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强:关于读书的随想(二)

二马

<h1>  <b> 四<br /></b><b> 校园,只为读书而立。<br /></b> 我不知道如何来描述我心中的校园,但我知道:<br /> 校园不是家,是一个公共场所,有他所特别的礼仪要求,不能要求学校像家一样随性与温馨,规矩是他的不二容颜。<br /> 校园不是楼堂馆所,或为迎来送往而极尽奢华,或为装点门面而铺设文化。简朴是校园的天然选择。<br /> 校园不是公园,嬉戏与闲暇不是学习的主题。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项工作,是一项需在一定的时间点上完成一定任务的持之以恒的过程。<br /> 校园不是游乐场,可以任性的呼朋引伴、尖叫呐喊。校园的快乐是一种习得后满足,是困惑后的豁然开朗,是同学间的相知,是思考后的隽永之乐。<br /> 校园不是研究所,可以不断的尝试或试验。人的成长已是千年的故事,于时间中累积而成了一定的方式。<br /> 校园不是机关,可以层层传达。她一定是老师个人在方法上创造以实现党的教育要求的过程。没有个人的创造,就不会有生动而有效的教育。<br /> 校园更不是一个公司,可以产生利润。商人是不可以当老师的,因为商人要计较付出的成本。而老师,为了孩子,是不计成本的,心血与时间成本是无价的。<br /> 真心希望所有在学校工作的,或引导学校工作的,或者研究学校工作的,都认真的让学校成为学校。<br /> 校园,只是为读书而立,为成长而立。</h1> <h1>  <b> 五<br /> 家长,是一份工作。</b><br /> 一对夫妻,因为孩子,便成了父母;若非孩子读书,便永远只是一对夫妻。<br /> 一对父母,因为孩子入学,便成了家长;若非孩子读书,父母便只是父母。<br /> 孩子要长大成人。<br /> 长大,是父母的职责,生而养之;成人,是家长的职责,养而言之。<br /> 读书,是让孩子成人的最好方式。<br /> 读书,只是让孩子成人的方式而已。<br /> 读书,不是读书的目的。<br /> 家长,是孩子读书的期待者、支持者、信任者、帮助者、引领者。<br /> 而家长的所有期待、支持、信任、帮助、引领,都只是为了孩子能成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随时准备着服务社会、利益大众的人。<br /> 家长,便是这样的一份工作。它的酬劳是一个或器宇轩昂,或温柔敦厚的孩子。<br /> 世上还有哪份工作,有如此美好的酬劳?</h1> <h1>  <b> 六<br /> 保持善良 保持努力。</b><br /> 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人的成长。<br /> 当一群老师以他们的善良与努力,带领一众学生成长的时候,校园便成了最美丽的所在。<br /> 如果我们把人的成长作为对象进行观察,发现各成长之间是如此的不同,但所有美好的成长都有两个内核:善良与努力。<br /> 善良会吃亏,努力会吃苦。<br /> 所谓保持,就是不论吃亏,不怕吃苦。如此的成长,男儿便器宇轩昂,女子温婉敦厚。<br /> 成长,很简单,简单到只要保持善良,保持努力。<br /> 如此,幸福便蕴含其中。</h1> <h1><b>  未完待续……</b></h1>

校园

读书

孩子

成长

家长

善良

便成

学校

不是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