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天环游南疆(二)

罐罐

<h3>  9月2日,拼车去帕米尔,这个神秘又令人神往的地方。帕米尔古称葱岭,古丝路必经之地,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h3><h3> 本次拼车共七人,辽宁夫妇二人、西部计划到兵团当志愿者的三个小姑娘、一个长驻香港做化肥贸易的陕西小伙。司机是祖籍甘肃、在新疆长大的汉族人,口音有浓重的西北味。</h3><h3> 9:30准时出发,经315转314一路向西南。G314线是中巴友谊公路又叫帕米尔公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部与巴基斯坦的公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h3><h3> 今天行程近12个小时,行至乌帕尔时购买干粮水果,我买了烤包子、小馕、西梅。天湛蓝湛蓝的,我禁不住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对内地人来说近乎奢侈的纯净无比的空气。</h3> <h3>  车行一个多小时,驶入昆仑山区,路离山越来越近,路漫漫攀升,山也变了颜色。</h3> <h3>  这就是昆仑山的红山景区。</h3> <h3>  到柯尔克孜族居住区了,属阿克陶县管辖。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以前使用维文,现在学生们都在学汉语。边检站旁公共厕所收费的小孩是柯尔克孜族,普通话讲的相当好。他至少会说三种语言:柯尔克孜语、维语、汉语,很牛是不是。</h3> <h3>  草原上遇见淳朴的柯尔克孜族人。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问能否给他拍张照片,他二话没说笔直地站在那里不自然地微笑等着拍照,我倒觉得不好意思,慌张拍了这张效果不好的片片。</h3> <h3>  这是有名的白沙山景区,这些水是布伦口水库,水库修建前这里水很少,水库建成后衬的沙山也漂亮了。</h3> <h3>  从沙山继续前行50公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卡拉库里湖。湖水在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慕士塔格峰等雪山的环绕映衬下显现出好几种颜色。</h3> <h3>  顺利通过安检的塔吉克人。</h3> <h3>  帕米尔高原上水草丰美处就会牛羊成群。</h3> <h3>  帕米尔从低到高展现出丰富的地质景观,有冰川、湖泊、草原、湿地,也有满目荒凉。</h3> <h3>  下午6点多到达红旗拉普前哨班,这里海拔4900米,前哨离国门还有3公理,国门对面就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从今年五月开始车辆不能开到国门,不过还是看到一些车辆随意进出,我们的车自然是被拦截在外。</h3> <h3>  前哨附近有家牧民在这里放牧。听说《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人物原型是塔吉克人。</h3> <h3>  羊在前哨班前的马路上闲逛。</h3> <h3>  瓦罕走廊也在附近,它是位于中阿边界的一条东西走向的狭长谷地,通往那里的公路年久失修。帕米尔高原上还有通往塔吉克斯坦的卡拉苏口岸,此口岸目前暂时关闭着。</h3> <h3>  中巴会晤站离前哨不远,会晤站作为中巴友谊的见证,将一直矗立在帕米尔高原上。</h3><h3> 亚尔特拱拜孜驿站是古丝路的驿站之一,塔河从驿站旁流过。</h3> <h3>  从红旗拉普返回塔县已晚上10点了,又困又饿的我们还是打起精神品尝了有名的牦牛肉火锅,这里的牦牛肉不会有假。这张照片是早晨补拍的。</h3> <h3>  宿青旅,塔县的青旅规模很大,有些学生宿舍的味道。青旅门前是一个大大的广场,晨光下的广场。</h3> <h3>  塔吉克族被称为鹰的民族,他们的民族舞蹈称作鹰舞。塔县城中心的鹰雕塑,一只雄鹰展翅于群山之间。</h3> <h3>  高原小城的建筑在大山的映衬下美不胜收。</h3> <h3>  牛也出来散步了。</h3> <h3>  今天两个重点:石头城、金银滩。