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见伟大一一"半条被子"故事的艺术再现。作者:唐凤鸣

唐凤鸣

<p>  美术作品《半条被子》创作回顾。</p><p> 自去年底,我开始构思创作《半条被子》至今日时间已过去大半年。从构思草图开始我先后六易其稿,期间承蒙朋友圈诸多友人出谋划策。集朋友智慧之大成,中国画作品《半条被子》终于问世,尽管作品存在诸多遗憾。做为一个汝城土生土长的画家、教授为回报故土,我今年四月赴汝城釆风时将作品第一稿赠送给汝城县委、县政府,受到汝城人民的高度评价;五月间我将作品的第二稿送湖南省庆祝建军90 周年美术作品展中意外获得头奖。 </p><p> 作品及评论文章先后在《陝西日报》、《郴州日报》、《湖南日报》推介发表,并拟于十月下旬湖南省红色旅游节开幕式(故事发生地文明沙洲村》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推介发表。 </p><p> 作品赠送汝城后,县委主要领导建议将中国画作品《半条被子》重新设计为雕塑作品永久存放在汝城文明沙洲村广场,以更好地纪念革命前辈弘扬革命传统而不忘初心。 </p><p> 将中国画改成雕塑,也就是说从平面的造型改为360度的立体造型,同样的题材内容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实际上就是二度的艺术创作。雕塑艺术的创作程序是先把纸面的创作构图转变为小泥稿,在塑造小泥稿时要准确的理解和反映出作者的构思构图,人物的形体比例、动态表情、服饰道具,除了还原平面造型元素外,更多的是要进行二度创作,即将原来纸面上的二维的虚拟空间转换为真实的三维空间。作品中人物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呼应关系、主从关系都要重新考虑。在艺术表现语言上要把中国画的笔墨表现语言转换为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这是一个艺术创作上质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作为纸面造型的中国画它与观众的互动关系是被动的,它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展开的。而雕塑作品尤其是作为公共艺术的户外雕塑中的广场雕塑,它放置的是在一个开放式的开阔空间,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关系是主动式的。周边的环境、观众的视线、雕塑的体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互为补充。在特定的情境里,广场雕塑是人们的视觉中心,广场雕塑的造型形式,体量大小、尺度高低、材质选择等对其艺术效果都将产生影响。在进行小泥稿创作前我与制作方商定,为体现故事的历史沧桑感和真实感,有利于雕塑人物动态的生动性和后期质保的长久性,将原计划中的石雕形式改为青铜铸造形式;为拉近雕塑作品与观众的心灵距离,人物高度确定为2.5米左右(最佳距离观赏时的视觉差);雕塑基座确定为1934米,以纪念1934年红军长征过汝城的时间。(2019年4月省委主要领导建议雕塑作品自小广场迁移至主题广场后,根椐科学测定最佳视觉距离,基座升高至两米。),基座为黑色花岗岩,与青铜颜色形成互补,基座正面上方刻有雕塑作品名称《半条被子》,下方为 鎏金黑体字“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p><p> 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从小泥稿放大到等比例大泥稿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汝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把雕塑的二次创作当作自己的艺术品创作,制作方河北翰鼎雕塑集团有限公司选出了十余人的最佳的制作队伍。为保证雕塑作品能很好的体现原作的创作意图,我与同事李鹏老师、汝城县政府代表县文管所所长何志军先生组成的艺术监制专家小组,本着尊重历史,贴近生活,还原真实,升华艺术的创作宗旨,我们认真把握人物动态、人物结构、面部表情、服饰道具等细节的真实性、生动性,日以至夜,一丝不苟地工作。在多方的友情合作中,从二维到三维,从中国画到雕塑,雕塑作品《半条被子》诞生了,可喜可贺! </p><p> 今年国庆前夕,一座高约4.5米的青铜主题雕塑将永久䇄立在故事发生地汝城文明沙洲村,先辈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p><p> 雕塑作品《半条被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她永远属于人民! (唐凤鸣记于雕刻之乡河北曲阳县羊坪镇艺术部落2017.9.1.)</p> <p>平凡中见伟大</p><p>——我画《半条被子》</p><p> 唐凤鸣</p><p>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情地提到:“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p><p> 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普通故事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后,小山村沙洲村火了,前来参观访问考察学习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村子红火了的原因,我想是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当今社会我们党员干部中有的人忘记了初心,忘记了老百姓。