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镇宜山网络博物馆

欧阳鸿运

<h3>  宜山 唐时已成村庄,古名:亲仁、泥山、仪山。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置镇。古产乳柑色艳味美,奉为贡品,苏轼为它写《黄甘陆吉传》,南宋温州太守韩彦直《柑录》中把它的乳柑列天下第一柑,王十朋在诗中也大赞美。亁隆年间改称“仪山”,1909年因避讳溥仪,改为“宜山”。宜山在民国时期辖整个江南,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还一直辖近半个江南地,历史悠久,山青水秀,人文荟萃。如今沧海桑田,犹如一颗东海明珠浮现在江南。</h3> <h3>宜山,人杰地灵,曾经东濒大海,<span style="line-height: 1.8;">北临横阳江,西南山峦叠嶂,广阔的平原河流纵横,曲折通幽,山环水抱。有球山俊秀,古寺悠久。老街古朴,有许</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多仿西洋建筑,风格迥异。其中门台有古朴的,也有西洋风格的。雕塑艺术高超,门联博古通今,文化气息浓厚,但是岁月沧桑,几经磨难,现在有的变成残缺不堪。我将门联文字推敲出来,基本上按照门台原始样子给予画图,以飨读者,留为纪念。</span></h3> <p class="ql-block">  宜山历史文化名人众多,例如:吴越国时期,辞节度使而隐居修道的林倪;南宋进士第仼随州知州的林薿;南宋进士顾冈刚直不阿;南宋进士缪元德,知吉州,与文天祥深交,著有《游淮集》;南宋进士陈懋钦,户部侍郎,宋亡后以身殉国。黄汉章,宜山龟山人,嘉定十三年进士(1220),累官淮东转运使,著有《茶坡小稿》,存诗两首。明朝有王宗远,官光禄寺丞,作《肃庵集》;明朝方子深,礼部郎中,著有《葺巢集》;</p> <h3>吴宝秀 (?~1600)字汝珍,号惺台,宜山河前人,登进士第,授大理寺评事,升寺副、寺正。处理案时,精心对勘法律,不以丝毫物情私意错杂其间,有暇则闭门读书。万历二十六年冬了出任南康知府(江西),到任月余,即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百姓拥护。后受冤狱,贫病而终,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六月卒。其子凤起、凤威、凤仪编集其父遗文为《忠烈遣踪集》,为明末反宦官斗争留下可贵的史料。生平见《明史》卷237</h3> <h3> 京邸述怀 (明-吴宝秀) 巾车平旦下江州,烟锁长江惨不收。 误着青衫频拭泪,荣拖紫绶却添愁。 丧家空作二千石,报国惭非第一流。 若赦孤臣归故里,愿随牧竖学骑牛。<br></h3> <h3>(黄实、黄一亚故居门台)</h3> <h3>(黄实、黄一亚故居一角)</h3> <p>黄实(1880~1921)原名树滋,字秋士,号笃生,宜山黄良人,国民党早期创始人之一,1911年任平阳高等小学校长,后东渡日本,1913年任孙中山、陈其美机要秘书,后又任国民政府司法部次长,国民党党部主任,1916年黄实辅佐孙中山筹划北伐,很受器重,1921年9月,积劳成疾,卒于广州,享年41岁。</p> <h3>(黄实修建的牛车桥,现已被改建)</h3> <h3>(著名画家黄君璧写给黄一亚的信件)</h3> <h3>(张大千和黄一亚合影,并有张题字)</h3> <h3>(黄一亚写的书)</h3> <h3>黄一亚(1909~2002),宜山黄良人,黄实次子,原名黄开梅,字雪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期。军校毕业之后参加抗战,曾任陕西省保安处少将参议等职,台湾光复之后奉命于1946年赴台湾,曾任台北、高雄警察局长等职,清廉奉公、洁身自爱,退休后热心公益,和画家张大千、黄君璧有友谊。</h3> <p class="ql-block">陈锡琛(1861~1938)号筱垞,宜山上市人,清末贡生,民国初期浙江省参议员,一生热心教育和公益,创办平阳济婴局,救助无数弃婴,创办平阳县学堂并任堂长,创办江南高等小学(宜山小学前身)及培英书社,国内有盛誉的专家、教授:姜立夫、苏步青、吴景荣、 阮世烔、李锐夫、杨忠道、徐规、苏中武、朱维广等都是这两个学校培养的学生 。