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一世情(下)10.连恕与亲友

春正

<h3>连恕兄弟姐妹四人,大哥年长他二十岁已经去世。姐姐年长他十岁,二哥大他四岁。这是姐弟三人合影。大哥是离休干部,姐姐是教授,二哥是医生。他自己说哥哥姐姐都比他有文化。</h3> <h3>连恕2010年退休时写的一篇博文:</h3><h3>儿子写了篇文章,转到我的博客上,受到网友们的一致好评,深感欣慰,特别是听到大家说儿子比老子强,更开心!这孩子不像我那么爱&quot;得瑟&quot;,很低调,但能力水平确实比我强的多,20年学没有白上。他偶尔写一两篇博客文章,很有点《生活》周刊主笔朱伟的韵味,旁征博引、信手拈来,集知识趣味于一身,我链接的&quot;塞纳&quot;就是他,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给他指点指点。</h3><h3>&nbsp;&nbsp;&nbsp; 老伴也有个博客,早就写好了一篇文章,就等我宣布免职时发表。她的文采比儿子差多了,但也算是真情流露。人们常感叹:&quot;朋友遍天下,知音有几人?&quot;甚至有踏破铁鞋无处觅知音的困惑。老翁有幸,妻儿皆为知音,有他们在身边朝夕共处,相濡以沫,老翁相当知足,懂得珍惜,加倍呵护。索性把老伴的文章一并转来,让大家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quot;老王卖瓜,自卖自夸&quot;的。</h3> <h3>儿子在他爸六十岁退休时写的一篇博文,曾感动得连恕热泪盈眶。转载如下:</h3><h3><br /></h3><h3> 父亲要退休了。</h3><h3>&nbsp;</h3><h3>瞬间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了很多。不是经济负担,不是时间负担,而是彷佛生命中为自己赋予了一层新的意义。</h3><h3>&nbsp;</h3><h3>父亲从小酷爱文学历史,青年博闻强识,才华横溢,文革时为时势所累,没能获得读名牌大学的机会,但此后他的工作多数时候都与文字相关,虽然多是八股公文,也写得严谨精致,远胜同侪。也正是这优质的工作成果,专注的敬业精神,让他在工作岗位上不断获得认可,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文字对他而言,是一生相伴的挚友,是梦想所系的依归。</h3><h3>&nbsp;</h3><h3>几年前帮助父亲在网上开了博客,有了这样一个地方,父亲的写作兴致油然而生。几年来通过博客的文字记录、交朋访友,这个小小的虚拟平台对他而言就等同于整个互联网,等同于整台计算机,等同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电脑如今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虽然用到的仅仅是电脑的一个极小功能。</h3><h3>&nbsp;</h3><h3>还记得自己刚上大学时,父母用省吃俭用的一万元买给自己的第一台电脑,那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全部收入。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在学校里接到父亲电话,告知已经买了电脑的时候,他兴奋的声音。自己很清楚那时的那样一笔支出一定会让家里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但在他们看来,对儿子学业的支持,不会让他们在家庭开销中有一点犹豫。</h3><h3>&nbsp;</h3><h3>父亲退休,平常用的办公用旧笔记本电脑退回单位,家中需要一台电脑了。在苹果店中看到屏幕靓丽的iMac,能看到他眼中的喜爱。于是马上刷卡把iMac带回了家,虽然知道等几天新款电脑就会上市,知道在其他地方购买水货会便宜许多。那一刻想到的是十几年前的那通电话,不愿意让他们的期待延长--和他们的快乐相比,钱又算得了什么?