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迹二十:东花市街道一:蟠桃宫旧址、东便门角楼、吴东魁艺术馆 、百年铁师、酸枣王

瑞雪

<h3>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楼</h3><h3>北京城东南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原北京有内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h3> <h3>现存的北京城东南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开箭窗144个。角楼内立金柱20根,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城墙,总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h3> <h3>角楼建在北京内城的南城墙和东城墙的交汇处,因此而得名城东南角楼。它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距今已有560余年的历史了,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规模最大最早的城垣转角角楼。</h3> <h3>这座明、清两代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城角墩台上,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形状,楼顶为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列成的楼脊上装饰着兽头。</h3> <h3>马道,如今是角楼的登楼出入口。恰有水蛇腰女登马道。</h3> <h3>角楼东面和南面上下都有4层箭窗,每层14个。北面和西面也开有上下4层箭窗,每层4个,整座角楼共有箭窗144个。</h3> <h3>前楼后厦。抱厦辟两门,一西向,一北向,门上各设直棂窗3扇。楼内立金柱20根,空间顶阔,一侧有平台四层,有木梯攀缘。</h3> <h3>在与角楼相连的百米南城墙上,还保留着一座清朝正蓝旗军队用来插旗的夹杆石。经过时代风尘的磨砺,古老的夹杆石早已没有了棱角,石面已呈剥落状,可她依然傲立在城楼之上。</h3> <h3>民国时期环城火车通过的卷洞门,如今游览北京城东南角楼的入口。</h3> <h3>欣赏残存的古城墙和古城楼,更加深切缅怀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大师。</h3><h3>当新中国首都北京的大规模建设活动开始时,梁思成根据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性质,参照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建设的经验,预见到古都北京与新首都之间的矛盾,建议把北京城的城墙、城楼、护城河都尽可能地保存下来,一方面她们代表着古老北京的传统特征,构成了北京特有的体形环境与城市空间轮廓;另方面又可以加以改造,古为今用,为新社会服务。</h3> <h3>梁思成提出,护城河加以疏浚可以调剂城市气候;城楼可以改为文化馆、展览厅供群众活动;城墙上加以绿化布置可以成为群众休息娱乐的大环城公园。遗憾的是这些建议当时都没有被自诩代表几个方向的人民大救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采纳,北京的城墙、城楼被拆毁了,城内的牌楼被拆除了,中国大陆"解放区"众多古城的城墙、城楼被拆毁了。历经之前几十年战乱没有毁灭的众多中华古城,在没有战争的60年里被毁灭了。</h3> <h3>谢天谢地不谢毛主席,梁思成大师当年的设想,如今还能在残存的北京城东南角楼得以实现,角楼改为文化馆、展览厅;城墙上下成为休息娱乐的公园。</h3> <h3>站在城墙上可以看到北京站。</h3><h3>现在的北京站以东的泡子河东巷内, 有一条"盔甲厂胡同",顾名思义,这里曾经是生产官兵穿戴的盔甲的工厂。说到盔甲厂,就不能不提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轰动中外的著名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以及它的作者埃德加·斯诺。1933年~1937年,斯诺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和他的夫人海伦大部分时间就住在盔甲厂13号院内,离位于南城根的燕大教职工宿舍"燕京大学花园"相距不远。