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百年史话(1) 作者:文心

xwx

<h3>原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的所在地 </h3><div>——&nbsp;上海太平洋保险公司大楼(原亚细亚大楼)</div><div>上海太平洋保险公司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号(外滩延安东路口),原称亚细亚大楼,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的所在地。大楼由英商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建造,建于1913年,竣工于1916年。原高7层,1939年加高一层。</div><div>亚细亚大楼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进深大,平面呈“回”字形。大楼朝外滩侧为东面,朝延安东路侧为南面,两面都有门,外滩侧为正门。整个建筑的立面均为横竖各三段式结构,底端与顶端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街口东南角采用凹面门窗弧形墙面,富有变化。第八层的四角也采用了凹面造型,弥补了方形建筑的冷峻。大楼正门有4根古希腊爱奥尼克式的立柱,门内还有小立柱。门上有半圆形的卷顶,雕以花饰。大门两边的立柱上原有两块“壳牌”公司的铜牌,作为文物,现保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大楼外墙一、二层立面采用花岗石砌就,形成稳定厚实的基座;三至八层使用砖砌,不失浑厚。整个建筑共有100多扇,多为长方形;二层的窗顶采用半圆形,采光条件极佳。二至五层凹进部分有阳台;六至七层凹进部分,也有四根巨大的爱奥尼克石柱。纵观全楼,设计者采用折中手法,融入了多种风格和建筑元素,给人以厚重典雅的感觉。</div><div>亚细亚大楼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的所在地。旧中国民间和工业所用的石油都要从外国进口。19世纪80年代后,民间多舍弃以油盏灯、蜡烛照明的习惯,而改用火油灯(又称洋油灯),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世界三大石油垄断组织中,美孚排名第一,亚细亚排名第二,德士古排名第三,纷纷看上中国市场,并分别在1900年、1907年、1914年在上海建立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于1907年在上海九江路成立办事处,亚细亚公司是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设的子公司,总公司在伦敦,分公司遍布五大洲,在华的则有华南公司(经营香港、广东、广西及福建的石油业务),华北公司(经营上海及中国其他各省的石油运输销售和储存业务)。亚细亚大楼的地块原属英资兆丰洋行,后转让于美资旗昌洋行。1891年旗昌洋行停业,该地块转归轮船招商局。1913年英商麦边洋行接手该地块,开始投资建造大楼,故大楼也曾叫“麦边大楼”(McBain Building)。亚细亚火油公司开始是租用大楼开展业务,1917年又买下了这幢大楼,改名为“亚细亚大楼”。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亚细亚公司被日本侵华军强占,公司英籍人员多逃往重庆。抗战胜利后英商收回,公司复业。</div><div>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亚细亚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1959年,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迁入办公。1966年,在外滩房屋置换中,这幢大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2009年,大楼外立面实施整体修缮,面积达7042平方米。修缮方案经过了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们的反复研讨才最终确定,整个工程投入5000万元。在全力保护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这幢大楼有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外滩,展现给世人。</div><div><br></div><div><br></div> <h3>旧上海的英国皇家总会&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div>——&nbsp;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原英国总会、上海俱乐部)</div><div>华尔道夫酒店位于中山东一路2号(外滩延安东路、广东路之间),它的前身是英国总会,也叫皇家总会,正式名字为“上海俱乐部”(Shanghai Club)。</div><div>1843年上海开埠后,为满足外国商人、侨民娱乐休闲的需要,娱乐总会便应运而起。外滩的英商上海总会、福州路美商花旗总会、茂名南路法国总会,被称为上海“三大总会”。其中尤以上海总会资格最老,地位最高,势力最强,影响最大。1863年,英商总会在外滩破土动工,最早是一幢英式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到了20世纪初,总会决定翻建这座使用了40余年的建筑。</div><div>翻建的上海俱乐部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朗特设计,1905年筹备,1909年奠基,1910年竣工启用。这是上海第一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打破了当时外滩千篇一律的砖木结构样式。大楼占地1811平方米,建筑面积9280米方米。