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道县梅花镇石下渡村以石山下河边有一渡口得名,是南宋特科状元吴必达故里。村分上下两个自然村,人口一千五百余人。村前临洑水,洑水发源于桥头林场上崩塘村上洑山,是道县境内最长的河流。石下渡村对面便是何宝珍烈士故里贵头村。</h3><h3> 该村以吴姓为主,由山东迁入道州。据考证道县吴姓大多来自山东青州。石下渡《吴氏族谱》记载:“昔居山东青州府盖都县,至唐景宗,一世祖宏公宦游长沙,尽忠楚室。二世祖可思避乱迁道州蒲渴……于宋仁宗年间(1023~1063),迁居东门锦里,至十二世祖则有必达……”。村庄坐北朝南,风水俱佳,山、水、树交错,真所谓“藏风得水”文气极盛。其中状元楼、敬字塔、海龙庙为主要人文景观,该村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气息也相当浓厚,村中的塔、庙、桥、楼、亭等古建筑,构筑起一处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景观带。</h3><h3><br></h3><h3><b>(一)状元楼与特科状元吴必达</b></h3><h3><b> </b></h3><div> 吴必达,字材卿,生殁年月不详(宋宁宗、理宗年间1195—1264年在世)。今道县梅花镇石下渡村人,自幼好学,精通诗书。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以诗文举进士,宋理宗淳佑元年(1124年)大魁天下中特科状元。授职建康府教授,淳佑七年升奉议郎,尚书礼部架阁兼给事中,佩紫金鱼袋。办事严明,有声于时。吴必达的生年简介可能有些短,但历史只给出了这些说明,曾国基等撰《湖南通志》、康熙版《永州府志》清嘉庆、光绪《道州志》均对吴必达的状元身份做了记载,列了传记。</div><div> 吴必达生活时期是南宋后期,在嘉定三年也就是1210年通过乡试中了进士,按照常理,中进士时,通过十来年的寒窗苦读才有这样的成绩,一般来说最少也要十五六岁才中得进士,直到1241年中得诗科状元也快达到五十多的年龄了,可谓大器晚成。所谓特科,宋时也称制科,特奏名科。国有大事,皇帝下诏求贤,临时设科目。“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誎,经学优深可为师法,召赴殿试,帝亲试策略,三千学为限,文词义理俱优者中选,赐制科出身,不常设。”《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三(制科)中告诉了我们特科的来由。吴必达,如果要参加特科殿试还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资格,也就是为何中了进士,三十年后才有资格参加特科,当时规制规定省试或殿试的落举,达到规定的举数及年令,由礼部另立籍,奏申朝庭,参加殿试。宋朝时,科举制度严格,对手如林,屡考不称心者大有人在,吴必达正是这场恒心和才华达到了“规定的举数及年龄”才被特奏。才能为殿试第一“特科状元”,在两宋三百多年中,特科御试仅为22次,被录取的不过41人而已,而且不是都中了状元,可见特科状元在历史上也算少有之列。但可惜的是,我们无法得知当年殿试是何策论,吴必达又如何对策,吴在世上没有留有任何手迹,甚为遗憾,仅留世诗文一篇,既中状元之后,在诣阁门向理宋皇帝谢恩时作的一篇“及弟谢恩”诗。</div><div>“圣朝耕化广搜贤,丹陛遥瞻穆穆天。</div><div>历数万年垂正统,精微一理得心传。</div><div>输忠敢罄刘贲一胆,擢第应同李郃肩。</div><div>四海尚期王德治,小臣稽首颂周篇。”</div><div>这首诗歌颂了宋理宗广罗人才,继承道学正统,获得舜道精一心传,畅明了自己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忠心和应具举贤让贤的高风亮节,表达了为实现舜帝德治盛世的到来而努力奋斗的雄心壮志。</div><div> 关于吴必达的仕途,清光绪《道州志》记载“初授建康府教授,七年擢奉议郎,尚书礼部架阁兼给事中,佩紫金鱼袋,所在政治有声。”可见吴的最大官职是给事中,当时也就是正四品京官了。1241年吴中特科状元后,依据规制,特类各种状元及策者,才能授馆职,也就是学官,其他的只授试官,助教,文学之列并非馆职。