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体验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一定要放手让孩子去接触去体验,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打破“怕”和“担心”,关注孩子体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给孩子智慧的点拨和指导,更加重要的是让家长也懂得这样做。——林美娟老师</h3> <h3>八月上旬,在刘学军校长的推动下,我们翰林尚雅国学幼儿园组织部分老师和迁安马兰庄伏羲班的全体伏羲娃和部分家长,在迁西长城脚下李家峪村进行了两天一晚的游学活动。</h3> <h3>这次游学我们进行了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的设计。“以玩带学”贯穿始终。</h3><div>团队组建后进行的第一个游戏就很有意思:</div><div>分组:第天上午九点停车场集合完毕,按照大小个男女各一行,一二三四报数,按照男女一四,二三对调重新结成四组,这样分组是为了保证高矮搭配均匀,为以后的各项活动做团队准备。</div><div>分组后各组选出组长各一名,分别由马永会老师、袁月老师和叶雅老师带领,准备队名、队呼,并提出第一个游戏规则:在活动场地周边每人找一片植物的叶子,按照一定顺序头尾相接,连成水槽,上面由组长把一瓶水倒进水槽,下面有人用空瓶接着,接到水最多的一组胜。</div> <h3>奖励:小组获胜者每人加十分,积分可以兑换CS生命值。</h3> <h3>第一组状况:马永会老师带领大家商量完队名和队呼后,开始研究怎么把水槽设计得滴水不漏,还能更快速地把水导入另个瓶子里,他们想到叶子大了,水就不会流失,于是最先找到大叶子,每人手里一片,前后联在一起,生怕在自己的手里把水漏掉,让团队丢分。</h3><h3>结果:由于战线拉得过长,水还是洒了不少,空瓶子里只接到了一半的水。</h3> <h3>第二组状况:在袁月老师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把队名队呼完成后,也迅速找到自己最心仪的树叶,在简单的训练之后举手示意,做好了接水的准备。</h3><h3>结果:该队前后衔接得很紧密,只是配合上出了一点点小差错,负责倒水的组长有点心急,导致水洒了一些出来,最后接到了九成左右。</h3> <h3>第三组状况:在叶雅老师的带领下,第三组迅速完成了队名队呼,并很快找到了适合的叶子和快速导水的方法,经过讨论很快站好位置并举手示意。</h3><h3>结果:大家集思广益,互助合作,最后水一滴没有洒掉,成功地完成了百分百的导流。</h3> <h3>我和各位老师家长们在旁边静观其变,并观察每一组成员的表现,这是体验式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我们本次总结和后期的活动设计调整积累资料。</h3> <h3>总结:我先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位组员到前面分享自己团队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第一组的小朋友在分析中提到了付晟言不配合的问题,刘学军校长马上提醒到“伏羲娃娃不指责,只帮助”;第二组分析到两点:一、倒水太快了;二、有的同学把树叶压在了上家的树叶上面了,导致水从缝隙里流了出来。第三组分析到成功来自大家的团结,面对问题共同想办法,方法得当,倒水动作准确到位,不急不躁。</h3><h3>针对整个活动的系统观察,我最后不失时机地作了一个提升总结,也是体验教育的重要一环:</h3><h3>一、首先肯定了各组同学的积极努力。</h3><h3>二、团队合作的前提是大家听从指挥,即不能私自掉队,也不能互相指责,即使本组有掉队的同学也要帮助他回到队伍中,团队就是一个整体,伏羲团队只有帮助,没有指责。</h3><h3>三、认真听老师的要求,专注力和观察力是成功的保障。首先,马老师说在操场周边找到植物的叶子,大葱是不是植物呢?我举起手中的葱叶,圆筒状,去掉尖部,几个叶子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管子,一头插在空瓶子,另一头倒水,水快速流进空瓶子,而且一点没有流出来;二、叶子的大小不是最重要的,把管道做得短一点,也是成功导流的好办法。一组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战线拉得过长,如果树叶连接多一些或者干脆叠加,效果就完全不同了!</h3><h3>通过这个小游戏,我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团队建设的几个关键点:团结、服从指挥、集思广益、整体意识。</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