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洗礼,党性的升华

鹰击长空

<h1>  2017年9月6日早晨,6点多钟就早早起床,7:30准时出发东兰县,开启我们区委党校第23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为期两天的党性修养提升教育课。车子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中一路颠簸前行,我们也在摇摇晃晃中感受着大山的青翠和冷峻……思绪也被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电话,甚至连公路都没有,我们的革命先辈是怎么在这样的高山峻岭中开展革命斗争的?他们是怎么召集队伍的?他们的后勤保障是怎么解决的?……一连串的问号让我们深深的感到当年的艰辛和不易。平日里对工作的牢骚、埋怨,甚至不满,在这一刻被遥远岁月里的大山之魂击溃得七零八落……。<br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拔哥(韦拔群)的革命精神又化成了一连串的问号在拷问着我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发扬得如何?群众路线我坚持得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又是怎样去践行?……想想革命先辈们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岁月里抛头颅洒热血,相比之下我们竟是如此渺小,不值一提……。<br /> 两天的行程,两天的"洗心"之旅……</h1> <h1>  韦拔群(1894年--193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壮族。韦拔群于1921年开始领导农民闹革命后,由于深受各族人民的敬爱,人们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拔哥"。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br /> 韦拔群于1916年初在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运动。后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黔军任参谋。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20年离开黔军到广州加入"改造广西同志会",次年回东兰从事农民运动,先后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称农民自治会)和"国民自卫军"(后称农民自卫军),指挥农军三打东兰县城,赶跑县知事和团总。1925年初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主办农讲所,培养骨干,发展农会和农民武装,把农运推向右江地区。1926年领导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21师师长。1930年11月,红7军主力奉命北上,离开右江根据地,他坚决服从军前委命令,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根据地,发动群众,重新组建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他一家20余人,包括他的儿子在内的17位亲人惨遭敌人杀害。1932年10月19日,被叛徒杀害于广西巴马西山乡香刷洞。</h1> <h1>这是当年拔哥创办"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山洞,洞上的字是张云逸将军所题写。</h1> <h1>区党校农老师给我们讲解当年拔哥带领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的革命事迹。</h1> <h1>我们伫立在拔哥创办的农讲所前,聆听农老师述说着9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不禁又想起了湖南一位博主曾经用16行诗赞百位开国英模的一幕,其中盛赞壮族优秀儿子韦拔群就这样写道:<br />"救家乡,<br />救广西",<br />农运先驱救国忙。<br />"三打东兰"城,<br />创举耀右江。<br />求学农讲所,<br />受任特派员,<br />广西掀起反封浪。<br /> <br />反政变,<br />勇自卫,<br />青春催生红武装。<br />百色起义美,<br />"拔哥"永放光。<br />人民好儿子,<br />农民好领袖,<br />统帅怀念情绵长。</h1> <h1>宽阔的革命大学堂</h1> <h1>毛泽东主席给韦拔群的高度评价:<br />韦拔群是广州农讲所最好的学生!<br />韦拔群搞农运很出色,是个好同志。<br />东兰出了个韦拔群,群众对他很爱戴,可惜他牺牲了。<br />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br />东兰是个革命根据地,过去韦拔群同志就是在那里领导人民闹革命,后来为革命牺牲了。他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的好领袖,党的好干部。</h1> <h1>周恩来总理:……像赣东北的方志敏、海陆丰的彭湃、广西的韦拔群一样,是值得纪念的。</h1> <h1>邓小平:<br /> 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解放的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br /> 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br /> 他最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对人民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他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br /> 他一贯谨守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岗位,准确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韦拔群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纪念他。</h1><h3><br /></h3> <h1>学员宿舍</h1> <h1>我们也来当一回农讲所的学员</h1> <h1>当年农讲所的学员遍布河池、百色各地。</h1> <h1>微笑是幸福的,背后的岩壁却是千苍百孔,那是拔哥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书写的百年沧桑……</h1> <h1>拔群精神:对党忠诚,百折不挠……</h1> <h1>红七军军部旧址:魁星楼</h1> <h1>韦拔群的家原在东里村委往屯(今拔群小学),1926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镇压东兰农民运动时将之全部烧毁;当年7月,为了革命需要,韦拔群同志就在特牙山上建起了两栋泥砖瓦房,用于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10月,桂系军阀镇压东兰农民运动时,这两栋房子再次被烧毁。1930年春夏,邓小平、韦拔群等曾在这里进行土地革命试点,开设农民夜校,创立右江第一个共耕社——东里共耕社;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国民党反动派于1931年大举进剿东兰,韦拔群的房屋再度被烧毁。解放初期,东兰县人民政府在原址上按原式样重建,并设立了"抜群小学",1987年秋,学校从故居迁出。1988年,东兰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状重新修复;2009年再度进行修缮。<br /> 特牙庙是韦拔群的旧墓。1932年10月19日,韦拔群在东兰县西山(现属巴马县)香涮洞被叛徒韦昂杀害,头颅被砍下送去领赏并被反动派拿到各地示众,最后埋在广西梧州。韦拔群光荣牺牲后,敌人残忍地焚烧其遗体,东里的革命群众冒险将未烧尽的余骨背回悄悄葬在特牙山上,为避免暴露,在坟上盖了特牙庙,又称"红神庙"。1951年,东兰县人民政府将葬在特牙庙的遗骸迁移到县城安葬,1957年,再迁葬于东兰革命烈士陵园。<br /> 韦拔群一家有17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解放后,武篆公社革命委员会在特牙山腰处为其亲属修建了九座家属墓,以示对韦拔群为革命献身的亲人和已故亲属的缅怀和纪念。<br /> 2009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布"韦拔群故居遗址及旧墓"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韦拔群纪念馆为纪念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而建,它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烈士陵园内,主要由纪念馆、拔群广场、集会广场、功德园、将军园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00多亩,投资费用共达1亿多,2009年10月23日竣工。2009年11月5日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地政府亦在此举行了多项纪念活动,以弘扬老区的红色事迹和英雄精神。<br /> 纪念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纪念馆高三层,28米,长129米,宽71米,馆内陈列布展7个展厅和设置各种多功能室。展览面积3500平方米,共陈列布展1000多件文物史料。馆内一楼设有序厅、影视厅和三个展厅。序厅立有韦拔群半身汉白玉雕像,基座刻有中央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韦拔群的历名评价。序厅四周设影视厅、临时展厅和第一、第二、第三个展厅,三个展厅分别介绍韦拔群忧国忧民,探索真理;领导农运,武装斗争;参与领导百色起义,组织创建右江苏区。目前,临时展厅主要展示百名将军题词纪念韦拔群。纪念馆二楼设立四个展厅,分别介绍邓小平与韦拔群;韦拔群对党忠诚,捍卫苏区;韦拔群牺牲后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红旗不倒的战斗经历以及永恒纪念,不朽丰碑等。纪念馆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幻影成像、虚拟现实、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等手段再现历史真实场面,突出韦拔群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突出贡献和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左右江革命的丰功伟绩,展示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英勇奋斗,用生命和鲜血谱写民族民主革命的壮丽篇章。</h1> <h1>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寄托哀思……</h1> <h1>列队站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我们庄严的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