</h3><h3>&nbsp;</h3><h3>当年自己第一次有三千元的月薪,给父亲买了一套他惦记了十几年的二十四史,这套书至今还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父亲每逢来客都会骄傲地说这是儿子送给他的。那是他青年时代曾经在同事家中如饥似渴地读过的书,也是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到北大读历史系的愿望起源,只是少年叛逆的我最终选择了另一所学校的另一个专业。</h3><h3>&nbsp;</h3><h3>自己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无论是学业上的坎坷,感情上的羁绊,还是职场上的烦恼,事业上的彷徨,他们总是认定我是对的,从不指责,从不怨咎。自己每每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功,对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快乐。作为独生子,从小被溺爱,被娇宠,但幸运的是没有被放纵,父母一直在言传身教,让自己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路,如同他们的以往。</h3><h3>&nbsp;</h3><h3>从儿时起,对父亲的印象一直是高大的一家之主,坚强、决断、能解决一切困难。无论是家中拮据窘迫,亲人危难弥留,都能看到他冷静、坚毅的一面,在维持着家庭平稳地前行,从穷乡僻壤的村镇,到偏远闭塞的小城,直到热闹喧嚣的都市。</h3><h3>&nbsp;</h3><h3>如今的父亲,头顶已密布白发,身形已略显佝偻。精力已不复壮年,心气已不再好胜。时间赋予一位长者人生历练的经验财富的同时,悄然带走的一定是青春的百无禁忌,是盛年的意气风发,是曾经的踌躇满志。这一切都是人生的必然,只要一路走得问心无愧,卸下名誉光环时一定是平静坦然。</h3><h3>&nbsp;</h3><h3>其实从小到大,一直刻意地排斥着父亲的某些性格特质:在自己眼中看来的专制、偏激、固执、急躁,试图去做一个平和淡定、儒雅谦恭的人,但三十年回首看来,从他那里潜移默化继承的做人原则,远远多于这些刻意躲避的性格缺陷。</h3><h3>&nbsp;</h3><h3>父亲在政府机关工作几十年,这样一个人际关系错综纷乱,利益陷阱防不胜防的复杂圈子里,父亲始终走得堂堂正正,兢兢业业。工作中一丝不苟,使命必达;生活中侠肝义胆,言出必践。自己不如父亲开朗善谈,缺乏父亲的孟尝之义,不过仍然把诚实、专注、坦荡、守责铭刻在心,至少引以律己,力求凡事无愧于心。</h3><h3>&nbsp;</h3><h3>家中装修,所有笨重的家具搬动、屋里粉尘四溢,又值酷暑难当之时,我在广州出差;母亲结石复发,痛不欲生,连夜急救入院之时,我在成都开会。"父母在,不远游",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总是不在他们身边;每当愧疚之余,又会想起,走好自己的路,同样是为人子女的职责,他们的希翼,更多的不在于儿子贴补家用,不在于儿子膝下承欢,甚至不在于儿子嘘寒问暖,而是儿子生命中走下去的每一步,是他们力所不逮的未来。</h3><h3>&nbsp;</h3><h3>我清楚,自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人类就是如此代代相传。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像他们心目中的儿子那样堂堂正正为人,兢兢业业处事,坚实地走好满载着他们希望的路?倦怠的时候,烦恼的时候,消沉的时候,颓废的时候,总有责任把自己从低迷中唤醒,继续前方的路。</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连恕退休时我也发了一篇博文:</h3><h3> &nbsp;我老伴超期服役十个月,今天终于光荣退休了。</h3><h3>&nbsp;&nbsp;&nbsp;&nbsp;老伴工作了四十一年,我和他一同经历了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六九年,我们同在兵团的一个连队。