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十,嘉绒儿女期待的日子

珠牡·拉格(阿根初)

<h3>  随着弯曲如钩的深邃大峡谷向前无限延伸,一条纽带在嘉绒大地上蜿蜒飘舞、迂回盘曲。淡淡的、雾霭缥缈的山峦,在这澄清的蓝天和薄雾间渐渐露出峰巅。只有登上主峰你才能真切感受到“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气概,眼前的整座山峰植被保存完好,野藤盘根错节,花木遍布,虫鸟声声不绝于耳,山石受风蚀等影响,形态各异,如鸟似兽。整个山体充满了灵气和动感,而这座直插云霄的山峰就是远近闻名,充满灵气的墨尔多神山。山间景色变幻莫测,更有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而丹巴嘉绒民间主要活动之一的七月初十庙会,就是紧紧围绕纪念英雄墨尔多神演变而来。在这里,首先跟随笔者的“镜头”一起去探索墨尔多神山主要的几个景点。</h3><div><br></div> <h3>  <b>自生塔:</b>徒步于墨尔多山朝圣的路上,沿路的景点会让你惊叹于墨尔多神山的巧夺天工之妙。鳞次栉比、威武挺拔的自生塔既未依山也不旁坡,酷似亿万卷经书按序层叠堆放在一起,塔脚下的祭祀处香烟缭绕,周围挂满的五彩经幡轻轻飘动。钻地而出直插蓝天、浑然天成的塔峰印衬得周围粗旷的山峦更显雄伟险峻。傍晚时分,薄雾缓缓的漫上塔峰,只等天色暗下来后,带上手电铜缓缓地往崖身照去,可以看到浑然自成的奇妙壁画,你可以任性的为自己所看到的壁画命名作诗,奇妙的大自然就这样带给人们无限的惊喜与满足,当然这份惊喜也会伴随着你在这个几乎原始的丛林间进入美好的梦乡。</h3> <h3><b>  神仙洞:</b>紧靠悬崖陡壁的小道,有个神秘的崖洞被称为神仙洞,神仙洞的岩洞并非处在平面上,爬上紧靠崖壁的独木梯才能进入神仙洞,洞顶有一自生的石龙,倚靠在崖壁上的独木梯有十五六梯,那里会有一个可容一人的崖壁,据说那就是“阎王片”,这时若是将身体紧紧依伏在那里并虔诚祈祷,这个人的磨难将会顺着崖壁带走,从“阎王片”再爬上一个有六步的独木梯后,一个松动的石头便挡住了去路,虽然透过石缝能看到一个天然石屋,石壁四面有许多分支崖洞,深不可测。石壁上还隐约显现着各种图印,但奇怪的是任凭怎样的力气都不能将这个松动的石头挪开,这就是通往神仙区的守门石,通往里面的将是一片无限美好的景象。</h3> <h3>  <b>墨尔多海子:</b>海子给人的感觉总是充满神秘而传奇,而本就充满灵气的墨尔多神山海子又有怎样的一番景象呢?高海拔的圆形海子静静的躺在离顶峰仅一步之遥的山坳里,海子不大却渗透着一股高傲而梦幻的气息,随着天气的多变和海拔的巧妙结合,海子里经常会倒映出很多奇妙的景象。每到特定的时刻,海子上空的云彩总会悠然地移动着,慢慢的飘移向山顶,似乎这片海子每天都在以这样的方式给墨尔多主峰敬献着哈达。</h3> <h3><b>  墨尔多主峰:</b>整体酷似一位打坐的僧人,顶峰的经幡</h3><div>伴随着5000多米的冷空气迎风飘动,色彩格外艳丽。站在顶峰望着远处的低矮群山连绵逶迤,令人心旷神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墨尔多神山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圣山,全称为玛曲十贝嘉摩墨尔多。它是雪域藏地雍仲本数十三座著名的圣地之一。它留在嘉绒儿女心目中的,永远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圣地。</div> <h3><b>  罗布坡:</b>从墨尔多主峰顺势而下,沿途茂密的森林长满山坡,仰望天空,蓝天与树冠合为一体,山风起时,阵阵草木花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到离山顶三分之二的地方时,一座巨大的崖窝赫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一排排庙宇依山而建,嘉绒藏民称这里为“罗布坡”,藏语意为藏宝的洞穴,这里有供修行人居住的庙宇,还有供朝拜者们休息的居所,从这里能纵览纳顶村寨。庙宇紧靠崖壁小巧精致且规划整齐,庙宇外,信徒们挂的经幡重叠交错、五彩飞扬。舒适安宁的庙宇布局与周边粗犷的山峦及原始丛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这些庙宇更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色彩。更令人惊叹的是,一位年迈的婆婆常年与原始丛林相伴,只为能给信徒们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可以想象当你置身于原始丛林间,有一位满头白发一脸慈爱的婆婆佝偻着身体递来热气升腾的开水时,这种幸福感一定不能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受到。