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怎么对付国展?</h3><h3><br></h3><div>现在的书法国展是什么概念?是从全国投稿(大都是书法高手)的几万件作品中挑选出二百件作品,即你要战胜几千几万人才能入展,才能走过这座“独木桥”,才有资格作为申请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条件之一。大多数作品一般在初评环节就被拿下,最后剩下的1000件还要经过复评打反对票的手段“处死”一大半,然后只剩下300件进终评,然后还要从内容有误、发现错字、印章乱盖等细节问题来“处死”100件,最后只剩下200件才算入展。你想想,这是何等的残酷和惨烈啊!</div><div><br></div><div>那么,面对如此壮烈的国展,我们应怎么办?是选择逃避还是冲锋?逃避永远没有入展机会,我们还是要选择冲锋。怎么冲?要讲究战略战术呀。现在美院书法专业出来的“专业杀手”、“正规军”越来越多,我们这些“业余杀手”、“野鸡部队”如果硬拼实力只能做“炮灰”,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如何战胜他们?</div><div><br></div><div>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打冷门”。“正规部队”有“正规部队”的缺陷,“野鸡部队”有“野鸡部队”的优点。一般人往往只写“大路货”、“常规货”而忽略“冷门货”、“边远货”,我们必须学会“打冷门”。1994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首届正书大展,只有我一人写魏碑楷书《爨宝子》体,于是“打冷门”入展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见下图1)。</div><div><br></div><div>再看第二件用大红宣写的隶书作品和下面几件行草书作品,说实话水平不算好的,就是选择了很少有人问津的清朝赵之谦、金农、何绍基等风格而已,居然能在国展中获奖入展,就是“打冷门”,现在写隶书一般都推重写汉碑精典,而不推重写明清隶书,写行草一般推重写二王而不推重写明清调,而他们偏偏打破常规思路,于是成功了。</div><div><br></div><div>再看下面几件只有8个或10个大字的对联作品也算是“打冷门”吧。现在,一般有实力的书法家写参赛作品为了体现自己的实力,都写成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堆积而成,都注重几家精典名帖的深入研究和操练,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野鸡部队”,一般实力都不足,基本功也不扎实,怎么办?不妨也来个异向思维“打冷门”,可以选择写一下人家很少写的字,也可以选择写大字试试看。因为每次国展需要多元的各种风格书体的搭配,全都学写几个精典名帖,或全都是小字而没有大字,就会单调乏味。因此我们只有“打冷门”,才有可能打败“正规部队”,才有入展的希望啊!</div><div>'</div> <h3>第二招是“炒特色菜”。写字如炒菜,要炒出自已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吃呀。否则,炒来炒去几个“家常菜”,人家要吃腻的。写参赛作品更加要讲究写自己最擅长的“拿手好戏”,拿出各自的“特色菜”,才有竞争力。</h3><h3><br></h3><h3>过去国展中,曾有人写6尺整张大的小字,即用“苦肉计”来感动评委,现在“苦肉计”没用了,因为好作品太多了,而入展数太少了。现在中国书协规定用4尺以内的纸写小字作品,即提倡小字写成小品。那怎么办呢?大有大的气势,小有小的味道。其实,只要有特色,大小都可以。</h3><h3><br></h3><h3>比如下面这件小字作品,字很精致,章法也比较有特色,再上下拼接二张色宣,看上去更雅致更有古意,更加有特色了,于是就吸引住了评委,入展了。</h3> <h3>下面几幅都叫“特色菜”呢。</h3> <h3>下面这种多字行草密密麻麻的“苦肉计”写法,已属于过时的“家常菜”了,要碰运气才能进国展了。</h3> <h3>写“苦肉计”书法的人要学一下下面这种大疏大密章法安排的作品,灵活一点。</h3> <h3>再看下面这件章草作品写得也不错,取赵孟俯之秀美一路风格,过去几年去参加国展肯定进,现在来讲已经不是“特色菜”了,很难进国展了。</h3> <h3>这种章草已流行过了,现在变成“家常菜”了,因为会写的人已经很多了。</h3> <h3>下面这件章草与行书夹在一起的尺牍作品才算是“特色菜”呢。糅合得这么轻松自然,一点也没有做作生硬的感觉,是要有天才的,一般人是“炒不出来的”,即使能章草能行书的人也不一定能弄得出来。</h3> <h3>下面这种大疏大密章法安排的作品,过去我也弄过,并且曾获过全国大奖呢(见下图第二幅)。