参观考察故事发生地沙洲村后,我就有了创作的原始冲动。</p><p> 之前,汝城县委宣传部门曾发布这个故事的组画,美中不足的是组画在构图中将红军女战士与村妇分成相对两组,画面军民鱼水情深的效果淡薄了,送被子的画面看起来像是恩赐对方。</p><p> 构思时我把握了几个度,一是红军来自于老百姓,军民关系是鱼水关系;二是送被子是人性中善良的本能体现;三是故事是那个年代军民之间自然发生的平凡事情,它的意义在于平凡中见伟大,对当今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p><p> 在构图中我将人物重新进行组合,突出了军民关系的鱼水情深;在“送”被子与“接”被子的动作中,力求表现出人物动态的自然和朴实善良的情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力求统一于"送与接"这个核心情节的专注,同时又要表现出各位女战士的个性与特征。</p><p> 为突出画面的主题,我删除了小构图中作为背景的民居大门和道具,采用大面积空白的处理。</p><p> 在艺术表现语言方面尽量发挥中国画的“笔墨为上”的特点,借鉴了传统山水画中的积墨法,层层皴染,力求使人物塑造有分量有历史沧桑感;在人物头部形象的表现上借鉴了西画写实手法深入塑造,尽可能表现出人物的真实与生动。为拉近与观者的心理距离,自然重现这个故事,我采用了大画面的规格,人物比例接近真人大小。</p><p> (本文原载湖南日报,作者系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件作品获国家级、省级美术作品奖。)</p> <p>中国画作品《半条被子》</p><p>湖南汝城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p> <h3>美术类一等奖获奖证书。</h3> <h3>建军节在长沙参加美展开幕式颁奖与历届学生们合影。</h3> <h3>《半条被子》作品草图。</h3> <p>作品(二稿)赠送汝城县委、县政府。</p> <p>《半条被子》雕塑小泥稿(100cm)</p> <h3>小泥稿与等比例泥稿。</h3> <p>主创:唐凤鸣教授。</p> <p>助理:李鹏副教授。</p> <p>指出作品中的不足。</p> <p>集体讨论深入塑造作品。</p> <p>人物头部。</p> <p>人物头部。</p> <p>人物头部。</p> <p>人物头部。</p> <p>人物头部。</p> <p>人物头部。</p> <p>人物头部。</p> <h3>人物局部。</h3> <h3>人物局部。</h3> <h3>作品的不同角度。</h3> <h3>作品的不同角度。</h3> <p>人物动态细节处理。</p> <p>人物动态细节处理。</p> <p>人物动态细节处理。</p> <h3>部分道具细节。</h3> <h3>部分道具细节。</h3> <p>泥稿竣工。</p> <h3>立此存照。</h3> <p>《半条被子》泥稿(人物高度约2.5米)完工,全体参与人员合影。</p> <p>2017年10月1日青铜雕塑作品《半条被子》䇄立在故事发生地湖南汝城文明沙洲村主题广场。</p> <p>工作照。</p> <p>工作照。</p> <p>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莅临指导。</p> <p>汝城县委领导指导工作。</p> <p>向省、县领导汇报工作。</p> <p>人物局部。</p> <p>人物局部。</p> <p>人物局部。</p> <p>人物局部。</p> <p>人物局部。</p> <p>人物局部。</p> <p>工作照。</p> <p>工作照。</p> <p> 后记</p><p> 中国画作品、雕塑作品《半条被子》及相关评论文章先后在《陝西日报》、《郴州日报》、《湖南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网、中新网、中军网、中青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媒体推介发表,为宏扬革命传统,传播红色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了艺术品的直观教育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作品已家喻户晓,为湘南学院争得了荣誉。</p><p> 习近平总书记9月16日亲赴汝城沙洲村考察调研,这是一件具有非常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可以预见,作品未来将产生更加深远的社会影响。</p> <p>美术作品《半条被子》创作成功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在此,衷心感谢各界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p> <p>衷心感谢我的同事李鹏副教授在雕塑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辛勤付出!</p><p>衷心感谢汝城县委黄毅同志(时任县委办主任)、方南玲同志(时任县委书记)的大力支持!</p><p>衷心感谢各位的观赏!</p><p>(作者: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唐凤鸣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p> <p>永恒的纪念——半条被子 温暖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