孙中山先生特别褒其曰:“陈君名垂东里,子产博惠人之称,施及横阳,凝之拜红者之赐,慷慨其性,任侠门风,自古有徵,于今为烈,千秋仰司马之称名,界之楔题,作之坊表”</p> <h3>(朱曼妻薛氏买地券,光绪25年出土于宜山云岩石岗下,现保存温州博物馆,是汉字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见证实物)</h3> <h3>(陈公翰书法作品)</h3> <h3>(陈德辉临摹云楼作品)</h3> <h3>陈云楼 号际中,清同治癸酉年任桐庐县学教谕,曾创办宜山星岩书院,捐建平阳文明塔,出资修建平阳通福门,建江南义冢等善事。云楼先生乃陈锡琛之父,现宜山文化站乃云楼故居,现其墓于平阳,被平阳县列入文保。</h3><h3> 陈公翰,锡琛之子,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与郭沫若同桌私交深,书法造诣深。</h3><h3> 陈德煊(1911―2002),公翰长子,燕京大学英语专业毕业,1932年4月任瑞中英文教员。历任之江大学英语讲师、平阳中学副校长、温二中、温师院、新疆师范大学外语教师、温州外文学会顾问。温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列温州教育史馆“现代教育著名外语教师选介”。</h3><h3>陈德辉,公翰次子,上海美专教授,现存于温州博物馆国宝“朱曼妻薛氏买地石券”就是他将祖收藏品赠送国家。</h3> <h3>杨悌 (1880~1951)字子恺,宜山张家堡人,历史学家、书法家,陈锡琛之徒。父纯约,世代业儒,有声乡闾。悌毕业于曰本中央大学法科,于宣统庚戍年得法科举人,民政部七品卫生司行走。民国后,任浙江省首席检察官等职,著有《汉事绀珠》《通鉴事纬》《毛诗通训》等,晚岁居昆阳,以读书授徒为业,以习禅为课,究性理之学。</h3> <h3>(陈立夫题字)</h3> <h3>刘绍宽 (1867~1942)字次饶,号厚庄,宜山刘店人,1897年拔贡,先后任龙湖书院长、温州中学校长、平阳教育会长等职,负责修《平阳县志》,著作有《厚庄日记》《厚庄诗文抄》《籀园闲话》等。</h3> <h3>(都口汤氏家族故居图,作者:张亮)</h3> <h3>汤国琛(1874~1948)字献迋,宜山都口人,晚清贡生,陈锡琛的弟子。东京弘文学院毕业,任资政院秘书厅秘书,民国后,任省议员,审议长、省实业厅秘书长,复历淳安、黄岩、常山等县知事,谙于吏治,耿直清廉。回乡办过周家栖小学、都口小学。平生以书法著称,遗有《待旦楼杂俎》,被毁。</h3> <h3>汤敏中( 1905~1987)宜山都口人,字捷夫,汤国琛第三子,之江大学毕业,又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留校任教;北伐立功,几经荣升,曾任少将副军长,两袖清风,体恤民瘼。1947年反对同室操戈,退伍归乡,48年复起用军长,以亲老辞,1949年被迫离乡赴台,只身在台40年,澡身浴德,志虑忠纯,文釆斐然。<br></h3> <h3>姜立夫 (1890~1978)宜山麟头人,数学家和教育家,中学在平阳县学堂和杭州学堂学习。毕业于美加利福尼亚大学,并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当过教授数学教育负责人,于中山大学执教终身。曾任中央数学研究所长,从事圆素和球素几何学研究,有卓越贡献。举荐过华罗庚、苏步青等人。</h3> <h3>陈功甫(1890-1942)原名陈鸿藻,改名陈襄、陈楙、陈懋,字公辅、功甫等。清末宜山浃底园人,中国近代史与史学史先驱。1905年毕业于温州中学堂,曾在宜山等地任教。1917年考取国立北京大学,深受朱希祖等国学大师真传,1920年获北大文学士学位。北大毕业后,曾任教岭南大学附中、浙江省立十中。