可惜已经流行过了,现在来讲已经没有特色了,可以说已经变成“家常菜”了。再说,有许多评委提出“这是为牺牲古法文法而人为故意强化空间对比的章法”,不足取也。尽管我们有人始终认为这种章法安排完全可以的,但是大多数评委已不喜欢了,打分数也不会高的,难进国展呢。那就按下面第三四幅的样子去写,讲究一下古法和文法,不随便断句处理吧。</h3> <h3>下面这件写二王一路的行草作品,字是一般的,但做得很好。达到这种书写水平的人现在可以说是成千上万,但是能做到这种水平的黑底白字的既有古意又很自然的“特色菜”,还是很少的。黑底白字只要书写效果好,做得有古意,还是能吸引评委眼球的,关健是看你是否能做得自然。如果颜料配不好,做法不对头,那肯定不行,那还不如把主要精力花到书写能力的提高上吧。</h3> <h3>现在很多评委反对写色纸,于是很多人不敢写色纸了,但是评委好色是人之常情呢,美女面前谁也无法抵挡。下面这幅大红打格魏碑楷书作品,仍然属于“特色菜”,字写得很精采,照样可以入展。</h3> <h3>下面这种汉简章草风格的作品是形式上的特色货,尽管过去已有多人写过,入展过,现在还是有较大的入展概率的。</h3> <h3>下面这种很古的纸是靠现代电脑特殊技术做出来的,会做的人不多,也是形式上的“特色菜”,只要字有基本功就能入展。</h3> <h3>除了打扮装饰等手段,还有什么其它“炒特色菜”技术呢?看下面这种小楷作品,多少精致啊!一般人写小楷,往往笔画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即使想表达也表达不出,为什么?因为不讲究工具材料的重要性呢。现在竟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工具材料即风格也。太有道理了,现在市场上有专门写小楷的笔和纸呢,写起来效果完全不一样,比普通笔纸要省力好几倍呢。看下面这幅小楷,选用了光滑的泥金纸,笔画粗细变化效果绝对OK,评委不心动也难呢。</h3> <h3>下面这种写很多字的打格魏碑小字,尽管写得不错,但已经有很多人会写到这种水平了。其主要是魏碑结体唐楷笔意的思路,已经没有多少特色了。现在最好能写大字魏碑,那才叫有特色呢。</h3> <h3>有些是靠精彩的作品局部来体现特色的,有些则是靠落款好甚至盖印章好来体现修养的,总之,靠总体章法安排好也能加分,看下面这些作品就是呢。</h3> <h3>第三招是写“热门货”。现在书法圈都在批评一种叫“展览体”的东东,这种粗细对比、收放组合、静动搭配、行草相间的东东不算特别精彩而又无明显缺点,写得很中庸,大多属于“二王”一路书法,可以说人见人爱。每次国展评出来的就是这种“展览体”居多,这种“展览体”就是“热门货”。没办法,人各有口味,评委也一样,于是往往人见人爱的中庸的“展览体”得高票入展了,而确实很出彩的有个性的作品因众口难调得不到高票反而到最后落选了。要知道,评审机制越规范,评出来的中庸的作品就越多,就越“吃香”。下面这种粗细节奏变化明显的写法,就属于现在很流行的“展览体”,很吃香,每次都能入展,快试试吧。</h3> <h3>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作品则特别有灵气,是要有天才的人才能写得出来的。脑子要活络一点,太老实太规矩的人是写不出来的。这种字不获奖不行啊!要知道,天才是天生的,是学不来的。看看下面这些字,就知道了。</h3> <h3>确实,国展是越来越难打了,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写参赛作品,一定要学会调动各种因素,争取把作品发挥到最佳状态。因为比赛就象考试,分数越高越好呢。</h3><h3><br></h3><h3>下面这种作品属于功力型,现在偶尔也能入国展,尽管不能与上面的才气型作品相比,但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讲究一下工具材料,下一些死功夫,大多数人也能学到手。</h3> <h3>下面这种行草相间的现代“流行货”也不能与上面“才气型”作品相比的,但也可直接临摹借鉴一下,学到手后先尝到入展的味道,然后再扔掉学其它好东西。</h3> <h3>下面这种隶书对联入展作品,写也写得不错,形式制作也不错,但有一半是靠内容好取胜的。所以现在写参赛作品,内容也要讲究吻合主题哦,因为好作品实在太多了。</h3> <h3>写大草长卷作品,要学会用精彩的局部处理来调整安排整体的章法节奏变化,否则入展无望矣。看一下下面的作品,要好好吸收哦。</h3> <h3>有道是,三分容貌七分扮。字写好后,形式制作也非常要紧,看下面的作品,打扮后漂亮多了。写作品要学会打扮哦。</h3> <h3>章草用笔比较简单,其实很有味道,也可以尝尝哦。</h3> <h3>章法安排其实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好好感悟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