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酒与我的前半生③

邓永平

<h3></h3> <h3><b> 第三章、生活本无诗的时代</b></h3><h3> 小时候我爸他们一代也会“打斗八”(小聚餐),一条鱼,既可割鱼生,也有鱼粥食,再加点小酒,与春让公、公华公、文烷叔、华阳哥(梅溪为丰老板的外公)志力哥(登峰登山他爸)等,就可聊天吹牛皮几个钟头,有时几块豆干也吃得有滋有味,那辈人就这么简单,见的是岁月,喝的是交情,同样把艰难的岁月过得知足、快乐!正如莫言所说的:“生活本无诗,愿把生活过成诗。”</h3> <h5>和村鱼生</h5> <h3>  当时他们喝的是白酒,那时候和村只有石子岭珠荣叔公(小满她爷爷)会做白酒,因此每次去取酒的光荣任务都落在我身上。我家距石子岭虽然不远,但要横过小河,用两根木头做的小桥经常被水浸泡,还真的像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他老人家八十年代讲这句话时好像就针对我一样,我有特别的体会。过了桥走的是田基路,经常会滑倒并且还有蛇出入,我爸有经验,用他经常出差用的角箩装酒瓶,要求用手提着走,不能背着,就是人摔跤了,四平八稳的角箩中的酒瓶也平安,酒也不会溢出,酒重要呀!因此,对年纪不大的我来说,取酒还真不容易,犹如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过草地、爬雪山一样艰难,不像现在有水泥桥有水泥路,小汽车可以直达。</h3> <h5>石子岭(旧)</h5> <h5>石子岭(新)</h5> <h3>  白酒的级别比黄酒高,我们小孩肯定没资格喝,有喝也是倒完酒,酒瓶四周留下的几滴,或者倒点水进去酒瓶,尽力摇晃后生成的酒水。因此每次拿到酒回来的泥路上,就在上坝洋,看看周围没有人,不管卫生不卫生,马上趴下,用酒盖子盛,一口一口地喝,先下手为强!就是迎脸有人来往看见,就赶快用角箩作掩护,没东西下酒,也照样喝!然后充分利用了阿标的经验教训,把裤袋里事先用瓶子装的凉开水倒回去,还是一样多,不露半点破绽,一直都没被发现,这样辛苦付出也值得了。也不知他们老人家喝了渗水的酒发现问题没有,还是心里在想珠荣叔公做酒的手艺越来越差了?不得而知,反正大家都很开心,还表扬我后生可畏,小小年纪就有担当。</h3> <h5>童年的角箩</h5> <h3>  现在想起来实在冤枉珠荣叔公,他老人家是个大好人,讲话细声细气,有句名言“被人欺负好过欺负人”讲得厚道,怪不得他老人家的后代岸兴旺发达,他做的酒远近闻名,每次他都有摸摸我的头夸奖我,给点糖子、当泥之类的东西于我,不知为何文革期间村里人把他当作“四类分子”抓来批斗。记得有一次在建大石门水库现场,我亲眼看到民兵们用绳子把他五花大绑,胆战心惊!</h3> <h3>  后来我们经常去后山放牛看到牵牛的绳子都会想起当时的情景,万一因自己酒瘾砸了他的招牌,又抓他来批斗那就惨了。世界如此喧嚣,真相何其稀少。现在是造假时代,我有时会想那个年代还没有什么东西造假,都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他们这么早就喝到假酒是不是超前行动了呢。他们老人家大多数已去了天国,但愿天国没有假酒!不时我也会感慨,现在想救赎自己请他们喝酒都没有机会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下次回去老家,一定要让龙华做出真酒去祭拜他们。</h3> <h3><b>第四章【“酒气方刚”的少年与青年】即将推出,尽请期待!</b></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