这两个地方就在县城边上。石头城堡建在高丘上,地势极为险峻,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石头城票价30,这是入疆以来第一次买门票。</h3> <h3>  一览众山小</h3> <h3>  石头城上的塔吉克女郎,塔吉克人是我国唯一的欧罗巴人种。</h3> <h3>  石头城下是美丽的金银滩草原。</h3> <h3>  金银滩入口处恰遇一个塔吉克新娘,新娘温柔善良,一群人拽着人家照相,丝毫没有不高兴,一直甜甜地微笑。</h3> <h3>  再见了美丽的塔县小城!曾经不只一次在地图上寻找过的地方,今天终于相见,心中充满喜悦。</h3><h3> 结束帕米尔的行程,此次旅程已过大半。今晚宿东湖东边的凯日酒店,明天我要再好好体会一下喀什这座古城的味道。</h3> <h3>  9月4号早起8:30跟随导航去寻找香妃的踪迹。遇见很多维族人往一个方向走去,他们是去学国语吗?(目前国家正在强化他们的国语,要求每个人都要学。)</h3> <h3>  香妃墓旁边的清真寺管委会上空国旗飘扬。</h3> <h3>  与香妃墓紧紧相连的是高低寺。左边略显低矮的是低寺,冬天做礼拜用。右边高出地面有柱子的一边是高寺,夏天用。</h3> <h3>  高寺里有14根柱子,每根柱子由不同的工匠雕刻而成,每根花纹不同。高寺几百年来从未修缮过,柱子上的色彩是几百年前的。</h3> <h3>  高礼拜寺的门,令人愉快的色彩搭配。</h3> <h3>  这就是香妃墓,其实墓的名字叫阿巴克霍加麻扎,是维族贵族的家族墓地。香妃是第五代,因香妃的名气大,大家习惯叫它香妃墓。墓室外面贴满琉璃,蓝色柳叶花纹砖的烧制工艺已失传。</h3> <h3>  香妃墓园景区内有加满清真寺,是喀什第二大寺,每周五(居玛日)、古尔邦节、肉孜节很多穆斯林在这做礼拜。与高寺相同,它的62根廊柱也是由不同的工匠手工雕刻的,每根都有不同的造型。</h3><h3> </h3> <h3>  清真寺门口的这个建筑是香妃祖爷爷讲经说法的地方,此建筑被定为危房不让进去参观。</h3><h3> </h3> <h3>  下一目的地艾提尕尔清真寺。继续跟随导航徒步前往。一路上边走边看,不知道这是啥东西吧?大碗酸奶,4块一碗,我喝了一碗,就是有点酸。</h3> <h3>  这个老人的帽子上还有一朵花。</h3> <h3>  正赶上维族过年,这个地方没开门。</h3> <h3>  没见过这种馕吧,有人说叫窝窝馕,也有人叫它鸡蛋馕,刚出锅时香香的。</h3> <h3>  街头无花果,10块钱7、8个。</h3> <h3>  肚子有些饿了,走进艾提尕尔清真寺附近一家维族餐厅,生意火爆,满眼全是维族人。我坐在还未来得及收拾的小桌前,等待点餐。</h3><h3> 一个胖大的貌似维族的美女坐到我对面,用极其不熟练的汉语跟我交流。问我是不是一个人,她主动交代她是一个人来这里,她不是维族是柯尔克孜族,从伊犁来喀什进货,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老公十年前去就去世了。我连猜带蒙地理解着她的话。看她的装扮,生活应该比较富足,是个能干的人。</h3><h3> 她还帮我点餐,问我吃白面还是吃米,她叽里咕噜地跟服务员说了一顿,就把饭点好了。我有些忐忑地等着,不知道一会儿端上来的是啥东西。其实服务员的汉语比她好得多,我自己点餐一点问题都没有,热心的柯尔克孜呀!这就是她给我点的抓饭,20块,味道还不错。</h3> <h3>  吃完饭,跟柯尔克孜说再见后,去参观艾提尕尔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以前是亚洲最大的清真寺,现在已不能称为最大,但是历史最悠久的。</h3><h3> 后来才知道,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算是喀什葛尔老城了,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古城联票里含的景点,套票45,没有单独的票。清真寺里大同小异,不看便罢,外面拍照留念。</h3> <h3>  老城区被解放路分为两部分,过解放路,向宾馆方向走去。遇上刚刚放学的孩子们。</h3> <h3>  误入老城的小巷子,转了一顿又回到原来的地儿。还是走大路吧。今天在外面晃悠了12个小时,走了3万3千步,近20公里。</h3> <h3>  9月5号,还有半天时间在喀什。