高5层,另有1层地下室。大楼外观是典型的英国古典主义风格,分为三段,每段上檐微微伸出,第二、三层上檐还有精美的浮雕。门窗用方、圆、半月等多种形状造成变化;勒脚、立柱采用石料、水泥仿石墙面。入口处有塔什干式立柱。三、四层楼最为雄伟,中间有6根巨大的爱奥尼克石柱,增加了建筑物立体的视觉效果。六层屋顶采用变形的芒萨尔式,开启了上海此类建筑的先河;南北两端建有对称的半圆券额的瞭望塔楼。室内装潢由日本马海洋行的建筑师田菊太郎计师,弹子房,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王宫中装饰的格调;酒吧以橡木护壁,有英王詹姆士一世时期的特色。底层大堂内有一条长约34米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吧台,被称为远东最长的酒吧吧台。</div><div>上海俱乐部是上海第一个会员制的俱乐部。总会规定申请者必须在上海居住六个月以上,而且有会员的介绍。一旦有机会成为会员,要缴纳入会费(1920年会费是125元;门票费每月7元;离开上海欲保留会籍,仍须缴纳60元会费)。在欧洲美洲、各殖民地和日本服役的航海家、军界和外交界的官员,通过总会的邀请可成为名誉会员,免交会费,但要每月付款。上海俱乐部是当时远东闻名的高级社交场所,会员的资格,不仅是财富的体现,也是身份的象征。 </div><div>1949年上海解放后,英国侨民的撤离,上海总会也关闭。此后,这幢建筑先后用作中国百货公司华东采购站和上海百货公司采购供应站。1956年大楼由“国际海员俱乐部”使用,中、外海员可以在这里以外汇购买免税商品。1971年,大楼更名为“东风饭店”。20世纪80年代,美国肯德基快餐打进上海,第一家连锁店就开设在东风饭店的二楼。</div><div>1998年大楼关闭等待修复,此一关就是10年。大楼背后有一块5000多平方米的空地,属于锦江国际集团。2008年,久事公司和锦江国际集团决定合作建一座面朝黄浦江的高端酒店,引入纽约华尔道夫。他们投入12亿元,依靠档案图片将这座百年老楼进行还原,于是就形成了一栋新落成的现代化建筑连接着一栋经典的历史建筑:高端豪华的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div><div><br></div><div>&nbsp;</div><div><br></div> <h3>&nbsp;完成华丽转身的外滩3号楼</h3><div>——原有利大楼</div><div>外滩3号楼位于中山东一路3号(外滩广东路口),建于1922年,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承建,是上海第一幢采用钢框架结构建造的大楼。</div><div>大楼占地面积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0平方米,高6层。由于地块南北窄东西宽,设计者把建筑的东面和北面都做成了主立面。大楼的正立面和大门置于广东路17号,以外滩和广东路的转角为副立面:尽最大可能地展示大楼的风采。大楼总体设计较多地采用了新古典主义与近代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折中手法。正立面采用三段式花岗石立面,立面装饰多处采用了巴洛克风格的旋涡型图案,均衡对称。大门两旁以及三、五层楼的门一面晒台上有修长的爱奥尼克石柱,柱身上凿有凹槽,十分精细。大楼三、五层均为方窗,而一、四、六层却设计成上部半圆形的窗子,整体统一而富有变化。屋面转角处的顶部,建有一座塔亭,亭的四面用双立柱支撑起一个具有伊斯兰风格的葫芦顶及刹杆,开创了上海早期在屋顶建造亭子的先例。</div><div>1860年,该地块由英商天祥洋行购入,最早在该地块建造的仅为一幢三层木结构的楼房。1918年天祥洋行倒闭,房地产权由华商保安、保家两家保险公司等联合租赁。到了1922年,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保安、保家联合其他几家机构共同出资翻建新楼。也因大楼为银行、保险公司进驻,为寓保险平安之意,故改名为“有利大楼”。1936年抗战时期,华商保险业纷纷内迁重庆,保险公司无法担保战争损失,上海外资保险公司资金冻结,英资有利银行乘机以8万英镑买下了3号楼的产权。英资有利银行的前身,是英资印度伦敦中国商业银行,1853年创立于印度孟买,是英国皇家特许的银行,1854年10月2日在上海设立分行,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银行之一。1857年,该行与亚细亚特许银行合并,总行设在英国伦敦,同年在香港设立分行。1862年,有利银行获准发行港元钞票,成为香港银行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家英资银行。1949年有利银行撤出上海。</div><div>1953年,有利大楼由上海市民用设计院使用一、三、四、五层,楼上还有部分居民。1958年上海地质矿产局迁入二层办公。1996年10月29日,印尼华人林德祥家族的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公司租赁该大楼用作办公,后又与李景汉合作成立了House of Three公司,开始对大楼进行大幅度的改造。2004年1月,该公司投资3500万美元,由著名建筑设计师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主持了大楼的改造工程,在基本结构未改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很多“擎天柱”,以增强这栋老楼的承重力。外滩3号楼完成华丽的转身,变成了一个集艺术、文化和高档购物消费于一身的上海都市生活的地标。</div><div>&nbsp;</div><div><br></div> <h3>日本风格与犹太风格相糅合的建筑&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div>——华夏银行上海外滩支行(原日清大楼)</div><div>华夏银行上海外滩支行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外滩广东路口),是原日清轮船公司的故址。</div><div>1918年,日本日清汽船公司购进了该地块,委托英商德和洋行设计建造。