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有人说,许多人所思念的所谓家乡,也许不是家乡本身。所谓家乡,更多是“少年时光里的家乡”。你再回去,也只是尽量寻找当年的余韵,找那些“还没有变化”的地方。</div><div> 我的家乡于我,却是那些永远找寻不回的味道。</div><div><br></div> <h3> </h3><div> (一)烧饼味</div><div> 我的家乡,在三十多年前,是整个川西北出名的贫困县,外县人是这样嘲笑它的:轻工业是炕烧饼,重工业是打石头。</div><div> </div> <h3> </h3><div> 可就是那被人嘲笑的烧饼,却是我遥不可及的奢望。一个烧饼一毛钱,可买两盒火柴,贫穷的家里是不可能让我把两盒火柴换成一个烧饼的。</div><div> </div><div> </div> <h3> </h3><div> 吃不到烧饼,就只能闻闻烧饼味了。可就是想闻味儿,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每七天才能闻一次。因为每七天才赶一次集,他们也只在赶集那天才会炕烧饼卖。</div><div> </div><div> </div> <h3><br></h3><div> 那时读书赶集,都要经过一个叫黄家湾的地方。黄家湾的人也不是全都姓黄,还有几户姓杜,炕烧饼就是从其中一户开始的。杜家的烧饼摊就摆在马路边,那儿是全乡两个半村的人赶集的必经之路。每到赶集那天,我会比平时起得早,出门得早。不是想早点去学校,而是想在烧饼摊前多闻一会儿那诱人的味道。</div><div> </div><div> </div> <h3><br></h3><div> 赶集这天,早早从家里出来。空气是新鲜的,鸟鸣是悦耳的,马路是宽敞的,路边的庄稼是亲切的,脚步亦是轻快的。走五六分钟便到了一个可以看见黄家湾的较高的拐角处。拐角处临河,到河边有一片高高的斜坡,长满了柏树。我会找一个树木较稀疏的地方,透过柏树空隙看杜家人把烧饼摊支起没有。只要看到了,我会撒着欢地跑,五六分钟的路只需两分钟便到了。</div><div> </div> <h3><br></h3><div> 炕烧饼的工具很简单,是用一个大的油罐改装的。将油罐隔为两层,下边留作烧火用,外边割出一个一尺见方的孔,用作添加柴火。上层的内壁,抹上厚厚的黄泥,黄泥抹成斜面,中间留一个小孔通向下层烧火处,可以通气,整个形状像个漏斗。绝大部分饼子是焦盐味,少数是甜味,每个饼子的两面都撒上了少许芝麻。下边的火将黄泥烧干烧热时,杜家父亲就将烧饼贴在漏斗的斜面上,每隔一会儿翻一次,等翻到两面都焦黄焦黄时,饼子就炕好了。这时候,热烘烘的柴火气裹着熟饼子的焦盐味和芝麻味从漏斗里溢出来,飘散在摊子周围的空气里,游走在我的每根神经中,调动着我舌尖上的每个味蕾。看着黄澄澄的烧饼堆在小桌上的篓子里,年幼的我总是把口水咽了一次又一次,却也只能是望饼充饥,闻香解馋。</div><div> </div> <h3><br></h3><div> 估摸着上课时间快到了,就闭上眼狠狠地吸上两口烧饼味,把它吸到肚子里,再飞奔向学校。这味儿就跟随我一直香到学校,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赶集日。</div><div> </div> <h3><br></h3><div> (二)腊油臊子味</div><div> 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一种永远也找不回的味道,那就是腊油臊子味。</div><div> </div> <h3><br></h3><div> 因为穷,每家见油荤的时间都特别少。但即使再穷,每家都会想尽办法养一两头猪。等到快过年的时候,才有年猪可杀。有点钱的人家会把猪肉全部留下,腌成腊肉。没钱的人家会卖掉大半或全部,只留下一少部分或内脏、骨头、猪头。可无论多穷,有一样东西是不会卖的,那就是猪油,我们把它叫猪板油。一头猪有两副板油,一副会当天或第二天直接把它炼成油,储存起来,这是春节前后给客人煮碗面条时的最好调料。</div><div> </div><div> </div> <h3><br></h3><div> 另一副,把它摊开,把盐巴细细地抹上,必须得抹咸点,否则开春后会变味。抹好后,把它卷起来,用结实的细麻绳紧紧地缠住,再把它吊到屋梁上。经过一两个月,它会慢慢地变成浅黄色,这就是腊板油。</div><div> </div> <h3><br></h3><div> 等到五六月割麦插秧时——那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给劳累一天的人改善一下生活,家家户户都会把腊板油派上用场。</div><div> </div> <h3><br></h3><div> 腊油臊子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将房梁上的腊板油取下来,切上一小块(绝对没有多余的),再切成碎块。从地里掐一把大蒜叶,切成大约四分之一寸长的小节,能吃辣子的再切上几个干辣椒。灶堂里烧上熊熊的柴火,等铁锅的温度高起来,把腊板油倒下去,铁锅里便欢快地响起了滋滋的声音。等油全部炼出来后,把辣椒块倒下去,翻炒几下,让高温的油把辣椒味炸出来后,再把蒜叶倒下去,再翻炒几下,倒上一碗水(油少,水充数),熬开就起锅,腊油臊子就做成了。</div><div> </div> <h3><br></h3><div> 整个过程中,那腊油味、辣椒味和蒜香味,从烟囱、从门窗、从墙隙、从瓦缝里随着风慢慢的香出去。香过房顶,香过竹林,香上山岗,香到田野,一直香到干活人的鼻子里。香得他们干劲十足,恨不得马上干完,冲回家里,端起那只有多半菜少半面的大海碗,美美地将这香味吃到肚子里。即使有时候只有一两家人在做腊油臊子,那味儿也会香一院,香一湾,让人回味,让人垂涎。</div><div> </div> <h3><br></h3><div> 如今,家乡人早就富裕了,再没人炕烧饼了,再没人家做腊板油了。这两种味道再也寻找不到了,可它们却香了我半生的回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