我是这样安排的:拍拍东湖、高台民居晨景,去博物馆参观,然后就去火车站坐车去阿图什。</h3><h3> 晨曦中的东湖。</h3> <h3>  晨曦中的高台民居。</h3> <h3>  轰鸣声由远及近。</h3> <h3>  喀什博物馆有些让人失望,与且末、和田的相比逊色很多。如此有故事的地方,博物馆应该有好多文章可做。</h3><h3> 参观博物馆时,听一游客说高台民居里有现场制作土陶的老艺人,拔腿就往高台跑,从滨河北路沿土曼河朝高台走去,过一个维族特色的桥,就是高台民居。村口询问,顺利找到。</h3> <h3>  高台民居现住人口很少,许多房子已成危房。这家土陶制作人算是高台的坚守者。喀什土陶艺术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吐克逊大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h3> <h3>  从这所房子里找到老人的工作坊也不容易,屋里昏暗,要爬三层梯子。</h3> <h3>  手艺精湛的老人,用一块块泥巴塑造着一个个工艺品。神奇的是,制作的瓶盖放到刚刚做好的瓶身上严丝合缝,令人咂舌。</h3> <h3>  观看老人做了几件陶器,匆匆返回宾馆退房坐火车去阿图什。</h3><h3> 好便宜的车票2块钱,距离也近,40公里。我没搞明白为什么两个地区的首府设的如此近。</h3> <h3>  遇上学生返校高峰,超员100%。屁股刚落地,就听服务员声嘶力竭地喊,"阿图什的准备下车,现在就往外走。"我重整行囊,背上大包小包,挤到门口。</h3> <h3>  从阿图什火车站坐4路找到万鹏宾馆,无单人间,一个人住了一个三人间,卫生间味道很不好。</h3><h3> 阿图什是无花果之乡,此行是冲无花果来的。15块打车到阿孜汗乡采摘园,25块可随便吃,有无花果和葡萄。来的有些晚,无花果已是第三茬。</h3> <h3>  其实阿孜汗乡离我住的地方只有3.8公里,吃得饱饱的徒步回宾馆。遇见几个维吾尔族老人载歌载舞,尽情地欢乐。</h3> <h3>  9月6号,寻找阿图什的博物馆,地图上搜不到,一个地区应该有博物馆啊,终于打听到就在帕米尔路上,一个边防支队的旁边。路上在一家维族餐馆吃早餐,没想到维族也有这么清爽的食品。</h3> <h3>  终于找到,被告知刚刚建成的场馆还未布置。阿图什十年前只是一个小镇子,刚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h3> <h3>  新建成的阿图什,为什么街道都是斜的,是为了跟天山平行才建成这个样子吗?</h3> <h3>  没逛成博物馆,时间富裕了,在街上闲逛。羊肉店里挂着好几只羊。</h3> <h3>  维族布店里漂亮的维族花式。</h3> <h3>  入手一条维族头巾。</h3> <h3>  下午3:19分的火车去阿克苏,从阿图什到阿克苏需要5个小时。对面坐着两个维族小伙,他们是南阳大学的新生,两个从未出过疆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憧憬。他们俩一个报地理专业,一个报物理专业。物理小伙更加善谈,他喜欢看书、喜欢历史、喜欢旅游。他用生硬的汉语给我讲喀什的一些神奇,讲维族的十二木卡姆。他会跳维族舞蹈、塔吉克鹰舞、哈萨克舞蹈。我想通过4年的内地学习,他的竞争力不会输给内地学生。</h3><h3> 火车上还品尝了美食:维族小伙儿自己家做的羊肉、另外两个同坐提供的苹果和刚刚打出来的月饼,几样东西都好吃,回味无穷啊!</h3> <h3>  火车晚点,到阿克苏已无公交,打车到汉庭。</h3> <h3>  到阿克苏也是奔着博物馆来的,博物馆离汉庭很近。先吃早餐,小吃一般在小胡同里,找到了这家花儿拌面馆。一个羊肉包,一个油塔子,一碗牛肉面,共花7块,吃得舒舒服服。</h3> <h3>  博物馆就在不远处,可惜因搬迁从8月15号开始闭关。</h3> <h3>  地图上看到附近有多浪公园,进去走了一遭。</h3> <h3>  这里是阿克苏的中心地带,转盘式过街天桥。桥下十字路口四个方向分别是东、西、南、北大街。阿克苏城市规模不小,大街上维族人比和田、喀什少很多。</h3> <h3>  原计划下午6:19坐火车去库车,现在博物馆看不成,退掉火车票,去五运司坐大巴去库车。汽车1:40发车,走G3012吐和高速。</h3> <h3>  阿克苏绿洲果树成林,有枣树、核桃、苹果等等,远处天山雪峰隐约可见。