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赛诗会中体现的人物性格

董德民

<h3>中诗词占了不小的篇幅,人物不同,诗的内容,格调也不同,诗的风格大多跟人物性格、学识息息相关。印象中,她们作诗的名目非常多,三十七回,见着了白海棠,就做海棠诗,众诗作中林黛玉的诗最出彩:“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h3> <h3>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也是一个聪明伶俐、风趣幽默的人。如果真正走进《红楼梦》,就一定能够感到黛玉的风趣幽默,知道黛玉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哭泣缺乏生气的人。黛玉的幽默可以信手拈来。</h3> <h3>宝玉说她身上有奇香,黛玉就抿着头发笑问宝玉道:“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宝玉不解。因问:“什么‘暖香’?”</h3><div><br></div><div>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黛玉玩笑间就把宝玉调侃成了一只“呆鹅”。</div> <h3>,宝玉和晴雯在房中发生口角,袭人来劝,晴雯又牵扯到袭人,气得宝玉要赶走晴雯,袭人又领着一帮人给宝玉跪下替晴雯求情,正闹得不可开交之时,恰好黛玉进来,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儿的哭起来了?难道是为了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真是一下子就可以把人笑翻。宝玉不说原因,她又问袭人说:“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宝玉和袭人都“扑嗤”的一笑。黛玉一句幽默,化干戈为玉帛。</h3> <h3>大观园结诗社,黛玉提议每人取一个号,探春笑道:“有了,我却爱这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来,炖了肉脯子来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庄子说的‘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么?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才思敏捷的林妹妹将典故随手拈来,活跃了气氛。</h3> <h3>元春命宝玉做四首五言律。 于是,宝钗和黛玉在自己交了卷之后,看到宝玉苦思不已,便都代他着急,都想帮忙,其表现却是完全不同的,正是“一样关心,两种态度”,写得相当传神。</h3> <h3>先看宝钗的表现: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做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说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h3> <h3>”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h3> <h3>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一面说笑,因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宝玉只得续成,共有了三首。</h3> <h3>再看黛玉的表现: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想着,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宝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h3> <h3>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h3> <h3>对于黛玉代作的这首诗,元妃是赞誉有嘉的,指其为四首之冠——自然,那时她并不知道宝玉做弊。</h3><div><br></div><div>回驾时,元春命人颁下赏赐,贾母的自然是头等,邢夫人、王夫人减了一等,“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此。”至此,元春对宝、黛两个还是一视同仁的,赏赐也视如诸姐妹一般。</div> <h3>然而事隔不久的端午节赏赐,二人就忽然有了高下之分,变成宝钗和宝玉同等,而黛玉则与众姐妹一样,降了一等了。对此,宝玉的第一个反应是“传错了”,而袭人说,“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的,不会错。</h3> <h3>第一次赛诗,是元春归省时,令姊妹们和宝玉为大观园题匾作诗。</h3><div>迎、探、惜三姐妹和李纨的作品,无非是讲了这么几点:“大观园景致悦目美丽,辉煌神气”和“自己的文采表达不出大观园的巧夺天工”。其中探春的“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争光辉”,倒把自己想用语言表达却无能为力的心痒和无奈写绝了,可惜“言不出”不是探春应有的水平,为此作者特意解释说:探春自知比不上薛、林,胡乱凑合了一首。</div> <h3>再看宝钗、黛玉的作品,确实比前面四首高一个档次。</h3><div>凝晖钟瑞(宝钗)</div><div>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div><div>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div><div>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div><div>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div> <h3>当上面四位局限于大观园里的山山水水时,宝钗第一句便着眼于一个更大的空间----帝城,并标注出“芳园”的位置。帝城,即京城,但“帝”字更彰显大观园的华贵。下句“华日祥云”也是这个效果。“日”、“云”又是天上的东西,让读者的视野再次跳出园中景物。