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40年 —我的老照片 (江华篇) 第一集

秦平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华地处湘粤桂三角地带,汉唐以来,先人们从长江流域沿长江,沿洞庭湖,沿湘江,沿潇水两岸开拓土地,兴邦建城,最后,在潇水最上游东西两条河交集,创建了一个县城叫冯乘县,冯乘县依河而建,流经的河流人们称为冯河,后来又改为沱江,这就是江华最老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代生产力是非常低下的,尤其是山区,江华群山峻岭,人们只能以河为路,以水建市,历史上的湘粤桂贸易往来,物流运输,不论是去广东,广西,商人们必走江华这条“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潇水冯河而上,这条以河为路的“茶马古道”穿越南岭山脉至广东,沿河而上的雾江,花江,水口,贝江,毫江两岸青山葱绿,峭壁横亘,直至毗邻广东的码市,沿河的集镇圩日,为过往商人提供栖息,商业贸易场所。</p> <h3><br></h3><h3>这是毗邻广东,冯河最上游的江华码市镇。由于这里集贸红火,解放前,人们把这里称为“小南京”,不过,我小时候也还听人们有一句话“好崽不嫁码头铺”</h3> <h3>江华古地图<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1><br></h1><h1>历史江华</h1> <h3><br></h3><h3>这是有史以来最古老的一张瑶民原始照片,据说是100多年前一个法国传教士到瑶山传教所拍,现珍藏在法国一家图书馆。</h3><h3>从照片上可以看到,瑶族的木板建筑,及瑶民最原始的服饰和人的精神状态。</h3> <h3><br></h3><h3>其实,最早的江华大山里是沒有人居住的,是连片的原始森林林区,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加剧,战乱不停,加上苛捐杂税众多,逼迫瑶民四处迁涉,最早进入江华的瑤民,又沿着潇水,冯河的山冲到处寻找栖身之所,先后占山,伐木,屯地,建家。此后,到明末清初时,朝代更迭,为避战乱,又一大批瑶民涌进江华大山,因河流两岸,山林均已被先人所占,后来的瑶民便居无定所,只能到人迹罕至的边远山冲和高山顶上另求栖息,他们打猎伐木,刀耕火种,因此,人们把沿河居住的瑶民称“土瑶”把居住在山顶上的瑶民称为“过山瑶”</h3> <h3><br></h3><h3>历史人物</h3> <h3><br></h3><h3>江华虽处湘粤桂边陲,我记忆中的历史还是有很多优秀人物的,据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党时只有50多名党员,江华籍的就有二个,第一个是李启汉,第二个是陈为人。</h3><h3>图中这个英俊的烈士就是李启汉,江华码市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中共工人运动领袖,曾参与组织和领导上海及省港大罢工,1927年,4.12政变中在广州被害!</h3> <h3><br></h3><h3>这是李启汉的妹妹李瑛,是中共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的妻子,她曾是广东女子师范学校优等毕业生,1925年,她随哥哥参加革命。由于李启汉和邓中夏是最亲密的战友,两人共事期间,李启汉把自己的亲妹妹李瑛介绍给邓中夏,邓中夏牺牲后,1945年3月1日,毛泽东在给李瑛的亲笔信中,要求“继启汉中夏之遗志”,当中的启汉,就是邓中夏的妻哥李启汉。李瑛为缅怀邓中夏,后又取名叫李夏明!</h3> <h3>陈为人,中共建党时期最早期的50名党员之一,曾留苏学习,回国后在东北长期从事工人运动,曾任中共第一任满州省委书记,后到上海管理中共最绝密的党中央档案,其妻叫韩慧英,东北沈阳人,陈为人牺牲后,韩慧英只身来到湖南从事党的工作,解放后,在江华首任文教科长,县委宣传部长!</h3><h3>(这是沈阳满州省委旧址纪念馆里的照片,把江华县误写成“江常县”,百家尾村写成“百家屋”村,这是沈阳方面的失误)</h3> <h3><br></h3><h3>这张照片的人物叫王涛,沱江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学成回国后,先后担任过湘南特委书记、中央党校军事政治教员、陕北省委统战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南省委组织部长等职务,参加过长征。皖南事变后,1940年9月在福建牺牲!</h3> <h3><br></h3><h3>王涛的夫人张子芳</h3> <h3><br></h3><h3>1990年,我在北京公安部采访王涛烈士的妻子张子芳。</h3> <h3><br></h3><h3>江华还有个知名人物——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h3><div><br></div> <h3><br></h3><h3>前排左起,老红军战士彭儒,陶铸妻子曾志,江华,谭震林</h3> <h3><br></h3><h3>很多不知道内幕的朋友都在问,这江华的姓名很独特,不知是先有江华还是后有江华,其实江华并不姓江,他的家名其实叫虞上聪,参加革命后,他的名字经常改来改去,曾叫“黄春圃”,一次,毛泽东和江华聊家常,问江华是哪里人氏,江华说是湖南江华人,毛主席说,好地名啊!你还是不叫“黄春圃”改名为“江华”多好啊!可以不忘故土! 不忘家乡啊! 此后,他便把名字改为“江华”了!</h3> <h3><br></h3><h3>1985年,江华同志回家乡接见当地党政领导。