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夜话情人桥

黄恒平

<h3>美丽的西子湖上,流传着许多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留下了一座座秀美的爱情桥,其中最有名的断桥、长桥、西泠桥,被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h3> <h3>白娘子和许仙相会结缘的断桥,灯影阑珊,夜色斑斓,游人如织。</h3> <h3>梁山伯与祝英台依依惜别的长桥,沐浴着晚霞,相看雷峰夕照。</h3> <h3>苏小小“永结同心”的西泠桥,环洞石拱,风景如诗如画。</h3> <h1><b>断桥</b></h1><div>断桥,这个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的桥名,早在唐朝就有了。据说因为白堤到这里断了,古代木桥又时断时架,故名。现在的单孔石拱桥,是1921年重建的,造型美观,古朴淡雅。桥南是烟波浩渺的外西湖,桥北有荷花飘香的里西湖,远山近水,风景如画。</div> <h3>有缘千里来相会,只羡鸳鸯不羡仙。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会、永结情缘的爱情传说,既轰轰烈烈又凄美感人。为了这段情缘,白娘子放弃了千年修炼,来到凡间受尽磨难;同样也是为了这段情缘,许仙经历了痛苦抉择,甘愿和蛇女相伴终身。</h3> <h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感天动地,最后正义战胜了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表达了老百姓对自由恋爱、白头到老的赞美,以及对封建束缚、棒打鸳鸯的憎恨。</h3> <h3>“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为了缘分而坚守、为了爱情共白头?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启迪。</h3> <h1><b>长桥</b></h1><div>长桥位于万松岭下、西湖南滨,面对西湖群山和雷峰塔,是观赏西湖日落和雷峰夕照的最佳地点。<br></div> <h3>过去的长桥横截湖面,长达里许,九曲十八盘,桥长情意长。传说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长桥惜别,十八相送,你送过来,我送回去,依依不舍,留下一段情谊佳话。梁山伯当时还不识祝英台女儿身,讲的是同窗谊;祝英台却是情愫已动,芳心暗许,送的是初恋情。人生难得一知己,知己更难是恋人。这种纯洁、高雅的爱情,过去只能是理想,现实难容。因此梁祝化蝶,千古传诵,为人仰慕。</h3> <h3>今天的长桥,是2002年新建的,又名双投桥,还流传着南宋青年王宣教和陶师儿自由恋爱受阻后、双双投湖殉情的故事,同样凄婉动人。封建礼教规范了人们的道德和行为,但也束缚了爱情与自由,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遗恨终身!</h3> <h3>如今的情侣,都喜欢到风光旖旎的长桥上婚纱留影,她们在享受自由恋爱的甜蜜时,是否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无奈、坚贞,以及时代的进化和观念的转变。</h3> <h3>现在的长桥,还是摄影爱好者的拍摄基地。每逢落日时分,桥边便架满了长枪短炮。人们用镜头捕捉晚霞的绚丽,摄录雷峰塔的余晖,感悟人生之易逝、岁月之无穷。</h3> <h1><b>西泠桥</b></h1><h3>西泠桥古色古香,位于西湖西北风景佳处,连接栖霞岭麓与孤山,因桥下水声清越,“泠泠”作响,得名。古代又称西陵桥、西林桥。桥上可南看外西湖和苏堤秀色,北望里西湖及栖霞、葛岭、宝石诸峰,风光无限。</h3> <h3>“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江南才女、钱塘名伎苏小小的青石圆墓,似一粒珍珠,立于西泠桥北、西湖之滨。墓上覆建慕才亭,六根亭柱上刻有十二副楹联,赞誉有加。</h3> <h3>苏小小是南朝齐代的著名歌伎,能书善诗,聪慧多才,玲珑秀美,气质出众,住在西泠桥边的山林之中。她爱好西湖山水,常坐油壁香车出游,身后跟随有众多粉丝,追星一族古代就已经有了。</h3><h3>南朝乐府辞曲“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说的就是苏小小对意中情郎的向往与追求。因此人们又将西泠桥称为“永结同心桥”。</h3> <h3>美好的理想往往难以实现,苏小小佳人命薄,患病而亡,年仅23岁。她的仰慕者遵其遗愿,将她安葬在西泠桥畔,让苏小小与西湖山水为伴。历代文人多有咏颂,礼遇之高,世所罕见。<br></h3> <h3>“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苏小小的爱情故事以及后人的题咏传颂,已经不仅仅是怜香惜玉,而是把她看成了美的化身,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完美,多是梦境。尽管是梦境,人们还是孜孜以求、常追不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