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

申随章

<h3>父与子</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每天早晨,几乎同样的时间,我上班路上都会经过天津西北半环的快速路,而且一定要走南仓桥桥下。</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每天,在同一时间的同一个地段,几乎都会遇到一对父子,爷儿俩每天也几乎重复着同样的路线,愉快而和谐的牵着手,沿着人行道从我迎面走来,父亲牵着儿子的手,很紧。父子俩旁若无人的交流着,能看到父子会心的笑容。父亲呵护儿子很细心,走过路口,上个台阶,绕过花丛,躲过树木,都显得无微不至。</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中等身材,一副与年龄不大相符的黝黑的脸,被晨光照耀时,会闪着慈祥的、坚韧的光。国子形的脸,平头,花白的头发。眉簇额头,有很明显的岁月的痕迹。儿子,其实我非常非常不愿意写儿子,任何的语言都觉得多余,或者说不忍。儿子是先天性的智力障碍,也就是残疾人。对这样的儿子,你忍心写什么?</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我还是想写点什么,促使我想写的第一个理由,是被父子俩天天重复的其乐融融的情景。第二个理由是2017年6月20日以后就再也没有碰到这对父子,有很强的失落感,好像我自己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而一直心神不宁。而且是在随后的每天经过这儿强烈的想看到这对父子,而又一次次看不到他们极具失望的心情。</div><div> 我并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家住何处,姓甚名谁。说不清是以前天天重复的相遇,感染了我;还是因为突然见不到他们的失落感促使了我。总之我想写写他们父子。</div><div>这是怎样的父亲啊!</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的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儿子应该在十五六上下,孩子应该是他们家唯一的一个。面对智力缺陷而不能自理的儿子,父亲这十几年来又是怎样的艰辛,我很难想象。天天如此重复的利用早晨上班前的时间,陪着儿子在这样的地方出来散步,给孩子无限的父爱,我也很难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每天的相遇,都看到父子那挂满幸福的脸。每天的相遇,都是一闪而过,后来我每每这时,就把车慢下来,慢下来,想多看看,看看他们的父子情深,分享他们的天伦。</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社会关系的构成,复杂而多变。生活的压力会让人失去初衷,跑的越快,付出的越多,也许离我们出发时目标越远,但还是乐此不彼。为了私欲而出乱象,为了物欲而不择手段,为了成功而不顾一切。过程中我们失去的,恰恰是最宝贵的。</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想象这位父亲所支撑的家,不会太殷实,从天天穿着几乎同样的衣服就不难看出。为养家,父亲会拼命的工作,但每天早上陪着孩子遛弯的这一段时间,他是幸福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我作为父亲,忙忙碌碌的,确没有给我的孩子这样的父爱。</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想象不到的是父亲多年如一日的陪护,我没走这段路线以前他们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愿如此……</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看不到这对父子的这些天,我天天盼着他们再出现一次,哪怕就再有一次。我会停下来,和他们聊聊天,问问父亲哪怕只有一点儿的信息,或者为了强烈的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想法……</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天、一周、一个月,到现在也没有再看到这对父子。他们是搬迁了吗?是到新的家了吗?这一切可能将永远没有答案了。</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深深的祝福这对父子,也深深的祝福天下所有的父亲!愿他们永远快乐。</div><div> </div><div>申随章2017年9月3日于天津五大道洛阳道星巴克。</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