</h3> <h3><br></h3><h3>1985年,江华与来看望他的家乡人员合影留念</h3> <h3><br></h3><h3>江华曾先后三次回家探望,这是1988年,江华最后一次回到他的家乡——江华大石桥乡鹧鸪塘村看望父老乡亲!</h3> <h3><br></h3><h3>在村子里,和昔日的放牛朋友在一起,老人家非常开心!</h3> <h3><br></h3><h3>回到家里,和乡亲们下象棋是江老的最大爱好</h3> <h3><br></h3><h3>这是沱江二中,江老曾在这里读中学。</h3> <h3><br></h3><h3>如今,他又重新坐在这个课桌前听老师讲课!</h3> <h3><br></h3><h3>老同学来了,江华二中的同学们纷纷奔出教室,他们争睹这位老同学光彩,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江老回校!</h3> <h3><br></h3><h3><br></h3><h3>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江华……</h3> <h3><br></h3><h3>尽管在解放前江华出了一批优秀人物,但江华解放后,急需大批民族干部巩固基层政权,作为边远山区,干部人才还是非常奇缺的,为此,1951年9月,江华举办了第一期瑶族干部培训班<br></h3><h3>图为民族干部培训班在江华沱江文庙的合影。</h3> <h3><br></h3><h3>1955年,经国务院批准,江华成立瑤族自治县,图为在《新湖南报》上发表的消息,江华瑶族自治县正式宣告成立! </h3> <h3><br></h3><h3>当时,为了更好地融洽瑶汉民族心理,促进民族团结,贯彻执行以林为主全面发展的一穷二白县域民族经济,江华县城随至迁移水口镇,水口——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县城建设。</h3><h3>1955年11月,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水口镇召开,这是各民族代表当年的合影。</h3> <h3><br></h3><h3>当时的建县庆祝大会,是在水口镇的河滩上举行的,我应该还有二张庆祝大会照片的,一时找不到了,遗憾!</h3> <h3><br></h3><h3>这是湖南省政府领导给当时江华县第一任县长赵自现同志授印。</h3> <h3><br></h3><h3>新组建的中共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图中依次右起,张其生,邓有志,赵自现等</h3> <h3><br></h3><h3>1956年,经过一年的奋战,道县至江华的公路通车,第一辆客车驶入了江华!</h3> <h3><br></h3><h3>1959年7月1日,江华第一个文艺团体,江华民族歌舞团成立,这是继省歌舞团之后,全省的第二个纳于国家管理体制的民族歌舞剧团! </h3> <h3><br></h3><h3>这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任县长赵自现,是江华历史上第一个本土选举产生出的瑶民县长。他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是江华名符其实的“瑶王”,虽说是瑶王,但在任13年,他又从不摆“官架子”,毫无一点“官气”,被江华人民称为平民县长,他憨厚,耿直,为人亲和,在任上,他为民族地区在国家建设中爭得了很多权利和优惠政策,赢得了瑶汉群众的敬爱,可惜,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他悲伤过度,也于9月24日逝世,终年67岁!</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华是一个林区,火灾的威胁远远大于其它的灾难,1955年,江华在尖子岭上设立了防火瞭望台,瞭望员余德明十年如一日守望森林,被评为全国劳模,1965年,余德明载誉归来,图为赵自现县长会见余德明。</p><p class="ql-block">余德明已于1978年去世,他的儿子余锦柱又挑起了森林瞭望的重担。</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全国林业劳模—余德明在江华水口尖子㱓瞭望台上。</p> <h3><br></h3><h3>六十年代的江华掀起的造林植树运动。</h3> <h3><br></h3><h3>1965年,江华瑶族自治县走过十年路程,十年一大庆,江华在水口隆重庆祝建县10周年。</h3> <h3><br></h3><h3>江华10周年县庆,最让人瞩目的县庆展览馆,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纷至沓来观看县庆十年来的成就。</h3> <h3><br></h3><h3>在江华县委书记张其生陪同下,副省长王含复率省代表团参观了展览,并赞扬了江华县庆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h3> <h3><br></h3><h3>1966年,涔天河水库开建,即将淹沒沱江至水口的沿河公路,为此,修筑白芒营至小圩水口的公路成为当务之急,当时,公路修筑主要是靠人力修建,最困难路段是勾挂岭的盘山公路,经过一年奋战,白芒营至小圩段共计44公里终于开通,</h3><h3>图为: 1967年,江华工交指挥部领导人和工程人员在勾挂岭猫仔桥检查公路通车路况。</h3> <h3><br></h3><h3>七十年代……</h3> <h3><br></h3><h3>经过文革运动,进入七十年代,江华的宣传工作有了改善,宣传专栏,黑板报,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宣传形式,因此,县有关部门经常以宣传车的方式沿各乡镇开展宣传活动。