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 这个周末的天气特别好,湛蓝的天空,朵朵漂浮的白云☁,如棉花糖般柔软蓬松。吃过早茶返回家中已然十一点,再接着午睡,实在浪费这大好时光。</h3><h3><br /></h3><h3> 于是便拿出快看完再一遍的书本📖。</h3><h3><br /></h3><h3> 书虽然是新书,然而内容还是那些内容。我犹记得五年前初读这本书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也颇为年轻,刚成年的年纪,最初爱上这本书,也只是小女孩的烂漫之心作祟,虽然自小爱阅读,可经历简单的我,在那个年纪并未能品读出本书的美好。</h3><h3><br /></h3><h3> </h3> <h3><br /></h3><h3> 一段二十年跨国的书信往来,随着老朋友弗兰克先生的逝世,海莲·汉芙小姐在经过弗兰克先生家人的同意及赞成后,把多年往来收藏得信件公布于世,并且印刷成册,大半个世纪以后让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品读这本有趣的书籍。</h3><h3><br /></h3><h3>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时,便有人问我"这世上当真有这样美好的交流存在?"</h3><h3><br /></h3><h3> 我当时是很肯定的回答他,"是有的,我相信。"看着我的肯定,朋友说了一句"也只有你这样天真浪漫的小女生才会相信。"<br /></h3><h3><br /></h3><h3> 几年后的今天,当我再度拿起这本书,仍有朋友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依然是同样的回答。</h3><h3><br /></h3><h3><br /></h3><h3> 听后,朋友们说,也就是你这样心思简单的人才会相信。我回答说"因为相信,所以存在。我虽未曾遇到并且经历,然而我却还是相信的。"</h3><h3><br /></h3><h3><br /></h3><h3> 同样的书本,不同的年龄读来必然有不同的感悟。不可否认,几年前那时候的自己,对于这本书的兴趣更多的的确是停留在对于书中这种方式情感的交流模式的神往,这种情绪源自于那个年龄段应有的情怀。</h3><h3><br /></h3><h3> 然而现在的我,更是依然坚信。</h3><h3><br /></h3><h3> 这种肯定源自于我的朋友圈子。我有那么一部分简单的朋友全部结识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外,我们不同的年龄身份,不同的地域文化,总而言之,有太多的不同,然而我们却因缘际会于某一个共同点而相聚。</h3><h3><br /></h3><h3> 他们有男有女,有各种不同的社会标签和身份,可在某些方面和时候,我们的交流毫无障碍,哪怕我们素未谋面。</h3><h3><br /></h3><h3> 近几天,在朋友们的倾情付出下,我们共同完成了一篇美文,如下图:</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 我们各自是怎样的人呢?都毫无具体定义,我们只是一群因为缘分而相识相聚的一群人。</h3><h3><br /></h3><h3> 摘读书中一段文字:</h3><h3><br /></h3><h3> "请多来信告诉我关于伦敦的一切。我幻想着那一天快点到来——我步下轮船、火车,踩上布着尘灰的人行道……我要走遍柏克莱广场,逛尽温柏街;我要置身在约翰·多恩布道的圣保罗大教堂;我要跌坐在伊丽莎白拒为阶下囚的伦敦塔前的台阶上……我有一位战时派驻在伦敦的记者朋友,他曾经对我说:游客往往带着先人之见,所以他们总能在英国瞧见他们原先想看的。我告诉他,我到英国是为了探寻英国文学。而他这么告诉我:</h3><h3><br /></h3><h3>"去那儿准没错。""</h3><h3><br /></h3><h3><br /></h3><h3> 我们现在不也正在做着这样的事吗?</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