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2017年4月27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121师移防离开了奇峰镇,开赴南彊担负起保卫大西南的神圣使命。从此,121师将成为我军历史的番号,祝我们的老部队在新的征程中一帆风顺再创辉煌!121师这个永不磨灭的番号将永远载入人民解放军史册,也留在每一名121师老兵的心中。</h3><h3>在我们的生命里,在很多战友的故事里,121师无疑是一幅画卷,或璀璨或感慨,或难忘,她驻扎在漓江分支的相思江畔,她驻扎在每个穿过绿军装士兵的心田,她驻扎在铁打营盘流水兵的记忆里,如影随形,若隐若现。曾经的121师,曾经的的奇峰镇,曾经的相思江,曾经的故事,只有曾经来过,匆匆不停歇,活在我们战友的酒桌上,茶余饭后,聊天侃山,依稀泪痕里,或者已经模糊的照片里。故事里的每个人生龙活虎或上天入地,故事里的每个事摧人泪下沾湿衣襟,故事里套故事,盗梦层叠,已经再也组不成那幅威震辽东雄壮的画卷。</h3><h3>121师的兵,风雨中顶雷电前进不屈头颅;121师的兵,寒雹中扛霜冷坚强不弯身躯;因为谁都不会忘记,我们站立在奇峰镇的雨露中宣过誓,我们挻拨在先烈们的遗像前授过枪,我们咬紧牙关止住泪水,我们锁闭心门受委屈,我们流过血,淌过汗,断过骨,我们还是我们,即使121师被载入史册,挂在墙上,41军也成为了历史,但我们永远都是121师的兵,我们永远都是好战友,好兄弟!别了121师,再见吧!奇峰镇,121师番号你将永存我心!</h3> <h3>英雄的部队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再创辉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见了我的战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再见了121师!再见了奇峰镇!</h3> <h3>滚滚车流驶向祖国的南疆,守护祖国的南大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原121师史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作者(右四)和战友在121师史馆留影纪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历史回顾</h1><h3>41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1948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辖第121、122、123、154师,在东北"辽沈战役"中,功勋卓著。发挥了主力作用。</h3><h3>1949年1月,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后,41军担负北平市的警备及对国民党军第104军第209师的改编任务。3月25日,四个团参加受阅部队,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毛泽东、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检阅。4月,第41军由北平南下。改归第四野战军直接指挥。进军华南,参加解放广西战役。</h3><h3>1950年2月,第41军进至广东惠阳、黄岗、淡水、高要等地执行剿匪作战任务,肃清匪患,并先后解放南澳岛、南鹏岛。</h3><h3>1951年,第41军进驻潮汕地区执行保卫海防的任务。(1979年,41军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h3><h3>121师历史简介:1945年组建。1948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第121师。为41军第一主力师,亦是四野头等主力师。</h3><h3>121师辖361团,又称"塔山守备英雄团"。362团,又称"鞍山团",是师主力团。363团,又称"大石桥团"。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h3><h3>1951年121师驻扎在汕头牛田洋,1962年121师奉命移师粤北,在广东梅州的五华、龙川新建营房。文革时期移防广东韶关执行施工任务,1969年调防到广西贵县(今贵港)驻扎。1976年从贵县移防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奇峰镇驻防。2017年军改,随着国防部一纸命令,121师成为了历史,载入了史册。</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121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回顾(简述)</h1><h3>1979年对越作战前,121师是齐装满员的战备值班师,辖步兵361、362、363团和炮兵团。</h3><h3>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全线打响,41军作为北集团在高平以北地区发起进攻,以121和123师组成内外双层穿插部队,向高平以西进行大迂回。121师的任务是从念井突破国界,歼灭莫地区防守越军,然后在通农和123师分路,向董赛、班庄地区穿插,配合123师截断通向原平和太原的公路,阻击北援越军,攻占高平南侧的纳隆大桥,形成对内对外正面,并协同南集团42军合围歼灭高平之敌。</h3><h3>121师穿插路线要过通农县城,沿宗梅、班黄、天丰岭、841高地、809高地到董赛、班庄,距离约80公里。沿路为越南通农县、原平县、河安县地区,多险峻的石山隘口,部分为丘陵地带,地形十分复杂。越军在这一带分段设口,据险拦路,设置多层火力网。周围民兵众多,擅长游击袭扰,还有武装特工队出没,可谓艰难重重。</h3><h3>2月17日凌晨4时40分,41军炮兵群开始炮火准备。5时许,121师362团向莫隆地区的驻守越军发起攻击,为师主力穿插打开了突破口。军、师工兵和600多名民工迅速前出,用4个多小时抢修完成119号界碑至莫隆的5公里急造军路,保证了坦克和车辆前出。10时30分,121师以363团为先导杀出国境。当天下午18时,121师打下通农县城,在此与随后跟进的123师分路向高平穿插。</h3><h3>军和军区坦克部队的42辆坦克搭载363团步兵进到宗梅地区,然后转隶123师进行穿插,363团开始徒步兼程。在李培江副师长带领下,363团隐蔽急进,不与沿路越军纠缠,穿插迅速,历时32小时最先穿插到位。然而因为没有消灭拦路的越军,363团的后勤梯队被阻止而没有限上,导致全团很快断粮,也为后面的部队留下了隐患。</h3><h3>掩护师主力发起穿插后362团才随后跟进。走在最后的362团后卫营、后勤梯队及师预备指挥所带领的师后勤梯队通过通农县城后走错了方向,返回途中在𣁽剥山谷遭到越军突袭,后勤与民工队伍被打散并发生重大伤亡,弹药、给养、器材也大部丢失。前边的362团主力在天丰岭遭遇越军顽强阻击,一度激战僵持。361团从118号界碑出境时就走错了路,过通农县城后又走错了路,反复折腾,落在了全师最后。在过宗梅时,361团部分后勤梯队被越军阻截,只好绕路回撤。因121师大部分后勤队伍都没有跟上或遇袭失散,穿插发起2天多后全师就开始断粮。在师首长的亲自指挥下,361团、362团不顾饥饿劳累和越军的㪚兵袭扰,抬着伤员和烈士遗体边战边走,相继强行翻越天丰岭。经过最后的冲刺,361团插到809高地,厉时52小时等二个到位。362团攻占班庄南侧无名高地,最后一个到位,历时56小时。</h3><h3>在整个穿插过程中,121师各部为赶时间尽量避战绕路,缺乏火力支援,地形不熟,众多人员迷路失散,队伍越拉越长,被越军层层阻击拦打。