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1977年,与他相识在川东北。</div><div> 那时,华蓥山煤田会战如火如荼,位于其北段的铁山南煤矿投产在即。一大批来自成都、重庆、达县、大竹等地的青年汇聚到矿,同为知青的我和他,也在这个行列中。我先行到矿,做打字员并负责招待所接待工作。</div><h3> </h3> <h3> 一天,在石门山上新工人培训队培训结束的青工们来矿上报到,我负责协助安排他们的住宿。其中,一个头发蓬松、个子不高、鼻梁上架副近视眼镜的斯文青年,挑着两个大木箱组成的行李而颇显轻松地走来。瞧他的样子,我感觉有点另类滑稽,差点笑出了声。</h3><div> 当晚,新工队员汇报演出。开场舞中,我发现有个人走的是同手同脚步子。仔细一看,就是白天眼见得的那个“眼镜”,我不禁笑出声来!令人惊奇的是,他居然还有独唱节目,那首《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唱得还不错,感觉有点儿功底。后来才知道,当知青时,他参加过公社宣传队,自学练过嗓。</div><div> </div> <h3> 工作分配,他到了政工科。政工科和我所在的打字室,仅一墙之隔。从此,我们开始有了工作联系。他常操办宣传栏墙报,书写大幅标语,隶书和排笔字流畅得体;还负责广播站的稿件,文章也写得不错……时光流水般过去,原本不起眼的他,有点令我刮目相看了。不久,我任矿团委委员、机关团支部书记。在团的活动中,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评比优秀团员时,大家一致推荐他,我也欣然同意。</h3><div> 广播员因事请了长假,我在打字的同时又代广播,我们因此而有了进一步接触的机会。他为人忠厚,工作认真,酷爱学习,谈吐幽默。从关心我的生活细节开始,我感觉到他的眼神里、话语中流露出异样的,特别的,可意会难言传的东西。慢慢地,不自觉中,我的心里升发出温馨、甜美、紧张交织在一起特殊的情愫。我问自己,这就是爱情吗?</div><div> 直到有一天,他把用毛笔以隶书誊写的<b>“生活就像一片大海,只有意志永远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要是决定了,而这决定又是对的,那就勇敢地走下去”</b>送给我,我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决定选择他,作为自己托付终身的人。他送给我的定情物,是一张绿格子的方手帕,我一看,竟然是男式手帕,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当时我未露声色,多年后,作为笑料才告诉他。他回应道:由此可见那时他之浑,我之纯。</div><div> </div> <h3> 七十年代的矿山,还较为封闭。恋爱初期不愿不敢暴露,我们相恋以后,在人前反倒还显得生疏了。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牵手挽臂。我参加民兵连长集训,他借故悄悄来看我。我春节回家归来,他悄悄到车站来接我,一切都装作在不经意中。我俩虽近在咫尺,却不得不以书信交流。两年多的时间里,情书一大摞。后来,把它装订成册,保留至今,名为“咫尺书”。他给我的这些信件,封封含温暖,篇篇倾真言,情浓意浓,不仅当年滋润了我的心田,如今读来,还会热泪盈眶!</h3><div><br></div><div> </div> <h3> 我们的恋爱关系两年后公开,大家都感到吃惊。教我打字的陈老师说:怎么一点没有察觉呢!公开恋情后,心情轻松了许多,人前人后,不再刻意回避。一次登山,团员朋友小卢为我俩拍下的第一张合影,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h3> <h3> 铁山上、洲河边,留下了欢乐的身影,见证了难忘的时光。然而,我们的结合,并非一帆风顺。那时,妈妈的坚决反对,旁人的不理解,重重压力,使恋爱关系几乎崩溃!我的心情处在极度矛盾之中。他没有放弃,而是安慰我,鼓励我。他说:我们要耐心等待父母的理解,一年不行,二年,二年不行,三年,直到他们点头为止。他以真诚的心,火热的情,执着的爱,坚定的态度和耐心,陪伴我度过痛苦的时光,感动了父母、家人,更深深地感动了我。为了爱情,我选择留下来,放弃了调回父母身边的机会;他以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赢得了领导、同事、朋友的认可和理解。若干年后,人们说我“选了一只潜力股”。而我看重的是他的人品、才华和对我的一份真爱。对于母亲起初的反对,当我也为人母时,则完全理解了她的心情!</h3><div> </div> <h3> 1981年春,我们结婚了。没有任何仪式,在达县木头乡领的结婚证,是比巴掌大点的一张土红纸。回到重庆到相馆去照了10元钱一套的黑白结婚照,在重庆长江大桥上留了影,作为结婚的纪念。婚假结束回到单位,向同事、朋友送上用报纸包裹的水果糖、瓜子、花生,还有香烟,就算周知了。好在矿上给了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作新房,从此开启了二人世界。</h3><div> </div> <h3> 八十年代初,家里没有电视机,只能以收音机听听音乐、广播,算是文化生活。当时,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至今仍有印象。另外,唱歌、听歌也是我们的一种乐趣。他最爱唱的是《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我爱祖国的蓝天》和《知青之歌》。1982年,他考上了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业余学习,听课多半也靠收音机。那时,我已在达竹局二中校任教。晚上,他学着电大课程,我在灯下备课,相互陪伴,几乎没有看过电影,但感觉很充实。</h3> <h3> 不久,我们的儿子出生了,虎头虎脑的样子很可爱!