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郑云峰大型摄影图书在北京发行

捕风捉影

<h3>郑云峰------记录时代前进的鲜活历程 留下长江三峡的影像档案</h3> <h3>  郑云峰,原江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州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高级会士,徐州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h3><h3> 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摄影报道和创作。摄影作品多次人选全国各类影展及专题报道,多幅作品入选《中国摄影》年赛(年鉴) ,其中摄影作品入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作品“吸引”获第1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银牌奖。作品“佑宁寺观经法会”入选第一届“人类的记忆”国际民俗影展荣获银牌奖。</h3><h3> 1986年6月首次进入长江、黄河源头地区进行摄影创作。全面系统的拍摄了流经区域的自然风光,地理地貌,民族风情,历史遗存,宗教文化等内容。30年来积累大量珍贵图片二十万余幅。</h3><h3> 1997年2月奔赴三峡库区,为全面完整的拍摄长江三峡拉开序幕,开始了“日饮长江水,夜宿峡江畔”,长达七年的长江三峡摄影创作。</h3><h3> 1999年以来中国文联、中国摄协、江苏文联、江苏摄协主办“郑云峰长江黄河摄影创作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同时举办了“郑云峰长江黄河摄影作品展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珍藏版画册《永远的三峡》,荣获了国家图书一等奖。大型摄影图片《永远的三峡》在香港、台湾、美国、巴西等地区巡回展出,引起国际摄影界的高度关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大型图文书《守望三峡》,并被评为当年“中国最美的书”。2007年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摄协主办,在江苏美术馆举办郑云峰“母亲河的呼唤”摄影作品展。2008年 在天津大学北洋美术馆与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共同举办高峰艺术双展:“拥抱母亲河”摄影艺术展,“戊子之春”绘画新作展览。2014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三江源》系列大型画册(十本)的首发式和新闻发布会。</h3><h3> 郑云峰主席对摄影艺术的始如初心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引起了强大的反响,荣获2003年度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2010年荣获中华文明促进会、凤凰卫视颁发的“2010中华文化促进人物奖”和《文明》杂志社颁发的《文明中国杰出摄影家》称号;1999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摄影创作最高个人成就奖“摄影金像奖”提名奖;2014年荣获第十届中国摄影创作最高个人成就奖“摄影金像奖”。</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记录时代前进的鲜活历程 留下长江三峡的影像档案<br></b><b> 《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第二部<br></b><b>《三峡》在京发布</b></h1> <h3> 23日下午,《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三峡》新书发布会暨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本次活动由青岛出版集团举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出版协会、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相关领导,本书总策划、著名人文摄影家郑云峰等业内专家,以及澳大利亚威尔顿国际集团总裁哈罗德•威尔顿等国外出版界人士出席了发布仪式。来自国内的40多家媒体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莅临新书发布仪式现场。</h3> <h3>  据悉,自2014年《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三江源》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发布以来,青岛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系列图书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3年的努力,该系列第二部《三峡》的壮丽画卷,在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现场徐徐展开。</h3> <h3>  从1996年开始,郑云峰先生扎根三峡,自筹资金打造了一艘小渔船,以“渔民”的身份在三峡拍摄、生活,用8年的时间只做一件事——记录长江三峡。“我拍摄的三峡是大江东去的三峡,是激流勇进的三峡,2009年以后高峡出平湖了,拍的是碧波荡漾的三峡,是交通便利、水电丰盈的三峡。”他以大量的、不可再得的照片记录了三峡的各种景观、遗存和三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时代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h3> <h3>  发布会上,伴随着新近摄录剪辑、波澜壮阔的三峡库区视频,与会领导和专家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共同见证了三卷本《三峡》的揭幕仪式。</h3> <h3>  三大卷《三峡》记载了三峡的厚重记忆——《我们的记忆》《往日的记忆》和《山水的记忆》。该书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担任主编,以“三峡第一人”郑云峰拍摄的大量珍稀图片为线索,从民生民俗、历史遗存、自然地理等方面对1996年至2003年间的三峡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记录。全书的策划、编辑、出版耗时三年,精雕细琢,不遗余力,宽大开本和庄重典雅的书装,在发布会现场格外引人注目。</h3> <h3>  葛剑雄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谈及书名的由来时说:“尽管我们短暂的人生经历不了沧海桑田,尽管人类改变不了永远的三峡,我们还是希望给后人留下这片山水的记忆——尽可能完整的三峡原始风貌。我们的后人可以向地质学家了解这片山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可以从地理学家那里重见地理景观,可以通过文学家和诗人的作品中领略自然的风采,也可以从摄影家定格的画面中保持山水的记忆。”</h3> <h3>  近年来,青岛出版集团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视觉记录和档案整理,在中国江河流域文化影像志、佛教艺术、民间美术等领域,先后整理出版了《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三江源》《中国唐卡文化档案》《云冈石窟佛造像典藏卷》等多部大型图书,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此次《三峡》的出版面世,无疑为这份“厚重”的书单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h3> <h3>  三峡是长江的标志性河段,是山与水的绝妙组合,山形峻峭连绵,水势浩荡奔放,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精神,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三峡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蜀文化、巴文化、楚文化以及从中原而来的汉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灿烂的三峡民俗长廊。三峡不仅在交通上连接了中国的广大区域,更蕴涵着古老中国的人文诉求和精神寄托。大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品质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方面,三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h3> <h3>  谈及刚刚面世的《三峡》,青岛出版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们还将推出《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的第三卷《黄河》、第四卷《长江》。这一系列重量级著作的出版,不仅为集团带来了广泛的声誉,更坚定了青岛出版人坚守人文艺术出版、记录传承中华文明的信心与决心。能够出版这样一系列著作,将沧海桑田定格为瞬间的永恒,为子孙后代留下不可磨灭的珍贵记忆,是我们作为出版人的骄傲。”</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徐州摄影家协会监制</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