那时我们年轻气盛,我俩都当排长,曾带领全排战士经常进行收割脱坯拉石头比赛,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我们女生排一点不比他们男生排逊色。那段时间虽然艰苦,但我们却非常快乐,那是我们老两口经常回忆的美好时光。</h3><h3>&nbsp;&nbsp;&nbsp;&nbsp;七五年,兵团体改后,我们都到了机关工作。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只要是经他手的事就不会出任何差错,这些我看在眼里,服在心里。结婚后,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我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的承担起全部家务。尤其是他在内蒙政府工作的十年,更是不能让他有一丝一豪的分心,我深知他的工作责任重大,那些年,他真是工作不分昼夜,基本没有节假日,经常是半夜起来处理突发事件,那时,我带孩子伺候老人,虽然辛苦些,但我为有这样的丈夫感到骄傲。我觉得为他付出,值。</h3><h3>&nbsp;&nbsp;&nbsp;&nbsp;九五年来北京,分别在宾馆和办事处工作,环境变了,工作性能不同了,但是,几十年养成的工作态度变不了,对工作他还是那样尽心竭力。我老伴没有抽烟喝酒打麻将赌博等不良嗜好,他以工作为乐。这次装修家,整理了他的工作笔记,得有几十本,至今还整整齐齐的保存着,这都是他心血的记录。</h3><h3>&nbsp;&nbsp;&nbsp;&nbsp;要说老伴是模范丈夫,我不太认可,要说他是先进工作者,我举双手赞成。他工作四十一年,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身心俱佳,安全着陆,光荣退休,可喜可贺!</h3><h3>&nbsp;&nbsp;&nbsp;&nbsp;老伴,我和儿子热烈欢迎你退休回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崭新的天地。我要和老伴说,有多少你想去因工作繁忙没有去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好好去呆上几天,你喜欢看书,满架的好书等你仔细阅读。你爱好书法,我已经为你准备了上好的笔墨纸砚。我知道你喜欢画画,记得四十年前,我们一起开会,就见你在记录本上素描得有模有样。孩子小时,你手把手的教他,儿子十来岁时画的就不错了,(儿子的这些画,至今我都像宝贝一样的保存着。)我退休后,你怕我寂寞,千方百计的引导我练书画,尽管我对此毫无兴趣。刚开始,我写的画的不像样子,你却像对待小孩那样,逢人便夸,直夸得我不敢怠慢,一路坚持下来,直到现在书画已然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其中凝聚了你多少心血,为妻我心知肚明。这些年你从不画画,我老说你是一画怕我没了自信,虽是戏言,但我真的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为了陶冶情操,也为丰富我们的退休生活,十年来你一直教我下围棋,从最初的让我九子,到现在平手下,这其中的甘苦我清清楚楚。如今,你真的退休了,我们真的过上了轻松的退休生活。儿子已独立,且事业有成,我们毫无负担。往前看,一片光明,我们将携手前行,就像那句歌词"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我还把你当成手心里的宝"。</h3><h3>&nbsp;&nbsp;&nbsp;</h3><h3><br /></h3> <h3>连恕这样夸过我,我还不知道。</h3><h3><br /></h3><h3> 七律.家有奇才</h3><h3> 高山流水指尖来,</h3><h3> 纹枰手谈论黑白。</h3><h3> 信手笑遣龙蛇走,</h3><h3> 随心喜看花卉开。</h3><h3> </h3> <h3>我2013年患胆结石入院手术摘除胆囊。