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嵩山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后来,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h3> <h3> 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少林寺和尚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并特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h3> <h3> 从隋朝初年开始,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宋代,少林武术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达2000余人,明朝到达鼎盛时期。 </h3> <h3> 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逐步得到发展。少林寺僧人白天正常经课坐禅,夜间坚持在少林寺最隐蔽的后殿——千佛殿,习武不辍,以至大殿地面因长期练功发力形成陷坑,至今遗迹仍存。</h3> <h3> 清朝廷对少林寺非常重视。雍正十三年,皇帝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了山门,并重修了千佛殿。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h3> <h3> 民国期间少林寺遭受了一场人为的重大火灾。一九二八年,军阀混战,殃及少林寺,大雄宝殿、藏经阁楼等重要建筑及典藏,皆被烧毁,损失惨重。</h3> <h3>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处塔林,这是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中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h3> <h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以来,随着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少林文化已被世界越来越多的民族认同,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友谊的纽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