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无悔的选择

小小

<h3>  踉踉跄跄的第一书记生涯已然告一段落了,没有想像中一朝解脱的激动,没有身负重担突然放下的轻松,似乎自己还有许多可以做的事没有做,似乎对于"第一书记"这个称谓的意义才刚刚找到了感觉,然……</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 <h3> 回首过往的两年,个中滋味,真的是冷暖自知。当住院的老父亲一边满心焦虑地向你诉说着病情,一边又和你说脱贫攻坚是大形势,不敢有一点马虎,不敢在这种时候出乱子,身为女儿,那种辛酸着实不敢忘怀;当马上中考的女儿回到家连门也进不了、饭也吃不上时,身为母亲,那份愧疚无颜以对;当单位省里考核在即、村里国务院评估也箭在弦上,各方压力悬在头顶,心中的困惑与无奈,心有余悸;当半夜三点被铁炉冒烟呛醒,自己只能开门开窗坐等天亮时,惊慌失措、孤立无援,唯有酸楚……我庆幸,我挺过来了,我坚持下来了。老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我学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姑娘的独立认真让我看到了身教胜于言传;身兼数职的挑战让我懂得了坚持。所以,我想说:成长,成长是我两年来最大的收获。记得在去年国务院评估组离开临县的第二天,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最后我讲,是一场历练,更是一场修行,感恩所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真的是自己成长最为酣畅淋漓的两年。政治觉悟上的成长。双塔村特有的红色历史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鞭策着我不敢不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两年来,耳濡目染,自己真心感觉党性得到了锤炼,觉悟得到了提高。责任担当的成长。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宣传落实、212户、601人的脱贫致富、省市考核评价的指标指数全部维系在中、息息相关,是挑战、是责任、更是使命,唯有咬牙坚持,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因为我一个,不能因为我们村一个,给组织拖后腿。工作认识上的成长。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事无巨细,农村干部真的不容易,一样的干,一样的忙。以后的工作中,起码从自身来讲,会更多地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精准性,尽量不给基层增加不必要的额外的负担;工作方法的成长。近年来,国家对于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出台了许多、也落实了许多。可是好多老百姓虽然已经拿到了实惠,但却不知道是因为党的政策好,他才能拿到实惠。刚到村里时,一位村民半夜三点给我发短信,讲他们的家庭困难,讲政策的不公平。收到短信,要说不生气,真是假的。可冷静下来,分析了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后,第二天,便赶快主动上门为他耐心细致地讲解我们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准以及他们家已享受的相关政策。慢慢地,这位村民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不仅主动向我道了歉,还一同帮我说服和他一样情况的村民,成了宣传政策的好帮手。我们也从刚开始的印制政策宣传年画到后来的讲党课讲政策,再到针对每户实际情况,挨门逐户发放政策公示牌,讲解政策,工作从面到线到点,群众明白了、理解了,一切工作也就好开展了。</h3> <h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要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借习总书记的用心、用情、用力,对我两年来的工作作一回顾。</h3> <h3>  首先,用心。双塔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后委机关的驻地,叶剑英、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可以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后一担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衣"就是双塔人的真实写照。重新树起这杆旗,让全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双塔村就一定能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为此,我先从拜访建国前的老党员王唤香及60岁以上的32位老党员开始,听他们讲述他们记忆中的共产党,记忆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那种由衷地对党的忠诚、对共产党的信仰,让我深深汗颜的同时,也让我找到了一点点改变的方向。2015年8月29日,进村后的第一个全体党员会召开,主题为"缅怀双塔精神",四位老党员现身说法,回忆那段他们支前支军的光荣岁月,说到动情处,王唤香老人热泪盈眶。他们的诉说唤起了全体党员作为双塔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54名党员纷纷表示,在当时那样的革命战争时期,我们英雄的双塔人舍小家、为大家,最后一尺布做军衣,最后一担米做军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了全部的力量。