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游子的离愁

丽格格

<h3><i><u><b>作者:丽格格;编辑:丽格格</b></u></i></h3><h3><i><u><b>图片、音乐来源于网络</b></u></i></h3><h3><br></h3><h3>格格:揽紫色于怀,带着青春的活力,让自己的诗行和思绪在家乡的蒙古长调中、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随风飞扬,让我的梦里有薰衣草的浪漫情怀。</h3> <p class="ql-block">作者丽格格简介:</p><p class="ql-block">本名张丽丽,蒙古族,一个用文字和绘画说话的女人,文笔简单赋予情感,擅长散文、诗歌、朗诵、舞蹈、绘画。代表作品:《冬天有朵雪花叫小雪》、《紫藤婆》、《那年秋天风在吹》、《三毛,走在风中的女人》、《格格现代诗歌集》、《江南,我紫色的丁香梦》、 《写给五十岁的自己》、《离别春天》等四十余部作品散见于网上,获得了2019年全国网络诗歌大赛最有人气诗人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格:曾经因为自己是沙粒没人在意,努力寻觅光源,让自己变成一束星光,散发迷人的光芒。人到中年才明白:花有花的芳香,草也可以有草的自在。其实在时间面前美貌从来都不是优势,在漫漫时光中,岁月老去,芳华不在脸上,而是时间赐予给她的那美在岁月风骨里的从容和自信,是岁月沉淀给她的温润优雅的魅力和内心体验。心若年轻,岁月不老。所以,女人更应该注重内在的修炼,内心丰盈,有气质、有文化底蕴的女人才是最漂亮的,隐藏的微笑才是最迷人的,让美在每天的日常里沉淀。</p> <h3><b><i><u>乡愁是一首歌</u></i></b></h3><h3><br /></h3><h3><br /></h3><h3>故乡,</h3><h3>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h3><h3>乡愁,是游子思乡愁</h3><h3><br /></h3><h3>也许是真的老了,时常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恍惚中,曾经的童年生活《小城故事》记忆是那么的清晰、回忆那么温馨。任思绪缠绵,往事历历在目。</h3><h3><br /></h3><h3>午夜无眠,</h3><h3>怀念过去的岁月</h3><h3>听一首老歌《蹉跎岁月》,</h3><h3>那《山楂树故事》其实就是曾经的我们,和我一起来重温往昔岁月吧……</h3><h3><br /></h3><h3>乡村故事深几许</h3><h3>唯有清凉又一春</h3><h3>一缕阳光一丝暖</h3><h3>岁月温情似莲开</h3><h3><br /></h3><h3>一直想把对童年、对故乡的记忆,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表达我无尽的思念之情</h3><h3>这一篇算是《乡愁》的序吧</h3><h3><br /></h3><h3>乡愁,是游子的离愁</h3><h3>乡愁,是浓浓的怀旧</h3><h3>乡愁,剪不断理还乱</h3><h3>乡愁是风是雨</h3><h3>是永远的记忆</h3><h3><br /></h3><h3>丽格格写于2017、8、30</h3> <h3><i><u><b>乡愁之--怀念故乡</b></u></i></h3><h3><br /></h3><h3><br /></h3><h3>是不是老了?</h3><h3>总是想起儿时的故乡...