而当时吴必达年纪也不小了,恩榜及第者一般均是年长之人,《长编》记载:“伏兄恩榜得官之人,而在州县,例皆垂老,别无进望,唯务黩货。”可见吴必达当时年纪不小,最低也快五十岁了,然而,当时没有很快为官,直至1245年淳佑五年才到建康府任职教授,中间的4 年时间干什么去了呢?可能是其父亲或母亲过世,回乡守孝了三年吧,只有这样时间上才对得上。《景定建康志》二十八卷二十页记:“吴必达、淳佑五年七月二十九日到任”,所谓教授就是职掌府学并以经书、儒术、行义训导诸学生徒,掌功课、考试之事,纠正违犯学规者。南宋为中央任命官职,资序较低,为正九品官阶,任期为三年一届,当时,建康府有二员教授,分别为东、西厅教授,吴必达任职东厅教授总领导府学。</div><div> 吴必达任了一届教授后,到淳佑七年十一月,被擢升任京官,任奉议郎,这是宋朝最官中的寄禄官名,是为亲官之列,到京城寄禄,以备奉旨任职事官,官阶为正八品,能够上朝进行轮对,也称大朝官。自升任以来,吴在京城等旨任职,一段时间后,才奉旨到尚书省任礼部架阁,其官名全称为主管尚书礼部架阁文字,简称礼部架阁,其官品视何种寄禄而定,吴必达为奉议郎,就为正八品,但架阁官的要求较高,必须是科举出身或曾任县令正绩显著为之,《宋史》、《咸淳临安志》均有记载架阁官的重要性,它的职责主要就现在来说相当于中央某部档案局的工作职责,就是负责管理档案的,将礼部的文书编制目录,逐一登记,以备检看,二年之后选入架阁库,各部架阁库收贮八年后则上交金耀门文书库。可见当时宋朝对档案工作是相当重视的,主管架阁库的官员择迭有时望者为之,各部多进士及弟者,可见当时朝延对吴必达的才能的认识,委以重任。</div><div> 任职礼部架阁之后,吴必达又升任到了门下省的给事中,达到其人生政治生涯的顶峰,成为了南宋朝的正四品京官,从正八品到正四品是何等地跨越,除非是得到了本朝皇帝或权臣的得用赏识,才可能如此提拔重用。给事中的全称为门下省给事中,为门下后省长官,常年读中颁降与地方上奏的重要文书,如有不妥,即驳回;如先可,即书读(签字放行)(《宋会要职官》),编制为四人为额,管理五案,《中兴圣政》卷47《正给舍之职》:“按中书舍人于制敇有误,许其论奏,而给事中又所以驳正中书遗失,各尽所见,同归于是。”给事中在当时是个比较重要的职位,直接可以接触不同政见的官员。当然,吴必达还受到皇帝的恩庞,可以佩紫金鱼袋,佩金鱼袋是资格老臣,作为一种荣誉,只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官服为紫色,才有资格佩带紫色的鱼袋,显示等级的高低,官衔中须带此名,紫服佩金鱼袋,十分荣耀。由于在位期间,为官正直,同有些权臣高官政见不同,又难免受人排挤,到了吴必达的政治生涯后期,南宋王朝政治日益腐败不堪 ,而吴也年纪已高,返乡之心月日渐长,最后,经皇帝恩准辞官回乡。</div><div><br></div><h3>(二)敬字塔与文风</h3><h3><br></h3><div> 石下渡状元楼前敬字塔建于清道光21年。六边形,共三层,残高五米,塔基直径二米,塔身内空。它由砖石砌成,塔门刻“敬字塔”三字,塔檐较短,檐角微翘,起坡平缓,二层内壁嵌石碑。</div><div> 敬字塔,亦称为惜字塔、敬字亭、惜字楼、焚字库、焚纸楼。与用於烧金银纸的金炉不同,敬字塔是用於烧毁书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是古人“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之一。受科举制度影响,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废字纸,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所以各地自发的修建敬字塔,以“壮风水,盛科举”,树学子人品,令学子们品学兼优。同时也是借惜字敬字,以敬圣人贤人。</div><div> 古塔作为建筑艺术,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媒介,在碧水青山的景致中显得玲珑秀巧,绰约多姿。敬字塔,作为一种特别的建筑,更是将秀山丽水带入古色古香的文化情节里,使之更显美丽娇娆。