南疆的城市村庄其实就是沙漠上的一个个绿洲,生机盎然地存在着。绿洲过后又是戈壁 。</h3> <h3>  下午5点30到达库车,为了明天的行程更轻松,直接打出去龟兹博物馆。维族同胞啊,这个司机把我拉到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参观一顿才发现不对,好在距离龟兹博物馆很近。语言不过关是多么可怕!也好,既然来了就好好了解一下林基路烈士。林基路牺牲前在库车当了五年县长,为库车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后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年仅27岁。</h3> <h3>  龟兹博物馆在库车王府院内,想参观博物馆必须买王府的票,票价55。</h3><h3> </h3> <h3>  博物馆里灯光灰暗,展柜内标牌上的灰尘遮挡了文字,看起来很费劲。在钱币馆里看到了新鲜玩意儿,六仟万的票票。</h3> <h3>  猜猜这是啥地?</h3> <h3>  今天还是很有收获的,了解了革命烈士林基路的生平,也了解了末代库车王一生的遭遇。末代库车王也就是第十二代王达吾提·买合苏提,新中国废除其封建特权,任职库车县政协副主席。1951年至1958年,由于错案,达吾提·买合苏提在阿克苏劳改。2014年7月因病去世享年88岁。</h3><h3> </h3> <h3>  晚上宿库车饭店,超赞的宾馆,价位不高,有早餐,宾馆管理规范。</h3> <h3>  9月7号两个目的地:库车大峡谷、库车大寺。库车大峡谷距库车城60公里,可在天山中路的库车汽车站坐11:30到东风煤矿的车,大峡谷下车,大峡谷就在路边。回程可与司机约好时间,在峡谷门口等。库车到大峡谷走G217,也就是独库公路的一段。</h3> <h3>  路过当代盐水关。</h3> <h3>  独库公路上窗外美景。</h3> <h3>  两个小时后到达大峡谷。大峡谷的山体在阳光照射下,犹如一簇簇燃烧的火焰。</h3> <h3>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一峰骆驼矗立在前方光亮处。</h3> <h3>  天山琼阁</h3> <h3>  一线天</h3> <h3>  大峡谷因为塌方,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不能观看,现有的景观大概需两到三个小时。按照约定,下午4点在大峡谷门口乘车返回库车。坐8路到库车大寺参观,库车大寺是南疆第二大清真寺。</h3> <h3>  下午六点半,阿訇登上房顶,手做喇叭状大声呼喊,召集穆斯林们来做礼拜。</h3> <h3>  寺内维吾尔族小女孩。小女孩摆出拍照姿势,拍完后拽我的包要吃的,可惜包包里啥也没有,让她失望了。</h3> <h3>  参观完库车大寺,坐一路返回。车上偷拍维族妇女的金首饰。维族妇女酷爱美,年龄大的都戴金饰品,年轻的都浓妆艳抹。</h3> <h3>  晚饭到英阿瓦提路吃馕坑肉。</h3> <h3>  9月9号,11:09坐火车到库尔勒。火车站坐26路邮政大厦下,参观巴州博物馆,博物馆有四层展厅,馆藏丰富、陈列有序、记录详细,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提示:博物馆中午不休息,下午5:30关门。</h3><h3> 参观完博物馆,在一家拌面馆吃了份拌面,今晚11:55的火车回乌鲁木齐,先在博物馆对面的小公园休息一会儿。十几天前住过的龙行青旅就在不远处,何不到那充充电、休息休息呢。青旅老板李哥洗了一大盘库尔勒梨给我吃,走时还硬塞给好几个,热情的李哥!</h3><h3> 南疆环游行程基本结束,明早到乌鲁木齐,下午5:25的航班回家!</h3><h3> 结束语:南疆环游重点是了解南疆的人文,当然也有帕米尔、独库公路的自然风光。南疆是维族人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在南疆这个相对闭塞的地方生活,他们也有走出去看世界的想法,有个维族小孩问我:阿姨,你去过北京吗?你去过上海吗?她说她也想去。他们走出去的首要前提是要学好国语,现在南疆的学校从低年级开始用国语教学,我想再过十几年,维族的年轻人会是另一种面貌,南疆的未来还得靠他们!</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