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独库路 永铭筑路人

口矢见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 : 何治德</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 尚 涛</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 《祖国不会忘记》 韩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疆独库公路,又名天山公路。是纵贯天山南北的公路。技术等级为二级。北起油城独山子南至南疆重镇库车。由北向南沿奎屯河干支流向天山深处盘旋上升。一面傍山,一面临河,公路地势十分险要。公路全长530.93公里(系正线长度),另明线长31.82公里(即复线),连接南北疆。</p> <h3><b>  何治德</b>怀着对当年筑路人的崇敬之情和循着当年已被覆盖的筑路人的足迹,2017年8月1日、2日,由北向南踏上思慕已久的独库公路之行。他说 ,而今被誉为的这条“景观大道”就是当年筑路官兵们的一座名垂千古、彪炳史册的功劳碑。每个筑路人的足迹、洒下的汗水血水,就是印记在这座英雄碑上的DNA,国家不会忘记我们!人民不会忘记我们!</h3><h3> 重走独库路,就是要铭记当年的筑路人,缅怀烈士们的英雄业绩,学习烈士崇高精神,发扬我们英雄部队的光荣传统,不懈奋斗,努力拼搏,把我们的伟大祖国保卫好、建设好!</h3><h3><br></h3><h3>注 :(1)<b>何治德 </b>66年兵,当年修筑独库公路时,系组建的新疆军区第七工区财务组长兼会计。多次参加军区组织召开的有关独库公路方面的会议,了解掌握筑路方面的一些情况。1983年9月代表11团参加了独库公路竣工验收。</h3><h3> (2)<b>新疆军区第七工区 </b>为修筑独库公路,新疆军区组建了新疆军区第七工区。其组成单位有: 四师11团,四师工兵营,工程兵12支队1个汽车营、1个机械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桥梁工程队。大小共5个单位。</h3>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天山公路</b></p> <h3> 独库公路《<font color="#010101"><b>线路示意图</b></font>》</h3><h3><br></h3><h3><br></h3> <h3> 独库公路库铁段《<b>线路平面图</b>》</h3> <h3> 《<b>主要工程竣工数量表</b>》</h3> <p class="ql-block">  独库天山公路,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 ,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它的贯通,使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修建这条公路,包括我们步兵十一团在内的数万名官兵奋战10年,其中有168名筑路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00名官兵受伤致残。</p><p class="ql-block"> 海拔3000米以上共有四段,总长138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下面的这三张照片,是大小龙池,也就是我们当年所说的大小涝坝。今被誉为“南天池”,犹如两块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环绕雪峰的半山腰。碧蓝清澈的池水完全可以与四川九寨沟的秀水媲美。</p> <p class="ql-block">  在拥有草原雪山沙漠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的新疆,公路是一种别样风景,没有亲自走过的人,不会领略到它的美,特别是独库公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独库公路宛如一条巨龙盘卧天山。</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张照片,是在独库公路110公里处的哈希拉根达坂北坡修建的防雪走廊——当时在我国公路建设上还属首次。廊长258.5米,可使悬崖上的崩雪翻落到公路旁的深沟中去。</p><p class="ql-block"> 不失独特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张照片是曲折壮观的独库公路沿途穿过天山海拔3778米的“铁力买提达坂”隧道。在独库公路的374公里处。1979年5月动工,1983年9月竣工。隧道长1893.96米,净宽8.5米,路面宽7米,高6.68米。是当时全国最长且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是独库天山公路的咽喉之地。</p><p class="ql-block"> 铁力买提蒙古语意为不可逾越。这里是常年积雪,高寒缺氧。</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新疆奎屯公路管理局修建在独库公路40公里处(毛淌沟)的《<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守护天山路</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武警七支队修建在独库公路40公里处(毛淌沟)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守望天山</b>》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乔尔玛烈士陵园</b></p> <p class="ql-block">  独库公路是一条英雄之路,是一条用鲜血和汗水铺就的“天路”。