据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回忆,当年的盔甲厂13号,是一个满是绿树、翠竹、假山的花园式院落。1965年,盔甲厂改为"盔甲厂胡同";13号院改为6号院。今天这里是"中安宾馆"。</h3> <h3>卷洞门边斑驳的古城墙</h3> <h3>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角楼陷落,侵略者登城后在墙上刻下他们的名字,这些罪证保存至今。明清北京城内城、外城原各有角楼四座。东南角楼不仅北京只存此一处,而且全国亦罕见,因而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城防设施的极有价值的实物。</h3> <h3>春欲去,如梦一庭空絮。</h3><h3>墙里秋千人笑语,花飞撩乱处。</h3><h3>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h3><h3>万种消魂多寄与,斜阳天外树。</h3><h3>明代,施绍莘《谒金门·春欲去》</h3><h3>施绍莘(1581~约1640) ,明代词人、散曲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h3> <h3>体现风雨沧桑,世事变迁的古城墙,修缮后的部分和未修缮的部分邻接。</h3> <h3>芳草年年惹恨幽。</h3><h3>想前事悠悠。</h3><h3>伤春伤别几时休。</h3><h3>算从古、为风流。</h3><h3>春山总把,</h3><h3>深匀翠黛,</h3><h3>千叠在眉头。</h3><h3>不知供得几多愁。</h3><h3>更斜日、凭危楼。</h3><h3>宋代,石延年《燕归梁·春愁》</h3><h3>石延年(994~1041),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人,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h3> <h3>内城东南角楼城墙脚下东北侧河道,是为通惠河北终端漕运码头。昔日之码头帆影幢幢,商贾云集。</h3> <h3>北京东便门角楼通惠河(护城河)</h3><h3>北京城城墙遗存东便门段,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景,欣赏不完全相同的景色,感悟历史,品味古都遗韵。</h3><h3>如果在一百多年前,登上这座东南角楼向城外看,可以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大通桥,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这里还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的出口。向城内看,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串联起来,像一条翡翠项链,北京人称之为"泡子河"。在元代,泡子河是通惠河在城外的一小段故道。现在这里还有"泡子河东巷、西巷"、"泡子河社区"的称呼,能使人们联想起这里曾经有过一条美丽的小河。</h3> <h3>东便门东侧原有个大通桥,桥西为内城的护城河,桥东为漕河,即著名的通惠河。元世祖忽必烈为解决江南漕运抵大都城的问题,命郭守敬为都水监,于元二十九(1292),新河工程正式开工,至通州接北运河。大通桥因桥的上游设有水闸故亦称双龙桥和大通闸,旧京时护城河水通过大通闸流入通惠河,故大通桥实际是通惠河的起始点,亦曾是旧京南北行人与货物出入的交通要道。大通桥还曾是明清时期南北运河的终点码头,许多江南购来的宫廷御用品都从通惠河而来于大通桥转运至皇宫,故有"北京城是漂来的"之说。</h3> <h3>据说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三回&quot;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quot;,林黛玉就是在大通桥码头上岸的。</h3> <h3>大通桥东的通惠河上建有水闸,大通桥东的二闸水波荡漾,漕运粮船和各种游船往来穿梭,不亚于江南景色。两岸明清时期就水草丰盛,树木葱茏,两岸筑有楼亭阁馆,酒肆茶棚小吃摊林立众多,每逢清明上巳节、蟠桃宫庙会、开漕节、端阳节时亟为热闹,届时笙歌夹岸,碧浪如鳞,画舫澜桡,衣香人影, 城堞咫尺,乘舟而游野趣盎然,故有&quot;大通桥上望蔼船&quot;之说。