婆婆不知道城市有霓虹灯,也想象不到城市里人与人之间有算计,用一幅心若止水的心境认真打理着这座庙宇,你要进庙子朝拜时,是需要脱下鞋子的,庙宇外部虽已有了岁月的苍桑,但是内部被婆婆整理得窗明几净、井然有序,就是外廊也是干净整洁。当你离开“罗布坡”回身看到略显凄凉而孤独的背影时,这份尊重与佩服会令你心里一阵酸楚,满怀着对婆婆无限的感激又继续着下一个目的地。</h3> <h3>朝拜沿途</h3> <h3>  在丹巴嘉绒藏族聚居之区,围绕墨尔多神山的所有村寨,农历每月的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在楼顶燃起柏树烟,吹响海螺,匍匐在地,虔诚的朝着墨尔多山磕头祷告,而最大型的供佛活动每一年的七月初十在大石包举行。下面跟随笔者的“镜头”一起来了解大石包的美景及七月初十庙会的盛况吧!</h3> <h3><b>  大石包:</b>神圣的墨尔多神山脚下,一座巨型奇石呈扑伏的姿态面向神山,大石包占地约百来平方米,有两层楼房高,远看象一头巨型雄狮,近瞧象一匹正待出征的战马,那惟妙惟肖的形态在这里独显张扬,随着老百姓习惯性称呼,墨尔多神庙便普遍被称为了“大石包”。“大石包”旁修建了供香客上行的石梯,随着台阶拾级而上来到“大石包”背上,一个形似白色陶罐的偌大煨桑塔静立其上,每一天清晨,灶顶上都会徐徐升起浓浓的香烟,人们将五谷杂粮洒向煨桑塔顶,寓意五谷丰登,抛洒的龙达像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将你的美丽祈愿通过风语传递给那些端坐云端的菩萨。</h3> <h3><b>  七月初十庙会:</b>这天是嘉绒儿女们期待的日子,它是集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为一体的重要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十至七月十五庙会期间,商贾云集,游人潮涌,数以万计的信男善女纷至沓来,“大石包”寺庙外的小巷瞬间变成了人流如织的商业街道,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行道边上,摆满了小摊。有卖祭祀品、玩具、水果、日用品的……老板们忙得不亦乐乎,所有的道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朝圣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顺着人潮的挪动移向心中的圣地“大石包”,在“大石包”庙宇里,不分教派、不论族别都可以进庙朝拜,一片和睦的画面,淡淡的松柏烟香弥漫在人潮汹涌的上空。从庙宇旁的大石包上俯视,有的人还在继续着朝拜,有的忙于购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顺意的地方开始耍坝子,一片欢乐详和的景象在墨尔多寺庙周围有声有色地演绎着,墨尔多神山就这样在每个轮回的季节里见证着嘉绒儿女的幸福生活。</h3> <h3>  看着这一片美好的景象,我似乎明白,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不应低俗的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其实信徒们更多的能合理并清醒的认识到宗教的本质和信教在生活中的作用,宗教渗透在嘉绒儿女们的生活中,但是这种渗透更多的是使社会道德氛围更加和谐,宗教的最高境界不就是信教能引导和教育人们从善、扬善吗?通过对宗教的深厚情怀人们会无条件地接受各种道德指令,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性,成为自律性的行为规范,这才是宗教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这也使得嘉绒儿女们生活过得更加和谐幸福。</h3> <h3>七月初十朝拜攻略:从县城出发到岳扎街有8公里左右车程,建议将代步工具停放在岳扎街临时停车场内,步行5分钟左右到“大石包”,等备齐祭祀品后到墨尔多庙大殿内---不挤不抢攀上“大石包”烧柏枝抛洒龙达---到观音庙(自生如来观音像)朝拜---转经莲花生大佛塔---攀爬至中庙子(面向墨尔多神山 小丹路左侧上方)。</h3> <h3>登顶!</h3> <h3>看对面半遮的山峰!</h3> <h3>腾云驾雾</h3> <h3>经蕃重叠交错</h3> <h3>原始丛林</h3> <h3>雄伟险峻</h3> <h3>远眺藏寨</h3> <h3>连绵的远山</h3> <h3>草木花香</h3> <h3>云深雾绕</h3> <h3>气象庄严</h3> <h3>你认识的!</h3> <h3>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h3> <h3>明柱素洁</h3> <h3>莲花生大佛塔</h3> <h3>中庙子</h3> <h3>虔诚祈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