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城社区党课

珊丹

<h3>  </h3><h3>《温暖》</h3><h3>我于1998年6月16日,开始了我的无偿献血之旅,至今为止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h3><div> 而捐献成分血,是从2005年的4月份开始。在血液中心的机采室,医护人员为我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成分血,血液中还有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浆等等成分。而血小板是肿瘤及白血病等急症病患急需的,并且血小板一周左右就会再生,捐献者恢复的时间更短。医护人员为我们普及的献血常识,使我们欣然接受,既然这样,作为定期捐献血液的我们,无论哪种捐献都义不容辞。于是,定期捐献血小板,就成为我们捐献的常态。血站工作人员尤其是机采室的医护人员,对献血者的热情和尊重,也时时处处感染着我们。寒来暑往,十几年间,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期从二十八天,到十四天又或是现在的二十一天,我们或是计算自己的捐献日期,或是接到血站的预约电话,总是觉得这是病患的需要,是救助生命的礼物,是必须由我们这些无偿献血志愿者来完成的。</div><div> 在完成捐献的同时,我们也兼做义工,为献血者们服务和宣传。于是在血站机采室就会经常看到我们的身影,不是在捐献,就是在服务,而且和医护人员以及固定献血者们已经非常熟悉,见面了就会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以捐献结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来到这里就会听到热情的问好,耐心的询问,关切的叮嘱等等,感觉特别的温暖。</div><div> 此时此刻,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即将迎来我的六十岁,我的花甲之年。</div><div> 听起来好像有点儿老了,可是我还真的没觉得呢。只是不能再献血了,才真的觉得有些舍不得。二十个年头的定期献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相伴。这么多年的热血捐献和志愿奉献,是生命的礼物;是生存的救助;是人间的温度;也是人生的宽度。只是感叹时间不饶人啊,年龄所限不能再捐献。这难以忘却的恋恋不舍的情怀,就是多年来长时期的捐献不间断。</div><div> 从1998年6月16日第一次献血,到2017年5月17日最后的献血期限,二十个年头的定期捐献,已经百次有余,获得国家金银铜奖不一。奉献爱心的同时,更有感触的是与血站医护人员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献血者及志愿者之间志同道合的友谊,我们不知道自己捐献的热血给了谁,只知道这举手之劳会挽救宝贵的生命,会得到相互的尊重和感恩。如今的人生轨迹将要改变,真的真的很是怀念,那些曾经的记忆,将会是我今生特别特别美好的回忆。</div><div> 人的一生不可能太圆满,一定会有很多的满足和遗憾,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理想追求,只要心存美好,就会充满阳光,不仅温暖自己,也会温暖他人 。</div><div> 到了我这个年龄段,也应该退休了,也应该把我的献血历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位给更多的人继续奉献爱的礼物,就像英雄一样完成生命的救助,对于最最宝贵的不可重来的生命而言,还能有什么能够用热血所替代呢?你的,我的,大家的热血交融,就是家庭幸福,人心温暖,社会文明,人间美好的憧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