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梨与梅,花相似、果殊异。梨大如拳头,梅则小似拇指。梨与梅子都是盛夏解渴的良物。不过,梨以其甘甜的果汁解渴,是以外补内; 梅子则以它的酸味让人口嘴生津以达到解渴的目的,是人的自补。 曹操的“望梅止渴”,就是巧妙地利用了梅子的这种功效。</h3><div> </div><div> 说到曹操,不能不提到他的另一个故事,即“青梅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是以青梅佐酒之意,而非将青青梅子与酒相煮,否则那味道必然是苦涩交加。煮酒,当是米酒酿成后的最后一道补充工序,可有可无。不过,我们家自酿的青红米酒仍然是要煮一道的,一来利于保存,二来口感更醇厚。</div><div> </div><div> 曹操莫名其妙地邀刘备作客, 在炫耀了他曾经于盛夏时节让将士们“望梅止渴”的智慧后说道: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小亭里,一盘青梅,一樽煮酒,二人论起了天下英雄。想来曹操也需要知己,而在他看来能够成为知己的惟有刘备一人,只是刘备对于曹操的感觉却只有与虎同眠之危而无惺惺相惜之谊。青梅佐酒,其味如何?恐怕没有几人愿意尝试。还有,为什么要以青梅佐酒?似乎也未见有人论证过。不过,古人有盐梅一说,用以比喻国家贤良。至少在上古时期,梅与盐是庖厨间不可缺少的重要佐料,梅子那时起的是醋的作用,因此有盐梅一喻。不过,这种梅子应当是腌制过的,去除了苦涩味,且能长期存放。</div><div> </div><div> 曹操是具有英雄气概的政治家,大气豪迈,却也因此未解青梅的婉约。梅子青青,灼灼其情。青梅并非只有英雄情结。</div><div> </div><div>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的这首《长干行》,赋予青梅和竹马以两小无猜的爱情诗意。 李清照的《点绛唇》说:“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其意却又是对诗意爱情的渴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