大楼占地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4平方米,地面高6层,地下1层。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共分为三个段落单元:第一、二层为基座;三至五层为第二段;第六层为顶层,第五、六层之间有较深的挑檐,檐下窗框有西式浮雕图案,又具有中式瓦檐风格,给整幢略显呆板的建筑增添了一丝活泼。大楼地面三层装饰比较简约明快,有强烈的日本近代风格;上面三层雕凿繁复,凹凸有致,带有浓郁的犹太风格。从整体上看,这是一幢日本建筑风格和犹太建筑风格的混合体。造成这种情况,事出有因:原来早在1921年,日清公司就开始建造这幢大楼,但直到1925年才竣工。日方建造到一半时,出现了资金不足的困境,便与犹太人合资建造,日本人负责底下三层,犹太人负责上面三层。</div><div>上海开埠后,内外贸易日趋兴盛,当时贸易主要通过水陆交通进沪。最早打入上海的是英国商人,随后是美国商人,他们开办了许多轮船公司,靠经营进出口贸易起家,成为在华航运业的巨头。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有悠久的海上航运历史,从1875年开始,日本油船会社、大阪商船株式会社、大东汽船会社、湖南汽船会社等就进入上海进行运营业务。1894年甲午海战后,早就觊觎中国利益的日本商人加快了进入的步伐。1907年,为垄断中国长江及内河航运,在由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原大阪商船株式会社、大阪商船会社的长江航运部与日本邮船会社、大东汽船会社、湖南汽船会社合并,组建成日清轮船株式会社,总公司设在日本东京,上海则作为在华分公司的总部。在实力劣于英美的情况下,为笼络清朝政府和中国商人,日清公司吸纳了少量的中国股份,并在企业名称上做起文章,取名为“日清”,“日”即日本,“清”即清政府,以便在与其他国家轮船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中国人的好感,享有特权。日清公司初建时,资本仅为810万日元,十年后资本达到了1600万日元以上。1945年日本战败,日清汽船公司由中国政府接管,日清大楼也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div><div>新中国建立后,大楼交由上海海运局办公使用,并在大楼一侧设有海运局上海海岸电台,所以改称为“海运大楼”。此后,使用这幢大楼的除了是华夏银行上海外滩支行外,还有锦都实业公司等单位。2006年,日清大楼改造成米氏西餐厅,被国际烹饪杂志Conde Nast列为全世界最好的100家饭店之一,荷兰女皇、泰国皇后、丹麦总理、中国影后巩俐等都曾经光顾过。</div><div><br></div> <h3>一幢具有欧洲宗教风格的建筑&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div>——外滩元芳大楼(原中国通商银行)</div><div>元芳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6号(外滩广东路、福州路之间的元芳弄弄口,故有元芳大楼之称),它的前身是中国通商银行。</div><div>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原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房子,有内外阳台,是东印度式的建筑风格。19世纪中期后,美国旗昌洋行由广东移至上海,通过交易得到了它的产业。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从旗昌洋行手中买下了此楼,并开办了中国通商银行。随着业务的发展,通商银行于1906年进行了拆旧翻建。新楼由英资玛礼逊洋行的格兰顿(F . M . Gratton)设计,占地面积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4541平方米。建筑层高3层,连屋顶合为4层。装饰上具有强烈的欧洲宗教建筑色彩,立面为青红砖相间的清水墙,众多细长的柱子勾勒墙面。楼房的顶部两侧有方形的窟窿,外观为三段式,系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大门入口门为券顶,竖有4根巨大的罗马廊柱,具有典型的罗马风格;底层、正门伸出宽敞的外门廊,起到了遮阳避雨的作用。2层是顶部呈半圆形的大型落地窗,券状窗框,两肩对称,采光条件极好。上层为坡式屋顶,并有一排尖角形窗户。3层朝西一隅原有平台,后被使用单位改成会议室。4楼楼顶南面也是平台,可容百人,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顶层有一大四小5座哥特式尖顶,尖顶的立面上有11扇弓矢形窗户,给人空灵向上的神秘感觉。顶楼正面对称并列的五个尖顶上原来都有十字架,后被拆除。</div><div>中国通商银行开办于1897年5月27日,这是是中国金融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通商银行的诞生,结束了此前中国金融机构只有钱庄、汇号、银号的历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创办银行业的先河。截止上海解放,中国通商银行共有52年的历史,历经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三个时期。它的掌权人物,早期是盛宣怀,中期是傅宗耀,后期是杜月笙。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授予发行银元、银两的特权。民国初期,该行乃易英文名为“Commercial BankofChina”,成为纯粹的商业银行。1936年,该行正式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此后,该行为国民党政府所控制,与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合称为“小四行”。中国通商银行早期的标记是双龙戏珠,辛亥革命后改为双狮戏球。