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文庙座落于县城内红旗路中段正街14号,初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是陕西省较早建造的一座文庙。宋、元、明、清均对其进行过维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占到三分之一的古建群。以文庙基址为依托的蒲城县博物馆,成立于1990年6月23日,馆藏文物4697余件组,可谓渭北储藏文物较多的一所博物馆。</h3> <h3> 六龙壁,明代万历四十四年所建,因它的正面塑有六条飞舞泳动的龙而得名。全国独此一处,两侧坊上有“文章祖”、"帝王师”两块匾额,意孔子是文章的始祖、帝王的老师。坊下各有两扇石门,每扇上都有方孔九个,俗称“石门九眼”,暗喻“九五至尊”,可见其地位之高。北京北海公园里有一座九龙壁,顾名思意,通壁由九条龙组成,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相比这个六龙壁年代要晚很多…!</h3> <h3> 上有本县明末书法家、山西巡抚樊东谟大书“帝王师”三字匾额。言意孔子是帝王的老师。</h3> <h3> 上有本县明末书法家、山西巡抚樊东谟大书“文章祖”三字匾额。言意孔子是文章的先祖。</h3> <h3> 棂星门。"棂星",天上主管文化礼仪的一个星宿。相传孔子就是天上的“棂星”下凡,来人间来传授文化。故而,但凡文庙前都设有“棂星门”这座建筑。其实这原来是座木质牌坊,后被改建成文庙大门至今。</h3> <h3> 泮水池。因"形如半月",又名“半月池”,简称"半池”。池上有座桥也因此而取名为“泮水桥”。过去规制很严,凡秀才以上具有身份之人才可桥上通过,一般人和非读书之人只能绕半池而祭!所以,能从桥而过对于读书人来讲是种莫大的荣幸。泮水桥两侧刻有蒲城八景,分别是:南原春晴、温汤晚浴、五陵闲云、双塔夜影、盘龙异石、漫泉秋月、尧山古柏、北岭积雪。半身雕有“梅兰竹菊”文人墨客崇赏的四君子图案纹饰。</h3> <h3> 戟门。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古时列戟用以显示地位、等级。据《唐六典》、《新唐书》有关列戟制度记载,列戟属于帝王一级的仪仗制度。从唐墓出土的壁画可发现,一般东列戟12个,西列戟13个。唐制度也有明规,三品以上官员门前才可设戟门。孔子在唐时被封"文宣王”,可见地位、等级之高。</h3> <h3> 大成殿。专门用来祭祀膜拜孔子的地方。原有建筑气势宏大,1976年10月30日晚毁于火灾!现在这座大殿是2004年实施异地保护从渭南迁移来的一座单体古建筑,只占原建筑基址的三分之二。里面塑有孔子及其有名的四大弟子的塑像,颜回、曾参、子路、子貢。大殿内壁绘有一些有关孔子的生平事迹图。</h3> <h3> 孔子和其四大弟子的塑像。我国古代,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孔孟学说在我国也有巨大的影响,二人被尊为“圣人”和“亚圣”。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周岁为七十二岁,虚岁是七十三岁;孟子生于公元前三七二年 , 死于公元前二八九年,周岁是八十三岁 , 虚岁是八十四岁。因为古代人的年龄都是以虚岁来计算的 , 所以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 , 孟子是八十四岁死的。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七十三”与“八十四”这两个数字犹如魔影 , 总在垂幕之年的老人眼前晃来晃去,民间流传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 , 然而,一个人的命是天注定的 , 几时生,几时死 , 皆有定数。逆天改命是要受到反噬的,重者改命不成,自失性命 , 死后去阴间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接受惩罚。轻则也会遭到一定的报应,如会大病一场,或有一场血光之灾 !呵,传言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就一点可以肯定,多行不义必自毙,做人还是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和循规蹈矩,万事万物顺其自然为好!</h3> <h3> 殿内壁有关孔子的生平事迹图。(图一)</h3> <h3> 殿内壁有关孔子的生平事迹图。(图二)</h3> <h3> 殿内壁有关孔子的生平事迹图。(图三)</h3> <h3> 殿内壁有关孔子的生平事迹图。(图四)</h3> <h3> 东石刻室。</h3> <h3> 西石刻室。</h3> <h3> 苏孝慈墓志铭。苏孝慈是隋代一位非常有名、杰出的大将军,历史上对其记载并不是很确切和全面,而且有很多错误的记述,一直到清光绪十四年苏孝慈墓志铭的出土,才对他有了一个全面的记述。珍贵之处在于,不仅是对苏孝慈的记述,还在于它的书法。铭文以楷书而闻名,《续修陕西省通志稿金石志》称其“楷法精美绝伦,世所仅有”,后人称其“集魏齐之大成,开欧虞之先河”,字迹清晰优美,浑厚雄劲!