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韵十二月之 七月兰秋

舒展

<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七月新秋风露早。万叶敲声凉乍到。</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百虫啼晚烟如扫。箭漏初长天杳杳。</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欧阳修《渔家傲 七月》节选</b></font></h3></h5> <h5><font color="#808080">篇首字画 莫子易</font></h5><h3></h3> <h3>  兰秋,农历七月的别称。农历丁酉年七月,自2017年8月22日至9月19日,经处暑、白露二节气。</h3> <h3>  农历七月,自江北至江南,天气渐凉,朝露渐成。《诗经 豳风》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上古时代的人们敬畏天地诸神,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昆虫草木之化,以至“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于是,西周的人们,看到了太阳和月亮,每天都会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天游去;也看到了4000后的我们肉眼分辨不出的星星,譬如一颗被他们称之为“大火星”的火红色恒星,也在慢慢地向西天游去,农历五月时在正南方的中天,七月时渐渐游到了西边。这是天蝎座α星。</h3><h3> 七月兰秋,万物正柔情地老去。百木开始凋零,偶尔有一两片叶子,站立不住,先期落了下来,秋之至也。在诗人的眼里,兰秋是一段短暂而奇妙的时光,天空更加澄澈明净,收割之后,田野变得空旷,秋虫声仍稠,风雪尚远,只有一片纯净温暖的蔚蓝,向正在休息的田野倾泻……长天杳杳,晚烟如扫。</h3><h3> 只是,南之南的闽地,总在常理之外,农历七月既尽,公历已是九月中旬,依然溽暑难挡。北方,已是长衫如罩,闽地的人们,仍然汗湿透背。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走在一排排的栾树下,树上的栾果,红的、绿的,结得正热闹。忽听得,地上有阵阵沙啦啦的风声,原来是落在地上的栾果。一只只酷似灯笼的蒴果,亦如枯黄的树叶,正被风吹得飒飒而走。“万叶敲声凉乍到”,这里,终究也要凉爽下来。</h3> <h5><font color="#808080">秋岚|余逊白摄于坝上</font></h5> <h3>  农历七月的别称不少,孟秋、桐月、兰月、兰秋、凉月、瓜月、巧月……“兰秋”一词最动人。兰有万种,独秋兰“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李白有诗:“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赞秋兰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袁枚的《秋兰赋》写得俊逸清幽,“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秋兰含章贞吉的品性,喻君子修德。《孔子家语》励之:“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芬。”梅、菊,亦是凌霜傲雪的高洁之士,不过,我更欣赏秋兰,觉者,淡然自在,无须标傲于人前。</h3> <h5><font color="#808080">午后的阳光|学生袁益摄于舒的办公室</font></h5> <h3>  七月兰秋,有一些与期盼有关的美好,譬如七夕,数千年男权社会里,唯一以女子为主角的节日。“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这首唐诗描绘得一派喜气。七巧之日,车马嗔咽、相次壅遏、至夜方散。江南水乡,七巧节这天,年轻的女子们要在溪、河、湖、塘,总之要在户外,洗头发。传说,这样能使乌发黑亮。是夜,半个月亮淡淡地挂在远山之上,夜色半晦,水面上有浅浅一层银色,再笼一层时而溅起的欢笑。然后,结伴坐在草地上,开始寻找牵牛星和织女星,并且在心里默默祈愿。如果看到两星相会,那么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能实现。小时候,我连续做了很多年,两星相会是见不着了,只养了个看星的习惯。当然,除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其他什么星座也没认出来。</h3><h3> 因了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露,许是廿四节气里,最浪漫的。初秋夜凉,拂晓的原野上,开始有一层白汽,淡淡地飘浮在林间和田野上,比冬天的白雾更轻、更浅些,像一阵炊烟。田野里,于是有了一丝丝的迷濛,对应着天初凉时一丝丝的空阔,以及内心一丝丝的怅惘。好在,都极淡,于是有了含蓄的意境美。太阳既起,浅雾消弥,草木上落一层滢润的水珠。此时的青草叶子已有些干枯,被露水沾过,踩上去软软的,人与草木仿佛有了相濡以沫的默契。</h3> <h5><font color="#808080"> 采葛 |图片来源于冰点的美篇</font></h5><h3></h3> <h3>  月中送女儿赴台入学,顺便行走台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博物馆,还有地方小镇上的一些文物馆,那些关于汉字、陶瓷、玉器、宗教、民族、服装等的展示,吸引我的不是展品本身,目光几乎全被那些介绍性文字所吸引。在每一处藏馆、每一场展示中,那些文字短章,虽风格有异,但总体读来,均句句洗练、俊雅,述则简练精到,评则雅致隽秀;既有古文的音韵,又有白话文的轻浅,总之读来使人赏心悦目,陶然欲醉。中华文字数千年来积淀的瑰丽之魅,如涓涓细流,一路淌淌而来,流过那些文字,流进阅读者心间。</h3><h3> 海峡虽窄,不过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船程,然手续繁杂,来去并不方便。我在宝岛海边拣回一块小石头,闲时攥紧石头,可以感受到它的光滑细密,紧贴我的掌纹。温热的手气沾在上面,加深了石头的色泽。攥着了,心里有种踏实,似乎它能带来关于阳光、海浪、砂砾、气候、风向等讯息。女儿正行走在它的故乡。</h3> <h5><font color="#808080">晚霞|舒摄于台中高美湿地</font></h5> <h3>  如果说,春天像是一片远方的梦境,迤逦多姿得不那么真实。那么,初秋俨然是故乡,是游子回望时,眼里的底色,有辽阔寂寥,也有温情脉脉。黄昏辉煌天宇下低低的树,轻绕的炊烟,黄甸甸的,像收获,像喜悦,像父母渐渐苍老的庇佑。</h3><h3> 行走在初秋的水边,感觉生命渐渐辽阔,渐渐明晰,渐渐走向纵深。</h3> <h5><font color="#808080">初秋的早晨 |舒摄于东区教师楼</font></h5> <h3>舒展 2017年9月20日于百合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