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毛泽东

董哥

<h1>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从西苑乘331公交,到植物园转122公交,便可抵达。</h1> <h1>  今天,到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为别的,只是专程去瞻仰建在公园内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缅怀革命先烈。</h1> <h1>  买张10元的公园门票,进入园内,沿着左侧的水泥路坡道前行,约300多米,便到了无名英雄广场。</h1> <h1>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占地3000平方米,为纪念1950年代牺牲于台湾的我党隐蔽战线无名英雄而建。1949年前后,我党按照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决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之后其中1100余人身份暴露后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h1> <h1>  2013年12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建设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落成。</h1> <h1>  广场因山势而建,占地约3000平方米,坐西面东,视界开阔,气势雄伟。迎面是以黑白两色曲线隐喻海峡两岸的巨幅景观墙,中有毛泽东主席题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h1> <h1>  广场前的铜版铭文上写着:“20世纪50年代,大批无名英雄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秘密赴台湾执行任务,牺牲于台湾。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普天同庆新中国诞生的时刻,他们始终坚守隐蔽战线,直到用热血映红黎明前的天空,用大爱与信仰铸就不灭的灵魂。”</h1> <h1>  沿着广场右边的台阶,手搭着花岗岩墙壁上的红色扶手拾级而上,据说,这扶手在设计理念上有它独特的寓意,它就像一根红线,将广场上镌刻的846个英名串成一体,象征着这些英雄在党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所有名字全部阴文素镌于花岗岩上,既暗合了隐蔽战线的斗争特质,也彰显其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其中更有许多留白和空格,因为当时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的有1100余人,还有许多烈士的名字至今无从知晓,这里还要给他们留着,以便今后随时增补上去。</h1> <h1> 在台阶尽头,有一块大幅铜版,上刻一段铭文,标题为“忠魂”。《忠魂》:像绽放的礼花,短暂、绚丽、炽烈,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激扬的青春,照亮前行的长路,消失在胜利的前夜。 是归去的背影,挺拔、伟岸、坚毅,一腔腔喷薄的热血、果敢的勇气,冲破重重迷雾,屹立于高山之巅。</h1> <h1> 整个广场总共有5段铭文,各有主题,从不同侧面为这个英雄群体刻画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群像。</h1><h1>《光影》: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你们,在烈火中永生。</h1> <h1> 《追梦》:你说热的心会把冰雪融消,你说战士的坟墓比奴隶的天堂更明亮,你说生命是飘扬的旗帜,灵魂是嘹亮的号角,你说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意把牢底坐穿,你说愿心血化为光明的红灯,将黑暗的大地照得亮亮的,你说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你说你已深深体验着“真实的爱”与“伟大的感情”,你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泉源。……这声音响彻天际,回荡在耳边,梦想永远铭记,生命从未终止,所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同在!</h1> <h1>  纪念碑是整个广场亮点,坐西面东,长14米、高4米,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为原型的英雄雕像矗立于前,纪念碑文镌刻其后,主碑铭阴文镌刻在巨幅抛光花岗岩上。它们用大实大虚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隐蔽战线先烈的丰功伟绩。</h1> <h1>  那是1950年6月10日,国民党当局将时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将军、女共产党员朱枫、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将军和吴石的副官聂曦上校杀害于台北马场町。吴石将军吟诵他在狱中所作“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的绝命诗从容赴死。有报道称朱枫“身中7枪、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此案轰动台岛,当年美欧媒体多有报道。</h1> <h1>  吴石,1894年8月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乡(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先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武昌预备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日本炮兵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负责对日情报工作,后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等职,深受蒋介石嘉许。吴石很早就对中国共产党有好感。1938年8月,在武汉会战期间主持“战地情报参谋训练班”,专门邀请周恩来、叶剑英来讲游击战争。1947年4月,吴石和中共华东局书记刘晓等人见面,与共产党正式建立联系。1949年7月,吴石奉调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临行前将298箱保存无损的国民党军事绝密档案呈献给解放军。1949年10月,解放军攻打金门和舟山群岛一度失利。为尽快了解敌情变化,华东局决定派长期在上海、香港从事情报工作的女共产党员朱枫赴台与吴石联系。<br></h1> <h1>  朱枫,1905年12月出生于浙江镇海名门。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朱枫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投身中共领导的出版事业——新知书店参加革命,1949年11月27日,朱枫抵台,即与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取得联系,1950年2月,由于蔡孝乾被捕叛变,岛内大批中共地下党员被捕杀,朱枫、吴石及陈宝仓、聂曦也先后被捕遇害。</h1> <h1>  陈宝仓(1900—1950),河北遵化人,出生于北京,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毕业,1937年初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科长兼武汉城防指挥所主任,8月任昆山城防司令,1938年任第8集团军参谋长,1939年春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1940年秋兼任第4战区靖西指挥所主任,1945年8月任军政部胶济区接收特派员,后任第4兵站中将总监,1947年被免职,1948年春在香港加入民革,1948年底任国防部中将高参;1949年受中共指派赴台湾工作,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被国民党以间谍罪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h1> <h1>  聂曦(1917—1950),福建福州人,历任国防部史政局总务组组长、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科长,上校军衔。福州解放前夕,他奉吴石之命,完好地保存了一批国民党的绝密档案资料,后随吴石赴台湾。中共华东局女情报员朱枫前往台湾与吴石会面时,聂曦充当了他们二人之间联系的信使,台湾工委负责人蔡孝乾叛变之后,聂曦与吴石将军被捕。1950年6月10日下午,在台北马场町与吴石、陈宝仓、朱枫一起被杀害,时年33岁。</h1> <h1>  深深的三鞠躬,代表着对英雄前辈的敬意。</h1> <h1>  在这样的时刻,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那些“在台湾流第一滴血”的英雄们,既是对英烈的告慰,对一段曾经渗透、潜伏的峥嵘岁月的还原和缅怀,更是对今人和后人的激励和警醒,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追梦者伟大的情怀。</h1> <h1>  在广场两端的花岗岩墙壁上,分别镌刻了两段铭文,标题分别为“家国”和“信义”。<br>  “家国”曰:“我们把祖国唤为母亲,我们把战友视作兄弟,为了家园不再遭受荼毒,为了亲人不再蒙受苦难,选择远行,选择战斗,追求光明,追求和平。”</h1> <h1>  “信义”曰:“因为皈依信仰,坦然面对生死;因为心怀大爱,无悔血沃中华。中共地下党员钟浩东夫人蒋碧玉面对保密局特务平静地说:我们难逃一死,但是,我们能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在台湾流第一滴血,我们将光荣地死去!”</h1> <h1>  历史已经远去,但当年隐蔽战线勇士们的坚定信仰力量仍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这种精神将会激励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h1> <h1>无名英雄广场的背面。坐西朝东,面对北京。</h1> <h3>Ps:北京西山森林公园的美丽景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