</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七十年代,电影大普及,农村电影也开始盛行,江华在全省率先普及农村电影,电影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每个公社(乡镇)都有一个8.75毫米的电影队,电影普及,使江华的农村文化宣传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p><p class="ql-block">图为电影部门放映人员用瑶语进行对口型翻录影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电影普及后,有边远的瑶族群众听不懂汉语普通话,需要进行讲解,因此,用瑶语来翻译电影片,成为当年电影普及后,为山区人民群众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此举引起了省有关部门关注,图为湖南电视台在江华拍摄电视专题,详细介绍江华电影的这一工作成果。</p> <p class="ql-block">湖南电视台摄制组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电影送到哪里,哪里就欢乐一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讲究党的文化政策宣传,着力于为农村中心工作服务,同时要到农村去了解农民的需求,能否看得到电影,看了电影是否看得懂,如何看,服务到家,每个月都要有下乡调查情况汇报!</p><p class="ql-block">图为是在江华小贝乡放完电影后邀请观众座谈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及农村电影,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宣传贯彻到边远山乡,让民族地区群众足不出村得到文化享受,每年涌现出很多的农村电影文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图为,七十年代,江华县宣传部门奖励表彰先进的农村电影放映单位和个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江华的水口电影院无论是场地,设施,均为湖南省最好影院之一,宣传工作也很有成效,引起外地文化宣传部门同行的关注,每年总有一些外地的同行来这里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图为广西的同行在电影院广场的纪念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电影宣传外,七十年代,江华的群众文艺文化也是方兴未艾,各个乡镇,甚至村集体都有文艺宣传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每年都有全县性的群众文艺汇演表演活动。</p><p class="ql-block">图为是水口城关镇的文艺宣传队的合影纪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在水口文化馆,只要有演出,必定是人山人海,不管是好看不好看,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的演出,反正,台上台下都是人,曝棚得很!</p> <h3><br></h3><h3>这是七十年代一组群众业余文艺演出的照片。</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江华民族一中学生演出,这些学生到现在都应该有55岁以上了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当时县机关幼儿园孩子们的演出。这些孩子算七十年代出生,现在也应该有50岁了!</p> <h3><br></h3><h3>这是县二机厂的工人代表在演唱</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县直属机关单位的业余文化合唱演出,当年,每个县属机关人员都要参加文化活动,不会唱歌要学唱歌,会唱歌的可吃香啊,招工招干都优先选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七十年代诞生的水口镇第一支业余铜管乐队。</p><p class="ql-block">在小小的水口山镇,有一支这样的洋鼓洋号乐队,是很吸人眼球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江华歌舞团在水口文化馆演出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江华歌舞团是全额编制文艺团体,当年全省只有省歌舞团、吉首湘西歌舞团,还有就是江华民族歌舞团,号称正式编制的三大歌舞团,江华人为拥有一个歌舞团而非常自豪的!</p> <h3><br></h3><h3>江华民族歌舞团演出《野鸭洲》</h3> <p class="ql-block">歌舞团演员剧照!</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零陵地区一些文艺团队解散,一大批人员充实到了江华歌舞团,也带来了新的文艺观念,图为演出的孔雀舞,其中很多演出人员是零陵地区充实江华歌舞团的艺术人员参加演出的。</p> <p class="ql-block">瑶歌演唱</p> <p class="ql-block">舞蹈表演!