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迹十九:崇外街道:京奉铁路信号所、花市清真寺、同仁堂博物馆

瑞雪

<h3>领队马导讲行程</h3> <h3>东兴隆街52号四合院共有四进院落,风格属于晚清时期建筑,是大宅门的民居,相传是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私邸之一,民国时期成为民居。曾为前中华戏曲学校旧址,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焦菊隐先生曾在这里生活工作过;一代名伶王金璐等名家也曾在这里学习过,后由同仁堂集团做为药品仓库使用。  </h3> <h3>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呼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h3> <h3>52号四合院体现了老北京四合院文化的精髓,传统建筑形式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展现,它布局合理,院落进深错落有致,院与院之间用回廊联通,使每个院落即能单成一体,又能和其他院落连成一片,这不仅体现了建筑上森严的等级观念,也体现了原汁原味老北京民居建筑。   该院落作为典型多进的四合院在南城是不多见的,现保存完好。近年来,同仁堂集团对该院落进行了多次修缮,由于市政道路的改造,大门迁到南侧,回廊也做了彻底维修。</h3> <h3>花市大街,位于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历史上曾是花的市场而得名。它是一个定期集市,北京民间有句俗话"逢三土地庙、逢四花市集"。</h3><h3>北京的花市距今至少有200年的历史了。明朝时,花市大街的名字是"神木厂大街"。清代改称"花 市大街"。</h3> <h3>开市之日十分热闹,明朝时多以出售各种手工制作的纸花、绢花为主。尽管是假花,但制作精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当时的花行、花店、花作、花局遍布街巷,每逢集市,京城及外地的花客纷纷赶来趸货,大街小巷处处是花。直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京沦陷后,花市的买卖才萧条下来,但花市大街这一地名却保留下来,还有十几个以花市而称的街巷。</h3><h3>目前分东花市大街、西花市大街、南花市大街和北花市大街。</h3> <h3>曾有"百户千家花如锦,不似春时也醉人"的诗句,赞美这一带花市繁荣景象。清代的时候这条街被称为"花市大街",但已不再只出售纸花、绢花,还大量出售鲜花,最多时有几十家花店。这里所售的鲜花多来自丰台、黄土岗一带,也有一些是这里的售花店自己培植的,品种繁多。</h3> <h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人海达·莫里循在北京居住时拍摄的花儿市大街的绢花。</h3> <h3>约七百年前,忽必烈筑建元大都城时,这里曾是文明门(崇文门)外的东南角,那时这儿还是一处空旷地带,从明代初起因来到文明门外居住的居民逐渐增多,曾建起大片坊巷,因在此东面有存放筑建紫禁城的皇家木料,故这一带统称为皇木厂大街或神木厂大街。到清代,这里改称为花儿市大街。</h3> <h3>花儿市中多市花,市花五色人前夸,人来买花价不赊。</h3><h3>制花有匠极工巧,枝叶纷挐出春爪,一饭花中尽堪饱。</h3><h3>担花早起上长街,千捆锦绣头街排,护花高悬凤字牌。</h3><h3>富家生女称国色,一花三日插不得,贫家无米愁炊烟,女儿买花不惜钱。</h3><h3><br /></h3> <h3>&quot;花市&quot;之由来</h3><h3>北京崇文门外,有一条花市大街,那里因花而得名,因市而红火,给北京城留下了永久的印记。</h3><h3>清末以来,东花市大街一直是绫、绒、绢花(假花)生产、销售的中心地点。凡经营此业的,都前设门市售卖,后设作坊制造。东花市一带,北从小市口两侧,中下头、二、三、四条直至虎背口;南从南小市口两侧上、下堂子胡同、上、下宝庆胡同、上、下锅腔胡同(今称国强胡同)、上、下唐刀胡同直至元宝市,多数家庭都从事这种假花的生产。据抗日战争之前的不完全的统计,以上各街市花庄及住家经营花业者,约在一千家以上。此外,东花市一带,以火神庙为中心,仅这半条街就设有接待花行客商的旅店十几家,每家都标明专业,如泰和花店、德兴花店等,招徕四方,安寓客商。</h3><h3>清末民初,花市集较为繁盛。但绢花(假花)之市却仍固守不成文的规定,只在午前集市,地址限于羊市口以东一段,即东花市地区。每天凌晨,卖花者便将插满五彩缤纷的绫绢绒花的花匣(用细秫稭和竹篾穿成板状,插于长方形匣壁,外糊东昌纸或麻呈文纸)。摊在板凳上,进行展销。来自京津等地的远近花客赶市趸货,除细活绒绢成朵花外,其它通草、绫缎、纸制的大路货,为运输携带方便,大都购买半成品,运回去再分类攒成整花出售。假花不仅远销苏杭,而且争艳于巴拿马,连外国朋友也盛赞&quot;京花&quot;,争作帽饰。