当年官兵为了修筑这条562.75公里(其中正线530.93公里,明线31.82公里)的天山公路,1974年8月开始,工程兵第四工区整体从湖北移防新疆。我步兵11团是1975年3月末投入到独库公路库铁段的,一直奋战到1979年。一起参与施工的还有七师的20团和它的工兵营,我们四师的工兵营也上了。还有配属的汽车、机械部队。总投入兵力13,000余人,整整艰苦卓绝拼搏了10年时间,才完成了新疆天山公路的修建。10年间,168名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长眠于乔尔玛烈士陵园,平均每3公里多就牺牲一名战士。</p><p class="ql-block"> 仅我们四师十一团在修筑独库公路中,就有7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四师十一团长眠于乔尔玛的筑路烈士:</p><p class="ql-block"> <b>弓荣生</b>四师十一团三营炮连副班长,山西离石县人,1971年1月入伍。1975年6月17日,在铁力买提达坂被炮击中牺牲,时年26岁。</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孙玉柱</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师十一团二营六连战士,山东临清县人,1973年1月入伍。1975年7月14日,在独库公路库铁段6.9公里平整路面时,被飞石打中胸部牺牲,时年23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李远云</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师十一团二营五连战士,四川营山县人,1975年1月入伍,同年7月入团。1975年9月21日,在独库公路库铁段6.9公里处实施导洞作业时,因塌方牺牲,时年19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陈伯禄</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师十一团一营三连战士,山东临清县人,1973年1月入伍。1976年5月,在库尔干段排哑炮时,被炮击破动脉,流血过多牺牲,时年21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梁俊生</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师十一团一营二连战士,河北涉县人,1976年3月入伍,同年5月入团。1976年8月,在独库公路塔什库尔干103公里处清理路基边沟时,因风化石塌方牺牲,时年19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寸忍孝</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师十一团一营炮兵连战士,陕西凤翔县人,1977年1月入伍,1978年4月入团,在独库公路库铁段6.9公里处施工时被飞石砸伤头部,抢救无效牺牲,时年19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王世一</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四师十一团一营三连战士,新疆奇台县人,1979年1月入伍。1979年7月在独库公路小木达坂因抢救集体财产,被飞石砸伤牺牲,时年19岁。</span></p> <h3>为修筑天山国防公路牺牲的战友<b>万古长青!</b></h3> <h3>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b>永垂不朽!</b></h3> <h3><b>  &nbsp;</b><b>何治德</b>(右)与<b>陈俊贵</b>(左)同志合影</h3><h3><b> 陈俊贵</b>,新疆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三位——“天山守墓人”。</h3><h3> 1979年,<b>陈俊贵</b>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大会战。1980年4月6日,在一次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年龄最小的<b>陈俊贵</b>。后来,<b>陈俊贵</b>心比金坚,信守风雪之夜班长的生死相托,举家来在班长和战友牺牲的天山脚下,几十年如一日,为战友守墓。</h3> <h3><b> 陈俊贵</b>一家</h3>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巴音布鲁克草原</b></p> <h3>  走独库公路由北向南翻越拉尔敦达坂,就是我国第二高山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蒙古语的意思为“富饶的泉水”。草原雪山环抱,毗邻天鹅湖,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每逢夏季,草原鲜花盛开,争奇斗艳,数不清的牛、羊、马、牦牛、骆驼等牲畜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食草、游荡,场面十分壮观。既是“世外桃源”,又是动物的天堂。</h3><h3> 在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 ,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领略大自然之美!</h3> <h3> <b>民族团结</b></h3> <h3>  说起<b>巴音布鲁克草原</b>,我们四师11团70年前入伍的老同志并不陌生。1970年10月,我团结束了在乌市的执勤任务,徒步翻越天山返回阿克苏营区时,曾路经这个水草丰美的茫茫大草原。</h3><h3> 当一个步兵团队数千人马,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缓缓移动时,霎那间轰动了这个沉寂的蒙古族兄弟世代聚居的地方。