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在美丽的五山池采风!

烨焱音乐吴先生

<h3>五山池又名雾山池、雾山仙池,达里加天池,藏语称达里加措。位于道帏乡南达里加山主峰之地东南,侧距县城东南约52公里,距青海省西宁市205公里,是风景浏览景区。地处达里加山主峰东南侧。冬季冰雪覆盖,夏日云雾缭绕。池呈圆形,周长485米,水面积1.86公顷(合28亩),水深 五山池,藏语又称达里加措,位于临夏县麻尼寺沟乡西南部,被称为临夏地区的"珠穆朗玛",是位于海拔4636米的达里加雪峰怀抱中的一颗明珠。她的一泓碧水镶嵌于五峰之间,似明镜,如寒玉,与怪石嶙峋的皑皑雪峰相映成趣,傲然俯视着黄土高原的千山万壑,滚滚东去的九曲黄河,成为周围地区汉、回、藏等各族人民神往的净地。登临五山池,便成为许多人的愿望约10米左右。蓄水量约10万立方米。</h3><h3><br /></h3> <h3>达里加垭口经幡飘扬</h3> <h3>登上达里加看日出</h3> <h3>霞光里的梦想!</h3> <h3>在插箭的地方、在桑台的前面合影!</h3> <h3>身后的就是五山池!</h3> <h3>在这里神圣而虔诚!</h3> <h3>这里海拔已经4000米!</h3> <h3>原始的路标!</h3> <h3>前面山峰出现的地方就是目的地!</h3> <h3>在这里雪山屹立!</h3> <h3>吴冬冬,汉族,生于1990年2月,甘肃省临夏县人。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青海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亚洲流行音乐家协会会员,蹦哒原创音乐网副总监。自幼热爱音乐,曾师从于甘肃省兰州城市学院苏海龙教授学习声乐。2011年9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声乐系,跟随应秀文、郭晓虹、曹娅丽、童学军、苏娟、朱奕霖、等多位老师学习声乐、钢琴以及音乐理论,同年在哥哥吴卫军的影响下尝试歌词创作。 </h3> <h3>在校期间,在《河湟草》刊物中连载文章有《我为何而生》《相见欢·夜》《浣溪沙·太子山》《你在我心里》《草原情》《长相思·行路》《静默的蓝》《相守难》《梦回青海湖》《这一世》《我的音乐梦》《今夜》《秋思》《思雨》《离别》《秋行》《无题》《在哪里》《秋》《思》《酒》《别》《还》《离》《送》《梦里都是你》《凌晨的呐喊》《月圆》《一个人的街道》等;在青海民族大学校报上发表《美丽北京》《妈妈的爱》《家乡的太子山》《尕海湖》。2014年9月由青海省文联主办的河湟双月刊中刊登《凌晨的呐喊》《月圆》《江南的小雨》《缘断》等文章。</h3> <h3>歌曲创作: 从2011年开始与作曲者武越等合作一系列歌曲达30余首,主要有:《帐篷前的阿妈》《阳光下的阿爸》《望天山》《天边的格桑花》《等你在青海》《爱的家》《家乡的小河》《马背上的汉子》等歌曲; 流行歌曲有:《你在我心里》《年轻的朋友》《梦的翅膀》《遥远天边》《在路上》《心在飞》《梦圆中国》《雨夜无眠》《雪夜的思念》等歌曲;</h3> <h3>与作曲者朱天章合作管弦乐交响诗《静默的蓝献给青海民族大学杰出校友索南达杰和所有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出贡献的人们》 在2014年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比赛中由吴冬冬作词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苏娟教授作曲的《撒拉的故乡》获得全国金奖 从2016年开始与著名作曲家刁勇老师合作歌曲《蓝天下的高原》《梦里的草原》等歌曲;</h3> <h3><br /></h3><h3>2016年5月与藏族著名作曲家,为《献给阿妈的歌》作曲的桑吉扎西老师合作《远方的卓玛》《站在山岗》《我的高原》《走进拉萨》《高原姑娘》《远方的姑娘》《草原扎念琴》《唐古拉的情话》《心在草原》《世界屋脊》</h3><h3><br /></h3><h3>2016年与著名作曲家黄耀文老师合作《麦浪滚滚》2016年9月开始与作曲者陶庄合作《黄土黄》《林家河》《谁能和我情深投缘》《我和后海的你》《牵手的岁月》《秋分》《秋叶飘零的黄昏我遇见你》2016年与藏族著名作曲家尼玛次仁老师合作完成通门县法院院歌《通门天枰》2016年与著名作曲家陈良第老师合作《兰州车站遇见你》《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感恩的爱》《祝福》《遥望心中的高原》《青藏铁警》2016年与著名作曲家王瑞玄老师合作合唱曲《高原天秤》2016年11月和著名作曲家王仲老师合作《回忆红色》《中国红》《先辈走过的路途》2016年12月与著名作曲家汪德崇老师合作《梦中的日喀则》《中国梦》2016年吴冬冬自己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有《闪亮的红烛》《老师情》《玉液琼浆的故乡》《雪夜的思念》《心中的科尔沁》《世界朋友在一起》2017年与著名作曲家杨国旺老师合作《红色足迹》2017年与青年作曲家岳树青老师合作《我的家乡古河洲》2017年与青年作曲者苏文德老师合作《青海湖之恋》2017年6月与作曲家郝春峰老师合作《我的陕北我的爱》同年七月与作曲家郝春宝老师合作《大山里的汉子》等歌曲</h3> <h3>2016年由吴冬冬作词武越作曲的声乐作品由青年男高音张狄演唱《田间的老妈妈》荣获深圳市第十三届&quot;鹏城金秋&quot;市民文化艺术节原创作品比赛银奖2015年5月21日在青海民族大学成功举办了个人原创作品音乐会 2014年8月三沙市征集歌词中《梦里梦外梦三沙》入围 2013年7月在青海省首届大学生作品中荣获最佳作词奖 2013.6.28&quot;高雅艺术进校园&quot;之青海省首届大学生原创作品音不同风格的歌曲有九首作品上演。</h3> <h3><br /></h3><h3>2012年4月份年在中国第八届大学生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 他来自甘肃,他来自大山深处,他来自美丽的古河州,他来自彩陶之乡,他来自太子山脚下,大夏河上游。 年少的时候,任何极其细微的事物都可能在我们天真的耘田里播撒下一颗种子。那么,毫无疑问,杨洪基老师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对于他便是一颗音乐的种子,深埋于童年的记忆当中。虽无人理会,却在潜滋暗长。 兴趣往往与天赋相伴,天赋是才华最初的状态,才华如锥,同样的,天赋也是藏不住的。小学五年级时的一次音乐比赛,他凭借与藏族歌手容中尔甲老师高相似度的音质,又精心挑选了一首音调不高,相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表现的歌曲,此次比赛,他一举拿下一等奖。天赋的锥破囊而出。锥尖那首歌便是《九寨之恋》。</h3> <h3>这样的鼓励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比糖果更甜!音乐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但大山脚下的村落里,音乐的甘霖更稀缺,一如西北的雨。没老师、没音乐设施,更奢谈随身听。这颗音乐的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的从音乐的土壤里汲取营养,成长,成长。 一晃到了初中,条件没有得到改善,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没有老师,没有观众,他就唱给巍峨的群山,唱给劳作的谷场,唱给翻滚的麦浪,唱给衔草的牧羊。一声接一声,嘹亮着一个少年的梦想,种子成苗,离离如芳草。 高中,这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在这个阶段,他正式接触了音乐,开始跟大班上课。对音乐的理论,也有了规范化的认识</h3> <h3>也是在这个阶段,他对自己偏民族的声线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了准确认识。并且在高三时模仿蒋大为老师的成名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受到老师的高度赞扬。音乐,音乐,是音乐带他进入青海民族大学。 大学的音乐环境与中学相比,可谓天壤之辈,虽然民大并不是音乐的专门学校,但它的底蕴,它的设施,已经跟中学是天壤之别。</h3> <h3>当初那颗音乐的种子就在这样营养丰富的土壤中焕发新生,蓬勃出旺盛的生命力。如今他望着这根枝繁叶茂的大树,不禁感叹道,它长势正好! 一棵生长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的音乐的种子,能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充满生命力的发芽,生长,茁壮,直到枝繁叶茂,着实不易。这其中的坚持是对梦想的热爱与执着。在这里,我们要向坚持致敬,为梦想鼓掌。