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时光之怀旧

丹丹 

<h3>  我不是昆明人,却在昆明生活了11年的时间,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一丝的焦虑,感觉心无处安放,这样的时光已过了大半。空闲时间背着包游荡在街头,慢下脚步,很神奇,这段时间才慢慢发现了我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城市,既然有了空闲下来的时间,也喜欢随处走走,那么开启在昆明市内的短途旅行,昆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h3><h3><br></h3><h3> 2017.9.2开始记,市区内繁华的地方护国路上的护国桥</h3> <h3>护国桥民国八年孟夏月建的字迹要走到桥下才能发现,好惊喜万分╮(‵▽′)╭</h3> <h3>  有些惊喜总是在那么不经意中,发现财盛柱我是多么兴奋,旁边是财盛巷老小区</h3> <h3>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位于一条幽深的巷子中节孝巷,地面都是青砖石一路铺设到尽头,一路旁边的墙都有贴着孝感的文字,想着这条巷子又有着其故事的。</h3><h3> 建党旧址已经免费开放参观:</h3><h3> 周一至周五(9.00--14.00)</h3><h3>团队预约参观电话:0871_65363712</h3><h3> 65157965</h3><h3><br></h3><div><br></div> <h3>  2017.9.4(周天),大德寺双塔位于五华区华山东路43号院内,这些有纪念意义的景点周边都是老小区,觉得这边的居民都很幸福可以见证着它的岁月。</h3> <h3>  现在看到的是这样的,拍不到它的全景,还有一棵不知道多少年的苍翠的大树陪护着,经过这几天走下来很多具有文物保护对象的,都在开始维护和修缮中!!!!</h3> <h3>  地址位于华山东路7号,另外一处具有法式风情的保护建筑,现在很多名人的故居大多都被作为餐馆了,这处建筑餐馆名为一栋洋楼,经询问,可以进入参观的。</h3> <h3>  黄河巷杨氏公馆,位于五华区华山东路五华山社区内,这些建筑都很不好找,我走的时候并没有要特意去找在哪,顺着一个方向,把华山东路东西南北都注意着看看,看上去,有些很破败的房屋和它旁边的现代建筑不同了,可能你就要留意了,兴许都是文物保护。</h3> <h3>  早上还是大太阳,不多会儿就天空就开始下起了大雨,这雨好大啊,又没有带着伞,只好在门口躲会儿,这场雨、这座房子,都在告诉着这个城市的人们,时代不管如何变迁,都与那个时代名人们做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h3> <h3>五华山:上风上水 龙脉人脉</h3> <h3>位于华山南路</h3> <h3>  这处朱德旧居,位于五华区小梅园巷里,很幽深僻静的一条小巷,满墙都是很多的墙绘,描绘着这位历史英雄人物,旧居门口一棵绕腾植物看着有许多年了,枝干很粗壮。</h3><h3>旧居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天 周一闭馆</h3><h3> 上午9:30_10:05</h3><h3> 10:35_11:10</h3><h3> &nbsp;</h3><h3> 下午14:00_14:35</h3><div> 15:10_15:45</div><div> &nbsp;</div><div> 电话:0871_63617017</div><div>另外一处昆明朱德纪念馆位于红花巷中</div><div><br></div><div> </div> <h3><br></h3><div> 空余时间,喜欢穿梭在城市的小巷子,独爱这种旅行的意义,小巷子看着与大街上穿行的车流和拥挤的人多不同,幽深僻静之处,寻找儿时的记忆,亦或寻找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和历史相链接的地方。今天收获了很多的信息,感触很深的是下图的水晶宫,发现时我是很惊讶的,就唯独图中的范围,周边用铁栏杆包围,这个又有着什么故事呢。我在周边的大梅园巷、小梅园巷寻找着有关的痕迹,在一位小哥的笔下看到如下:</div><div><br></div><div>《水晶宫地名来历》水晶宫位于昆明市五华山麓,即是巷名又是社区居委会的名称,东起大梅园巷,西至华山西路,中段与小梅园巷相连,东高西低,混凝土路面,长150米,宽3米,清代此地清幽僻静,乾隆十四年(一七七零年),居民在北凿井一口,水凉渐渐,清澈如镜,味甘泌脾,遂在井边建一小庙,匾题:水晶宫(庙今已无存),巷内平地整洁,假山水池装点,四时鲜花怒放,有常绿灌木相映,是省、市绿化、美化、文明、卫生先进小巷花园式单位。</div><div> </div><div> </div> <h3>  这个位置不知道之前走过多少次了,可是却从来没有去认真的留意这面墙上写着什么,也是在同一天绕了两次回到这里,惊奇、惊讶,欢喜得不得了。