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日记十三——拉萨漫记

独库公路看风景

<h3>拉萨是藏传佛教圣地,海拔3650米,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被誉为日光城。二次进藏,走在拉萨的街巷感受信仰的力量,享受日光的沐浴,体验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h3> <h3>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 藏语意为佛殿),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 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nbsp;</h3><h3>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 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 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 八廓街”即 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 药王山、 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h3><h3> 大昭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h3><h3>我们跟随寺内讲解员游览大昭寺一圈感觉讲解不够详尽,又跟随一个充满激情讲解的导游再次游览一圈,了解殿內供奉的每一尊佛像背后的故事。</h3> <h3>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公园”,位于拉萨西郊,是西藏著名的大型建筑群,由七世达赖喇嘛于18世纪始建。整座建筑群包括乌尧颇章、格桑颇章、辩经台、观戏楼、湖心宫、龙王宫、金色林卡、金色颇章、格桑德吉宫、达旦明久颇章和园林建筑等建筑单元,先后历经了七世达赖、八世达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等不同时期的修建,历时二百多年。全园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分为宫区、林区、宫前区三个部分。从七世达赖喇嘛开始,历代达赖喇嘛在夏天都要从布达拉宫移居此处,在此处理政务和举行宗教活动,因此罗布林卡也有夏宫之称。</h3> <h3>我们在拉萨停留期间恰好赶上拉萨雪顿节,感受藏族同胞的节日气氛成为此次旅行的亮点之一。</h3><h3>雪顿节又名藏戏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 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 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 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h3><div>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 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div> <h3>作为节日的序幕,哲蚌寺晒佛是最令人瞩目的仪式。早上8点钟, 哲蚌寺背后的半山腰上,在第一缕曙光的辉映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一幅500平方米的、用五彩丝绸织就的巨大 释迦牟尼像徐徐展露出祥和的容颜,数万名信徒和深受感染的游客无不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小伙伴们很想去现场看晒佛,但是因晒佛实施交通管制将影响去羊湖的行程而放弃。这张晒佛的照片是当时电视转播的截图。<br></h3> <h3>藏戏演出是雪顿节另一重头戏。从雪顿节的第二天开始,在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对面的龙王潭公园内,藏戏队伍每天不停歇地从上午11点直唱到暮色降临。据说,因为时间有限,这已经是提取剧目中的精华部分,否则一出戏会唱上几天,表演者自得其乐,观赏者更是乐此不疲。</h3><h3>藏戏的故事,有《诺萨法王》、《文成公主》等,其高亢动人的唱腔、抑扬顿挫的独白、神奇瑰丽的面具、古朴肃穆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历经600余年的洗练,藏戏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底蕴丰厚的独特魅力。</h3> <h3>雪顿节期间,在罗布林卡看到藏族同胞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在草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各种酒和饮料、菜肴等食品,狂歌畅饮,玩藏棋、 藏牌等游戏。</h3> <h3>藏族同胞着色彩鲜艳的藏族服装在罗布林卡游玩、膜拜、拍照。</h3> <h3>如此优质的空气质量,在拉萨漫步是在享受幸福。</h3><h3><br></h3> <h3>药王山摩崖石刻有一条拉萨百姓的转经路,与布宫、大昭寺的转经路相比要宁静,这里没有叩首乞讨者,只有少量游客,只有手拿转经筒默诵经文走过的藏族百姓,恰巧碰到藏师一行人,我跟随其后。</h3> <h3>药王山位于布达拉宫西南侧,山背面的绝壁上刻满了大小佛像5000多尊,为西藏之最。</h3><div>药王山摩崖石刻群,以金刚不动佛为主供,向四周扩展。在宽三十米,高近十五米的崖壁上共凿刻有近五千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整面的红色岩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的佛像,非常壮观。在拉萨市民中,遇到家境贫寒的人家有人过世,如果请不起度亡的唐卡,就可以买一点儿颜料,到药王山把摩崖石刻佛像刷新一遍,便可起到与度亡唐卡佛像同样的功德。这种习俗至今仍在延续。</div> <h3>相传,这里最早的石刻佛像是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作品。据五世达·赖喇嘛所著《西藏王臣记》记载:一日松赞干布来到红山,见到六字真言幻影从山中自然显现,他当即沐浴净身,又默默祈祷。随后,又于六字真言放出的光芒中看到观世音菩萨、度母、马头金刚佛像,于是他情人依照自然所现,在岩石上雕刻出佛和菩萨的像以及六字真言。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在岩石上雕刻着佛像和各种菩萨造像,时至今日,每日还有人叮叮咚咚地凿着石头。</h3> <h3>在石崖摩刻的门口有一巨幅唐卡,藏传佛教的信徒在比叩首朝拜。</h3> <h3>入口拾阶而上一座千佛塔巍然矗立,藏民围绕佛塔诵经走上一圈又一圈。偶遇一位长者得知此塔是药王庙的一位大师用五年的时间集善款修建而成,世上每一尊佛像都在佛塔上,绕佛塔走一周,所有佛都会保佑一生平安。</h3> <h3>转经的藏族一家人,爷爷、妈妈和三个女儿,很友善,同意我为一家人拍照。</h3> <h3>走累了,骑摩拜单车经过布达拉宫广场留影。</h3> <h3>低声背诵经文转动转经筒,祈祷平安幸福。</h3> <h3>叩长头的朝拜者是八廓街上的一道风景。叩等身长头的每一动作都是有其含意的。双手合十,象征领受了佛的旨意和教诲;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和移至面前、移至胸前,表示心、口、意与佛和合为一。叩拜时,心发所愿,口诉祈求,这样才能实现心中的愿望。</h3> <h3>拍结婚照的四川籍藏族姑娘。</h3> <h3>没想到拉萨有如此文艺气息的书吧,进去小憩一下。</h3> <h3>品尝特色酸奶,味道不错。</h3> <h3>玛吉阿米,藏语中即“未嫁娘”之意。</h3><div>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br></div> <h3>玛吉阿米吃个名气。</h3> <h3>雪城餐厅品尝藏餐。</h3> <h3>雪域餐厅吃得实惠。</h3> <h3>茶馆是朝拜者的栖息地,也是藏民休闲娱乐的场所。</h3> <h3>走进茶馆,前台取杯子找地方坐下,稍等一会儿,会有手提装有甜茶水壶的大姐走来倒满一杯甜茶,一杯一结算。藏民在茶馆聊天、吃零食、打牌,在这里观察体验当地人的生活。</h3> <h3>我们在拉萨入住的客栈是三个来自內地的九零后女孩创办的,服务员全部都是来自內地的九零后。客栈是藏式风格的三层小楼,一层中间是客厅,一二层是客房,三层有厨房和洗衣房,露天观景台能够看到布宫,可以坐在摇椅、吧台看书、聊天、晒太阳,满惬意的。</h3> <h3>在拉萨停留的时间零散相加不过两天时间,三年前到拉萨我只是个游客,而今在拉萨我是拉萨生活的体验者。我努力尝试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体验拉萨城市生活的节奏、雪顿节走进藏族人群感受信仰的虔诚和信仰给予他们的力量。</h3><div><br></div> <h3>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有信仰的人感觉生活是幸福的。</h3> <h3>川藏之行程在日光之城圆满结束,感谢小伙伴们一路同行、相助相伴,祝继续青藏线行程的小伙伴欢乐前行,愿十三篇游记是留给伞兵川藏环线810分队小伙伴们的美好回忆。</h3>