这样一来,园就不是园而是皇室,天地给予厚爱的地方,正切了题“凝晖钟瑞”。又一个“奇”字,是本诗诗眼,既有景物超然寻常之意,又有令人赞叹,惊讶之意,情与景在一字中交融。</h3> <h3>第三十七回海棠结社一段,探春起意,首先起社,出题限韵,寄情写诗,且看四人表现:先看东道探春: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一回,递与迎春。探春作为东道主,自是要先来的,看来虽率先写出,但缺少自信。当然,探春在四姊妹中算是有才的了,当然与宝钗、黛玉相比,还是有距离的。再看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h3> <h3>”宝钗这既是自信,又是自谦——我是做好了,但就看人家如何评了。这潜台词就是,先把人家的口封住,万一评得不好,也不至于丢人。宝钗时时处处给自己留下退路,做人功夫十分了得。看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对黛玉说“你听,他们都有了。”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下一寸了,我才有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h3> <h3>宝玉在这些方面与这几位比诗文,稍有些逊色,但绝不是不好。因为大观园里就他一个还算象样的男孩子,可巧他偏又喜欢水一样的女子,那么他绝不会在这些方面显示功力,让人不爽。在他心里,他对他的这些姐姐妹妹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人人都是他的“好姐姐、好妹妹”,就连丫鬟也不例外。当然,在此处,他连对黛玉说的四句,足可以看出黛玉在他心中位置自与别个不同,他从内心深处最喜欢的是黛玉,希望黛玉在诗文比拼中获胜</h3> <h3>而且,他的这些想法在评之后得到充分印证。当李纨提出若论风流别致,当属黛玉;若论含蓄浑厚,终让宝钗,而探春又插话道这评的有理,黛玉当居第二,宝玉压尾时。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只是蘅潇二首还是斟酌。但李纨执意,宝玉听说,也只得罢了。看,宝玉为了黛玉,够好的吧。究竟对哪个姐姐妹妹更好,谁才是他的知音,他的最爱,四句话便跃然纸上。</h3> <h3>再看黛玉:人家写时,她是不慌不忙的,宝玉催,她说:你别管我。再催,也不理。人家都交卷了,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My God! 典型女神范儿。这一“提”、“挥”、“就”、“掷”写得传神到位,黛玉玩的就是潇洒。谁敢不服?谁能不服!</h3> <h3>这次海棠结社几人没有玩到过瘾,那么接下来在第三十八回赏桂吃螃蟹搞菊花诗会那才是真的热闹。</h3><div><br></div><div>湘云要作东道,晚上,与宝钗二人灯下计议,宝钗体量湘云难处,主动提出让哥哥准备几篓肥螃蟹,再买几坛好酒,备四五桌果碟替湘云置办。湘云自是感服得了不得。宝钗会做人到了如此程度!</div> <h3>当然,宝钗也自有她的打算,其一,她要以此显示她家庭的实力,当然不仅是经济实力,还有人脉和能力。其二,她要借机显示自己的卓越才华,因为当晚十二个题目她已经与湘云拟好了。第二日才艺比拼,其实是泄题了!宝钗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提早知道了题目,岂不胜操胜券?我每读至此,总为黛玉感到不公和担心。其三,宝钗说了,明天要高才捷足者为尊。那么就是说,这诗文如何规则,也要按宝钗的主意行事了?二人商议妥贴,方才息灯安寝。我想,宝钗当晚梦中其实早已经把十二首诗都做好了吧。。</h3> <h3>第二天,才艺比拼正式开始。黛玉仍然不慌不忙。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然后放下钓竿,吃了一口酒。也不说话,接过笔来把第八个《问菊》勾了,接着把第十一个《菊梦》也勾了。结果,一共十二首,黛玉独作三首,分列前三名,一举夺魁。宝钗作的两首《画菊》、《忆菊》只得了第七、第八名。黛玉这时也有些谦虚,说: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作为主评委的李纨这次非常公道客观,称黛玉的诗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h3> <h3>当然,菊花诗会还要继续。宝玉见黛玉夺魁,自然高兴,又提出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先作了一首,来了个抛砖引玉。黛玉笑道: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这是何等自信满满,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谁敢夸下如此海口?宝玉笑道:你这会子才力已尽,不说不能作了,还贬人家。那么,看黛玉如何表现的。黛玉听了,并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这是何等功夫!玩得还是潇洒。</h3> <h3>当然,林黛玉的才华早在贾元妃省亲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元妃命一匾一咏,黛玉安心当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但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应景。元妃即称“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见宝玉四首只作了三首,便让其只抄录前三首,赶写完那三首,也替宝玉作出这首“杏帘在望”。</h3> <h3>果不其然,元妃看毕,喜之不尽,说宝玉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在望”为前三首之冠。可见,黛玉作诗为文,一是才思敏捷,二是构思精巧,三是独具慧眼,四是立意高远,此四美绝非一般人能够比得。守着元妃,没有金钢钻儿,谁敢揽瓷器活儿!有如此之功力,除了对宝玉的爱以外,想必黛玉一定学养深厚,一定性情真诚,一定心静无澜。</h3> <h3>但彼时,学霸女神黛玉,肯定惊艳了时光与双眸。