</h3> <h3>旧时的东便门大通桥至二闸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旅游观景的胜地,还像《北京竹枝词》描绘的:&quot;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quot;悠悠几百年, 通惠河已经流淌到京城以及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着的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曾经的生命密码。</h3> <h3>由于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建设,北京的古城墙和城市水网,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面目全非。特别是从1965年开始,在地铁一号线的建设中,城墙被拆除,护城河河道被占用。与万宁桥、高梁桥、天桥齐名的东便门大通桥,也于1966年消失了……。但经过近几年的治理,通惠河已基本呈现了倒映角楼的雄姿,试图让人们回忆起当年东便门的水乡风貌的美景了。</h3> <h3>角楼东南,原有道教寺庙"蟠桃宫"。</h3> <h3>旧京节日庙会之一~蟠桃宫</h3><h3>三月初三蟠桃宫开庙, 蟠桃宫位于东便门内,正名叫做太平宫,庙内供奉西王母,俗称蟠桃宫。庙不大,坐南朝北,仅山门和两进大殿。山门三间,墙壁上镶嵌"蟠桃盛会"四个绿色琉璃大字。 </h3><h3>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京城中最知名的庙宇道观之一。其原因是延续了数百年的庙会。自明、清至民国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蟠桃宫都要开庙三天,名之为"蟠桃盛会",每逢庙会之际,从崇文门至蟠桃官前沿护城河南岸茶棚、货摊林立;打把式、卖艺、变戏法、摔交者接连不断;日用杂货、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庙后的空旷处还有跑车、赛马等活动,人头攒动、车马喧嚣,十分热闹。赶庙的游客除一般平民百姓以外,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来此光顾。有人进庙烧香,跪拜神佛,有些妇女来此求王母娘娘保佑,平安吉顺,早生贵子。更多的人则是借此踏青时节逛庙游玩、购物散心</h3> <h3> 相传三月初三是西王母开蟠桃会的日子,每年三月初一起蟠桃宫开放五天。正值风和日暖,所以蟠桃宫庙会是一个带有春游意义的庙会。来逛庙会的不光北京人,旅居京城的外地人也慕名前来,很有些修禊和踏青的遗风。崇文门以东的护城河河岸上茶棚和各式各样的小摊林立,绵延二三里。蟠桃宫东临大通桥,是通惠河的起点,游人还可以顺道出东便门去看运粮船。蟠桃宫以外的空地上有赛马场,由虎背口到白桥,由于正是青春试马的好时机,贵胄子弟多来此赛马跑车。蟠桃宫庙会原本开放三天,因李鸿章之孙来此赛马,特令延长两天,后来此处的赛马跑车停止了,但庙会仍援例为五天。蟠桃宫庙会被誉称为活的《清明上河图》。有一首俗曲中唱道:"三月里三月三,蟠桃宫外好人烟。作买作卖人人乱,各样玩意儿摆的全,冰盘球棒跑旱船。跑热车一溜烟,瞧看人儿站立两边。车上挂着一串大沙雁,扬扬得意跑得欢,车沿上跨着一个小丫环。"</h3> <h3>有的诗文,留下来当时的情景,像《草珠一串》上云,"蟠桃宫里看烧香,顽耍沿河日五长。童冠归来天尚早,大通桥上望漕粮。"这种热闹的盛况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虽然拜神的少见了,但庙会却仍然很热闹。一九八七年因修筑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正位于主桥道上而全部拆除。原蟠桃宫王母殿前的"护国太平宫碑"被作为文物移至立交桥南侧绿地中保存。</h3> <h3>护国太平宫碑</h3> <h3>蟠桃宫位于东便门虎背口胡同附近。</h3><h3>东便门之虎背口胡同</h3><h3>古都北京,有气势的地名不多。不是桥就是坟的,要不就是什么什么市儿。</h3><h3>你听,虎背口,那可是虎背呀,猛兽的脊梁啊。可不是什么猫背狗背的。</h3><h3>虎背口南接东花市大街东段,北端稍折一弯便抵蟠桃宫西墙到东便门护城河了,地势是中间高两端低,尤其是南头,地势陡然下低,形成一个大下坡,似虎屁股甩尾处。再看北端下坡较缓又前顶一房,和虎颈部也确无二样,叫虎背口却是不虚假。</h3> <h3>老北京最大的灶君庙明代建于花市,现是回民实验小学。</h3> <h3>东花市回民小学,建于一九一一年,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侯喜瑞先生为了帮助花市大街的贫苦子弟上学,牵头联合回民商家共同筹办的。