部队边战边走,劳累疲惫,䃼给中断,迭遭伤亡,抬着伤员和烈士遗体艰难前进,显示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至19日晩,121师指挥所率3个步兵团大部终于到达809、841高地和班庄、董赛地区,途中共毙、伤、俘敌1214人。</h3><h3>根据军指命令,121师以363团夺取班庄,向扣屯地区发展进攻;363团在董赛地区组织防御,准备阻击越军从原平和太原方向的增援;361团北上安乐地区,协助123师歼击越军346师师部。其中361团已连续行军作战四昼夜,部队断粮一天多,体力耗尽,人到了极限,为了完成任务,仍坚决出击。部队进至河安地区时拉开了距离,以至互相联系不上。团指挥所在栎替遭遇越军袭击,时光银团长牺牲,加強361团指挥的121师副师长负重伤。361团各部辗转前进,各自为战,直到22日才在305高地附近收拢。因全团断粮已达3天,再无战斗力,只好就地寻取食物充饥。这个塔山阻击战中的"守备英雄团",在此次长途穿插作战中经历了最多的磨难。121师指挥所率362团夺取班庄后继续向扣屯发展进攻。因部队断粮,沿路除击破越军拦阻外,还要千方百计获取粮食、野菜充饥,可说艰苦非常。22日,362团终于进至扣屯地区。此时,121师3个团各部分散,一时难于收拢,且缺粮少弹,力量不足,只能持防御态势,未能如期向高平发动进攻。</h3><h3>2月25日高平被南集团42军夺取。121师则全部集中于扣屯地区建立起稳定的防御,对附近地区残敌进行大规模清剿,歼敌400余人。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后,为保障高平参战部队安全撤退,121师对由纳隆进逼越军进行了3次大规模出击,歼敌一部,然后占据要点,交替掩护,于3月16日全部撒回国内。</h3><h3>1979年对越作战,121师共战斗28天,共毙敌2615人,伤敌237名,俘敌46人。战后,361团4连被中央军委授予"穿插英雄连"荣誉称号。121师警卫连李庆海连长(烈士)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362团7连战士姜利民(烈士)被中央军委授予"爆破英雄"荣誉称号。361团4连班长黄招强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361团4连战士陈武贤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361团8连班长陈书利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h3><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h1><h3>1998年8月5日,41军121师全体官兵,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开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涌现了一大批抗洪模范和先进典型。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h3><h3>李向群(1978年6月一一1998年8月22日)海南省琼山市东山镇人。1996年12月入伍,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121师361团"塔山守备英雄团"9连1班战士。1998年8月5日,他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1岁。</h3><h3>李向群是继雷锋之后,我军涌现出的又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并亲笔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在全国、全军中掀起了学习李向群的热潮。</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军改后"塔山守备英雄团"的身影</h1><h3>中央电视台5月22日的《军事报道》,报道了第75集团军某旅发挥编制改革优势,展开山地步兵与陆航飞行融合训练,着力打造迅速高效的空中突击利刃。</h3><h3>这是我军第一支公开的空中突击合成旅(空突旅),辅筑了一条陆军地面精兵的"飞天梦"。</h3><h3>该旅的直升机来自南部战区原41集团军某陆航团,该旅的步兵则来自原41集团军某摩步旅(山地),该部系原41集团军某摩步师拆分而来。这个师历史悠久,曾涌现出"塔山守备英雄团","英勇善战模范团"等英模单位。</h3><h3>在改革刚刚开始的4月,这个旅照常进行了不良气候条件下的飞行训练。</h3><h3>在加速训练转型的过程中,该旅加强"垂直保障"改革探索,升级保障能力、提高保障实效、拓展保障平台,实现了配套保障能力从天而降、后续作战能力就地而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h1><h3>一、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沈阳,辖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大部分、山西省朔北地区和北方舰队,负责俄罗斯、蒙古和朝鲜半岛方向的防御,</h3><h3>二、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广州,辖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南海舰队,负责中南半岛和南海方向的防御。</h3><h3>三、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南京,辖山东省南部、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东海舰队,负责东海(日本)方向和台海局势的防御。</h3><h3>四、西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兰州辖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大部分、甘肃省大部分,负责印度、中亚方向和藏、新等边疆地区防御。</h3><h3>五、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北京,辖河南省、湖北省、陕西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大部分、甘肃东部庆阳地区、四川省东部达州地区,定性为其他四大战区的战备后援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五大战区第一任司令员、政委</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部战区:第75集团军</h1><h3>原14军、41集团军合并组建陆军第75集团军,军部从柳州搬迁至昆明。原121师也编进了75集团军的序列中。第75集团军公茂栎少将任军长、秦树桐少将任政委。</h3> <h3>说明:1、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2、本美篇作品只能提供121师老兵分享,任何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不得转载此作品。</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