</div><div>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接收了通商银行的官僚资本部分作为公股,将它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之一。1951年5月,它同新华、四明、中国实业、建业等四行在金融业内首先组成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12月,又同上海其他52家私营银行、钱庄、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div><div>1956年,通商银行大楼即由长江航运局使用。1995年,长江航运公司迁出,房子置换与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现在这幢大楼是外滩的顶级消费场所之一。一层是意大利顶级品牌杜嘉班纳(Dolce&amp;Gabbana)的旗舰店,楼上是名为“天地一家”的日本新派高级中菜餐厅,三层和四层有男士SPA、雪茄廊和酒廊。它的改造装修费与外滩3号等量齐观,也达到了3000万美元之巨。</div><div><br></div> <h3>&nbsp; 百年前的上海电信公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div>——盘谷银行上海分行(原大北电报局)</div><div>盘谷银行上海分行位于中山东一路7号(福州路口),它的前身曾是大北电报局。大楼所在土地,最初为美商旗昌洋行所有,后转入轮船招商局名下,大北电报远东公司则租借土地的使用权,1906年兴建大楼,翌年竣工。</div><div>这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大楼正立面左右对称,采用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入口和顶部处理带有巴洛克风格,正门有立柱,门楣有简单的纹饰。地2至4层的窗户以小阳台点缀,两侧顶部有方形穹窿。大楼外立面装饰十分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大楼的黑顶与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div><div>大北电报公司是丹麦国际电报公司在中国开设电信公司,1869年由丹挪英电报公司、丹俄电报公司和挪英电报公司三家组成,总公司设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股东绝大部分是英国的资本家和沙俄的皇室。1870年7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成立远东公司和上海站,当时选址南京路5号。远东公司成立后随即敷设上海——香港、上海——长崎的电报线路。不久,大北电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国际电报网。由于公司规模的扩张,1881年8月15日,大北电报公司与美商旗昌洋行订立租约,租入产权属于旗昌洋行的外滩7号房屋。翌年,大北电报迁入该址办公。1884年,中国电报总局由天津迁至上海,与大北电报公司共同租用该楼。1891年,旗昌洋行宣布停业,其位于外滩7号的土地所有权由中国政府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购入。1906年,原房屋无法满足上海电报业务的规模,于是大北电报公司出资聘请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并建成新楼,即今日之规模。之后英商大东电报公司也设置于此楼内。1918年,大北电报公司斥资21.8万两白银购入爱多亚路4号(即今延安东路34号)地块,建造新大楼,即电报大厦。1945年,原楼产权出售给相邻的中国通商银行使用。</div><div>1949年,中国通商银行为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之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分配给新成立的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期间长江航运局的下属医院曾设置于此。1995年7月31日,泰国盘谷银行在这里设立上海分行,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曾设在大楼第三层。泰国盘谷银行为东南亚最大之国际性商业银行,创立于1945年,总行设在泰国曼谷,是改革开放以来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家外资银行。</div><div>上海是中国最早兴办电信的城市,是中国电信业的发祥地和枢纽港之一。发轫于1871年、创建于1881年的上海电信业,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自主经营、从艰难起步到全面发展的曲折而辉煌的里程,外滩大北电报局大楼则是这段发展历程的见证。</div><div>&nbsp;</div><div><br></div> <h3>旧中国自主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航运企业&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div>——外滩轮船招商总局(原招商局)</div><div>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地处中山东一路9号(外滩福州路口),是一座有一百余年历史的办公楼。大楼原址为美商旗昌洋行,原名“旗昌洋行大楼”。1877年,由李鸿章筹建创立的轮船招商局,以220万两白银购入该地块,并于1901年重新建造了现在的招商总局大楼。</div><div>轮船招商总局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占地面积455平方米,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高三层,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大楼东向外滩为主立面,以正大门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对称。