</h3> <h3>花市灶君庙又称都灶君庙,坐落在崇文门外东花市大街路北,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清代《宸垣识略》载:"都灶君庙在花儿市,明建,无碑可考,有古柏一。本朝康熙年间重建,有国子监祭酒孙岳、翰林院编修冯云骕二碑。门外铁狮子二,康熙初年铸。每年八月初一、初二、初三日庙市。"</h3> <h3>民国以后,因灶君庙年久失修,殿堂破旧,神像损坏,20世纪三十年代,由附近的回民小学董事会集资筹款买下灶君庙的地产,再经著名京剧名家马连良等校董多次组织京剧义演筹资,于1941年11月改建成回民小学的新校舍。从此一座有楼房的新小学代替了原有的灶君庙,新学校定名为"穆德小学"(今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h3> <h3>乾隆皇帝在位时,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祀灶神于坤宁宫。他命人预先在坤宁宫正室的炕上设置鼓板和致祭的物品,晚饭后到坤宁宫和皇后一起祭灶王。乾隆皇帝和皇后一同端坐在炕上,皇帝从炕桌上拿起一个木槌,亲自敲击鼓板,并吟唱《访贤曲》,皇后在旁唱和,其他执事官员则恭立聆听。有时乾隆皇帝来了兴致,还令几个太监和他一起吟唱《门神灶》:"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土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赞祝,赞祝那灶王爷降了吉祥。"唱完以后,皇帝皇后一齐下炕,乾隆皇帝将灶神像恭捧至火盆中焚化。皇帝皇后及其他随行官员跪送灶神升天。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间,岁岁如此,从不间断。</h3> <h3>乾隆皇帝为何要年年跪送灶神呢?因为他也认为灶王是掌管人间烟火和保佑人间平安的神,尊其为"司命菩萨"。他认为只有家家户户烟火兴旺,衣食无忧,才能国泰民安,所以每年腊月二十三他要亲自祭祀灶神,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h3> <h3>传说,皂君庙前的这对铁狮子,每天夜里都会去铁辘轳把胡同的水井喝水,天亮前准点返回,从不延误。虽没谁看见过,但是却留下了老北京人常说的歇后语:"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意在形容志同道合的好友之间的形影不离,心领神会。这是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呀。</h3> <h3>皂君庙前的这对狮子,雄狮在左,雌狮在右,一个左顾,一个右盼。雄狮呈张口状,右脚踩一铁绣球;雌狮做闭口状,左脚踩一幼狮,情意绵绵。</h3> <h3>铁辘轳把~距小学校不远处的古井,这地方也因此得名"东花市铁辘轳把"。</h3><h3><br /></h3> <h3>铁辘轳把25号的主人,是大排行行九、人称"马九巴"的马桂林公。桂林公自幼要强,少壮努力,很快就创立了自己的一片产业: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西观音寺的震兴源茶庄、祥源号杂货庄以及廊房二条的同义斋古玩铺,并于民国七年十二月从房主秦毓麟手中购置了铁辘轳把25号这所不大的宅子,宅子占地6分6厘8毫,共有大小房子十九间。</h3> <h3>铁辘轳把24号的马桂文公,在廊房二条经营万聚斋玉器铺,是上世纪初叶北京回族古玩行的业界先进,辛亥革命后,与王浩然阿訇一起筹组中国回教俱进会,响应孙中山先生号召,举回族民众实力,策应北伐。桂文公膝下育有三子有敬、有信、有忠和四女。弟兄三人从原持契人赵毓魁手中购置了铁辘轳把24号这所宅院。根据民国34年4月3日的测量,宅院面积7分6厘5毫,计有大小房廊一十九间。桂文公归真后,老大有敬老二有信子承父业,在廊房二条万聚斋继续经营古玩铺。老三马有忠是"国医医士",是远近闻名的"大夫马",当年铁辘轳把24号的门楣和西面南房的后墙上挂着6~7块匾,内容不外乎都是褒扬有忠公仁心医术的赞美之词,其中正中门楣上的一块匾的内容是"品端术正"。马有敬和马有忠弟兄二人娶的是天津回民旺族丁家的亲姐妹。说起丁家,一般人都知道回族近代报人的丁宝臣,其实丁家在京津都很有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刊于天津的《竹园白话报》创办人兼主编是丁竹园(字子良)。丁宝臣是丁竹园之弟,而早于如兄,丁宝臣于光绪三十年(1904)即在北京创办《正宗爱国报》,是中国最早的回族白话报之一。该报由丁宝臣自费创办并任主编。该报内容以论说、杂谈为主,阐明主编对社会、民族和宗教的基本观点。