</h3><h3><br /></h3><h3>傍晚袅袅的炊烟</h3><h3>田里赤脚的老汉</h3><h3>河里嬉戏的孩童</h3><h3>春头拉磨的碾子</h3><h3>泥巴垒成的土房</h3><h3>栅栏围成的院子</h3><h3>房前的老榆树</h3><h3>房后的大枣树…</h3><h3><br /></h3><h3>记忆还是那么犹新</h3><h3>记忆竟是那么的温馨</h3><h3><br /></h3><h3>忘不了</h3><h3>永远忘不了…</h3> <h3><i><u><b>乡愁之--邻居紫藤婆</b></u></i></h3><h3><br /></h3><h3><br /></h3><h3>世间</h3><h3>有一种感情叫相忘于江湖</h3><h3>有一种爱情叫深深的怀念</h3><h3><br /></h3><h3><br /></h3><h3>在漫漫的人生中,</h3><h3>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蹉跎岁月</h3><h3>每一个人都用时间书写着自己的过去</h3><h3>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属于自己爱情故事</h3><h3>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望上一眼瞬间怦然心动,便住进了心里,永远定格在心底的某一个角落……</h3><h3><br /></h3><h3>往事如昨</h3><h3>如梦如幻的过去</h3><h3>又爬上了记忆的老榆树</h3><h3><br /></h3><h3>时光总是太匆匆,岁月总是太无情。紫藤婆---一个岁月里悠悠走来的红尘女子。</h3><h3><br /></h3><h3>紫藤婆,住在我家西院。那时大概四十出头,比奶奶小几岁,因叫奶奶大姐,所以我们称她紫藤婆。</h3><h3><br /></h3><h3>紫藤婆,个子不高,大胸,翘屁股,有着一双迷人、忧郁的眼睛,黑黑卷卷的头发,皮肤白皙,穿着带大禁的衣服(古式旗袍),识字、歌唱的也好听。我时常想,年轻时的她一定一定是个大美人。岁月在老去,带走了她的美丽年华、也带走了她的快乐和微笑。紫藤婆,我从来就没见她笑过,脸上永远充满了淡淡的忧思和忧伤。</h3><h3><br /></h3><h3>岁月静静地走着,情到深处人孤独。她时常一个人眺望远方,喜欢一个人坐在我家门前的老榆树下绣花。有时小声哼唱着、有时静静地不说一句话。她在静静地等,也许等待来世的爱吧,那是一个女子的期盼,或许只有在回忆里才能有温馨吧。</h3><h3><br /></h3><h3>村里大人们闲聊时我听到过有关紫藤婆的事情。她年轻时长的好看,十里八村有名的大美人。和本村一个男孩子偷偷的好上了,并偷吃了禁果。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男女发生性行为太正常了,可那个守旧的年代,根本没自由恋爱,都是父母做主、媒妁之言。可想而知,女孩子失去了节操是伤风败俗的事。她父亲不允许她嫁给一个穷光蛋(和一个老母亲相依为命),把她嫁给了很远地方的一个大她十多岁的地主当了小老婆(所以村里有人背地里偷偷叫她地主婆)。她生下二个女儿,听说大女儿不是地主亲生的…地主经常打她,后来那个男人死了。她回了娘家,她父亲又急着把她嫁给了现在的姓韩的男人,也大她七八岁。她带着二个女儿嫁过来的,又生下了三个儿子二个女儿(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也不懂避孕吧,所以有了就生)。</h3><h3><br /></h3><h3>听说那个和她相好的男人,因为她的出嫁郁郁寡欢,后来得了"痨病"(其实就是肺结核病)没钱医治吐血身亡。他死后,紫藤婆就再没有笑过。</h3><h3><br /></h3><h3>这段往事一直是她心痛吧。</h3><h3>她就是一朵野花,寂寞中有她的伤悲。她说下辈子自己做一颗忘忧草,忘记所有的事情,可见她身心疲惫…</h3><h3><br /></h3><h3>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爱了,是续写前世故事。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h3><h3><br /></h3><h3>天若有情天亦老</h3><h3>天若无情地亦怜</h3><h3>问:情为何物 </h3><h3>直教人生死相许?