大门的门楣上,至今还可以清晰地看见“轮船招商总局1901”的字样。底层外墙用石块砌成,上面两层为清水红砖墙,各层均用拱券式木头门窗。大门两侧各有2扇罗马拱券形落地长窗,第二、第三层有内阳台,用地道的古典式柱子作支撑,二层为多立克式风格,三层为混合式风格,用料为花岗石,每层层高都在4米以上。后楼内楼梯蜿蜒曲折,木制扶梯手处有雕花,栏杆也十分精致。整个建筑为三段式,上面两段为曙红色,顶层共有一大四小共5个尖拱屋顶。这些都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装饰,属西方文艺复兴式风格建筑。</div><div>1843年上海开埠后,美国商人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也在上海开设洋行,走私鸦片,操纵进出口贸易。旗昌洋行1818年由美国沙墨尔·罗赛尔创办于广州,初以贩卖鸦片血腥起家,后从事丝茶、金银、杂货以及棉织品进出口贸易。1846年,旗昌洋行迁至上海外滩9号开行。首任大班华考尔还兼任美国驻沪领事,是美国第一个抵沪的领事。1862年,旗昌洋行开办旗昌轮船公司,首开长江航运。1866年旗昌击败英商怡和、宝顺,确立了其在长江航运的垄断地位。1867年至1872年,旗昌每年在华获利均在七八十万两白银左右。以后,旗昌洋行在与英商太古洋行的业务竞争中失败宣告破产,其产业被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收购,其中也包括旗昌洋行在外滩的房地产。</div><div>1872年,洋务派李鸿章试办招商局,1873年正式成立。1872年,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总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是中国晚清时创建的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1930年,轮船招商局被国民政府接收后改为国有;1932年划归中央交通部。自1872年创立,到1949年终结,轮船招商局77年间产权变化纷繁芜杂,是中国人自主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航运企业,也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其官督商办,打破了晚清洋务企业纯粹官办的格局,首采股份制,也多为后世称道。</div><div>新中国建立后,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为上海港务监督局等单位使用。2001年7月,大楼重归招商局(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所有。2003年初,招商局投巨资对大楼进行重新打造。现在,这幢大楼是外滩唯一的独栋的单一时尚品牌“夏姿·陈服饰”的精品旗舰店。</div><div>&nbsp;</div><div><br></div> <h3>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h3><div>——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第一营业部(原汇丰银行)</div><div>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第一营业部地处中山东一路10-12号(外滩福州路口),它的前身是汇丰银行大楼。</div><div>汇丰银行大楼号称“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大楼平面接近正方形,占地面积 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是一幢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建筑主体5层,中部7层,地下1层。大楼以正大门以及穹顶为中轴线,形成两侧严格对称。主立面成横5段、竖3段的格式。6扇花饰细腻的铜质大门,为罗马石拱券样式。券门左右置高低圆柱灯各一,青铜狮一对(两尊铜狮分别以当时汇丰香港总经理史提芬A. G. Stephen和上海分行总经理施迪G. H. Stitt命名)。&nbsp;1941年日本占领上海,曾试图将铜狮锯割运至日本回炉取铜。解放后,这对铜狮曾一度被挪走,现在的铜狮是浦东发展银行出资复制,原物收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内。大楼2至4层中段中部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其中2排为双柱。5层上面的圆形穹顶是铜框架结构,成为该幢大楼的标志。大楼正门处,有 3扇铜铸转门。进入大门是八角形门厅,下层有8根大理石柱,每面有较大的券门;上层是穹顶,穹顶均嵌有精美的马赛克镶嵌壁画,内容取自古希腊神话。1997年大楼在翻新的过程中,当工程人员清除八角形门厅上原有墙面涂料时,意外地发现这组被涂料覆盖的大型壁画。画面中心为巨大的太阳和月亮,并有太阳神、月亮神、谷物神等;画面外圈是12个星座则分别对准的8幅壁画,内容分别是汇丰银行在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城市分行的建筑风貌及所在城市的背景。这组壁画当年由意大利工匠制作,气势宏大、构图巧妙、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div><div>汇丰银行最初成立于1865年的香港和上海,是远东金融中心之一,在旧中国的银行中,是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可以与它相匹的。上海汇丰银行最初设在外滩南京路口,即今和平饭店南楼旧址。1874年,购下海关大楼南面西人俱乐部的房屋和大草坪,并进行改建和装修成一座3层楼房。