宗旨除为回胞"争教"外,并主张宗教改革,提倡回民教育,后由于发表反袁言论,透露"二十一条"条约内容而遭袁世凯查封,丁宝臣被害。</h3> <h3>铁辘轳把24号、25号在上世纪60年代换门牌时,改成了东花市大街93号和91号。</h3><h3>一切都成为历史。老宅门没有了,但两棵老槐树还在,成为当年铁辘轳把24号、25号的唯一地标,继而发现在当年我家宅门-铁辘轳把25号的门前,立起了一个标志物:一架装有铁辘轳把的提水辘轳与井台模型。</h3> <h3>"千年枣王"是一棵老酸枣树,原生长在崇文区上堂胡同14号院内,现在原地保护,于"花市枣苑"住宅小区之内,小区就以此命名。</h3> <h3>花市枣王,经历了近千年风霜,依旧是春华秋实。珍稀。</h3> <h3>据碑文记载:这棵古树约有八百多年树龄,为市级保护古树,堪称为酸枣树的"活化石",每年都开花结果。做为枣树,特别是酸枣树这么粗、这么高大,实在是罕见,"枣王"当之无愧。</h3> <h3>吴东魁艺术馆坐落于北京崇文区花市大街,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艺术共三层,每层为一个展区。艺术馆总投资上亿元。于2005年正式开馆。</h3> <h3>艺术馆名称由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先生题写。</h3> <h3>艺术馆的门前是一条两层高的宏伟的长廊,内中刻有各种雕花。古色古香。</h3> <h3>吴东魁艺术馆馆藏丰富,其中有吴东魁先生一生潜心创作的书画精品500多幅。二楼是吴东魁先生多年来与国家领导人,书画界同仁,书画艺术爱好的者的精彩瞬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影线。</h3> <h3>国石艺术馆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在业界享有崇高声望。展馆坐落在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大街。</h3> <h3>装修中,暂时关闭。</h3> <h3>花市大街还有草人艺术馆、睦明堂古瓷标本博物馆都关闭了。</h3> <h3>说说曾经花市大街的故事:</h3><h3>梁志泉是民国时期著名武术技击家。他自幼酷爱武术,七岁拜北京的"磁器李"为师学技艺,十四岁拜清朝的头等仆户"宛八老爷"和"瑞五老爷"为师学跤技。因与张长祯先生"醉鬼张三"的儿子结兰,追随张三爷学技艺有得天独厚的停条件,况且他聪颖过人,又深得张三爷的喜爱。在这些名师们的培养下,梁志泉的摔、打、擒、拿得到了真传,也正是在这些武林英杰的教育和影响下,造就了梁志泉的侠骨义胆,嫉恶如仇,扶弱济危的品德。梁师虽已过世,当年许多义举至今仍为人们传为美谈。</h3> <h3><br /></h3><h3>梁志泉先生幼小住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下四条,同&quot;磁器李&quot;家的儿子奶名叫&quot;傻友&quot;的即是发小,又是同窗好友。这&quot;磁器李&quot;记是在花市大街上一家专门经营各种磁器的大商户。老掌柜夫妻俩都是武林中的豪杰。功夫深不可测。&quot;磁器李&quot;住家在东便门里虎背口胡同北口内。与花市下四条相连。自虎背口北口往南是个比较大的坡,这条胡同南北两头低,中间高垅,故取名虎背口胡同。</h3> <h3>有一年冬季,一个清冷的早晨,天空中零星地飘着雪花,地面上结着一层薄薄的雪霜。有一辆满载着大白菜的马车途经虎背口往南行,车上白菜用棉被盖着,这马车爬到坡半路,不小心马失前蹄,马被滑倒,车辕直压在地上,马嘴磕的直流血,车在往下坡溜,车把式急忙刹好闸,两手抬着车辕大声吆喝那马,使出全身的力量,滑倒的马怎么也爬不起来。正在这危及时刻,不知从哪家门里出来一位倒水的老太太,看上去有五十多岁,身板挺直,行动利索。她把脏水倒入污水口里,放下水盆,走到马车外辕对赶车的把式说:"你抄着车辕吆喝牲口,我来帮你抄起推上坡去!"把式见是一位老太太,忙说:"您一个人那儿行呀!刚才十几个人都没弄动!"老太太说:"你试一试,兴许我能帮你把车推上去!</h3> <h3>救马要紧。他弯下腰去左手拽起缰绳,右手用力抄着车辕,大声吆喝牲口。说来也神了,老太太用一只手抄着车辕向上一直腰前辕起来了,那马顺势猛地向上一纵站了起来,听着主人连声吆喝,又低头向前猛拉,车把式右手抠住车辕用力往前拽。在车尾的两人弯腰用力向前推,咚咚咚!一口气直把马车推到坡顶。车把式跪地叩下三个头。嘴里念叨着:&quot;谢谢这位神人,愿老天保佑她!&quot;这位神奇的老太太就是大名鼎鼎的&quot;磁器李&quot;老夫人,她的功夫到底有多深,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h3><h3>梁志泉自幼就在这位高人疼爱呵护下,同这位老人的儿子&quot;傻友&quot;一起练功夫。