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也是一种缘

DAMA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阅读是一种缘</font></b></h1><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假期里读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很享受的阅读过程,我已有几年没有读过名著了。福楼拜的作品让我找回了阅读的快乐,不管什么时候读心总是宁静的,很多时候是走进小说的情节中,看自然河流的缓缓流淌,感受法国小镇生活的世俗百态,还有人物内心世界的挣扎。</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阅读结束后仍意犹未尽,我又在网上买了全套的福楼拜文集,因为喜欢福楼拜的叙事风格,把故事情节融进在自然风景的描绘中,读起来赏心悦目,很抒情,很有画面感,我个人偏重于这样的作品。不太喜欢生硬地叙事。之前读过日本的几个作家,也是风格相似的,包括渡边淳一的作品,有几部还是不错的,叙事中的画面感强烈。</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福楼拜文集一共五本,第一部就是小说《包法利夫人》,我把两本对着看一下,译者不是同一个人,新买回的是李健吾译的,知名翻译家,但我随手翻看几页却感觉不到阅读的流淌了,除了情节相似,叙事的文风大变,纯客观的叙事,少了那些自然风景的描绘,我不能接受了。我先前读的是另一个译者是罗国林,我喜欢他翻译的作品。我很庆幸第一本不是李健吾的译作,否则我是读不下去的。这或许就是我和《包法利夫人》的缘分,也是和福楼拜的缘分,因为五本书,每本的译者都是不一样的,我在看第二部的作品《情感教育》(王文融译),也是我喜欢的叙事风格,李健吾虽然名气更大,但我欣赏不来。</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读自己爱读的名著是幸运的,不是每本名著都能给人阅读的享受,这也是现在人们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因,枯燥无味,而在众多名著中读到喜欢的作品,真的是一种幸运。比如近几年流行的畅销书《偷影子的人》,还有《追风筝的人》,我很想去阅读,书买回来了,还重复着买了两次,但我真的阅读不下去,我也不是阅读能力欠缺的人,是真的不喜欢,没有办法,只好束之高阁或送人了。而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畅销作品,我也是很喜欢的,买回来一本又一本。</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回想自己的阅读经历,真的是和“缘”分不开的,“缘”中有时代和个人的原因,也和身处的环境和生活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何为阅读,因为农村是找不到一本书的,天天在大自然中玩耍,阅读自然是一种常态,知道各种农作物的名称,知道各种小虫子的名字,手摸过青蛙癞蛤蟆,也打死过蛇,下河摸过鱼、河蚌,也体验过收获庄稼的艰辛。初中的时候哥哥读中专了,经常会带回来很多杂志,《读者》《青年一代》《收获》《小说月报》等等,我在家没有事就翻阅,那算是阅读的开始,和现在的小孩子比,已经很晚了。</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我读中专的时候,整个班级都在读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因为同学都是农村人,和小说的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在阅读中很容易找到自己。那年国际大专辩论赛达到高峰,《狮城舌战》让一代青年热血沸腾,也是传阅度很高的作品。</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本科读了中文,阅读的多为文学作品了,现当代经典作家,是当作作业去读的,郁达夫、丁玲、沈从文、张爱玲、巴金、老舍、赵树理、戴望舒、穆旦等,后来考研是现当代文学方向,相关作家的作品又是通览一遍,莫言、余秋雨、张贤亮、阿来、张抗抗、王安忆、池莉、残雪、迟子建、马原、余华、孙甘露等等,后来文艺思潮涌现,很多作品集出现,其中有黑马丛书等,这些书多是在租书店里借来的。</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在日子最艰难的时候,我喜欢上了鲁迅的作品,小说《伤逝》、《野草》中的《影的告别》等,很多时候看后很压抑,仿佛更悲观了,鲁迅自己也说不主张青年读自己的《野草》,直到去了北京读书,一个冬天阳光很好的下午,班级邀请到了北大著名教授,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来讲座,最后交流时我提到了阅读鲁迅作品的困惑,他说读鲁迅的作品一定要“走进去,还要走出来”,我恍然大悟,一句话惊醒梦中人。</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考研遇挫的时候,内心的苦闷无处排解,只好去读书,读了很多哲学著作,尼采、叔本华、康德、海德格尔等,读不懂硬读,一翻开书内心会感觉到宁静,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中读完了厚厚一本《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后来不敢读了,怕精神会出问题。我一同学读了很多哲学著作后,经常跑教堂里,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了。</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在北京读书是一段自由的时光,阅读上没有任何压力和目的,我记得一段时间经常在图书馆找西方艺术方面的书,绘画、建筑、音乐等,还作了大量的笔记,因为很感兴趣。再后来又不愿意读书了,因为觉得阅读自然收获更多一些,因为青春很多的困惑都是在自然的山水中得到解脱的。</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br></font></b></div><div><b><font color="#010101">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广义的阅读过程,不仅仅只有书本。在以后的人生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风景,读到心仪的好书,因为有“缘”存在。</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