牧民们像节日般地从四面八方赶来。部队在暮黑抵达时,欢迎的牧民已在凛冽的寒风中伫立了两三个小时。当战士们精神抖擞地通过欢迎人群时,看到的是一张张激动而憨厚的面庞。他们像亲人一样接待了我们,个个蒙古包都生上了火炉,有的还腾出了新婚的毡房和被褥,战士很感动,大家宁愿打地铺,也不愿睡到暖烘烘的床铺上。</h3><h3> 无独有偶,后来我团在山上施工又得到了巴草原政府并牧民兄弟的帮助。因部队强体力消耗,仅靠正常供应标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巴音布鲁克草原二乡的1、2、3大队,每一个施工期,给部队平均供牛羊肉(主要是牦牛肉)约10余吨,一直到部队施工止。</h3><h3> 倏忽,47年过去了!每当我们回忆起这段极不平凡的经历时,那淳朴憨厚金子般赤诚之心的蒙族牧民兄弟的容貌就无不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动并激励着我们!</h3><h3> 军民团结的花艳丽!</h3><h3> 军民团结的情深远!</h3><h3> </h3> <h3><b> 雁归来</b></h3> <h3> 蒙古<b>土尔扈特族</b>民居</h3>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四、天鹅湖</b></p> <h3>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是我国最大的天鹅繁衍、栖息地,位于巴州和静县西部的山间盆地中,长约30公里,宽约10公里,是一个由星罗棋布的湖沼组合而成的水域,总面积达1370多平方公里。海拔近3000米,是高山湿地湖泊,四周连绵的雪岭冰峰,构成了天鹅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雪水汇入湖中,水草丰美,饲料富足,气候凉爽而湿润,非常适宜于多种水鸟的繁衍生息。</h3>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五、九曲十八弯</b></p> <h3>  “九曲十八弯” ,在独库公路巴音布鲁克草原段向东约20余公里处。</h3><h3> 在巴西里克山观景台向西看,开都河从遥远的天边缓缓而来,千折百曲,如同玉带舞动于大地,美丽、壮观。若逢傍晚,河曲中折射出多个太阳,更是震撼人心。运气要是不错,在九曲十八弯上可拍出6个太阳。如果时间再早一点,太阳在河曲的正西方,每曲都映出一个太阳,最多可以拍摄到9个太阳。<br></h3> <h3>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现”的九曲十八弯,像是泉水和雪水汇聚而成的仙女的飘带穿过天鹅湖,更像是上苍为巴音布鲁克这个翁翠王国披上的圣洁的哈达。当夕阳从云缝中把万道霞光射向草原,这时处处会金色一片,绚丽多彩,简直美醉了。</h3>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六、库车大峡谷</b></p> <h3>  库车大峡谷,也称克孜利亚大峡谷,为国家级地质公园。</h3><h3> “克孜利亚”,维吾尔语之意,是红色的山崖。当年独库公路施工时,我们11团团部、机关、卫生队,还有配属的汽车营等都驻在此。克孜利亚原先曾是我们师12团的团部所在地。</h3><h3> 神秘的“天山大峡谷”是天山支脉克孜利亚山中的一条峡谷,由红褐色岩石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风吹雨蚀形成。</h3><h3> “天山大峡谷”红褐色的山体群直插云天,在阳光照射下,犹如一簇簇燃烧的火焰。</h3><h3> “天山大峡谷”呈东向西纵深长约5.5公里。峡谷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山体千姿百态,峰峦叠嶂,沟中有沟,谷中有谷,神奇而磅礴。</h3>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七、永久的回忆</b></p> <h3>  按照毛主席“搞活天山”的指示和国防战备的需要,中央、地方两级都认为修筑贯穿天山的独库公路迫在眉睫。但在上马修建的过程中,却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天山公路工程极其艰险,施工环境又极其恶劣,在起初上马修建的过程中,由于经验、技术缺乏等诸多原因,施工中难一解决的问题很多,致使工程进度缓慢。为了尽早尽快完成独库公路的修建,国家决定把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部队。</h3><h3> 我们四师步兵十一团包括其他兄弟部队在内约13,000余人 ,投入到了这场不同寻常的战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1975——1979年,将士们战严寒,斗风雪,不惧艰难险阻,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整整艰苦卓绝地奋战了5个年头,才啃下了这根史无前例的硬骨头。最后达标验收终于完成当时由武汉公路设计院设计的三级国防公路的标准。</h3><h3> 32年后的 2011年,武警交通部队再次进入天山,对独库公路进行了修葺、加固和改扩建,重新铺设了路面。修筑后使公路等级由原来的三级提升到了二级。</h3><h3> 国家为修筑这条独库路——国防路、福民路,前前后后斥资约3.5亿多元。</h3><h3> 在修筑这条“天路”的过程中,仅我们四师十一团就有7位战士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h3><h3> 弯弯天山路,深深思念情。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h3> <h3><b>王恩茂</b>接见四师十一团的同志。