</h3> <h3>朴实真挚的赤子情怀评吴冬冬的词作《麦浪滚滚》------著名作词家王斌 词评</h3><h3>俗话有&quot;后生可畏&quot;之说,我一直赞同这一说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句话的其中含义也越发感觉其的精准。因为,这句话中的那个&quot;畏&quot;字,已经不仅仅是字面上的&quot;惧怕&quot;之意,更包含着一种欣喜之意,更包含着一种振奋之意,更包含着一种希望之意。而&quot;后生&quot;二字本身,不就是一种希望吗?!</h3> <h3><br /></h3><h3>近日捧读吴冬冬的歌词作品《麦浪滚滚》,心中便是这种感觉。</h3> <h3><br /></h3><h3>吴冬冬,出生于1990年,是一位来自甘肃的大山深处、素有&quot;彩陶之乡&quot;的临夏,标准的&quot;90后&quot;。201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声乐班。在系统学习声乐、钢琴、音乐理论的同时,他也开始了对音乐文学歌词的创作尝试。也正是这一尝试,为他洞开了又一扇艺术大门,让他乐此不疲地沉醉期间。《麦浪滚滚》,是他众多词作中的一首。</h3> <h3><br /></h3><h3>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麦子是最为常见、最为熟悉、也最为亲切的农作物。每当春天悄然来临,大地刚刚甩去冰雪外衣之时,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那来自麦田的那方新绿。也就是那方新绿,给人带来的那种喜悦,是自然而然地发自于内心深处。在其后的日子里,麦苗们在春风的抚许下,一天天地长高,进而形成如海浪般随风翻滚的波涛,身处其中,又给人带来多少无尽的感慨与遐想呀!请看</h3><h3><br /></h3><h3>《麦浪滚滚》</h3><h3>作词:吴冬冬</h3><h3>作曲:黄耀文</h3><h3><br /></h3><h3>微风吹来绿色的春天,人间的万物旧貌新颜。</h3><h3><br /></h3><h3>路边的树叶摇曳狂欢,眼前的麦浪滚滚延绵。</h3><h3><br /></h3><h3>锦绣河山,美丽无限,眼前的麦浪放歌在耳边。</h3><h3><br /></h3><h3>我静静的站在麦浪边书写千言,给大地写下美丽无限。</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小雨滋润大地的春天,山峦的草木绿色连绵。</h3><h3><br /></h3><h3>田垄的小花绽放灿烂,眼前的麦浪滚滚不眠。</h3><h3><br /></h3><h3>千山万壑,百花争艳,眼前的麦浪放歌在耳边。</h3><h3><br /></h3><h3>我静静地站在麦浪边书写千言,给大地写下辉煌灿烂。</h3><h3><br /></h3><h3>这是一首典型的一段式歌词,也很有特点。</h3> <h3><br /></h3><h3>词的主题是《麦浪滚滚》,可作者并没有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对麦浪的描摹上,而是借助于微风、树叶、山峦、草木、小花等具体的物象,来抒发对麦浪的唱咏,通过春风、春雨对这些物象的吹抚、滋润,通过对这些物象所丰富的春景的赞美,来表现对麦浪的赞美。也许人们还会看到,上下段中都有重复的词和句子,作者也正是用这重复的词和句子,来表现对麦浪的赞美,也可做为副歌为曲作者提供使歌曲旋律丰富的空间,这也该作品较为突出的特点。</h3> <h3><br /></h3><h3>作为音乐文学歌词本身就具有着形象性、抒情性、歌唱性的本质特征。尤其是其作为汉语言的产物,歌词更要具有汉语词语的形象、节奏、音韵的修辞的特点。因而,素材、题材、主题、形象、节奏、音韵和修辞,就成为在歌词创作中必须注意的七个要素。</h3> <h3><br /></h3><h3>通观《麦浪滚滚》,歌词创作中的七个要素基本具备,且语言较为朴实,没有刻意地堆砌华丽的词藻,因而显得较为自然而清新,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孩子对麦浪的那种虽纯朴自然,但却炽热无比丰富的情感,而作品所深含的那种朴实真实的赤子情怀,使作品充溢着一种内在的感人力量。试想,如果不是用心,怎么能听到麦浪在耳边放歌?如果不是用情,怎么会在麦浪边书写千言?这独特的感受,来得自然而亲切,怎么不会打动读者或听众呢?</h3> <h3>蓝天白云雪山美丽壮观!</h3> <h3>此刻踏上4300米的高峰</h3> <h3><br /></h3><h3>词界泰斗乔羽先生说过:&quot;歌词是最容易写,也是最不容易写好的。