当时产假只有56天,儿子放在重庆婆婆家。待到学校放假回重庆时,儿子已满百天,越发机灵可爱。见到妈妈一点不陌生,我激动地把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初为人母的感觉神奇又幸福!</h3> <h3> </h3><div> 后来,他调矿务局行政办公室工作,我们两地分居两年多,又开始了书信交流的生活。每到周末就盼着他能坐火车回来,可因他工作较忙,常常不能如愿。盼不到人归,盼来的</div><div>书信,也是一种安慰。他知道我在感情上依赖性较强,鼓励我“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读了他的信,心里好温暖!</div><div> 这张照片是我去探望他时在达县相馆拍的。</div><div> </div><div> </div> <h3> 1985年初,我调局党办工作,夫妻团聚。这一年,他电大毕业,我参加成人高考,进入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习。为了求学,再次分别,他以一首《喜送吾妻还少年》为我送行。两地一线牵,相思飞鸿雁,平均不到一周就是一封信,我们也把它汇集起来,名为“两地情”。不过,这时的话题很多都围绕着儿子展开。我把假期中回重庆陪儿子玩耍的感受、儿子的精彩话语一一描绘给他,其乐融融。</h3><h3> 86年春,他到昆明参加西南煤炭新闻表彰会,途经成都。我请了几天假,也一同去了,那是我们第一次外出旅行,好兴奋,好舒心,有一种度蜜月的感觉。由于时间短,只游了大观楼、西山龙门、滇池和石林,但我已经很满足了。</h3> <h3> 1987年7月,我毕业回到达县 ,把儿子接到了身边。儿子由于户口不在重庆,没有上过幼儿园,四岁多就开始上学前班,是班上最小的。回到达县,还未到入学年龄,只好再读一年学前班。儿子很聪明,和爸爸一样酷爱读书,很快得到老师的赏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累并快乐着!</h3> <h3> 1988年底,为了照顾他的父母,我们一起调回重庆。从此,相伴相守。我们三观比较一致,思想容易沟通,心灵默契。因此,几十年来,虽偶有逗气,却从未真正吵过架、红过脸,逗气也从不过夜。他是个有大爱,有担当的男子汉。客观上我工作较忙,又长期跑月票,他承担了主要家务。只要他不出差,每天回到家,总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得到一声温暖的问候。婆婆患有糖尿病,公公身体也不太好,一方面为了照顾二老,另一方面,他自身颈椎病严重,2005年选择了内退病休。为照顾父母,支持妻儿,尽了最大的努力,付出很多。儿子也很争气 ,2000年考取上海财经大学 ,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儿子的建议下,50岁那年,我们去照了一套婚纱纪念照。</h3><h3> </h3> <h3> 我们和老人在一起生活近30年,家庭和睦,从未吵闹。2006年婆婆因病去世。公公近年生病住院后,仅管医院提供三餐,子女们仍然每天送饭 、陪伴,尽量让他可口一些、舒心一些。好在医院邻着小区,还算方便。</h3><h3> 下面这张照片是今年春节团年时,公公与重孙辈在一起。</h3> <h3> 他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内退以后,潜心钻研A股,小有成效。今年将自己的心路历程集结成册,与亲朋好友交流。我感动于他的执着奉献,主动打印文稿,并作为第一读者,为他的《跟着太阳月亮炒股票》一书写序。相互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是我们爱情长青的基础。</h3><div> </div> <h3> 我是一个比较看重精神生活的人 。相爱的路上,经历了物资匮乏的年代,但并不缺浪漫。他写给我的诗,有恋爱时写的,有近些年写的,多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也是我的精神财富。他的十几首手稿,我一直珍藏着。花甲之年,他创作了《我们的花甲》,我学着谱了曲,作为我俩六十岁生日纪念。儿子和侄女们也为我们写下了感言。</h3> <h3> 如今,我家四世同堂,上有即将90岁的老人,下有还未入学的小孙子。买菜做饭,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的他开玩笑说:过去革命的浪漫主义居多,现在革命的现实主义为主!以前,他为我作诗,关心我、支持我。而我,因为工作太忙,关心他,为他做的少一些。朋友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你是最幸福的女人!在他59岁时,我突然感悟,这种幸福难得,一定要好好珍惜!我第一次以诗的方式送给他生日礼物:《感谢生命中有了你》。从此,多了一份对他的关心和体贴。今年春,我把和他四十年相爱的感受写在了美篇《今生的情缘》里,那是我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也是我们爱情的真实写照。</h3><div> </div> <h3> 岁月如梭。2017,是我与他相识40年整。 </h3><div> 那年的选择,铸就了今生的情缘,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并不失浪漫,相爱相伴,无怨无悔!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份执着与坚守。我与他,将继续着我们的平淡与浪漫,执手到百年。</div><div> </div><div> </div><h3><br></h3><h3> </h3><div> </div> <h3>原创文字:绿丝绦</h3><h3>编辑制作:绿丝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