身处这片军民共同战斗过的热土,作为双塔精神的传承者,现如今却丢失了党性、给组织拖了后腿,着实是给前辈们抹黑了。在这庄严沉重的氛围中,加上我,55名党员全部写下了党员承诺书。规范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制度、建立村党员坐班制度、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我们的党支部渐渐有了活力,我们的党员干部越来越有担当,村里人又找到了组织,找到了昔日的共产党。与此同时,2015年、2016年我们分别评比最美家庭10户、最美媳妇、最美婆婆各20名。在今年的"传承好家风、树立新风尚"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上,10户最美家庭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敬老孝亲、或见义勇为、或勤俭持家的故事,这些生动的、身边人的正能量成为了我们双塔人脱贫路上拼命加油干的"强心针"和"营养剂",为我们实现整村脱贫奠定了精神基础。</h3> <h3> 其次,用情。2015年我刚到双塔村时,2700多人的村里,村办小学学生七十名,学校除了校长外,全部都是临时教师。一样的为人父母,一样的望子成龙,我自己的孩子也在上学,此情此景,心中真是百感交集、真的就是觉得是对孩子们太不公平了。当下就想,大环境无法改变,但必须尽我所能帮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规范的学习环境。</h3><h3> 学校要有起色,教师是关键。那就从提升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入手。8月18日,在派出单位吕梁市妇联的支持下,双塔小学的教师一行十人,来到了吕梁教育学院,从汉语拼音的标准发音到数学课堂的趣味设计,从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到如何引导学生爱上学习,教育学院教授们专业的辅导让双塔小学的老师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教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h3><h3> 古人常说,教学相长。教师素质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也要提升才行,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课堂,农村家长落后的教育理念成为了孩子们成长的绊脚石。怎么办?在与省妇联儿童部领导们多次沟通和交流后,9月份,我们邀请山西省网上家庭学校特聘讲师刘生勤老师为双塔村的家长们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一直以为是咱的孩子笨、原来是咱自己不会教。"听完讲座后,村民刘改兰不断感慨。在之后的两年中,每学期我们都会邀请省市家庭教育专家来双塔村,把智力扶贫变成了双塔村的长效机制。</h3><h3> 与此同时,我又积极协调争取,为双塔小学修建学生餐厅、捐建亲子阅览室;为每个孩子发放校服、发放了爱心书箱、爱心生活箱。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当年,双塔小学的学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人,许多在外就读的孩子也回村读书来了,双塔小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学校。</h3> <h3>  在进村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有这么一幕让我始终无法忘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抱着年幼的孩子被精神失常的老婆追的满院跑。女主人精神失常,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为了防止她乱跑,狭小的院子常年紧锁。七岁的武凯旋因为常年不与外人沟通,直到去年才学会说简单的日常用语;五岁的武凯红更是一句话也不说……孩子瘦弱的身体、敏感的眼神唤起了我身为一位母亲对孩子天生的庇护。2016年4月,我主动协调,联合吕梁电视台共同拍摄《呼唤爱心 寻找困境儿童》专题片,对双塔村武凯旋、刘宇江、刘帅、严伟四位困境儿童生活状况、学习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报道。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呼吁,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山西晚报的记者们纷纷为孩子们送来了慰问金;市直单位的爱心妈妈主动结对,共同与这些困境儿童参加我们组织的亲子阅读会;结对帮扶干部的小朋友们为小哥哥、小姐姐送来了自己心爱的铅笔盒、动漫书……我在努力,我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困境儿童,能够给予他们点对点、心对心的关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在成长中爱的陪伴和关爱,让他们能够像普通孩子一样,可以看到生活的希望,不必过早被身上沉重的担子磨去了儿童应有的阳光、快乐与自信……</h3> <h3>  </h3><h3> 最后,用力。蜿蜒曲折的山路挑水一趟计步显示2860步,楼层16层。挑一次水,除去路上的时间,等待蓄水的时间长达四十分钟,六十公分见方的井口飘浮着灰尘、树叶等异物,时不时还有青蛙来捣乱。