陪同接见的还有我们四师师长<b>段长金</b>(右一)</h3> <h3>军区领导赴独库公路看望筑路部队指战员</h3><h3>乌鲁木齐军区司令<b>杨勇</b>(中)、副司令员<b>谭友林 </b>(左三)、副司令员兼北疆军区司令员<b>辛元林</b>(左二)</h3> <h3>1983年9月《天山独库公路竣工验收会议合影》</h3><h3> 前排左起第12位是国务院交通部副部长<b>王展义</b></h3><h3> 后排右起第7位是<b>何治德</b></h3> <h3>组合照片上 ,自右向左一<b>何治德</b>、三<b>梁纪刚</b>处长、四<b>欧阳仁</b>、五<b>王玉栋</b>处长、七<b>徐保才</b></h3><h3>组合照片下,左边照片后排中为<b>何治德</b>;右边照片为<b>何治德</b>1983年9月参加独库公路竣工验收时在铁力买提隧道南口留影</h3> <h3>保留下来的当年筑独库公路时发放的<font color="#ed2308"><b>纪念品 </b></font></h3>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天路牵着我们心</b></p><p class="ql-block"> 天山国防公路,是我们的战友们不懈奋斗了10年,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铺就的一条“天路”、一条“英雄之路”。它永远牵着我们战士的心!同时,在那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更铸就了“<b>信念坚定,甘于奉献,耐得寂寞,顽强拼搏,争创一流</b>”的“<b>天山精神</b>”。它同“<b>南泥湾精神</b>”一样,永远鼓舞、激励着我们前进!</p><p class="ql-block"> 1975年3月末,我们四师11团奉命来在天山脚下,与兄弟部队一起承担独库公路库铁段(库车至铁力买提达坂)的修筑任务。山下早已是风和日暖、草绿花红,而山上却是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土沙地还冻得似铁一般。各营连紧张地安营扎寨后,赶忙投入到了施工中。因为上级下达的任务很紧迫,全团15个回头弯,6.9公里,下山之前要完成路基、路面的基本修筑。</p><p class="ql-block"> 此次施工,是我们11团继进疆1958年修筑兰新铁路后的又一次重大工程。其任务之艰巨,自然条件之恶劣都是史无前例。全团上下都铆足了劲 ,士气十足,信心百倍。</p><p class="ql-block"> 铁力买提达坂,蒙语之意“不可逾越”,是黄羊望而却步的地方。部队要在这里修路,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就在这6.9公里的悬崖峭壁上却摆布了3个营的兵力,意味着要打一场歼灭战,早日攻克6.9。但一切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p><p class="ql-block"> 由一个战备训练团队转为施工,瞬间当着工程兵用,在一无技术 ,二无经验,三无工程机械的情况下,同志们既不畏难,又不蛮干,发扬南泥湾大生产精神,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起初掌钎人和抡锤人配合不上,往往造成事故。艰难时刻,同志们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功夫不负有心人 ,渐渐做到了钎钎稳,锤锤准,默契配合。随之打炮眼的进度不断加快,有的可打到10多米,甚至20米深。有了炮眼就为爆破创造了机会。这就一下子加大了施工进度。</p><p class="ql-block"> 施工中,部队始终不忘南泥湾精神,提出了“昔日战斗在南泥湾,今日战斗在天山”。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天职。面对困难,发扬“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毫不退缩,一往直前!</p><p class="ql-block"><b> </b>第一年上山,困难重重。部队由营房进驻山沟,吃住、劳动工具、照明用水等都带来了许多困难。面对困难官兵们向革命老前辈学习,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没有帐篷就用雨布搭起临时窝棚,没有伙房用石头先垒起锅灶野炊,没有工具把就自己动手上山去砍死树枝。官兵们因陋就简,利用罐头盒烧水,墨水瓶做灯,导火索包皮拧绳。就这样不等、不要、不靠,不花钱解决了问题,克服了困难。</p><p class="ql-block"> 施工,是强体力活。官兵们体力消耗大,而当时的伙食标准,是执行陆勤二类灶,每人/天0.692元。就当时来说完全靠这个标准是无法保证施工人员体力的。为此团里也想了好多法子。要求后勤要更好地抓好种菜、养猪,办好温宿作坊。还专门派后勤军需助理员闫德全到巴音布鲁克草原采购牛羊肉,每年补贴10余吨(以牦牛肉居多)。粮食是从生产粮中解决。劳动保护费每人/月18元,发实物用品也很少。工作服就是用回收上交的旧军服。</p><p class="ql-block"> 雪落冰消,寒来暑往,就这样在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天山腹地,一鏖战就是5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五年中,有来自山西、山东、四川、河北、陕西、新疆等6个省、自治区的热血青年应征入伍来在团里参加了天山公路的修筑,留下了他们为之荣耀的印记。特别是75年四川兵、76年河北兵,他们的当兵岁月几乎是在山沟里度过的。有的战士讲,在国防团当了4、5年兵,却不知道阿克苏什么样,更没有一次在火热的营房过过夏天。都是树叶发芽了,我们上山了。等我们下山了,树叶又落了!当我们想起战士们的这一番话,心里头总是酸酸的,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转。</p><p class="ql-block"> 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献给了天山公路。他们就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记着他们!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