彼时妇女以头花为主要装饰,满头珠翠,还要配上几朵鲜艳的花儿,这样才能显出精神来。如新嫁娘,在绒凤冠尚未普及之前,讲究&quot;排头&quot;,即用绒绢花朵喜字排满头顶。给亲友贺喜、拜寿的妇女,为取吉利,烘托气氛,都要戴两三朵绒蝠喜字,连老太太的发髻上也要插一朵小红石榴花。至于小姑娘抓髻上的围花,辫子上的飞花,更是曲尽其妙。民国后,时兴一种挂花,妇女们往往在旗袍大襟上垂挂一嘟噜带穗长花。逢年过节,上供的蜜供、月饼也要插花,谓之供花,有的供花做成元宝或&quot;吉祥话&quot;,什么&quot;招财进宝 &quot;、&quot;福寿绵长&quot;、&quot;和合二仙&quot;、&quot;刘海戏金蟾&quot;等等,花团锦簇,增加喜庆色彩。如遇丧事,则又需要用于吊唁的花圈、花环、花篮、还有灵前的供花、灵花,满筵(俗称饽饽桌子)花顶,篮白孝花。真是无时、无处不需花。彼时花业之盛可见一斑。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花市皆有市。市上出售的插花、绫绢、绰枝、摔头等,颇能混真。因此,在北京的方言土语里,一直都把花市说成&quot;花儿市&quot;,形象地反映出地域的特色。</h3><h3>除绢花意外,花市还有一种料器花,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quot;葡萄常&quot; 。&quot;葡萄常&quot;家的字号叫&quot;天义常&quot;,制作料器花卉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在这一百多年当中,常家不光制作料器花一流,而且制作料器葡萄的手艺至今无人能够逾越!当年常家制作的挂满白霜的葡萄盆景进贡到宫里,连慈禧太后都误认为是真的,可见其工艺的超凡之处。常家做料器最拿手的绝活就是给葡萄和叶子&quot;挂霜&quot;,这门手艺常家从不外传,而且是只传女儿不传儿子!</h3><h3>过去做料器完全是纯手工。想当初,一个料器作坊无外乎有几间房子,在房子里盘一座烧煤的高温圆炉,炉上有几个装有不同颜色料器溶液的石英缸锅,几根一米五长、食指粗细、一头带胶皮的熟铁管子,以及一把特制有两个长臂的木制大椅子,外加几把夹子、镊子、水桶、石蜡、草板纸等一应工具,所作的产品完全是靠手艺、靠技术、靠眼力!老人常说:&quot;料器匠的眼睛就是尺子!心里就是模子!手里就是天平!无论做什么,只要心里有数、眼里有准、手里就能出来。&quot;就凭这,不知出了多少精品。因此,花儿市产的&quot;京花儿&quot;才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拿过金奖。(资料来自百度)</h3> <h3>【花市火德真君庙】</h3><h3>位于崇文门外西花市大街上的火德真君庙身处高楼大厦之中,门楣上赫然雕刻着&quot;敕建火德真君庙&quot;,标明&quot;敕建&quot;二字,表明它是&quot;皇帝批准,官家修建&quot;,规制不低。</h3> <h3>不论是《乾隆京城全图》的标注,还是北京档案馆所存民国寺庙登记档案,北京的火神庙有近20座,但冠有"敕建"二字的不多,这座西花市大街上的火德真君庙是其中之一,通常人们都叫它花市火神庙。</h3> <h3>下图、&quot;花市十景&quot;浮雕墙,位于东花市大街路北。</h3> <h3>下图、花市十景之一:</h3><h3>崇文税关:崇文门&quot;税关&quot;原地址在花市上三条西口,它是整个北京的总税关,掌管旧时的经济命脉,收入极丰。</h3> <h3>下图、 花市十景之一:</h3><h3>火德真君: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花市大街以火神庙为中心的花行玉作生意兴隆。"青山居"老字号的珠宝玉器佳品更是吸引中外宾客。</h3> <h3>下图、 花市十景之一:</h3><h3>清真古寺:六百年的清真古寺,相传为明代开国元勋常遇春所建,为京城五大清真古寺之一。附近的&quot;葡萄常&quot;料器精品誉满京城。</h3> <h3>下图、花市十景之一:<br /></h3><h3>灶君铁狮:皂君庙前有一对著名的铁狮子,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这里原是繁华的街市,原有三进大殿已毁,现在旧址上建了小学。</h3> <h3>十景之一:</h3><h3>千年枣王:老酸枣树是有八百多年(树龄)的市级保护古树,堪称&quot;活化石&quot;,现今依然枝壮叶绿。&quot;花市枣苑&quot;住宅小区就以此命名。</h3> <h3>北京花市的酸枣王</h3><h3>千年枣王:是一棵老酸枣树,原生长在北京市崇文区上堂胡同14号院内,因花市街道改建为住宅小区了,此树被原地保护,现位于&quot;花市枣苑&quot;住宅小区之内,小区就以此命名。据碑文记载:这棵约有八百多年树龄,为市级保护古树,堪称为酸枣树的&quot;活化石&quot;,据当地居民说,现今依然枝壮叶绿,每年都开花结果。可惜我来的时间是初春,花市尚且无花,枣树自然也</h3> <h3>半月形浮雕影壁,再现了当年上堂子胡同的风貌。