城里长大的我从未见过这样的饮水状况。接连走访了双塔村所属的严家焉自然村村民后,发现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水。吃上水,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是全体村民的中国梦,这样的梦要顺利实现,对于长期在机关工作的我来说确实很难,无从下手。但一想到这些老人摇摇晃晃的身影,想到那浑浊的井水,纵是无从下手也得硬着头皮下手。协调单位、协调市水利局,主动和自然村负责人找县水利局,以前见领导都脸红的我,峁足劲直接找相关单位一把手,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坚持坚持再坚持,几经周折,几番波折,2016年11月份,严家焉自然村的水利工程终于动工了,村民们自告奋勇地抬水管、挖管道,筹工筹劳,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问题终于有盼头了,村民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但当工程负责人明确告诉我,县水利局的项目款只能为村里建四个供水点时,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村里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而且只会一天比一天老,一天比一天身体弱,以后怕是到供水点提水都会越来越困难。"不行,还得再想办法。又是一趟又一趟的东奔西跑,找县水利局规划路线、测算支出,征求乡镇意见,到处求斋化缘,最终经单位领导同意,从市妇联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补足水利局从供水点到入户的资金缺口,让村民在家中吃上自来水。2017年5月17日,看着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直接流到了村民的水缸里,30多年来从未挑过一担水,从未为水发愁的我心中五味杂陈。村民严全荣激动地唱起了秧歌:"村里来了个好书记,家中吃上了自来水,吃水不忘刘书记,送得锦旗感谢去"。</h3> <h3>  基础设施问题解决了,产业持续发展就提上了日程。怎么能让村民走上稳定脱贫之路,我思索着……</h3><h3> 铜器加工是双塔村几百年来的传统手工业,近年来,因市场竞争激烈,加之散户经营不具有优势,因而经济效益一直不太理想。"如何能将双塔村的这门传统手工业做大做强,发展下去?" "如果让双塔村精干想干的妇女走出去,对电商知识进行系统专业地培训,然后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对于拓展铜器制品市场,规模化经营是不是也是一条出路呢?" 2016年11月,由市妇联全额资助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相关费用,我带队组织村内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年轻、有意愿从事电商经营的四位妇女,赴浙江义乌参加了省妇联举办的巾帼电商培训班。电商基本理论、网店创建、网店美工操作、PC端网店装修、电商扶贫、网店宝贝发布、网店推广与运营、产品包装与软文写作以及微商销售技巧与技术……一周的学习让参训学员终于拨开了电商的神秘面纱,而浙江义乌浓厚的商业气息,灵活多变的经营氛围让这些妇女们嗅到了创业的气息……</h3><h3> 说干就干,学习回来后,四位学员以村内曹全秀家现有的淘宝店为基础,重新进行店面装修,重新规划出售宝贝,精心上传宝贝图片,共同谋划、共同出力。很快,店面换上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新招牌,产品由原来单一经营铜铃铛丰富为经营灶具、风水用品、饰品等各种铜器制品相对齐全的综合性门店。经过培训的客服人员一方面秉承热情诚信的经营理念,一方面使用培训班上所学的沟通技巧,客户满意度越来越高。眼见网络销售生意越来越好,曹全秀家自已生产的铜器制品渐渐供不应求。2016年12月,经与乡镇包片、包村干部、村支两委、村民代表、全体党员协商后,一致同意为武家沟铜文化有限公司注入政府扶贫专项资金和市妇联扶贫专项资金共计22万元,利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村内25户铜器加工户为公司提供统一标准的订单加工,网上网下品牌化经营。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经营、参与分红, 2016年底入股贫困户实现分红11136元。</h3><h3> 2017年3月28日,为进一步提升双塔村妇女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实战能力,我们又在临县高级中学举办了全市巾帼脱贫电商培训班双塔村专场。</h3><h3> "现在城里流行吃原生态的东西,我要把咱们双塔严家焉的小米、黄米、红薯收购回来,配上农民种植、施肥、收割的图片,最好再申请个有机、绿色认证,我的网店生意肯定能行……"今年27岁的高丽信心满满地夸下"海口",我也信心满满地期待着。</h3> <h3>  </h3><h3> 快马加鞭未下鞍,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共产党员,能够在这场改写困扰贫困百姓千百年痼疾的战役中,书写自己写意的人生;能够作为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为自己的履历增添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怨无悔。</h3>

双塔

村民

电商

党员

孩子

脱贫

成长

水利局

网店

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