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梵高脚印 走进奥维小镇

豆花姥姥

<h1>  奥维小镇位于巴黎近郊30公里的瓦兹河右岸,链接巴黎和奥维小镇之间的铁路线的完成开起大师们的康庄大道。</h1><h1>因为有印象派画家来此汲取灵感的足迹而举世闻名,成为著名的艺术小镇。 </h1><h1> 梵高在奥维小镇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70天。</h1><h1>  <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用马恩河畔白老师的话讲,”梵高是巴黎父母群最熟悉的画家”。</span></h1><h1> 这不,周日老顽童们又去奥维小镇看梵高啦!</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印象派大师的脚印漫步在村里正宗的小巷小道上,再一次拜访因梵高和他的的作品而不朽的真实版。</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梵高自画像》。</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梵高是荷兰人,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但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1887年,通过弟弟提奥的介绍,凡高在巴黎见到毕沙罗,修拉、和高更。开始接受印象派的画风。更加强调用色彩突出主题的绘画风格。在他的画中,总是一片色彩和笔触的狂欢,这种画面所造成的气氛效果表现出一种罕见的旺盛的生命力。这副《自画像》就是如此。凡高一生画过无数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属较前期作品。</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h1>  梵高公园入口的门牌,上面写着,要求游客保持参观的安静,可见这个小镇的人们对于梵高的敬重。</h1><h1><br></h1> <h3></h3><h1> 由扎德基那完成的梵高雕像。画中的梵高瘦削甚至有点驼背,背着画架和画笔。</h1><h1><br></h1><h1> 梵高的一生是孤独的,他曾经爱过三个女人,却屡屡受挫。在英国爱上房东太太的女儿厄休特,勇敢表白求婚却遭来拒绝;爱上表姐凯,却遭遇叔叔的所谓“乱伦”的嘲笑,最后和一名怀了孕的妓女生活过一段时间,却因为无法支付给妓女应有的生活费,导致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恋情结束。</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的绘画之路也是孤独的,他对他的弟弟奥提说:“我要成为一名艺术家,我必须要成为一名艺术家,我一定要成为一名艺术家!”梵高的确做到了,可惜是在他死去后,他的画被疯狂的在全世界销售,价值也达到了上千万美金,可笑的是梵高生前只卖出了一幅画。他在田野间画树,由于他把树画得不合常理,便被人嘲笑为疯子。他的画经常被认为是小学生的草稿,一文不值。但是梵高未曾停下自己手中的画笔,依然坚持寻找自己眼中所感觉到的世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梵高的绘画之路只有短暂的8年,没有受过正规的绘画培训,但是他很勤奋,每天坚持作画十几个小时。他眼中看到色彩和他内心感受到的世界,是他工作的动力。</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饱受精神病困扰的梵高,在他弟弟的支持下,来到奥维小镇,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绘画。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他疯狂作画,创作了70幅著名的作品。</span></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梵高公园的画笔。 梵高的画中有一个很童真的世界。喜欢他的颜色——黄色和蓝色,而且永远是那样的鲜艳、浓厚、热情。他用他的生命拥抱他所热爱的绘画,穷其一生,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尽管那种完美当老师的微信vvv我 时被世人所嘲笑。</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站的地下通道模仿梵高风格,铺天盖地的彩绘用的颜色也是以黄,蓝颜色为主。设计别具一格。</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梵高的画比较一下奥维市政厅几百年的原貌没有变。</span></h1> <h1>梵高作品《奥维市政厅》。</h1> <h1>梵高的作品《奥维尔教堂》。</h1><h1><br></h1> <h1>真实版的奥维教堂。</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梵高画中有着绿色梁柱、橘色屋顶和蓝色玻璃窗的奥维教堂,现实中并没有那么色彩缤纷。又名为圣母教堂(Notre-Dame Church)的建筑建于12~13世纪,在1915年被列为历史古迹。梵高作画的角度是教堂的背面,从市区方向前来,必须爬一段阶梯,然后会先看到教堂的正面,这段石造阶梯也在1947年被列入历史古迹。</span></p><h1></h1><h1>  </h1><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梵高作品《奥维的阶梯》。</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身后就是真实版的《奥维的阶梯》中的阶梯。</span></h1><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梵高的作品《加歇医生像》。</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加歇医生像》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8250万美元</span></h1> <h1>梵高作品:《麦田上的乌鸦》。</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教堂后方小路就可直达麦田中央,梵高于自杀前数天在此画下《麦田上的乌鸦》,当时正值夏季麦穗饱满时刻。