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湖,传奇日月山,倒淌河。

宁静港湾

<h3>8月16日,早饭后早早的在西宁市盐湖海润大酒店的宽敞的大堂等朋友车前往最后一站青海湖。</h3> <h3>又是另一款最新式的Fort七座商务车接着我们俩直奔113公里外的青海之大美之处青海湖。</h3> <h3>路过海南州湟中县的一在建的复建古建筑。</h3> <h3>把该照片局部放大分三幅图展示,赫然写着元祖九天玄女。</h3> <h3>复建的古建筑修旧如旧,成功的复建,不错。</h3> <h3>在湟源县小镇吃饭,不然到县城吃饭点吃饭一定是物美价廉的反义词咯。要求川菜馆做的几个维扬菜。有兴趣看图猜菜吗?</h3> <h3>饭后继续上坡,进入日月山。</h3> <h3>高原油菜八月初我们来时在火车上看还金黄一片,现在已经是半残了。</h3> <h3>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h3><div>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div> <h3>在历史上,日月山还是唐朝与吐蕃的分界。 公元7世纪,以松赞干布为首的吐蕃雅隆部落,兼并了其他部落后,在一个叫逻些(拉萨)的地方建立了吐蕃王朝,与当时的唐王朝就以赤岭为界。</h3><div>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发生在农牧区交接地带的互市,赤岭互市就是较著名的一个。唐武德二年(619年),在今青海东部地区设鄯州(治今乐都碾伯)、廓州(治今化隆群科),置刺史。次年,唐与吐谷浑讲和修好,并达成互市协议,互市于承风戍(今拉脊山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与吐蕃定点在赤岭互市,以一缣易一马。</div> <h3>唐肃宗以后开展了“茶马互市”,青海大批的马牛被交换到内地;内地的茶、丝绢等同时也交换到了牧区。</h3><div>明后期至清初,互市地点增多,增有镇海堡、多巴、白塔儿(今大通老城关)等。清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对互市严格控制,规定只准每年2、8月在日月山进行互市交易,并派军队弹压。后因这种规定不能满足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换需要,清廷便数次放宽政策,并将日月山互市地点移至丹噶尔(今湟源县),日期也予以放宽。丹噶尔互市是日月山互市的继续,很快成为“汉土回民远近番人及蒙古人往来交易之所”,在嘉庆、道光之际,商业尤其繁盛。清《丹噶尔厅志》记载丹地市场“青海、西藏番货云集,内地各省商客辐辏,每年进口货价至百二十万两之多”,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显赫的民族贸易的重镇。</div> <h3>相传,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曾经过此山。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现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h3> <h3>日月山全景,两个山丘山的分别是日亭月亭。(自此图起三图为百度图片,因时间原因未进入)</h3> <h3>日月山唐朝与吐蕃的分界牌</h3> <h3>只有这张头发没遮脸。牧完羊付线继续赶路,过了日月山主峰就是一路下坡直到青海湖。</h3> <h3>这段下坡路几十公里,还有部分路段盘山,如果车况不好或者超载还是有危险的。当年《亮剑》剧组的大客车游完日月山在这段路上翻车,剧组有死有伤。</h3> <h3>日月山下坡四十公里就离开西宁市湟源县,进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了。</h3> <h3>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h3><div> 据地质学家考察,两亿多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高原隆起,青海湖成为完全闭塞的湖,使本来向外泄的河只好转过方向向西流流入青海湖。站在山顶,向东眺望,一派田园风情;向西看,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海心山明丽动人,与田园秀色迥然不同。故游人都说:“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div> <h3>也就是说倒淌河是高处的日月山的水流向西面的稍低的青海湖的行水通道,水往低处流很符合科学道理的,不足为奇。我这解释没毛病吧?</h3> <h3>继续一路下坡,直奔青海湖。</h3> <h3>青海湖,我来了。</h3> <h3>付费的园中园,孔雀是真的哟。</h3> <h3>孔雀比较高傲,就不与你互动。</h3> <h3>童话故事般的花车下来,小息一下。</h3> <h3>回族奶奶要让座于我,我谢绝了,邀请她入镜。通过她孙女与她勾通,让她老人家像看女儿一样看我太太,这张照片我觉得应该获奖。</h3> <h3>小息一下来精神了,但不敢下湖上的木桩轮胎,我做工作说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园中园的费用,而且后面有Love哟。</h3> <h3>双心交融图案选择得好吧?</h3> <h3>疲惫的藏獒</h3> <h3>看年轻人下湖了,我也动心了。</h3> <h3>不过后来知道她们是带拖鞋的</h3> <h3>我是硬碰硬赤脚下湖的,湖水冷而且石子很咯脚,我都佩服我的勇气。</h3> <h3>湖水真咸。</h3> <h3>又是一个热点,排了好久才上到湖上的小木栈桥。随我来组动作才对得起排列的十多分钟。可惜小美女没替太太拍全。</h3> <h3>不是我说栈桥很长,可以三组人一起上估计要排更长时间的队</h3> <h3>我们是三组人中间的一组。</h3> <h3>藏族的牛图腾</h3> <h3>天突然阴下来了。</h3> <h3>刚才的热点突然无人了,我们占领片刻吧。</h3> <h3>第一次尝试,就两拍两中,我厉害吧?只是服装遮脸了。</h3> <h3>拍一张全景,准备离开了,一桌朋友在西宁静候呢。</h3> <h3>补拍刚才进来时的热点。</h3> <h3>凋零的油茶花</h3> <h3>回到西宁</h3> <h3>晚餐,小酌。明天飞南京,结束两周的西海夏游。还有几个朋友微信告知18日从新疆到西宁邀我一聚,我婉拒了,已离家近两周,吾欲归去来兮。</h3> <h3>8月17日,早餐。</h3> <h3>大厅等朋友来送机场,和这几天熟视无睹的名贵热带鱼来个亲密接触。</h3> <h3>到了西宁机场,过安检,办托运,候机。</h3> <h3>11:35直飞南京13:55到达,晚点40分钟起飞。</h3> <h3>舷窗外的白云和青藏高原的白云一样灵动和立体,突然找到青藏高原云朵漂亮的原因了,都是离华东的地面三五千米,是这个原因吗?</h3> <h3>取好行李15:10,扬州一大桌首届弟子已办好了接风酒,憨聚,到家近23点了。这张照片可以名命为回家吗? </h3><h3> 两周的青藏高原休闲游,浓浓的兄弟情,必将令我久久回味。青藏高原游历记到此结束,谢谢朋友不嫌我拖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