</h3> <h3>下图、花市十景之一:<br /></h3><h3>角楼映秀:城东南角楼是北京内城仅存的原有城楼,建于1436年,连同部分城墙,现在建起了明城墙遗址公园,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h3> <h3>下图、花市十景之一:</h3><h3>蟠桃盛会:蟠桃宫坐落在东便门内,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举办庙会,史称&quot;蟠桃盛会&quot;,被誉为活的&quot;清明上河图&quot;,为老北京四大庙会之一。</h3> <h3>下图、花市十景之一:</h3><h3>卧佛著书:卧佛寺位于原花市斜街上,建于明朝。因寺内有卧佛,俗称&quot;卧佛寺&quot;。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寄居于此。</h3> <h3>下图、花市十景之一:</h3><h3>袁崇焕祠:纪念明朝名将袁崇焕(1584-1630)的祠堂,祠堂后即为袁崇焕墓,佘家世代为忠良守墓传为佳话。其庙另立于龙潭湖东湖畔。</h3> <h3>下图、花市十景之一:</h3><h3>广渠春晓:广渠门俗称沙窝门,是(北京)外城七个城门中东侧的一个,历史上广渠门遭到多次劫难,今天在这里建起了城市花园和生活小区。</h3> <h3>花市十景之一:广渠春晓</h3> <h3>下图、"关帝庙遗址"纪念碑(位于花市枣园小区)</h3><h3>碑阴文字:原建筑始建于明代,有前殿(天王殿)三间,硬山勾连搭筒瓦顶。后殿三间,硬山筒瓦调大脊,两侧配殿各三间,均为硬山合瓦。甲申年三月十七日立。</h3> <h3>下图、隆安寺 (位于白桥大街南端东侧胡同内)</h3><h3>始建于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天顺年间以后寺庙逐渐荒废。到明万历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清代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严整,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前殿、大雄宝殿和&quot;净土社&quot;后殿。前殿后建有戏台一座。每到元旦,寺中设果饵用以享佛,盘数千计,称&quot;千盘会&quot;。寺内还保存有明、清碑刻多座。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下图、隆安寺门额:光绪九年&quot;敕赐隆安禅寺&quot; 瑞?书</h3> <h3>《宸垣识略》有载,&quot;火神庙在花儿市,明隆庆二年建,为神木厂悟元观下院,有万历间右通政李琦碑。本朝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有左都御史崔应阶碑。每月逢四日自庙前至西口开市。&quot;由此分析,这座火神庙是明朝时专门为神木厂所修。</h3><h3>花市火神庙</h3><h3>《火神庙记》碑</h3><h3>从明正德七年所立《火神庙记》碑不清楚的文字可</h3><h3>以看出&quot;礼部&quot;二字。碑文中还记录着,此庙为二进院落,前、后院均有坐北朝南大殿,与山门在同一轴线上,各有东西配殿(碑文中称左、右殿)。正殿三楹,配殿一楹。碑文中记&quot;前院三楹奉南方(祝融)火德真君,后院三楹奉北方真武玄天大帝。&quot;前院左、右配殿均供奉神灵,由于碑文残破,所奉何人待考。后院有神厨和经房。</h3> <h3>《重修火德真君庙碑记》</h3><h3>历史上火神有6次光顾这座小庙,因此也重修了6次。 民国二十八年(1939)火灾后修建,花市地区的商铺、字号和住户纷纷捐出善款,现存于火神庙前院的《重修火德真君庙碑记》记录了捐款商户等近300户。</h3><h3>2003年,这座火神庙被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开始对其修缮,现东城区第二图书馆的临时借阅处。</h3> <h3>花市清真寺(北京敕建四大清真名寺之一。)</h3><h3>按北京原由敕建四大名寺之说,即花市清真寺,牛街礼拜寺,安内二条普寿寺(已不存),锦什坊街法明寺。本寺现有由清朝第一代裕亲王所书&quot;清真&quot;二字木匾及其他木匾三方,石碑三方,乾隆三十五年&quot;重修礼拜碑记&quot;等。</h3><h3>清真寺是北京地区著名清真寺之一,位于北京市崇文区西花市大街30号。花市清真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多次维修扩建,始成现在规模。花市清真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整体风格为清式建筑。</h3> <h3>原为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回族)的府第,后改成清真寺。</h3> <h3>花市清真寺所存刻石载,明朝、清朝该寺多次重修,其中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的重修规模较大。