</h3> <h3> 明伦堂。学习儒家论语道德思想的场所。过去孔庙是县域唯一的官学宫,等同于现代的公立学校,民间私学全部都要在官学宫注册,故而每年所有州域生员都要向官学宫缴纳相应的学籍注册费用,以备科考之用。明伦堂内壁两侧刻有“忠、孝、节、廉”四个大字,它是由明末蒲城大书法家王进德所书,这四个字也是儒家论语道德思想之核心。1997年喜迎香港回归,这里成为具有县域特色的蒲城碑林。</h3> <h3> 忠。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h3> <h3> 孝。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h3> <h3> 节。指生活俭省,有节制。这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途径。有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之意。 </h3> <h3> 廉。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h3> <h3> 高力士神道碑。高力士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陪葬在皇帝身边的太监,泰陵唯一的陪葬墓。作为埋葬开元盛世时期皇帝的陵墓,可以看出高力士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他曾为李隆基立下很大功劳,被破格提升为骠骑大将军,而他也对李隆基是忠心不渝,就是在得知李隆基驾崩之后绝食七天而亡。高力士死于公元762年,当时刚过安史之乱,公众认为他是造成动乱的罪魁祸首…!十五年后,代宗李豫看到了李隆基对其的器重,以及高力士也确实为李唐王朝的贡献,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为他立下这块碑,意在平反昭雪。</h3> <h3> 云麾将军碑。桥陵的陪葬碑,全国百通名碑之一。这是通复制碑,云麾将军名为李思训,是李唐宗室也是中国绘画史上金碧绘画的创始人,他的碑是由当时书法家李邕书写,唐代吕总称其书法“如华岳山峰,又如黄河一曲,漪侧处有艳丽之势,秀丽中有雄强之气”,现代书法家将其作品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论。</h3> <h3> 代国公主碑。代国公主,名李华,字华婉,是武则天的嫡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二妹,开元二十二年陪葬在桥陵,此通碑人称"三绝碑”,碑额“大唐代国长公主碑”八字隶书,为其兄李隆基亲笔,李隆基的隶书号称"唐隶”,堪称一绝;二绝,碑文是代国公主的丈夫郑万筠所书,其文一改一贯的对死者歌功颂德的碑文模式,而是记述历史,文中记述武则天登基做皇帝后,大宴群臣,在宴会上由其儿孙为文武大臣表演节目,文中提到李隆基当时男扮女装表演了一曲"长命女”,当时他只有六岁;三绝,该碑是代国公主的儿子郑聪所书,其字有颜真卿书法的神韵。历史上像这种兄为妹撰额,夫为妻写文,子为母书碑的現象十分罕止,故称"三绝碑"。</h3> <h3> 经幢。用来刻录经文的。创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上有宋代题跋,像这种上面刻有题跋的经幢是非常少见的。这个经幢证实了晋重耳在当地乞食祭母的史实,说明敬母寺的由来;上面还记载了埋葬李隆基的泰陵皇墙从保南敬母寺经过的史实以及皇陵陵墙的周长。该经幢是目前陕西省内发现最大的一通经幢,从史料研究的角度,它是非常珍贵的。</h3> <h3> 拴马桩。用做拴缚马匹的石桩。这些拴马桩全是蒲城境域之物,富有形式各样浓厚民间色彩的雕像,桩身大多造形是狮子和猴,也有非常精美的人物造像等。</h3> <h3> 拴马桩。(图一)</h3> <h3> 拴马桩。(图二)</h3> <h3> 调皮的小狮子。(图三)</h3> <h3> 情侣猴。(图四)</h3> <h3> 崇寿寺诸佛舍利宝塔。简称北塔,又名北寺宋塔,该塔始建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为蒲城延兴巨商王信捐银五万两独资修建,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塔高46米,共十三层,系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内有木楼梯。北塔建造精美,雄伟挺拔,高耸入云,与南寺唐塔遥相呼应,形成“双塔夜影”蒲城八景之一。</h3> <h3> 东珍贵文物展室内貌。</h3> <h3> (清)赵之琛镌刻李僡石对印。印章一种雕刻和书法融合的艺术,是和中国书法、绘画密不可分的艺术样式。由于印章独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鉴赏领域古玩市场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印章名称很多,不下十几种,主要有:玺、宝、图章、图书、图记、钤记、钤印、记、戳记等等。