百把来字要写出一个东西来,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对大千世界独特的观察能力,没有对生活形象的捕捉和塑造本领,为, 有对音乐律动与节奏的感觉和悟性,是万万办不到的。&quot;乔老爷的这句话讲得实在太好、太到位了。他在告诉人们要创作一首好歌词是不易的同时,更在对从事歌词创作的人提出了一个极高的要求和标准。相信这句话不仅会受益于吴冬冬,也更会受益于我们每一个歌词作者。</h3> <h3><br /></h3><h3>吴冬冬是位从事歌词创作时间不长的人,但由于其对歌词艺术的认真诚恳和孜孜以求,已经创作出一批较有水准的词作,为自己收获了颇多的成果。目前,他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可谓是小荷已露尖尖角了。</h3> <h3><br /></h3><h3>艺术是追求完美的,但在美的追求过程中,难免会有某些不尽完美或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感觉,《麦浪滚滚》这首词中,如果能把麦浪之美再精描一些,让麦浪多呈现出一些壮阔之美与震撼之美来,将会产生更为到理想的效果。这,只是一家之言,谨供参考。因瑕不掩瑜,我很喜欢这首词作。</h3> <h3><br /></h3><h3>歌词首先是来源于生活,沉淀于心灵,加工于大脑,呈现于社会,具有很大的表现空间和无穷魅力。歌词比诗歌更通俗易懂,离读者和听众的心更近。虽然有一定的结构束缚,就像人们所说的是&quot;带着镣铐跳舞&quot;,可它还是有一定的自由空间的,足以让痴心它的人驰骋其中,写出比较好的作品来。把这句话送给吴冬冬,也与我自己共勉。后生可畏,祝愿这位后生保持着这难得的赤子情怀,在歌词创作的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h3> <h3>  灵感来源生活妙笔富有诗意</h3><h3> ---品读词作者、歌手吴冬冬歌词印象</h3><h3> 著名词作家范修奎老师词评 </h3><h3> 很高兴认识青年词作者、歌手吴冬冬,我也十分荣幸地利用国庆假日抽出时间来品读他带有生活气息的歌词,字里行间中有一种心跳的感觉,总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扑鼻而来的泥土香。可见,他是在生活之中寻找灵感,在妙笔之间升华情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诗意的酝酿,构建起一首首优美的歌词,阅读是内心读白,演唱是情感抒发。</h3> <h3><br /></h3><h3> 人在陇上行情在纸上抒</h3><h3> 青年词作家、歌手吴冬冬的歌词给我的印象是具有泥土香,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业余爱好者,每当我阅读具有乡野气息的词句,心中充满无限的感触,回忆自己的童年,留恋自己的家乡,难忘成长的伙伴。请看他的歌词《帐篷前的阿妈》和《田间的老妈妈》这两首歌词,他从不同的侧面描写自己内心的情感,一首是写妈妈的心愿,一首是写子女的祝愿。我也从他词句之中,仿佛看到一位才气十足的男子行走在草原之上,在跋涉、在寻找心灵深入的灵感之光。从&quot;牛羊、经幡、炊烟、酥油茶、帐篷&quot;这些具体实物的描写,词句连贯性强,具有画面感,再到内心情感的深挖,以&quot;祈祷、念说、祈盼&quot;这些词语表达情感,很好地把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阿妈刻画的生动感人,阅读感人肺腑,演唱催人泪下。可谓民族歌词中的上乘之作。另一首歌词《田间的老妈妈》同样的手法,不同的情感抒发,更显妈妈的无私和伟大,请看他的歌词&quot;不抱怨、洒下的汗水、沉默的心酸、老茧&quot;等词语更是给人情感的波动,令人情不自禁地流泪,这就是农村老妈妈的真实写照,如果你没有生活在农村,没有感受那段成长的岁月,无法创作出饱含深情的歌词,因此,我评价词作者、歌手吴冬冬的歌词写作是有生活的深度,情感的厚度,艺术的高度。</h3> <h3>这是一条用心要走的路!</h3> <h3>的高度。</h3><h3> 爱在心中生诗意在词中</h3><h3> 青年词作者、歌手吴冬冬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他一路行走,一路放歌。用手中的笔,抒发心中的情,诠释人间的爱。