</h3><h3> </h3><h3> 位于圆通街与青云街路口交叉处,圆通街翠之稼龙公馆131号入口处,这里每天的车流量和人流量特别集中,这条路上有圆通动物圆、圆通寺,还有这座城市的名片翠湖,非常繁华的地段,也许像我一样能注意到的都很少,这面墙角的浮雕记录着昆明八景、昆明城池图、滇军抗战等。</h3> <h3>  圆通街与青云街交会处为昆明十三坡之一学院坡即大兴坡,长500米,是李公朴先生殉难处。</h3> <h3>  有一次偶然浏览到图片,记得它的基本外形今天我就顺道在北门街走走,看看,终于发现这个牌坊式的大门,面向北门街这面写着翠明园,有什么不一样呢?当我绕到后面看到"唐公馆",现在只剩下这个大门了。</h3><h3> </h3><h3> 原来这里是唐继尧的故居,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始者与领导者,始建于民国初年,是当时昆明规模最大,环境最为幽雅的私家花园,公馆大门为"门式坊"形式的三开间牌坊门。</h3> <h3>  富春街有大小富春街之名,位于大富春街83号原(立有"大富春街何氏宅院"的碑刻),碑刻为原滇军将领何世雄私宅,看上面的信息说不对外开放。</h3> <h3>将军楼</h3> <h3>  这个位置是从如安街中段转进来的,我以为是就是叫如安街,原来这里就是小富春街(敬老院位置),资料上说老昆明人口里叫三转弯,</h3> <h3>  位于景星花鸟市场的一颗印老房子</h3> <h3>  一二一大街中国历史名校云南师范大学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旧址</h3><h3> 建于1988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为纪念西南联大成立50周年而建,每校各建一个三角亭,三个亭的布局呈三角形。</h3> <h3>位于书林街一栋居民楼院内的建筑</h3> <h3>近日楼</h3> <h3>2017.9.22</h3><h3>文庙棂星门,元代昆明始建文庙。</h3> <h3>为三门四柱式石牌坊,左右为"礼门"、"义路"</h3> <h3>位于文庙东巷5号,建于民国初年的藜光庐。</h3> <h3>  圆通禅寺,是云南著名的禅宗古刹,坐落在圆通山南麓,原名"补陀罗寺",始建于唐南诏时期,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元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扩建,更名为圆通寺,清康熙年间重建。</h3> <h3>  位于南屏街中心广场的昆明.故城记,南屏街是昆明历史上的老街区,现代社会中人流量非常集中的、也是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结束今天一天的路线,满满的回忆……</h3> <h3>顺城清真寺始建于明初</h3> <h3>位于云南大学内的会泽院</h3> <h3>昆明十三坡之一贡院坡,现昆明云南大学正门一段</h3> <h3>位于翠湖北路云南大学校内的熊庆来、李广田旧居。</h3> <h3>  福春恒商号旧址,建于1924年,昆明近代民居的优秀代表见证了清末明初云南商号的兴衰,地址位于昆明市中心的老街钱王街。</h3> <h3>始建于清代的双龙桥</h3> <h3>  巡津桥,修建于一九七二年,在得胜桥和双龙桥中间,以前叫"小人桥",二零零九年西山区政府重新修建,正式取名巡津桥。</h3> <h3>  始建于元代大德元年的大德桥曾几度毁于战火,明洪武年重建,以其当云南之要津,而改名为云津桥,清康熙时平定三藩之乱,清军从云津桥上攻入,取得胜利后为纪念此役,清道光年间重修此桥时改名为得胜桥。</h3> <h3>  跟着导航饶了一大圈,算是找到了,原来这个位置就位于得胜桥的斜对面,顺着盘龙江一小段的距离,一幢黄色装潢的墙面,非常显眼。</h3><h3> 滇越铁路昆明站南车房遗址,滇越铁路通车典礼曾在这里举行,跟着网上的资料在身边寻找到该地址,还没有看到文物保护建筑的说明碑文。</h3> <h3>  这个位置我之前路过很多次,公交车上看到这么个小亭子,感觉不一样,也想着饶过来看看,但每次行走的路线都错过了,今天下了公交车后返回来看看。</h3><h3>明永历帝殉国处,之前看昆明十三坡时有浏览过信息,一直不知道在哪,每次出来行走处处都有惊喜。</h3><h3><br></h3><h3> 昆明十三坡之一逼死坡,因永历帝逼死得名,现昆明华山西路北段,也叫篦子坡、升平坡,华山西路的北段。明永历帝被吴三桂逼得在金禅寺上吊自杀,故此得名。昆明十三坡的精彩,这段时间走下来,也都走完了,还有个熟皮坡,资料说在现人民东路(长春路东段)现在的熟皮坡也已经完全消失在历史的变迁中,难以寻觅踪迹。</h3> <h3>位于云南大学校内,扒开亭子旁一处很茂密的竹子找到,碑为"再建风节亭记",于一九九五年春日立。</h3> <h3>位于云南大学校内,云南贡院的建筑之一,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始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