古时候,印章通称为玺。到秦统一中国后,只有天子之印称为玺,其余的都称印。到了汉代,诸侯王称玺,将军称章,其余称为印。后来到了清代,皇帝之印称为玺,变叫宝,亲王以上的印叫宝,郡王以下的官员的叫印,私人的叫图章等等。</h3> <h3> (清)鎏金凤冠。遇重大节时,例:出阁、过寿或出入权贵府地时等女人头饰,虽做工精细繁美,平日善藏。</h3> <h3> (清)文官服。大家都知道‘衣冠禽兽’这个词吧。有人说,这个词就是根据官服来的,因为当时的官服文官‘补子’的图案是禽类,而武官的图案是兽类,老百姓管穿着官服不给百姓办实事的官员叫‘衣冠禽兽’。当然了,这种说法虽不足为据,但却生动地说明了官服上的特点。‘补子’的图案不同,官员的级别也就区分出来了。</h3> <h3> (明)象牙笏板。上朝面圣时双手呈置过肩目视的记事板。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h3> <h3> (清)考卷。童子试卷,童子指孩子未成年。过去读书之人的最底层,一个人到60岁仍未考中秀才,称之为“老童生”,不以年龄而区分。为防止因字迹或行间书写特定字而留认作弊行为的发生,朝廷会派专人对考卷均逐一抄录!</h3> <h3> (清)瘿木雕麒麟罗汉。瘿木亦称影木,“影木”之名系指木质纹理特征,并不专指某一种木材。瘿木不是某种树木的代名词,而是泛指所有长有结疤的树木。结疤也称为“瘿结”,生在树腰或树根处,是树木病态增生的结果,是一种天然的病态美。瘿结有大有小,小者多出现在树身,而大者多生在树根部。</h3> <h3> (宋)耀窑刻花豆青碗。</h3> <h3> (汉)走兽铜镜。</h3> <h3> (元)豆绿蒜头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 </h3> <h3> (元)钧窑天青釉碗。</h3> <h3> (唐)海兽葡萄铜镜。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最最辉煌的时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摆脱了汉式镜的拘谨板滞,侧重于自由写实,其图纹从汉代铜镜的繁杂、拘谨、呆板,变得简练、流畅和清新,制作工艺也极为精细。既有艺术的魅力,又有与现实生活的和谐统一。飞禽走兽、植物花卉纹饰是这个时期铜镜装饰的主要题材。海兽葡萄镜是唐代铜镜最引人注目的镜类,它的纹饰图案充满了神秘色彩,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 。</h3> <h3> (唐)彩绘镇墓兽。形如獬豸,镇墓兽,古老中国的神兽,盗墓贼的天敌,为帝王将相镇守地宫,规避亡灵免受侵扰,只为生者对逝者寄于美好情思罢了…!</h3> <h3> (唐)三彩武士俑。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种,但主要以黄、绿、白(或绿、赭、蓝)三色为主,所以称之为“三彩”。其釉色互相渗化,加上年代久远,部分颜色发生变化并产生新色,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但由于实用性较差,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即冥器和俑。</h3> <h3> (唐)彩绘立驼。</h3> <h3> (唐)彩绘陶骆驼。</h3> <h3> (唐)粉彩啃蹄马。口啃前蹄,膘肥体壮,滚瓜溜圆,胸部宽平,肌腱隆实,四腿稳健而有力,它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民丰衣足食的繁荣景象。马伸长脖子啃左边蹄子的独特造型,充分反映了当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社会安宁,人民安居的历史状况。古人以写实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副悠闲自得的骏马形象。马项上的凹槽及尾部的穿洞在当时是用真马的综尾镶进去的,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泥水进入墓道,使其腐烂。但这件啃蹄马的形体确因此而显得简洁、明快,它与因残缺之美而享誉世界的名作“维纳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东方的维纳斯”。</h3> <h3> (唐)粉彩长鸣马。</h3> <h3> (唐)粉彩幞头男骑马俑。幞,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也称“幞头”(古人以皂绢三尺裹发,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故称“幞头”)。</h3> <h3> (唐)粉彩披发仕女俑。以俑随葬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唐代,厚葬之风兴盛。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以陶俑陪葬习俗十分普遍。唐时,俑的制作工艺更加成熟,线条流畅、装饰华美。