连恕在网上连发五篇博文,《春正去住院》《春正做手术》巜春正在康复》巜春正好起来》《春正回家了》,像非典那年北京市政府每天向市民报告疫情一样,每天向网友和朋友们汇报我的情况。在第五篇结束语他写到:</h3><h3>花甲偏逢胆生石,百计千方难除之。</h3><h3>名师腹镜开四眼,隐患心病化一丝。</h3><h3>新朋老友皆关切,精神经济俱支持。</h3><h3>滴水涌泉不言谢,结草衔环信有时。</h3><h3>我出院回家,从不下厨房的他亲自动手给我做病号饭。</h3> <h3>刚做完胆囊摘除手术不能吃油腻的,他就精心给我做既不放油又好吃的菜。用土豆丝做的汤他说像鱼翅,还真是色香味俱全哪。</h3> <h3>这是我俩四十多年的兵团战友,亲如手足。</h3> <h3>亲如胞兄的网友山里人大哥。</h3> <h3>连恕最佩服的二位网友大哥。清华大学教授八十二岁的&quot;童心未泯&quot;老兄和徳高忘重的&quot;老俩口&quot;中的真文人老头子大哥。</h3> <h3>这是相识于网络,相知于现实,在北京常来往的网友姐妹。</h3> <h3>2011年一起去山里人大哥家的十二个网友,分别来自北京,大连,湖南,山西四个地方。我们虽远隔千里,但心心相印,互为知己。</h3> <h3>这是09年大连网友聚会,连恕与姐妹们。照片上写着:</h3><h3>网络虚拟真情在,各地高人走出来。</h3><h3>秋翁前面呼口号,姐妹齐心多豪迈!</h3> <h3>这是与儿子住一个楼的土耳其留学生,有一次在电梯里碰见,连恕与她们交谈几句,她们喜欢这位热情真诚的中国叔叔,经常来往,连恕身边的那个女孩叫图巴,认作了干女儿。现在她们都己毕业回国,干女儿仍有联系。</h3> <h3>他的网名"观秋翁"。开博客十几年,留下了四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或直抒胸臆,或针砭时弊,或细数收藏,或回忆经历。他不管写什么都是敞开心扉,真情流露,因此在网上交友无数,并获网友们一致赞誉。这本书是网友"收藏人生"在他患病休博后将他的所有博文编印成书,永久保留。他的博客在新浪网上捜"观秋翁"就可。在他博客首页,网友链接里查"春正",那是我的博客,在他的帮助鼓励下我也开了自己的博客园地,写有一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自己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现在回过头来看,开博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收获颇丰。我感谢博客,感谢全国各地的网友,感谢网络!</h3> <h3>好友晓暄在他他六十六岁生日时,真情相送的这本博文集,她写到:网络相识情如兄,诗词歌赋众人敬。匆匆赶编博文集,六六礼轻情义重。2015年10月9日。这是他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之后病情加重,最终没有再能坚持到下一个10月9日。晓暄,好妹妹,感谢你的良苦用心,你刘哥的生日定格在第六十六个上,你这本博文集是送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如今它就放在我的床头,经常翻阅,就像他还在同我,同咱网友们一起谈天说地,聊古论今,做诗猜迷一样啊!</h3> <h3>这本老翁观秋,是太原的二位网友&quot;天天快乐&quot;&quot;秀姐&quot;在他六十二岁生日时送的礼物。这是将他在博客上给别人的评论编印成书。她俩说,这些评论妙语连珠,风趣幽默很有看头。</h3> <h3>他在扉页上写到:2011年10月9日,太原好友程秀文,王蕴岚热心帮助,将痴翁博客中对他人的评论汇集成书。才疏学浅,甚感愧疚,聊以自勉自励吧。</h3> <h3>回天乏力效放翁,</h3><h3>读史习书赏花红。</h3><h3>喜山乐水逸兴美,</h3><h3>吟诗作画韵味浓。</h3><h3>五柳笑买人间醉,</h3><h3>廉颇羞谈当年功。</h3><h3>电光石火惊俗眼,</h3><h3>敢教夫子三字经。</h3><h3>老夫子兄作端午抒怀 ,不揣鄙陋 ,步韵唱和。</h3> <h3>  他用心交友,真诚待人。这把小折扇记录了和章徳几十年的战友情。