喜欢此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珍爱红楼梦</h3> <h3>读到这首诗,让我想起了王维的《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锄禾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读王维的诗仿佛是在观赏一幅初夏农村的晚归图,而林黛玉的《杏帘在望》,仿佛看到了仲春的田野生机勃勃的景象。</h3> <h3>怪不得林黛玉在教香菱作诗时,让香菱读鲍照、庾信、王摩诘等人的诗垫底,可见她也是熟读王摩诘的诗,才有如此之说,从林黛玉的诗中可以看到,她对王维王摩诘的诗中有画的特点,传承较多。</h3> <h3>,众人以菊花为题作诗,林黛玉以《咏菊》、《问菊》和《菊梦》夺魁;在元春省亲那一回,以“省亲别墅”中各殿宇楼阁的匾额为题,林黛玉诗作受到了元妃的称赞。尤其是代贾宝玉做的《杏帘在望》一首更是出彩,“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绿。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h3> <h3>史湘云走过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在一块儿玩,我好不容易来了,你们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又该闹“幺爱三”了。在以后的好长时间里湘云也没有摆脱“爱哥哥”的典故。</h3> <h3>史湘云是大观园里的开心果,哪里有她哪里就欢声笑语不断。在外人看来,她开朗豪爽,心直口快。和她相处非常轻松,所以贾母和园子里的姐妹们都非常期盼湘云到来,为大观园增添热闹。</h3><div><br></div><div>史湘云的旷达是一种入世的情趣,她可以割腥啖肉,亦可以作诗夺魁。喝醉酒了便睡在园子里的青石凳上。颇有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然而表面开朗乐观的史湘云,内心究竟有没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苦楚呢?</div><div><br></div><div><br></div> <h3>首先,史湘云尚在襁褓中父母便双亡了,跟着叔叔婶婶生活。但是在史家人看来,湘云是一个不祥的女孩,认为是她克死自己的父母,所以对她一直都是避而远之,更没给湘云什么好眼色。她一直以来都缺少家人疼爱,只有贾母心疼湘云,才把她经常接到园子里住。</h3><div><br></div><div>这样的成长环境,虽然湘云表面看起来开朗活泼,内心其实是很苦的。尤其是在史家,大家都不待见她的情况下,她更不能把这种苦楚表现出来。</div><div><br></div><div><br></div> <h3>原文第七十六回写到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凄凉的场景令黛玉感伤不已,而湘云便劝她说:“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可见湘云也如黛玉一样,内心有许多不如意。只不过她不像黛玉那样把忧愁都表现在脸上而已。</h3> <h3>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从湘云的判词可以看出,她虽生活在富贵之乡,可是她坎坷的命运令她事不遂心,平时的开朗乐观只是她的保护色罢了。只有在园子里的日子,才是湘云发自内心快乐的时光。</h3> <h3>,刘姥姥讲一个小姑娘在雪天抽柴火的故事,宝玉心中便惦记起来。宝玉道:“老太太又喜欢下雨下雪的,咱们等下头场雪,请老太太赏雪不好吗?咱们雪下吟诗,也更有趣了。”黛玉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黛玉用诙谐的语言,开起了宝玉的玩笑。</h3> <h3>很多人知道林黛玉是一位才女,她博古通今、引经据典,让人由衷佩服。最为典型的代表作,是她写的《葬花吟》,相信很多人都有耳闻。的确,这首诗歌,很有欣赏价值。如"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又如"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等,已成为经典名句。</h3> <h3>对于《秋窗风雨夕》,很少人知道是林黛玉之作,这首诗其实是拟《春江花月夜》之格来作的。这是在与宝钗诉儿女情长后,开始感慨身处异乡,无亲无故的惆怅。当晚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闲来读了《乐府杂诗》后,心有所感,就写了这首诗词。词曰:"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h3> <h3>抱得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这首词,写出了秋的忧伤,秋的凄凉。让人读来倍感伤感。</h3> <h3>黛玉写的海棠诗,在众人中也是脱颖而出。如下: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縞袂,秋闺怨女试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读来清新脱俗,李纨也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h3> <h3>还有黛玉夺冠的菊花诗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读来也是超凡脱俗,不拘一格。</h3> <h3>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宝玉在船上说道:"这些破荷花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黛玉就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从这里也看出,黛玉的诗才是多么惊人,让人佩服至极。</h3> <h3>还有好多地方,可以看出,我就不一一道来了。黛玉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典故出处,一清二楚。真是一位聪慧的才女,在当今社会,有这样的女子,难得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