工匠在“以肥为美”风尚影响下,根据女性的等级地位,刻画出不同形象仕女。这些女俑大多体态较胖,但并不臃肿,而是雍容富贵,娇媚动人,被现代人笑称为“胖妞肥婆”。“胖妞”指的是青春少女,“肥婆”嘛,当然就是年龄稍长的已婚贵妇。其实这只是一种笑谈。仕女俑表现的都是中国古代那些美丽聪慧的女子,是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审美取向的表达,也是历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中国画中还有专门的“仕女画”类别。唐代的仕女俑在世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多有收藏,这些仕女形象是当今的我们回望历史,追溯文化、艺术的一个独特的窗口。</h3> <h3> (汉)灰陶灶。在汉代人的观念中,"以为人死辄为鬼神而有知……",人死了等于去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生者要"事死如生",因此要为死者配置一套日常生活所需的器具。自西汉中期晚期开始,在墓中陪葬陶灶的习俗开始盛行起来,与陶灶相配的案、盘、杯、勺之类物品也一应俱全。因此,尽管出土的汉代生活用具有许多是模型明器,但墓葬实际上已是现实生活的模拟和映照。</h3> <h3> (汉)铁牛。明器。</h3> <h3> (汉)灰陶猪。明器。</h3> <h3> (汉)宜君高官铜镜。青铜镜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工艺品,由青铜所制的器物。据史料记载,自商周时代起,古人就用青铜磨光做镜子,光亮可照人,背面雕有精美纹饰。到战国时已很流行,汉、唐时更加精美。</h3> <h3> 左上角:秦半两。右上角:汉半两。下左:汉货布。下右:汉五铢。</h3> <h3> (汉)青铜钫。钫,酒器,即方壶。战国末年改称钫,多为素面,流行于战国末期至汉代。造型为方身,长颈,大腹,圈足,带盖。少数器身有花纹,花纹不用铜器传统图案,多用菱形或三角形等几何纹饰。</h3> <h3> (汉)黄釉仓。粮仓,明器。</h3> <h3> (汉)铁铧。农家安装在翻土用的木器上,用来破土的尖嘴状或者圆嘴状铁质铸造部件,圆嘴为铧,尖嘴为犁。</h3> <h3> (汉)鸭蛋壶。秦汉时期的黑陶茧形壶民间亦称鸭蛋壶,是一种古代日常使用的实用陶器。壶形为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既似蚕茧,又若鸭蛋,故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是秦代最具代表性的陶器,器身光素,椭圆形的壶腹纵向刻划弦纹,为轮制陶器;据说还有体形更大的茧式壶,则是采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茧式壶秦之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多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也有光素者,仅以暗刻弦纹装饰。据考古所知,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了解到茧式壶具有这样的多用途功能,令人感到十分有趣。</h3> <h3> (汉)彩绘陶钫。古人制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或粮食。 </h3> <h3> (汉)黄釉陶奁。奁,奁是汉代人使用的专门放置梳妆用品的器具,多为漆器,也有藤、竹、金属等材质,而以陶制的明器为多。</h3> <h3> (汉)青铜灶。灶呈船形。前有火门,后有出烟孔。灶面有三灶眼,顶端较大,上置甗,前置两个较小,各置一小锅,四足衔环,浑然一体,该灶以铜铸成,颇为少见。</h3> <h3> (汉)青铜铺首衔环锺。带盖为壶,无盖为锺。“锺”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量容器,也被当作一种计量单位。【正字通】说文锺,酒器。州吁命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锺,候问 石碏,即征碏入朝议事。</h3> <h3> (新石器时期)加沙红陶釜。蒸煮实用器皿。</h3> <h3> (新石器时期)灰陶鬲。春秋之前蒸煮器,绳纹,袋足,蒸煮实用器。</h3> <h3> 灰陶罐,年代:新石器时期。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h3> <h3> 加沙红陶小罐,年代:新石器时期。蒸煮实用器皿。</h3> <h3> 彩绘红陶片,年代:仰韶时期。</h3> <h3> 从左向右分别为:石斧、石斧、石杵,年代均为新石器时期。石斧是远古时代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工具。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刃,磨制而成。多斜刃或斜弧刃,亦有正弧刃或平刃;石杵是一种用石头制成的用来碾磨或捣碎研钵中物质的棒形工具,其实就是一种带长把的石锤。