</h3><h3> 上学若上新征途,</h3><h3> &nbsp; 三载往事脑中浮。</h3><h3> 灯下同读一本书,</h3><h3> 田里齐挥二张锄。</h3><h3> 正如松梅经霜雪,</h3><h3> 恰似钢铁入熔炉。</h3><h3> 未名湖畔忆诗句,</h3><h3> 还记北疆战友无?</h3><h3> 一九七二年战友白章徳被选入北京大学学习,临别时写此诗为赠言。</h3><h3> 思念老战友</h3><h3> 三十年前两青年,</h3><h3> 情投意合兄弟般。</h3><h3> 时来小弟上高校,</h3><h3> 运去老兄留兵团。</h3><h3> 京华一晤皆康健,</h3><h3> 内蒙数载忆当年。</h3><h3> 老来方知情意重,</h3><h3> 能跨重洋越高山。</h3><h3> 一九九五年我调北京工作,而章德却奉命去比利时任参赞,一九九七年归来欢娱几日。一九九八年至二00二年正兴高采烈时,其又奉派去了法国,只有电话联系,难得一见故诌诗以志之。</h3><h3> 战友忆,</h3><h3> 最忆是关怀。</h3><h3> 病痛之中伺茶药,</h3><h3> 深夜熬粥灰满腮。</h3><h3> 泪从心中来。</h3><h3> 战友忆,</h3><h3> 最忆是拱猪。</h3><h3> 皆吹天下头条汉,</h3><h3> 连战百局不服输。</h3><h3> 下把让你出。</h3><h3> ( 调寄忆江南)</h3><h3> </h3><h3><br /></h3><h3> </h3><h3><br /></h3> <h3>他广交朋友,每逢节假日总要发短信,微信向诸友祝贺。这是二00五年三八节给女同胞的祝词。</h3><h3> 转眼又是三八,</h3><h3> 莺歌燕舞雀跃。</h3><h3> 韶华永驻不泯灭,</h3><h3> 颜如广寒皎月。</h3><h3> 正值华夏春早,</h3><h3> 满目青枝绿叶,</h3><h3> 先向群芳问佳节,</h3><h3> 再谋宏图大略。</h3><h3> (妇女节致诸女友)此词发给近百人,有数十人回函。此亦联系方式之一。</h3><h3> </h3> <h3>他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对亲朋好友的关心总是念念不忘。每次离別扺京之后总要短信道谢。</h3><h3> 七绝,感念諸友</h3><h3> 一帆风顺返京城,</h3><h3> 感念好友众亲朋。</h3><h3> 滴水涌泉恩常记,</h3><h3> 人生何处不相逢。</h3> <h3>连恕在这本册子的首页上写到:</h3><h3>二00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搬离北京内蒙古宾馆到驻京办事处上班,从此又翻开新的一页,故名曰新一页杂志。杂者非日记、年志之流,主要摘记些诗词唱和、雅趣之事等。余今年已五十又五,万事看穿,百无禁忌,早已不把那些琐事放在眼里,坦然处世,欣然慰己,挖空心思者,焉有此乐乎?</h3> <h3> &nbsp;经营宾馆九载,</h3><h3> 尝尽苦辣酸甜。</h3><h3> 正气一腔两袖风,</h3><h3> 来去心中坦然。</h3><h3> 感谢各方好友,</h3><h3> 关注厚爱多年,</h3><h3> 留得一片真情在,</h3><h3> 笑迎灿烂明天。</h3><h3>该词做成信息发给了近二百名亲友,已有三十余人反馈。情词恳切让我欣慰。</h3><h3><br /></h3> <h3> 真朋友,</h3><h3> 何须酒,</h3><h3> 欢宴千里终要走。</h3><h3> 无大错,</h3><h3> 未惹祸,</h3><h3> 全身而退自得乐。</h3><h3> 贺,贺,贺。</h3> <h3> 即日和七律一首。</h3><h3><br /></h3><h3> 满目青翠笑春风,</h3><h3> 如闻汪伦踏歌声。</h3><h3> 湘鲁两省携手去,</h3><h3> 锡盟千里并车行。</h3><h3> 汗水同洒润绿草,</h3><h3> 壮志共抒贯碧空。</h3><h3> 九载光阴不虚度,</h3><h3> 换来知己慰平生。</h3><h3> </h3><h3> </h3><h3> </h3> <h3>元宵节二首致好友:</h3><h3><br /></h3><h3>白毛老汉离任行,</h3><h3>既无浮财又无名。