</h3> <h3>梁志泉十四岁时由义父张长祯介绍拜清朝&quot;善扑营&quot;首领&quot;宛八爷&quot;和&quot;瑞五爷&quot;为师习练中国跤术。&quot;宛八爷&quot;是晚清时期&quot;善扑营&quot;的首领。&quot;善扑营&quot;中几百号人都是全国精选出来的摔跤高手,&quot;宛八爷&quot;和&quot;瑞五爷&quot;都是头等扑户。由于当时清政府重视摔跤,专门由八旗子弟组成的&quot;善扑营&quot;的摔跤叫&quot;官跤&quot;。这&quot;善扑营&quot;是清政府一支特殊的侍卫军。跤手和教练都是终生职业。当年清朝康熙帝年少继位,四大臣辅佐皇帝,鳌拜欺康熙年少,把持朝政,挟持天子,胡作非为。康熙机敏聪慧,佯作玩耍,不理朝政,自己在宫中精挑细选了十八名身强力壮的小太监,每日习武练撂跤,借以麻痹鳌拜,终在一次鳌拜没带侍卫,毫无防略的情况下,十八名跤手蜂拥而上,连摔带砸,将鳌拜拿住,除恶务尽,当场处死。摔跤高手起了大作用。慈禧太后贴身侍卫有个叫&quot;大祥子&quot;的就是当时撂跤的第一把手。在清光绪皇帝戊戌变法时期,宛八爷是光绪皇帝的护卫。清政府被推翻之后,&quot;善扑营&quot;就被解散。</h3> <h3>。这宛八爷在天坛西北边的&quot;精忠庙&quot;街设场传艺。因&quot;精忠庙&quot;围墙是朱红色的,所以又叫&quot;红庙&quot;。梁志泉每天下学之后要跑几里路到宛八爷的跤场练功。</h3><h3>梁志泉有一次看见一洋人设擂台比武,打败了洋人,翻译跑过来拽住梁志泉不放,非要叫他留下姓名。梁志泉心生一计,脱口而出,&quot;我叫大学生!&quot;说完一把摘开了翻译的手,转身扬长而去!</h3><h3>民国初年,这个初出茅芦的英俊青年巧摔洋力士的故事很快传遍北京城。宛八爷听到 这个消息,心里正猜疑是否是他干的这么漂亮,除了他还有谁叫&quot;大学生&quot;呢?正想着去核实此事。梁志泉来面见师父,师父询问,他不敢不说,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述了一下,把个宛八爷高兴得仰身大笑。鼓励他说:&quot;师父没白教你,就得这样长中国人的志气!&quot;</h3> <h3>花市大街做料器的代表 &quot;葡萄常&quot; 。葡萄常家的字号叫&quot;天义常&quot;,制作料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在这一百多年当中,常家不光制作料器花是一流的,常家制作料器葡萄的手艺至今无人能够逾越!当年常家制作的挂满白霜的葡萄盆景进贡到宫里,连慈禧太后都误认为是真的,可见其工艺的超凡之处。常家做料器最拿手的绝活就是给葡萄和叶子&quot;挂霜&quot;,这门手艺常家从不外传,而且是只传女儿不传儿子!为此常家上两辈姑奶奶甘愿独身不嫁。直到今天,这独门的挂霜手艺仍在常弘、常月姐俩手中掌握,外人根本无法接触。据常家老姑奶奶常玉龄说:&quot;这门手艺凝结着常家几代人的血汗和眼泪,辛酸与痛苦!&quot;</h3> <h3>在过去花市大街的料器行里流传着一首不知传了几辈子的打油诗,这首诗是这么说的:"上辈子打爹骂娘,这辈子干了料器行;受尽了烟熏火燎,穿一辈子破烂衣裳。"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料器作坊,以及料器匠人在展示出精美的料器工艺背后的那种凄惨和悲凉……</h3> <h3>过去在老年间花市大街有很多在当地比较知名的买卖,比如西花市3号古家开的"启元茶庄" ;5号马家开的"聚兴隆布铺" ;19号姬家开的"庆富斋点心铺" ;32号武丕卿的"国术社" ; 45号薛家开的"协成生布店" ;52号李岚辛开的"聚德楼首饰楼" ;69号李家开的"天合成烟袋铺" (注:就是著名的大烟袋锅儿,公私合营以后后改为杂货店);99号孟家开的"华茂电料行" ;143号李家开的"恒源祥帽店" ;147号马家开的"鸿善澡堂" 等等,东花市32号周家开的"泉兴铁工厂" ;37号刘家开的"畅怡园澡堂" ;47号"德寿堂国药店" ;52号李家开的"容真照相馆" ;62号乐朴孙开的"沛仁堂药铺" ;70号铁家开的"内明远牛羊肉馆"(注:公私合营后后改为内明远饭馆) 等等。在这些买卖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在,我都非常熟悉。如:启元茶庄、天合成烟袋铺(注:大烟袋锅,公私合营以后改为杂货店)、鸿善澡堂、畅怡园澡堂、容真照相馆、沛仁堂药铺、内明远饭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