1921年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又买下其南面11号别发洋行、10号美丰洋行的房产,委托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建造了现今的汇丰银行大楼。大楼于1921年5月5日开工,1923年6月23日建成,历时25个月。二战爆发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佔用此楼,战争结束,汇丰银行迁回此楼。</div><div>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汇丰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停业,上海分行设立清理处,与麦加利银行一起搬到圆明园路兰心大楼内。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大楼收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将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1995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1997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div><div>汇丰银行大楼,这座象征一个过去时代的伟大建筑,一种蒙受屈辱而又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现今仍然屹立在黄浦江外滩边,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历史标志。</div><div>&nbsp;</div><div><br></div> <h3>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钟楼</h3><div>——上海海关大楼(原江海北关)</div><div>上海海关大楼地处中山东一路13号(外滩汉口路口),它的前身是江海北关。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高79米的海关钟楼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国伦敦钟楼和俄罗斯莫斯科钟楼,与南侧原汇丰银行大楼齐肩并列,形成了外滩建筑群的核心建筑。</div><div>上海海关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松江府华亭县设置了江海关,成为中国首批正式以海关命名的机构之一。清咸丰四年(1854年)在英国人阿礼国策划下上海道台吴健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组成江海关关税管理委员会,江海关行政管理权丧失,半殖民地性质海关形成。</div><div>1864年清政府于现址设江海北关,关署是一座中国衙门式的木构房屋。1893年旧屋拆除,建成一座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哥特式楼房。1925年旧楼再次拆除重建,1927年底落成了现今的大楼。大楼总建筑面积39162平方米,平面呈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矩形,立体形态呈东高西低状。东侧为主楼,面对黄浦江,高10层,上有5层高的四方形钟楼,主楼以西为5层楼裙房,外墙由花岗石砌就。大楼1至6层的楼面有大小不同的门厅,厅门为铜框花格玻璃制成,地坪、楼梯及走廊都以马赛克铺砌。整栋建筑共有10台电梯,6个楼梯,大楼内合计有392个房间,当时还安装了暖气设备。特别一提的是钟楼。最早的江海北关大楼原有一座大钟,1925年重建大楼时,江海北关委托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一只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大钟。两年后,海关大钟与大楼同时落成。钟楼分机芯房、铜钟座、旗杆台三层。机芯房由成百上千个齿轮互相咬合组成,直径超过12mm的钢丝绳代替了普通钟表中精细的钢丝。钢丝绳下连着三个钟摆,一个敲正点,一个负责走时,另一个负责报刻,最大的一个钟摆重达1吨多。四周钟面,每面采用100多块乳白色钢化玻璃拼成,每个钟面的直径为5.4米,装有自动开关的电灯。钟面上的紫铜分针长3.17米,重49公斤;紫铜时针长2.3米,重37.5公斤。机器房的楼上有1口大钟、4口小钟,每隔15分钟,4口小钟就响起叮咚叮铛之声,每隔1小时,1个135公斤重的大铜锤便敲击几吨重的大钟,发出雄壮的声响,持续10秒左右。钟楼旗杆位置在地理坐标东经121°29′0.02″,北纬31°14′20.38″,为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div><div>1949年上海解放,江海北关从此结束了屈辱的历史。1950年2月16日,江海关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1956年9月,海关大楼产权逐步移交给市房产公司。1980年,海关大楼的使用权为上海海关收回。 </div><div>海关大楼的钟声中蕴藏着上海的历史。海关大钟于1928年元旦在《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中,敲响了它的第一声。1966年8月28日,改播《东方红》乐曲,“文化大革命”后期停播。1986年国庆前夕,海关大钟恢复《威斯敏斯特》报时曲,至1997年6月30日零时起停奏报时曲。2003年5月1日起,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曲。海关大楼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滨,它那铿锵、激昂的钟声象征着庄严,象征着使命。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