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蒙古的 伊金霍洛奇郡王府距离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37公里,是鄂尔多斯七旗一区内现存唯一完整的王爷府,也是整个内蒙古西部地区最完整的一座王爷府。1996年5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该府为全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我们参加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2017鄂尔多斯避暑休闲旅居养生文化旅游节】的将近200人,于2017年7月23日跟随小白地导游览了郡王府。</p> <h3> 在清兵入关前,蒙古族无论郡王还是牧民都是住蒙古包。</h3> <h3> 这座伊金霍洛奇郡王府是光绪二十八年(一九零二年),郡王旗第十四代扎萨克特克斯阿拉坦呼雅克图袭位后,王府开始固定下来,逐步建成现在的规模。</h3><h3> 这是该郡王府的平面图</h3> <h3> 文革中,郡王府的一些精美建筑虽遭破坏,但主体建筑仍保留完整,其建筑风格尚存。1988年4月26日,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公布该府为全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上级有关部门和伊旗人民政府筹集资金10万元,对王府前院进行维修,1994年6月维修工程结束,王府恢复原样。1993年8月,郡王府向国内外游客开放。</h3> <h3> 前院门庭对面建有一牌楼, 两侧刻对联,左联为“一盟之首,统承福禄,全旗高明,世袭王基”,右联是“屏为谭府,福星高照,司执全旗,仁政施行”,后院于1936年建成,共16间住所,占地面积1166.27平方米,建筑面积574.66平方米。</h3><h3>下图就是建在围墙外的“牌楼”,中间“寿”,右边“和”,左边为“平”。</h3> <h3>左边对联为“一盟之首,统承福禄,全旗高明,世袭王基”</h3><h3></h3> <h3>右边对联是“屏为谭府,福星高照,司执全旗,仁政施行”</h3><h3></h3> <h3>门庭背面的雕像分别为“福、禄、寿、喜”。这吸收了我们汉文化思想。</h3><h3></h3><h3>这张有“天官赐福”字样,表明为“福”吧!</h3> <h3>这张照片有“加官进禄”字样,应为“禄”。</h3><h3></h3> <h3>门庭背面的这雕像是一位子孙满堂、衣食无忧高寿的老太太,算是老寿星的“寿”。</h3><h3></h3> <h3>这一雕像是一位年轻女子,穿着华丽,右手抱一莲花灯,满面春风,寓意为“喜”。</h3><h3></h3> <p> 郡王府分前后两院,总占地面积210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府院外围建有土城墙,总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王府前院于1931年建成,后院于1936年建成,共16间住所。</p><p><br></p> <p>建筑风格与汉族无异。</p> <p>所有的房屋都没有阁楼,像是平房。</p>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王府前后两院由高过院内房屋的青砖墙围起来,使前后院连成一体。(墙上建有城垛口,还可以用于防御)</h3><h3></h3> <h3>从屋顶到屋面均用砖、木、石雕刻着龙凤、鹿鹤、山水、花草、文字等图案。所有装饰图案中都融合了蒙、藏、汉的文化元素。</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屋里屋外均用油漆彩绘着龙凤、云雷、花草等画面。其技艺精美,栩栩如生,在这里也体现了蒙、藏、汉文化的色彩。</h3><h3></h3> <h3></h3> <p>郡王府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但是作为游牧民族能建屋安居下来,这是该民族的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