</h3><h3><br /></h3><h3>那年秋天</h3><h3>树叶🍂黄了落下</h3><h3>她,走了,随风</h3><h3>了却尘缘,再无牵挂</h3><h3>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h3><h3>遗落在秋天里的思念……</h3><h3><br /></h3><h3>紫藤,一个多么美的名字,本该有个紫色的一帘幽梦,姹紫嫣红的生活。却人生苦短昙花一现。她春天紫藤花开时来、秋天落叶纷飞时离去……</h3><h3><br /></h3><h3>多少人,如陆游和唐婉一样转身,就是一辈子。</h3><h3><br /></h3><h3>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尘世路上的过客。</h3><h3><br /></h3><h3>昨天已经过去,那些疼痛的过去,都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间,洗尽红尘往事,路还要继续…我们还有值得期待的明天。</h3><h3><br /></h3><h3>努力拥抱阳光,走着走着,花就开了</h3><h3><br /></h3><h3>"愿无岁月可回头,且敬往事一杯酒!"</h3><h3><br /></h3><h3>初写于2017、9、1</h3> <h3><u><i><b>乡愁之--我的爷爷</b></i></u></h3><h3><br /></h3><h3><br /></h3><h3>拾起秋的落叶🍂</h3><h3>一片片</h3><h3>揽沧桑岁月入怀</h3><h3>往事,已成回忆</h3><h3>多少乡愁在心间</h3><h3><br /></h3><h3>曾经熟悉的热土</h3><h3>曾经熟悉的童谣</h3><h3>曾经熟悉的面孔</h3><h3>曾经熟悉的微笑</h3><h3>一幕幕,</h3><h3>依然在心中低吟</h3><h3>忆起,一份温暖</h3><h3>每一次回忆,</h3><h3>都会触动心灵的深处</h3><h3><br /></h3><h3><br /></h3><h3>林徽因说:</h3><h3>"留存一段记忆只是片刻,怀想一段记忆却是永远。"</h3><h3><br /></h3><h3>乡愁之--忆我的爷爷:</h3><h3><br /></h3><h3>其实在我十岁那年爷爷就过世了,对他仅存了一点点印象,很多关于爷爷的事情、关于家族的事情都是从奶奶和父亲那里听到的。</h3><h3><br /></h3><h3>爷爷,名:张亮。他的头发应证了他的名字,光光的发亮。记忆中的爷爷最醒目的有四个特点:一是头光光的;二是他那长长的到胸的胡须;三是有爱放屁的毛病,而且是响屁😂;四是他的左大拇指是弯的,残疾。</h3><h3><br /></h3><h3>过去的东北人家都是睡火炕的。那个年代,都是一大家子人睡在一个房子里,南北大炕。爷爷住在北炕,炕上常年有行李卷爷爷就靠着它,翘起二郎腿。经常会侧身放个响屁(应该是身体有什么毛病吧,时间久了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了)。记得有一次老姑来我家,表弟小光大概三岁那样子吧,刚刚冒话。爷爷放了个很响的屁,他指着爷爷说:诶呀,那老头子又放炮了。😂哈哈哈,惹得全屋子人都笑了。这个笑话一直延续到今,大家偶尔还会谈及此事而大笑。</h3><h3><br /></h3><h3>听父亲讲原来张氏家族是很富有的,家里有盐场、有做事的长工(后来我家被划了"中农")。奶奶说过父亲降生那天,家里是红毡铺地几十米,还放了好多鞭炮呢。</h3><h3><br /></h3><h3>因为家境好,爷爷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他是个有才华的人,经常白天带个眼镜看大鼓书。晚上吃过晚饭后乡里的邻居好多都会聚在我家里(南北炕都坐满了人),听爷爷讲大鼓书。爷爷声情并茂的,大家不断的👏掌声。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多年,从我记事开始就有印象,到后来父母亲调动工作我们离开了老家为止。而爷爷也就在离开老家的第二年病故了…</h3><h3><br /></h3><h3>父亲也时常会提及爷爷和家族的一些事情。爷爷本来还有个哥哥,做了土匪头子。抢富济贫、打日本鬼子,据说拿双枪的。后来被日本便衣抓到他的小老婆,泄漏了大爷爷的住址。