</p> <p class="ql-block">戏剧表演</p> <p class="ql-block">戏剧《野鸭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华歌舞团除了舞台演出外,每年还须下农村,到乡镇演出,图为歌舞团在山村演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西安电影制片厂根据著名作家叶尉林的同名小说来江华拍摄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现场。</p><p class="ql-block">图片中扛肩担的人为著名演员李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华的民族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即使是文革时代,它也不受影响,江华的地方山歌和瑶歌是代代相传,逢年过节,尤其隆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0年代,白芒营集市上一对姑娘在唱“嘞嘞嘿。”</p><p class="ql-block">"嘞嘞嘿"是流行于江华岭西一带的特有山歌,姑娘们逢集赶圩或是特定节日还是订亲会友,都可以听到这种歌声,叙事对歌为主要形式内容,或介绍自己,或比喻事物,音调格律统一,歌的结尾处有一衬音"勒勒嘿",所以人们就称之为唱"勒勒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江华岭西民歌中,也不完全都是"勒勒嘿”,河路口涛圩一带的姑娘们还有一种山歌与众不同,调式悠扬,婉延,人们叫"七度歌"或是“八度歌“!</p><p class="ql-block">也好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耍小脸,戴一个假脸壳子,手摇蒲扇,或装成动物形具,在锣鼓节奏声中,摸扑滚打,吸引乡邻,以增添节日的喜庆色彩。</p><p class="ql-block">图为七十年代,上游乡的民族群众在“耍小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鼓是江华瑶族传统的表演了,两岔河乡民族群众表演长鼓舞</p> <h3><br></h3><h3>大圩文明山瑶族群众过年时也有舞狮耍小脸的节日习惯。</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华涛圩河路口还有一种体育比赛,叫"木棒棒球"赛,多在收割后的稻田里举行,比赛用的球是木头砍起的,棒棒用带弯钩的茶树棍棍,类似曲棍球的形式,七十年代,这是我第一次拍摄到的江华上游乡瑶族群众正在举行传统的“木头球”比赛,后来把这些照片发到国家级杂志《新体育》上,引起重视,此后,国家体委,国家民委把“木头球”正式列入国家民族传统运动会项目。</p> <p class="ql-block">这是发表在七十年代《新体育》杂志社上的一整版关于木棒棒球的新闻图片报道!</p> <p class="ql-block">由于木头削制的球打飞起来容易伤到人,现在改成小皮球了,但由于皮球弹性强,滚得快,比赛奔跑时,追球人很累,现在有人把小皮球装上沙子来打了,因我沒参加过国家民运会,不知正规比赛是用什么球来打。</p> <h3><br></h3><h3>过春节时,水口镇街上也是很热闹的,图为74年的水口春节耍龙灯。</h3> <h3><br></h3><h3><br></h3><h3>江华的林业……</h3> <h3><br></h3><h3>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大山区,70年代,其主要经济基础支撑是林业,以国有企业的林业采育场为主导,采育并重,号称江华是南方的重要林业基地。图为:这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江华采育场的领导在码市大龙山。</h3> <h3><br></h3><h3>修山抚育是林业生产的关健环节,它能保证林木更好生长。图为林农们正在修山抚育。</h3> <h3><br></h3><h3>江华的山区山高路陡,木材要从山上运到公路和河边,需要扎制“厢桥”才能一段一段运出来,这个过程需要三个多月以及更长时间,图为是“厢桥”</h3> <h3><br></h3><h3>工人们在扎制“厢桥”</h3> <h3><br></h3><h3>工人们在厢桥上拖运木桥,又称“拖厢”。</h3> <h3><br></h3><h3>有些地方路平适宜铺铁轨,用这种方式运输木材效率高多了。</h3> <h3><br></h3><h3>七十年代,采育场工人们开始用油锯伐木了</h3> <h3><br></h3><h3>七十年代,索道运材也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图为码市大龙大坪工区的索道。</h3> <h3><br></h3><h3>码市大龙工区,工人们正在索道上装运木材</h3> <h3><br></h3><h3>码市大龙的红豆杉</h3> <h3><br></h3><h3>江华湘江乡的油脂林化加工</h3> <h3><br></h3><h3>边远山区有时要靠堰水放排方式运送远距离的木材!</h3> <h3><br></h3><h3>更远的距离就需要靠河边集材,扎制成更大更长的“连子排”运输了。</h3> <h3><br></h3><h3>七十年代,潇水河边是有很多“连子排”的,有时,河道都可以阻塞!</h3><h3>图为工人们正在组装“连子排”</h3> <h3><br></h3><h3>这是泊在潇水河上正在待运的木排。由于长途放排时间长,连子排上都有窝棚,放排工人以排为家,长年飘泊江湖。</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陆路运输木材取代水运,潇水河畔已看不到这种木排了。</p> <h3><br></h3><h3><br></h3><h3>江华篇第二集……(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