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壮志凌云</h3><h3>拍摄地:大理龙龛龙下登村</h3> <h3> 2017年8月的最后一天,晚饭后的我临时动议去洱海边拍摄晚霞,却意外地赶上了龙龛龙下登村一年一度的"耍香龙"大会,身为大理人,哥也是头一次听说,肯定不会错过。顺着人流,步入村子中央的海晏庵,有村民见我长枪断炮,一副记者模样,就热情的向我介绍:说这四海八荒也只有我们上下龙龛村有此民俗,堪称大理本主文化的一绝。我选择一个最佳的位置,早早架起相机,只等大餐上桌。天色渐黑,大院里传来阵阵锣鼓声,声声震耳,村民们也越聚越多。放眼望去,我算是为数不多的外来人口之一。置身其中,你不禁会被这里的气氛所感染,轻易就能感受到白家人浓浓的节日气氛。不一会儿,场地中央燃起来一个大火盆,聚集在周围的成年男子,每人手上拿着大捧大捧的香,不停的把点燃之后的香插在稻草编织而成的龙头、龙身、龙尾上。很快,空气中开始弥漫着香火的味道,整个大院在黑暗中星光点点、烟雾弥漫,呛得人泪流满面。</h3><h3> 在司仪的一阵白语(反正我也听不懂)之后,灯笼队出场了,队伍由六七个年龄在5-7岁之间小女孩组成,是"耍香龙"队伍的前锋。她们身着传统的白族服装,站位于耍龙队伍的最前方。紧接其后的是锣鼓队,他们是"耍香龙"队伍的乐队。成员均是村里"洞经会"的成员,年龄在50-65岁之间不等,都会摆弄各种不同的乐器,整个队伍由7-10个人构成。唢呐在前,铜锣、木鼓跟其后,紧随着就是铜钹和小铲。音乐在整个耍龙的过程中不能中断,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有锣鼓家什才热闹,敲打起来才有耍龙的感觉。"</h3><h3> 队伍的中间是26个青壮年组成的香龙队,每个人分别手持龙珠、龙头、龙身、龙尾依次排列,长约数十米,舞动起来宛若一条火龙,游走在并不宽余的村中小巷里。队伍的最后排列的是"龙丫头",他们由5-7个年龄在6-8岁的小男孩担任。头上戴一顶围了一圈稻草边的草帽,手中拿着一把由稻草捆绑而成的"扇子",身上斜肩还挂着一串铜铃,这些行头都由"龙丫头"队个人自己准备的。"耍香龙"的时候,头顶草帽上的稻草圈和手中的"扇子"都被插上了点燃的香,"扇子"左右摆动,铜铃定当作响。"龙丫头"队位于整个"耍香龙"队伍的末尾,只要"龙丫头"队走完,队伍就算结束了。我一路尾随队伍,兴奋不已,不停的按动手中的快门,还时不时的用手机拍摄一些小视频,手忙脚乱、略显笨拙,唯恐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h3><h3> 在耍香龙游街去本祖庙的路上,我看到一些老妈妈在路边念经,手里敲着"木鱼",虔诚而笃定,丝毫不会因为巷边声势颇大的队伍而侧耳。听身边人介绍:这就是传说中的"莲池会",由村里的中老年妇女组成,主要职能也是祭祀。</h3><h3> 听村里的老人讲,农历七月十五日当天,村里还会举行盛大的海灯会。数千盏灯放入洱海,老人在旁诵经,超度亡灵... ...龙龛村中元节整个祭祀活动一般分为3天(农历7月10、11、12号)。3天的"耍香龙"内容大体都是一致的,它是村落范围内的一次大型祭祀。</h3><h3> 大理龙龛村的"七月十四"不仅体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家庭祭祀仪式过程:接祖供祖祭祖送祖,而且还融合了村落祭祀:"耍香龙"、"莲池会"超度等活动,是白族人民关于灵魂的神秘祭祀。在祭祀中不仅体现了严格的村落仪式边界,而且也强化了人-祖灵-鬼三者之间的界限,饱含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质"。它们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完整的祭祀系统。通过龙龛人民千百年的自然传承,传承的不仅是一种龙的精神,更是一个村落,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h3><h3><br /></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