被日本人扔进了狼狗圈活活咬死了。太爷爷就剩下一个独子了,比较溺爱一些。爷爷年轻时不顾正业的,经常出去赌,把奶奶的所有首饰都偷去变卖后赌钱。后来大赌竟然一夜之间输掉了家里的全部家产,包括盐场和四套马车。太爷爷气的拿杀枪要打死他,是奶奶开了后窗户放他跑出去了。一去就是四年不敢回家,直到太爷爷病故回来奔丧。为这,爷爷自残了左手的大拇指,戒赌。而且立下祖训:张家任何人以后都不可以赌博(别人家过年都会玩麻将、扑克牌,我家谁都不敢提的)。</h3><h3><br /></h3><h3>爷爷在乡里有个外号:大嗓门。爷爷有个习惯,每天要去自留地转转,而我家住在东边,地在西边。他每次出了家门就会大声的吼一声:"老妖子抱小鸡了…"村里人讲:那老张头吼一声,他从东边喊西边地里的鸟听到都会吓到飞了,😄这虽是夸张了一点,可见爷爷的嗓门大的很。</h3><h3><br /></h3><h3>79年春天,北方的大地一片白雪覆盖,那年出奇的冷。爷爷卧床有一段时间了。记得那天早上他特别的精神,把父亲叫到床前:儿啊,准备后事吧,这一次我真的要走了…我只记得父亲大哭,家里所有人都在哭,包括奶奶。那之后爷爷再没说过话了。二天后,爷爷走了,天下着雪,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仿佛和我家人一样痛失亲人,在哭、在痛,一直下一直下…</h3><h3><br /></h3><h3>爷爷奶奶的墓地在老家的山村,这些年我从来没有去祭拜🙏过。但,我总会在心里默默祈祷,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此刻我用我的一盏笔墨回忆并寄托情怀!</h3><h3><br /></h3><h3>时光煮雨</h3><h3>斟满一杯酒</h3><h3>一杯敬</h3><h3>那些幸福又温馨的过往</h3><h3>一杯敬</h3><h3>遥远地方的爷爷和奶奶</h3><h3><br /></h3><h3>愿他们在天堂幸福安乐!</h3><h3><br /></h3><h3>写于2017、8、4</h3> <h3><i><u><b>乡愁之--奶奶的小人书</b></u></i></h3><h3><br /></h3><h3><br /></h3><h3>如果说</h3><h3>童年是故乡的辽河水</h3><h3>童年是岁月的一首歌</h3><h3>童年是妈妈的煤油灯</h3><h3>那么</h3><h3>童年也是奶奶的"小人书"</h3><h3><br /></h3><h3>记忆中</h3><h3>奶奶长的很好看,卷头发、大眼睛、睫毛很长,清瘦、腰板儿直直的、大脚,有一米六几的身高。无论在哪个年代来说都算是大美人了。</h3><h3><br /></h3><h3>奶奶没有名字,只知道姓吴(蒙古族,后随爷爷姓,叫张吴氏),15岁就嫁给了大她八岁的爷爷,开始了她艰辛的人生。</h3><h3><br /></h3><h3>我的奶奶有个习惯,特别喜欢收集带画的那种"小人书"(相当于现在儿童的看图说话吧)。从我有记忆起,奶奶的"小儿书"就时刻陪伴我成长。</h3><h3><br /></h3><h3>小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是教师,每天上班很忙。我们姊妹七个都是奶奶带大的。奶奶爱讲故事(她自己说:小话)奶奶其实不识字,也就看不懂书。现在想想她的那些故事应该是看"小人书"图画知道的吧。</h3><h3><br /></h3><h3>我最初知道的历史人物包括四大名著里人物的名字和故事就是从奶奶那知道的。当然那时我并不知道是名著。比如:唐曾师徒的名字、西天取经路上"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宝玉名字的由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母夜叉孙二娘人肉包子的故事…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蝴蝶的故事……</h3><h3><br /></h3><h3>时间过的好快,转眼奶奶去世二十几年了。过去条件差,家里人口多,奶奶一直没享过什么福。