</h3> <h3> 骨针,年代:新石器时期。骨针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普遍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骨针的发现在染织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表明五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能够自己缝缀简单的衣着。</h3> <h3> 西珍贵文物匾额室内貌。</h3> <h3> 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王进德书"城隍庙"木匾。该匾因其书法被列为全国二十四块名匾之一。相传,王进德书写此匾时"城"字一点忘写,待匾额悬挂好时众人发现并指出遗漏,其不慌不忙用身旁一块抹布蘸墨随手掷出,不偏不倚正巧补笔,赢得了现场群众的拍手称奇,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演义了!</h3><h3> 城隍庙由来,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有一个叫纪信的县令,脱下官服,到刘邦手下做了一员战将。在被项羽截断粮道以后,刘邦大军弹尽粮绝,此时纪信站了出来,提出自己假扮刘邦诈降,让真刘邦趁机逃跑。项羽见到纪信发现上当,一气之下用火烧死了他。后来,刘邦打败了项羽,庆功宴上想起纪信的功劳,就把他的骨灰送回家乡四川南充安葬,并且在全国各地修建城隍庙纪念他。</h3><div> 与其城隍庙匾额背面对应,应该还有一块“你来了麽”的匾额已不复存在!“你来了麽”,如此口语化的四个字,让很多人困惑。在如此庄严、有着悠久历史的城隍庙中,为何用如此简单的四个字作为匾额?</div><div> 城,就是城墙;隍,本意是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庙就是一座城市的守护神。</div><div> 据民间的说法,古代地方官上任时,都要拜城隍,首先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其次要向城隍神汇报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作为普通老百姓,面对洞悉一切的城隍神,自己为善还是做恶也逃不过城隍的双眼。全国各地大部分城隍庙都会有这四个字,告诫大家做事要拷问自己的良心。 “你来了么”的潜台词就是:在这里什么事都隐藏不住,经常检点自己是必做的功课。话虽直白,但暗藏着“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的谶语。真正坦荡的人,在拜过城隍后,面对这一喝问,才敢应一句:我来过了!汉代以来,凡有城池的地方,都有城隍庙,后人就把纪信称为“城隍老爷”。如果有一天,你有幸来到蒲城县博物馆,站在城隍庙匾额前,不妨抬起头多看一看,忆想曾经悬挂于其背面的匾额,再问一问自己:“我可曾来过?”</div><div><br></div> <h3> 清乾隆年间张汝骧书"和丸画荻”木匾,为王鼎之母所写,用两个历史典故赞扬王鼎之母教子有方。“和丸"典出《文史通义》。唐朝柳公绰的夫人韩氏,家法严格整肃。为了儿子们深夜学习有精神,她用苦参、黄连、熊胆研制成粉末,制成药丸,让孩子们含在口中提神。后人以此称赞母亲教子有方;“画荻”出处《宋史·欧阳修传》。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荻:芦苇杆。</h3> <h3> 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林则徐在蒲城为亡师王鼎守心丧时为王仲山书屋所写。</h3> <h3>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林则徐为王鼎之族弟王增谦所书。</h3> <h3>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林则徐在接到升任云贵总督后未上任前为其挚友王仲山之母魏太恭人所写。</h3> <h3> 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公元1946年9月),寇遐为我县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一周年所搭建的胜利台而写。也被列为全国二十四块名匾之中。</h3> <h3>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王进德为蒲城北(武庙)大门上所书。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h3> <h3> 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王进德为蒲城城隍庙内戏楼所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