</span></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h1><br></h1> <h1><br></h1><h1>在梵高完成《麦田上的乌鸦》之后的第二天早上,他精神病复发,7月27日散步来到麦田开枪自杀,结了自己年仅37岁的生命。</h1><h1><br></h1> <h1>梵高作品:《加歇医生画像》。</h1> <h1>加歇医生年轻时的照相。</h1><h1>加歇医生是一位精神科医生,还是一位热衷绘画的业余艺术家,因此他欢迎,帮助很多画家包括梵高,毕沙罗和塞尚。</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春春合影的这位先生就是知名画家覃国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8月23日,覃国栋美术新作展在法国巴黎莫雷国际写生基地举行,展出覃国栋近作几十幅,吸引法国各界观众前往观看。在参观展览中,法国莫雷市市长赛帕提耶宣布,为中国著名画家覃国栋建立个人艺术馆。覃国栋是西斯莱后118年来,莫雷市政府提出建美术馆的第一人,也是法国政府为中国画家建美术馆第一人。</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因为加歇大夫对绘画的爱好,梵高才前来奥维治病。加歇大夫家位于山丘上,养有鸡鸭的院子里种满花草,房子里挤满了印象派图画和古董,梵高有时会到加歇家用餐,为他们一家人作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加歇大夫的家仍矗立在山丘上。</span></h1> <h1>曾老师在工作人员协商参观事宜。</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梵高曾居住的客栈,如今已经变成一个小型的展览馆了。</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梵高住过旅店(梵高故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梵谷当时以每天3.5法郎住在这里,而今在1楼餐厅里,仍旧贩卖着梵谷当时最爱享用的菜色──橄榄油腌鲑鱼马铃薯。</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梵高常喝的苦艾酒。</span></h1> <h1>梵高和弟弟的墓碑。</h1><h1><br></h1><h1>  在梵高一生中,他只与弟弟提奥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了亲密的关系,而提奥也是梵高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h1><h1><br></h1><h1>在梵高1890年去世六个月后,提奥也追随他的兄长去了。提奥的遗体被葬在梵高墓旁,在教堂四周的麦田里,可以看见梵高兄弟两人的坟墓,默默并排在大墙左侧。</h1> <h3><br></h3><div><br></div><h1>梵高生前唯一的知己是他的弟弟,生前经济拮据,绘画所用的花销几乎全都是由他弟弟支付的。他弟弟死后,人们把他弟弟葬在梵高的旁边,这样,这两个兄 弟便能永远在一起了。也许梵高的弟弟是梵高在世的时候唯一理解并支持梵高的人,当梵高对他的弟弟说,他不想虚度光阴做像伪君子一样的牧师,他想该行绘画的时候,他的弟弟毅然支持他,鼓励梵高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并承诺只要梵高坚持绘画一天,他就会寄钱给梵高一天。如果没有梵高的弟弟提奥,也许这个世界就没有了梵高,也许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梵高笔下灿烂的《向日葵》,以及《星夜》这样永存在世人心中的画了。</h1><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来悼念,瞻仰梵高的游客络绎不绝。</span></h1> <h1>拉武客栈。</h1> <h1>拉武客栈是梵高曾居住过和嚥气的地点,如今已被列入历史古迹名单。</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市政厅对面一幢巧克力色的房屋就是拉尤客栈——梵高生命的最后70天就住在这里。 现在楼下是餐厅,二楼是梵高纪念馆,顶层那个天窗旁的小屋便是凡高住过的房间。这个只有7平方米的小屋光线昏暗,墙面上是一道道裂痕。除了一张单人床和一把椅子外,房间里再没有别的物品。都知道画家贫困潦倒没想到却是这样的不堪,连一天3.5法朗的食宿费都来自于别人的资助。 房间还留有一个很小的窗口,可以看见天主教堂的尖塔、一小段公墓的围墙。L先生介绍说梵高到此是为了接受精神病医生保罗加歇(Paul Gachet)的医治。</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拉武小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拉威酒店老板的女儿。梵高生前将两幅画送给了拉威小姐。</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画家杜比尼雕塑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杜比尼( Daubigny, 1817~1878)是梵高十分欣赏的画家,早在梵高抵达奥维的几十年前,杜比尼就在火车站对面买了这块地,梵谷曾画了数幅名为《杜比尼花园》(Daubigny’s Garden)的画作。目前花园不对外开放,只在庭院外立着梵谷画作的指示牌,两层楼高的小屋俯视着庭园,还可眺望奥维教堂的顶部,缤纷得就如梵谷的原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画展。</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瓦兹河。</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家的路上。</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结束语:梵高的画好在那里?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痛苦,绝望,扭曲的人性和社会。他的色彩都是带着很强的个人感情,奔放,浓烈,洒脱,张狂。是他个性的真实照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愿你能看懂梵高的画,真正做到欣赏其画.。</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