请看他的歌词《雨夜无眠》通过景象的描写,从自我的情感升华到与读者互动,让每一位阅读者都感受到身临其境,无论是热恋、思念、失恋、企盼的男女青年都可以在品读《雨夜无眠》歌词中,感受到爱的力量,也许是甜蜜的回忆,也许是无助的煎熬。这就是雨夜中的无眠,无眠中的情缘。词作者、歌手吴冬冬巧妙地依景托情,景情相融,把一场雨夜描写的富有诗意,词句之间跳动着火热的情感脉搏,歌词中的"一半是温柔的我,一半是沉默的双眼,一岸是深情的我,一岸是向往的双眼"写的好,写的巧,写的妙,这不得不叫人感叹,为之点赞。这几年写高原的歌词很多,传唱率特别广,多了就难写,不容易出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写高原歌词,我个人认为:"在歌词创作上,就必须要找准写作的切入点和闪光点,从而突出歌词的特色和风格,只有这样你的歌词才能与曲作家和歌手产生共鸣点。"这首《蓝天下的高原》以天空、白云、雪山、马背等为切入点,层层递进的方式,拟人的手法描写的恰到好处。如歌词中的"白云悠悠,小河流淌"富有诗意。阅读时,我的眼前仿佛就有一片高原呈现。同时,我也在品读歌词《雨夜无眠》和《蓝天下的高原》中,体会到词作者吴冬冬浓浓的爱是从心中自然而生的,在歌词中显示的有血有肉有情感,这种爱是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突出了歌词的特色和风格,那就是歌词中有诗情,歌词中有故事,歌词中有韵味,歌词中有诗意。</h3> <h3><br /></h3><h3> 无声胜有声情感在沸腾 </h3><h3> 青年词作者、歌手吴冬冬好学、勤奋、踏实,在歌词创作与歌唱的道路上追求真善美。他所创作的歌词是会说话的,情感上与读者相通,词句上与读者共鸣。请看他的歌词《祝福》,从表面写到内心,从小我写到祖国,祝福一词特别吸引人的眼球,让读者一看这样的题目,就有一种冲动的阅读感,祝福什么?如何祝福?他在歌词中写到&quot;祝福是一首诗,祝福是一首歌,祝福是一杯酒,祝福是一句话&quot;写的很温暖,人人都可以接受,彰显出祝福需要真情实感,亲朋好友才向上攀,祖国河山才灿烂。《马背上的汉子》这首歌词,从题目上就有动感,无声胜有声,歌词中的&quot;牧场、摇篮、呼唤&quot;都是有声的词语,&quot;有了你有了你&quot;反复的出现,强调了马背上的汉子是牧场的希望,是草原的梦想,草原没有马就没有了特色,马上没有了汉子就没有了看点。歌词创作不仅要有灵感的升华,还要有情感的抒发,才显示出歌词的生命力。青年词作者、歌手吴冬冬在歌词创作与演唱上找到了歌词情感中的平衡,场景写作与语言互动,他的每一首歌词都是心灵流淌出的词真句新,词美句佳,阅读美不胜收,品味心生敬仰。在无声的歌词世界中,创作情感起伏的词句,在无声的歌词世界里,沸腾着情感的律动,激发读者、曲者、歌者听觉和视觉上的情感传递。 </h3> <h3>  品读青年词作者、歌手吴冬冬的歌词,我看到了歌词中许多闪亮的地方,他的歌词也赢得了专家的肯定和网友的点赞,他写出了歌词的风骨,也写出了歌词的诗意,他的歌词耐人品悟,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读是一幅画,品是一首诗,唱是一首歌。歌词是文艺大花园中含苞的花蕊,需要精心的培养和灌溉,才能开出迷人、芬芳的花朵。我真心祝福青年词作者、歌手吴冬冬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创作出诗意的词句、感动心灵的精品之作。</h3> <h3>在这里安静祥和!在这里没有浮躁!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博爱!</h3> <h3>在这里聆听流云的声音!在这里仰望雄鹰🦅的翅膀!</h3> <h3>看远处飘荡的经幡!</h3> <h3>在石山的印迹中遥望远方!</h3> <h3>碧草蓝天!雪山之颠!</h3> <h3>经幡旁边安静的遥望!</h3> <h3>此刻!这里的天最蓝!</h3> <h3>蓝天白云羊群雪山!</h3> <h3>在美丽的五山池边梦要飞翔!</h3> <h3>与美丽圣洁的五山池合影留念!</h3> <h3>在这里水清清人虔诚!</h3> <h3>在这里涟漪不断!雄鹰展翅!</h3> <h3>在4300米处碰见雪莲!</h3> <h3>7月的雪花飘落在达里加!</h3> <h3>达里加的山峰⛰️</h3> <h3>在草原上感受温暖的阳光!</h3> <h3>在这里写下最美的歌谣!</h3> <h3>蓝天立日雪山耀眼!</h3> <h3>美丽的达里加措、圣洁的五山池边!我感受到了虔诚!真诚、和谐!和大自然一切美好时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