</h3><h3>赤膊条条来復去,</h3><h3>一腔正气两袖风。</h3><h3><br /></h3><h3>八年并肩苦攀登,</h3><h3>力薄路险脚未停。</h3><h3>下山无须回头看,</h3><h3>眼前还有许多峰。</h3><h3><br /></h3><h3>又五言一首</h3><h3><br /></h3><h3>月缺终有圆,</h3><h3>事多总有闲。</h3><h3>常存平和心,</h3><h3>欢娱度华年。</h3><h3><br /></h3> <h3>巴书记长女傲道出言俏皮:莫道前程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感谢长时间对我父亲的关照。宾馆的众乡亲会念你的好,尤其是中老年妇女会长时间的怀念您。</h3><h3>吾即对西江月亦雅谑也。</h3><h3>巴老徳高望重,</h3><h3>我们理应尊贤。</h3><h3>尽心尽力职责在,</h3><h3>傲妹无须过谦。</h3><h3>连恕生性豪放,</h3><h3>诚恳正直友善。</h3><h3>堂堂男子谁不爱,</h3><h3>岂止中年老年?</h3> <h3>致张雪峰:</h3><h3>我自己已经美得不知如何是好,</h3><h3>我每天都开心得几乎神魂颠倒。</h3><h3>一切幸运自觉地向我玩命奔跑,</h3><h3>你再送实在无处可放库容太小。</h3><h3><br /></h3><h3>致向泽:</h3><h3>北京赤心赤胆,</h3><h3>南国红豆红棉。</h3><h3>情同莫逆人万里,</h3><h3>堪慰梦中常见。</h3><h3>侠义知已遍地,</h3><h3>岂止连恕凤兰。</h3><h3>笑看功成宏图起,</h3><h3>重逢为期不远。</h3><h3><br /></h3> <h3>老友别来无恙?</h3><h3>我心依然惆怅。</h3><h3>同气相求七八载,</h3><h3>至今情系邕江。</h3><h3>曾经以沫相濡,</h3><h3>江湖岂能相忘?</h3><h3>惟盼挚友多珍重,</h3><h3>应信来日方长。</h3> <h3>多日未用此笔记,</h3><h3>读来仍觉有闲趣。</h3><h3>父子谐谑化诗词,</h3><h3>老友唱和成佳句。</h3><h3>不期张扬获贺赏,</h3><h3>何尝卖弄邀名利。</h3><h3>低吟浅唱自取乐,</h3><h3>凡尘俗气尽拂去。</h3> <h3>【刘连恕自述】祖籍河北沧州,1949年生于吉林四平,成长于内蒙古。小学赶上自然灾害,中学参加文化革命,失学投奔建设兵团。十年知青生涯,练就慈心傲骨。</h3><h3>后来到盟机关,省机关,做秘书,当处长;还干过八年半的宾馆总经理,退休前是自治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的副主任。热情豪放,仗义疏财,磊落直爽,爱憎分明。最讨厌贪官污吏,谄媚小人;最尊重平民百姓,清廉公仆。爱较真、认死理,倔强有余,变通不足。一生坦诚,从不说谎,不会来事,欠缺沟通。附庸风雅,喜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可是样样稀松,难登大雅之堂,属于优点缺点都比较突出的那类人</h3> <h3>他这一生爰党,爱祖国,爱家人,爱朋友,爱工作,爱生活:⋯,他舍不得抛弃挚爱一生的妻子和让他引以为荣的儿子、儿媳,他还那么盼望能见到孙子。他舍不得丢下同胞兄姐,和那么敬爱他的侄男侄女,他也舍不得离开志同道合的战友,同学,同事,朋友,但最终,他还是带着无限的眷恋撒手而去了。临终前几天,他在爱派上用手指吃力的写下了他一生写的最后一个字,"爱",他是把爱留给了我们。他最喜欢白桦的诗《云南的云》中最后一句话,这是他一生怀有人间大爱的真实写照。</h3><h3> 你也有痛苦,</h3><h3> 只因你太多情。</h3><h3> 大地如此美丽,</h3><h3> 你有多少爱才能把债还清?</h3><h3> </h3>

连恕

博客

儿子

退休

父亲

工作

自己

网友

老伴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