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问道练太极,修身养性悟人生

港湾

<h3>  古人常常谈论"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指的是培养性格,涵养性情。如今较为普遍的情形是,人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培养孩子,更为注重的是知识的汲取,而对性格的培养关注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一生的道路顺利与否,能达到多高的人生目标,性格、性情和脾气甚至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有更大的影响。古人谈论"修身养性",就是与"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应该说,无论什么时候,"修身养性"都是人生的重要课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h3><h3><br /></h3><h3><br /></h3> <h3> 性格指人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所谓"修身养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古人心目中,修身养性要达到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遇事沉着冷静,头脑冷醒;二是与人相处宽容大度,有礼有节。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历来很受推崇。例如《晋书.谢安列传》记述了东晋政治家谢安的许多事迹,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记述品评士大夫的言行,说到谢安时,选择了两则著名的故事。一次,谢安与人下棋,他的侄儿谢玄领军在淝水前线与敌人激战,捷报送到谢安手中,他看后沉默不语,接着下棋。人们急切地询问前线的消息,他说了句"小儿辈大破贼","神色举止,不异于常"。另一次,他与友人泛游海上,突然风起浪涌,众人一阵慌乱,喊叫着要回去,而他神情怡然,仍在吟诗。后来风浪更大了,人们乱成一团,谢安面不改色,说:"该回去了吧?"他控制情绪的能力,令人吃惊。人们看重这种性格,当然不仅仅因为它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活动中,需要临乱不惊的人。沉着才善于应变,这种人的在社会活动中的凝聚力和组织作用是超出一般人的。作者评论谢安说:"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即是以小见大,说明了这个道理。<br /></h3><h3><br /></h3><h3><br /></h3> <h3>  这种涵养还表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郗超一直与谢玄不和。当苻坚的军队打来,危及国家时,朝廷打算派谢玄出征,有不少人反对。而郗超极力举荐谢玄,因为他了解谢玄,认为谢玄有能力和才干担此重任,能够马到成功,建立功勋。当时人都赞赏郗超的远见和大度,既叹服他的"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这种大度也与大局利益相关。</h3> <h3>沉着冷静,宽容大度都是以明道理、识大义为前提的。有足够的见识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能有充分的耐心和勇气面对多变的世事。</h3><h3><br /></h3><h3><br /></h3> <h3>有人会问,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吧?能改变吗?事实证明,性格可以培养,心理素质可以锻炼提高。</h3> <h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上个世纪初就说过:"给我一个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教育成任何要求的成人。"晚清时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到培养性格的两个途径,其一,"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其二沉着冷静,宽容大度都是以明道理、识大义为前提的。有足够的见识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能有充分的耐心和勇气面对多变的世事。</h3> <h3>  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他还现身说法:"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可见,人的可塑性很大。</h3> <h3>也许,每个人成功的经验不同,但只要牢记性格砺炼是人生的重要一课,总会或多或少地获益。</h3> <h3>在都市快节奏的当下,处红尘一隅,让身心放松,端坐沉静而自然,在清净高雅的禅茶氛围中,伴着深意的禅诗、悠远的禅乐,让你我心平气和的营造一种慢生活状态,品茶品心,拿起放下,修身养性也是人生乐观生活的态度。</h3> <h3>这两种状态又何尝不是人生,茶叶在沉浮之间氤氲出香味,人也在经过沉浮之后,才能看清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人在时茶热,人走时茶凉,浮浮沉沉中,几多欢喜,几多忧愁,到最后都将落定,无论你想还是不想,到最后都必须去学习以平常心处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