、史玉学、于淑梅、胡秀清、韩秀梅、郑春玉、候亚琴、张淑琴。</h3><h3> 下一排从左至右:张臣、岳振宽、王成禄、(姜老师、张老师、毕老师、康老师)梁景昌、郭景洲、沈金才、于春才。</h3> <h3> 二零一七年又是一个夏天,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再聚。四十几年弹指一挥间,昔日风华正茂的我们如今都已两鬓斑白,现在的我们不仅是为人父母,我们都是爷爷奶奶了!已经步入老年,青春时的美丽与帅气都已悄然离去。但是让我们自豪的是,彼此的我们还保存着一份至纯至真延续至今同窗情。真的希望我们到了七老八十的时候,聚到一起还能想起我们的那一年!</h3> <h3> 岁月让我们成长也让我们老去,我们四十几名同学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里,每个城市都在日新月异。当你翻开(晓丽)为你做的相册时,当你看到年少时的自己和同学们时,是不是在感慨光阴似箭;当你和他人说起老照片里的故事时,心里是不是有一丝年华老去的惆怅。青春远去,不经意间我们走到了人生的后半程。那就焕发精神,善待自己的后半程。</h3><h3>晓丽希望我的同学们都能健康!快乐!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h3><h3> 韩秀梅韩姐,前几天不经意间翻看到了同学们的老照片。发到群里建议我来做这个相册,首先我真的谢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这几天一直在同学群里收集照片,然后进行照片裁剪、美图,在整理照片的同时,我的思绪一直停留在四十几年前和大家在一起时场景中。想每一个人当时的样子,想让我感动的每一件事,想当时我们的点点滴滴。虽然这几天很累,但是累并快乐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