我们长大了,家里条件好了,可…却没有机会孝敬她老人家了,每次想起来心都会痛……所以如果你们家里有老人家的请一定要好好照顾和陪伴她们。</h3><h3><br /></h3><h3>奶奶去世后我整理她的东西时,褥子下面满是小人书…</h3><h3><br /></h3><h3>仅写此短文纪念我已逝去的奶奶,愿她天堂有知,我们永远爱她!</h3><h3><br /></h3><h3>完成2017、7、7晚</h3><h3><br /></h3> <h3><i><u><b>乡愁之--家乡的端午节</b></u></i></h3><h3><br /></h3><h3><br /></h3><h3>我生长在北方一个小乡村,小的时候家里人口多,那个年代过的很贫寒。父母亲虽都是教师,但每人每月只拿40元的工资,80元要养活一大家子人,我们姊妹七个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共十一口人。所以平时基本吃不上肉类和有营养的食物。即便偶尔有也是有客人来访,但我们小孩子是不能上桌的。</h3><h3><br /></h3><h3>那时的孩子们就都盼着年节。因为过年过节大人们会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钱拿出来买些肉吃,开开荤解解馋。</h3><h3><br /></h3><h3>北方的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一年中很重要的节日,风俗习惯很多,所以非常热闹的。节日前夕,大人们会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做好多纸葫芦出来,挂在房间里;妈妈会给我们姐妹手腕上戴上五彩线,真的是好漂亮的装饰在那个年代,邻居家的孩子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端午节那天无论大人小孩都要起早的去踏青;大人们去踩一种"香蒿"(现在才知道学名叫:艾草)的植物带回家,挂在窗户上和门上;奶奶还会往我们的耳朵里放些香蒿,说是一年不招蚊虫叮咬;而我们就会和小伙伴儿们一起爬沙丘,滚鸡蛋(现在家乡人还留有这个习惯)。所有的这些风俗说是辟邪,赶走晦气,一年平安。</h3><h3><br /></h3><h3>记得那年端午节,我大概五六岁那样子。我和姐姐们早早起来了。奶奶和妈妈煮了好多鸡蛋,分给我们。年长我二岁的四姐站在南炕(在北方由于天气冷,过去乡下都是火坑,由于那时条件很差,一家子人住着一个房间里,南北炕)上大喊:剩下的都给我,哈哈哈这是四姐的标志语言。因为每次大人给我们分吃的时候她都喊这句话(这句话至今也是我们见面聊天时会谈起的笑话)。</h3><h3><br /></h3><h3>那天午饭妈妈做的是猪肉炖粉条菠菜,好香啊。一家人围着一个炕桌吃饭,我们会把腿伸直放在桌下面。我坐在父亲的对面,突然父亲对母亲说:老姑娘(北方人对最小的女儿的称乎)怎么还穿着带补丁的裤子呢?买块画布给我老姑娘做一件吧。</h3><h3><br /></h3><h3>我的妈呀,你们知道当时听到父亲的话我有多激动吗?那个时候不过年哪有新衣服穿呀。我记得好像流泪了,姐姐们嘴里也都嘟囔着。虽然小但那年的端午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当然没几天手巧的母亲就为我做了件漂亮的花衣服(过去都是买布回来自己做衣服的,条件稍好一点的家里都有台"缝纫机")。大姐说我小时候长的好看,黑黑大大的眼睛。家里人都比较喜欢我,严厉的父亲也偏爱我一些。</h3><h3><br /></h3><h3><br /></h3><h3>又是一年端午节到来了,"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啊,突然很想北方的老家、想念父母亲,真的很感谢父母在那种艰苦环境下把我们姊妹七个健康的培养长大。感恩家人对我的关爱。</h3><h3><br /></h3><h3>写了这篇短文,遥祝家人端午节快乐!</h3><h3><br /></h3><h3>2017年、端午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