1924年始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广东大学教授、国立中山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与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顾颉刚等是同事。1929年始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学生杂志》主编等。1932年始任广州市立二中校长,广州名流欧初是他得意门生。1939年回乡,与家乡名流汤国琛、钱文玑等来往密切。1940年受邀改家乡名为望鲤,取望州山与鲤鱼港各首字,寓“屏南山观鲤跃”之意境。他一生研究中国史学史与近代史。现有遗著《中国史学述畧》《中国史学史》《中国最近三十年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义和团运动与辛丑和约》《日俄战争与辽东开放》《日俄战争史》等史学著作。(望里陈先满提供)</h3> <h3>徐规(1920~2010)宜山半浦人,字仲矩,著名的宋史专家,浙大历史系教授博士导师。1931年秋入读江南小学(宜山),毕业于浙大。曾教学于浙师大、杭大、浙大历史系,获得“竺可桢”奖,著作有《仰素集》《宋史研究刊》等。</h3> <h3>(陈步宣(1921~2018)温州著名的书法家,宜山上市人,作品被南京博物馆等单位收藏。)<br></h3> <h3>“黄大盛”是个商号。创始人为北港塔园黄斯统,黄斯统活动于清朝嘉道咸年间,货殖水头,生意做通沪甬,发家致富后,改造货运埠头,购良田千亩于水头、宜山,并于水头街购入中街、后街八角井店面数十间,当时人,至称水头街为“黄半街”。并为水头街日后成为北港经济文化中心打下基础,其坟地“大盛坟”被平阳县文保列为“文物保护点”。(文字:千里快哉风提供)</h3> <h3>陈南(1911~1983)著名归侨作家,原名陈寿南,笔名陈如旧、陈南,宜山中市人,1926去新加坡,自学成才,在新加坡被誉为“新马新文学第一流道地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老将报国记》、《金叶琼思君》等,诗《莫记起往日的温柔》等,散文《手的故事》等。<br></h3> <h3>孙锵鸣 字韶甫,瑞安人,进士第,入翰林,后人称其“天下翰林皆后辈,朝中宰相两门生”,所著《海月楼诗》,《东瓯大事记》等。孙先生和宜山云楼先生交谊甚笃,游球山时留有墨迹于崖壁上。</h3> <h3>宜山,古时是鳌江流域交通要道,鱼米之乡,也是古榕之乡,民间喜好种榕树。传说古时有个大财主晚年得子,为了还愿,在江南种了十八棵榕树,故事真虚就不得而知,但是宜山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棵以上大榕树,其中特别漂亮的有芙蓉桥、珠山、八岱、吴家库、彩楼桥、黄良、后洋增、塘西、余家墓、林梁、湖广店、神宫桥等等村。</h3> <h3>(王十朋关于宜山的诗句注解,这首诗把唐宋著名的诗人和泥山牵上关系)</h3> <h3>(郭楚望,据说是宜山人,有待考证)</h3> <h3>(黄公望,据说是宜山人,有待进一步考证)</h3> <h3>(《高机和吴三春故事》被誉为东方的《罗米欧和朱丽叶》,被改编多种剧本、小说、唱词等。剧本里写着,高机是宜山人)</h3> <h3> 晓云峰 (南宋-顾冈) 一夜亁坤雨乍晴, 归云无数宿苍屏。 白衣已晒青山晓, 茅屋主人犹未醒。<br></h3> <h3>(目前现存的宜山镇最古老的石桥,位置在宜山塘西村,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即公元1087年。它见证了宜山先民垦海的历史。)</h3> <h3>(文字:瓯南鸿运编,制图:瓯南鸿运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本平台旨在纪念宜山历史文化,欢迎有识之士提宝贵建议,提供更多信息,以便内容更丰富多彩。同时感谢一些朋友提供珍贵的资料。)</h3>

宜山

温州

毕业

黄实

黄一亚

平阳

平阳县

水头

云楼

陈锡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