</h3> <h3>雍正七年(1729年),赐该寺御碑,并建碑亭一座。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因附近地区失火殃及该寺,故再次重修该寺。</h3><h3>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重修。</h3> <h3>寺内现存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裕亲王所书"清真"木匾,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真一无二"牌匾,分别悬于大殿敞厅两侧墙壁。寺内还有雍正七年(1729年)御赐碑,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礼拜寺碑记》。<br /></h3> <h3>辛亥革命后,宋教仁、蔡元培等人常在此议事,支持孙中山&quot;五族共和,振兴中华&quot;,反对袁世凯复辟。1912年7月7日,中国回教俱进会在该寺成立。1984年,花市清真寺被列为崇文区文物保护单位。崇文区伊斯兰教协会设于该寺。</h3> <h3>京奉铁路是中国于清朝末年修建的一条铁路。起自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南侧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终至奉天省的奉天城站(竣工后更名为辽宁总站,今沈阳北站),全长约862Km,是今京哈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京奉铁路上最早建成的路段是1881年建成通车的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这一段铁路最早于1877年开始修建,最初以骡马作为牵引动力。1888年8月底延长至天津东站,本有延长至通州的计划,后因清政府顽固势力的阻挠最终搁置。后经过廊坊、丰台延长至北京。</h3> <h3>京奉铁路从1877年始建,1930年随着辽宁总站(沈阳北站)的落成而竣工,前后经历了53年的时间。[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京奉铁路更名为京沈铁路,经过大规模的修缮与扩建,如今成为北京通往东北各地重要的铁路动脉。</h3> <h3>开端被称为"马车铁路"</h3><h3>1877年,英商在唐山开办开平煤矿公司。为了把开平煤矿的煤运出去,开平煤矿公司计划修建一条从开平矿区直达北塘河口的铁路。</h3><h3>清朝廷最担心的是"机车行驶震坏东陵,喷烟伤害禾稼"。李鸿章等人多方努力,许诺将以骡马拖载车厢在轨道上行驶,从而终于得以允许在开平矿区与胥各庄之间,修筑一条轻便铁路,这条铁路也因此被称为马车铁路。唐胥铁路在1880年冬季开始铺轨,于1881年夏初完成。这段9.7公里长的铁路是京奉铁路的第一段,也是京奉铁路的开端。</h3> <h3>中国首台机车名为"火箭"</h3><h3>英国技师金达提出按英国标准,在胥各庄建立了一个修理工厂(即唐山机车车辆工厂前身)。胥各庄修理厂用煤矿风机改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能牵引百吨的蒸汽机车,称"龙号"机车,金达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机车于1881年6月9日投入使用,终结了马车铁路时代。</h3><h3>1888年8月底,铁路通到了天津东站,唐山至天津之间铁路完工通车,并办理直通客货运输业务。接着,李鸿章打算把铁路从天津接到北京东郊的通州,受到顽固势力的坚决反对,津通路被搁置起来。</h3> <h3>光绪下旨修建关外铁路<br /></h3><h3>1890年3月31日,光绪帝谕,东三省兴办铁路,将津唐铁路展筑至山海关外,过锦州、新民、至盛京(沈阳)达吉林,再经宁古塔、珲春至图们江中俄交界修筑关东铁路,并从盛京(沈阳)建一条支线到营口。</h3><h3>然而,关内、关外两段铁路才修了200来公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关东铁路被迫停工。战后,关东铁路改名为关内外铁路。</h3><h3>从1899到1907年,关内外铁路自北京永定门车站至沈阳皇姑屯车站,全长839.2公里,全线通车,改称京奉铁路。此时的终点站奉天城站地处皇姑屯位于奉天城外,离奉天城根还有3.9公里。</h3><h3>到1911年底京奉铁路全线真正贯通之时,清廷已经灭亡。民国时期京奉铁路仍为国有,民国初期隶属交通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隶属铁道部。1921年一直修到1930年3月19日,中国设计师杨廷宝主持设计的北宁铁路终点站落成,称辽宁总站(今沈阳老北站)。至此,京奉铁路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h3><h3>后,京奉铁路改称北宁铁路,由北洋政府交通部管辖。