史料记载,敬字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已相当普及。通常在城镇街口、书院寺庙之内、道路桥梁旁修建字塔。其造型各异,有高耸挺拔的,有墩厚朴实的,塔龛中供奉仓颉、文昌、孔子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与吉祥图案。《世本•作篇》记载:“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龙潜藏”。可见文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神圣的地位。</div><div><br></div><div>(三)海龙庙与民俗</div><div> </div><div> 在神话传说中,龙王是管理雨水的神祗,天地间的风、雨、雷、电都由龙王来控制, 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龙王庙历史上是官府及民众遇旱祈雨的地方,香火十分鼎盛。</div><div> 梅花石下渡村海龙庙壁画,迎龙王,祈雨等仪式,刀斧兵,火枪兵,官员,乡贤老人无一不体现出了清初的众生形态。在壁画中绘制的神祗中表现得都很到位:其北壁绘有四层,有多位神祗拿着镲、伞、梅瓶、锣鼓等;南壁同样绘有多位神祗,或拉车,或驾马,或举伞,或舞剑,或捧着梅瓶,或骑龙,或拍镲,或打锣敲鼓,周围乌云密布,呈现的是一种排山倒海之势,有鲜明的“仪仗出行”的场景。壁画笔法飘逸、线条流畅、色彩明快,极具功力,有着强烈的民间艺术特色。而这些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就不会完整。而祭祀祈雨就是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它反映着民间信仰,折射出百姓期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div><div> 据村民介绍,里面的壁画是在“文革”时期被破坏的。“ 破四旧”期间,很多人在上面乱刻乱刮,这才造成了今日的面貌,这些壁画能够保存至今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幸运了。这些壁画由民间高级画师绘制于清代,对研究当地民俗演变等具有很大价值。至于壁画的丰富人物和内容,尚需进一步考证。</div><h3><br></h3><h3>(文章/摄影:蒋奕)</h3> <h3>洑水河傍的石下渡码头</h3> <h3>状元故里入口---明代攀桂坊石碑</h3> <h3>石下渡吴氏宗祠外景</h3> <h3>吴氏宗祠内景</h3> <h3>状元楼全景</h3> <h3>状元楼前风水塘</h3> <h3>攀桂坊门</h3> <h3>清代《道州志》所记攀桂坊</h3> <h3>清《道州志》所记吴必达中榜时间</h3> <h3>吴必达任职正九品东厅教授总领建康府学,建康府学平面图</h3> <h3>吴必达任职建康府学教授时间</h3> <h3>任职正八品礼部架阁记录</h3> <h3>状元楼与敬字塔</h3> <h3>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修建的敬字塔</h3> <h3>敬字塔全景</h3> <h3> 受科举制度影响,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废字纸,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h3><div><br></div> <h3>敬字塔投纸口</h3> <h3>修建碑文</h3> <h3>“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尊师重礼,绝不可以亵渎文字,不能践踏,更不可揩拭污秽,凡有文字的废纸必须送到惜字塔焚烧。所以各地自发的修建敬字塔和惜字塔,以“壮风水,盛科举”,树学子人品,令学子们品学兼优。同时也是借惜字敬字,以敬圣人贤人。</h3> <h3>清乾隆年间重修的石下渡海龙庙,现为全国文保单位</h3> <h3>重修顶梁题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