1928年6月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撤回奉天时,在北宁铁路皇姑屯站被炸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同年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完成北伐,并将北京改名北平,北宁铁路也改称平奉铁路。1929年4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再次将平奉铁路改称北宁铁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军控制了北宁铁路关外(山海关以北)。七七事变后,北宁铁路全线被日军控制。</h3><h3>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宁铁路改称京沈铁路,后正式与原南满铁路哈尔滨至沈阳段合并为京哈铁路。</h3> <h3>古刹白衣庵,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方家胡同41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尼姑寺院。</h3><h3>白衣庵始建于明朝,坐北朝南,原来有山门三间,四层殿宇,以及跨院。前殿三间,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有殿堂三间,正殿原有不少大佛像。</h3> <h3>白衣庵坐落崇文门外东茶食胡同路南一百零三号,建于明万历年(15731619),属募建。本庙面积约一亩,殿房共十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除供佛外,其余房间出租以维持生计。庙内法物有白衣菩萨一尊,铁供器一份,铁磬一口,铁钟一口。" 1947年北平市政府第二次寺庙总登记记载:白衣庵位于内八区茶食胡同103号,现任住持崇辉,根据崇辉的申报,其同时主持位于崇文门外东柳树井41号的大慈庵。</h3><h3>现在与茶食胡同&quot;白衣庵&quot;同样尚余有遗址的还有东城区方家胡同24号等几家而已。</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庙产收归国有,房产被划分给民政、残联、假肢厂等单位的职工居住,寺内变成居民杂居的大杂院。保留下来的山门的横石上雕刻着&quot;古刹白衣庵&quot;五个大字。2011年时,山门的三间房是东城区房地中心安定门分中心第一管段的办公室,山门东次间和西次间最外侧原来各有一座高1.3米的台子,用来供奉佛像,此前该办公室装修时将台子封在墙内。</h3> <h3>2011年8月23日,东城区胡同整治工程在安定门内的方家胡同施工,工人们在剔凿方家胡同41号院&quot;古刹白衣庵&quot;的旧外墙时,发现了白衣庵山门上的拱形石窗。他们随即停工,联系文物保护部门,对白衣庵进行文物鉴定。东城区文委经过鉴定,认为该庵不是文物,但仍决定原地保护。</h3> <h3>观音堂成了派出所</h3> <h3>福善寺。 位于东花市清真寺南,现在也改建成机房了。</h3> <h3>从寺前一棵百年银杏,可以想像出以前的规模。</h3> <h3>北京明城墙遗址。</h3><h3>东便门至崇文门一带残存老城墙是北京城内仅存的城墙遗址,长1.5公里,绵延古朴、气势恢宏。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会油然而生。</h3> <h3>历史上明城墙全长24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同仁堂博物馆</h3> <h3>北京崇文门商楼圈内,有两座四合院青砖小瓦古朴雅静,大院里晚清民居修缮后驻同仁堂集团公司总部,对面小院即2007年春公司自建的同仁堂博物馆。入口影壁刻着300年堂训: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内分七室五个专题,以中医药发展为渊源,展示同仁堂丰厚的历史文化。陈列近千件历代文物中,明针灸腧穴铜人系乐家祖传。<br /></h3> <h3>清康熙八年(1669)太医乐显扬创同仁堂药室,其祖上为宁波铃医,其子乐凤鸣迁前门外大栅栏开药铺自产自销,1706年订同仁堂传统配本及药目。雍正元年起,历八代皇帝,同仁堂独办御用药材188年,坚持诚信质量,终成京城国药号之首,所制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等享誉至今。其间有十世乐平泉中兴,继室许叶芬经庚子兵燹重整家业。1953年毛主席言"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公私合营后13代传人乐松生任北京副市长,却惨死于文革。新时期同仁堂改制上市走向世界,业绩斐然。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